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肠中的腐败作用

肠中的腐败作用

时间:2023-02-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肠道细菌对蛋白质或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称为腐败作用。腐败产物有些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营养作用,如维生素及脂肪酸等,而大多数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假神经递质增多,可取代突触中的儿茶酚胺,但它们不能传递神经冲动,因此使大脑发生异常抑制,出现神志变化、神志昏迷。肠道中产生的氨可被吸收入血。正常情况下,腐败作用产生的有害物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只有小部分被吸收,经肝的代谢转变而解毒,故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肠道细菌对蛋白质或其消化产物所起的作用,称为腐败作用(putrefaction)。腐败作用是肠道细菌本身的代谢过程,以无氧分解为主,发生在大肠下部。腐败产物有些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营养作用,如维生素及脂肪酸等,而大多数产物对人体是有害的。

(一)胺类的产生

肠道细菌蛋白酶催化未被消化的蛋白质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在细菌氨基酸脱羧酶的作用下,脱羧生成有毒的胺类。组氨酸脱羧产生组胺,赖氨酸脱羧产生尸胺,色氨酸脱羧产生色胺,酪氨酸脱羧产生酪胺,苯丙氨酸脱羧产生苯乙胺。这些腐败产物大多有毒性。

1.组胺和尸胺 组胺和尸胺能够降低血压,而酪胺能够升高血压。这些有毒物质通常经肝代谢转化为无毒形式排出体外。

2.酪胺和苯乙胺 若不能在肝内及时转化,则易进入脑组织,与肝昏迷的神经症状相关。在β-羟化酶作用,酪胺和苯乙胺分别转化为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后两者结构类似于儿茶酚胺,称为假神经递质(false neurotransmitter)。假神经递质增多,可取代突触中的儿茶酚胺,但它们不能传递神经冲动,因此使大脑发生异常抑制,出现神志变化、神志昏迷。肝功能衰竭或门体侧支循环的患者如进食芳香族氨基酸含量较多的食物,或有上消化道出血,则容易引起肝昏迷。

(二)氨的产生

1.未被吸收的氨基酸 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脱氨基生成氨及有机酸。

2.血液中的尿素渗入肠道 在肠菌脲酶(urease)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

肠道中产生的氨可被吸收入血。肠道细菌产氨为体内血氨的主要来源。血氨升高是肝昏迷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降低肠道的pH值,使氨转变为NH4,可减少氨的吸收。

(三)其他有害物质的产生

1.酪氨酸 经脱氨、氧化及脱羧等作用,产生苯酚、甲苯酚及甲烷等,其中有多种气体。

2.色氨酸 分解产物有甲烷、吲哚、甲基吲哚等。吲哚和甲基吲哚有臭味,是粪便臭味的主要来源。

3.半胱氨酸 分解产物有甲硫醇、乙硫醇、硫化氢及甲烷等。

正常情况下,腐败作用产生的有害物质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只有小部分被吸收,经肝的代谢转变而解毒,故不会发生中毒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