首页 理论教育 肠溶性维生素在小肠的吸收方式

肠溶性维生素在小肠的吸收方式

时间:2022-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一般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水的吸收主要通过渗透作用而被动吸收,特别是NaCl的主动吸收而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吸收的动力。钠的吸收是通过Na+泵主动转运的,其为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提供动力。水溶性维生素主要通过依赖于Na+的同向转运体被吸收,但维生素B12必须与内因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才能在回肠被吸收。

(一)糖的吸收

糖类必须分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肠腔内的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很少。其吸收机制是与Na吸收耦联进行的继发性主动转运,吸收的途径是直接进入血液。

(二)蛋白质的吸收

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一般以氨基酸的形式被吸收。吸收机制与葡萄糖吸收相似,也属继发性主动转运过程。在小肠绒毛上皮顶端膜存在着数种转运氨基酸的运载系统,分别选择性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另外,还存在着二肽和三肽转运系统,也属继发性主动转运,动力来自H跨膜转运。进入细胞内的二肽和三肽被细胞内的二肽酶和三肽酶水解为氨基酸,然后再进入血液。

(三)脂类的吸收

在小肠内,脂类的消化产物脂肪酸、单酰甘油及肠道的胆固醇很快与胆汁中的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水溶性复合物),它可通过覆盖在小肠绒毛表面的静水层到达微绒毛,之后脂肪酸、单酰甘油及胆固醇从混合微胶粒中释出进入黏膜细胞,胆盐则被留到肠腔内。中、短链脂肪酸和单酰甘油溶于水,可直接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长链脂肪酸和单酰甘油在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为三酰甘油,并与细胞中的载脂蛋白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经毛细淋巴管进入血液(图6-9)。因膳食中的动、植物油含长链脂肪酸较多,所以脂肪的吸收以淋巴途径为主。

(四)水、无机盐的吸收

1.水的吸收 小肠吸收水的能力是巨大的。成年人每日摄入1~2L水,每日分泌的消化液为6~8L,因此胃肠道每日吸收的水约为8L,每日随粪便排出的水仅有0.1~0.2L。水的吸收主要通过渗透作用而被动吸收,特别是NaCl的主动吸收而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吸收的动力。

图6-9 脂肪吸收示意图

2.无机盐的吸收 成人每日摄入的无机盐只有在溶解状态才能被吸收。其中钠97%~99%在小肠吸收回血液。结肠也可吸收钠。钠的吸收是通过Na泵主动转运的,其为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提供动力。反之,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存在也促进Na的吸收。铁和钙主要在小肠上段吸收,属主动过程,两者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度大、吸收快。食物中的铁绝大部分为三价铁,不易被吸收,须还原为亚铁才能被吸收,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亚铁而促进铁的吸收。维生素D可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五)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大部分维生素在小肠上段被吸收。只有维生素B12在回肠被吸收。水溶性维生素主要通过依赖于Na的同向转运体被吸收,但维生素B12必须与内因子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才能在回肠被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机制与脂肪吸收相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