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祛风通络类

祛风通络类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老善用虫药,祛风通络类中药以虫类居多,其性善走而不守,可搜剔经络之风邪,通络止痛,且有化瘀之效,高老常将其用于久病夹瘀的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残胃炎等难治性胃部疾病。3.蕲蛇配蜈蚣 两药均有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常相须而用,治疗风中经络,口眼斜或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者。[用法用量]临床中高老善于运用该品治疗胃癌前病变。

高老善用虫药,祛风通络类中药以虫类居多,其性善走而不守,可搜剔经络之风邪,通络止痛,且有化瘀之效,高老常将其用于久病夹瘀的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残胃炎等难治性胃部疾病。

(一)蕲蛇

别名为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为蝰科动物五步蛇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湿,透筋骨,定惊搐,攻疮毒。

[应用]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半身不遂,小儿惊风,破伤风,中风口眼㖞斜,抽搐痉挛,麻风疥癣,顽癣,痒疹,瘰疬,恶疮等。

1.蕲蛇配防风 两药相配可加强祛风通络之力,用治风湿顽痹,肌肤麻木,筋脉拘挛,再加羌活、秦艽则祛风作用更强。

2.蕲蛇配黄芪 蕲蛇性善走窜,内通脏腑,外达肌肤,为祛风通络之要药,黄芪长于补气,两药相合,有补气通络之功,为治中风后遗症,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肢体瘫痪,证属气虚血滞的常用配伍。

3.蕲蛇配蜈蚣 两药均有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常相须而用,治疗风中经络,口眼㖞斜或破伤风,痉挛抽搐、角弓反张者。若加乌梢蛇即为定命散,为治破伤风之名方。

4.蕲蛇配天麻 蕲蛇搜风通络止痉,天麻平肝息风止痉,两者同用长于平肝息风止痉,善治肝风内动引起的中风口眼㖞斜,筋脉拘急,及小儿急惊风,四肢抽搐等。

[用法用量]高老认为蕲蛇具走窜之性,能内走脏腑,可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袪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其性温可通经络,凡风湿痹证无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之经络不通、肢体麻木拘挛等,以及中风之口眼斜、半身不遂者,效果显著。

入汤剂高老常用剂量为3~9g;研末吞服,一次1~1.5g,一日2~3次。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白花蛇,能透骨搜风,截惊定搐,为风痹、惊搐、癞癣恶疮要药。取其内走脏腑,外彻皮肤,无处不到也。凡服蛇酒药,切忌见风。”

2.《本草经疏》:“白花蛇,味虽甘咸,性则有大毒。”

(二)乌梢蛇

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应用]用于风湿顽痹之麻木拘挛,中风之口眼斜、半身不遂,破伤风之抽搐痉挛,麻风疥癣,瘰疬恶疮等。

凡痹症日久,偏寒者,可与麻黄、桂枝、附子、威灵仙等相伍。凡小儿惊风或破伤中风,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者,可与蜈蚣、白花蛇等配伍。凡风疹瘙痒者,可与荆芥、蝉蜕、白蒺藜、地肤子等配伍。

[用法用量]在临床中,高老常用乌梢蛇配蝉蜕,因乌梢蛇为祛风通络之要药,蝉蜕可疏散风热,两药合用长于疏风止痒,可用于瘾疹、疥癣皮肤瘙痒之证。内服入汤剂,常用量为9~12g。或者研粉吞服1钱(3g),入煎剂用3钱(9g)。也可泡酒,可增强其通络之效。

[古籍摘要]《本经逢原》:“蛇,治诸风顽痹、皮肤不仁、风瘙瘾疹、疥癣热毒、眉须脱落、瘙痒等疮。但白蛇主肺脏之风,为白癜风之专药,乌蛇主肾脏之风,为紫云风之专药。两者主治悬殊,而乌蛇则性善无毒耳。”

(三)穿山甲(代)

为鲮鲤科动物穿山甲(代)的鳞甲。

[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胃经。

[功效]活血消痈排脓,搜风活络,通经下乳。

[应用]

1.穿山甲(代)配皂角刺 穿山甲(代)能活血消肿溃脓,皂角刺有拔毒消肿排脓之功,两者配伍,能促进脓肿溃破,起协同作用,用于痈疽脓已成而未溃者。

2.穿山甲(代)配金银花 穿山甲(代)有活血消肿作用,金银花能清热解毒,两者同用,清热解毒之力与活血消肿之功相辅相成,可治疗热毒痈肿初起,红肿疼痛者。

3.穿山甲(代)配桃仁 两者均能活血化瘀,穿山甲(代)且善走窜,通彻经络,两者配伍,用于血凝血聚的闭经日久,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临床中高老善于运用该品治疗胃癌前病变。从病理变化角度论治,胃癌前病变属于胃癥瘕范畴,其中出现重度腺体萎缩,或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或伴有胃息肉者,其病因在于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瘀血阻络,穿山甲(代)性善走窜,功可活血通络,可与散气破血的药物合用,如三棱、莪术等。

高老常用剂量为煎汤5~10g,研末1~1.5g。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孕妇忌用,气血不足,痈疽已溃者慎用。

[古籍摘要]《医学衷中参西录》:“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以治疗痈,放胆用之,立见功效。并能治癥瘕积聚,周身麻痹,二便秘塞,心服疼痛……至癥瘕积聚,疼痛麻痹,二便闭塞诸证,用药治不效者,皆可加穿山甲作向导。”

(四)全蝎

为钳蝎科动物钳蝎的干燥全虫。

[性味归经]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应用]

1.痉挛抽搐 本品既平息肝风,又搜风通络,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效,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用治各种原因之惊风、痉挛抽搐,常与蜈蚣同用;如用治小儿急惊风高热,神昏、抽搐,常与羚羊角(代)、钩藤、天麻等清热、息风药配伍;用治小儿慢惊风抽搐,常与党参、白术、天麻等益气健脾药同用;用治痰迷癫抽搐,可与郁金、白矾等份,研细末服;治疗风中经络,口眼㖞斜可与白僵蚕、白附子等同用,如牵正散。

2.风湿顽痹证 对风寒湿痹久治不愈,筋脉拘挛,甚则关节变形之顽痹,作用颇佳。可用全蝎配麝香少许,共为细末,温酒送服,对减轻疼痛有效;临床常与川乌、白花蛇、没药等祛风、活血、舒筋活络之品同用。

[用法用量]高老善用全蝎治顽固性偏头痛,症见头痛反复发作,多局限于某一部位,发作时疼痛剧烈而难以忍受,高老以全蝎祛风通络止痛之用,配合天麻、蜈蚣、川芎、僵蚕等同用,疗效显著。同时高老也特别强调全蝎可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包括胃脘痛、急性腹痛等,尤其是对服用其他药物效果不理想者。

高老常用剂量,煎服,6~10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开宝本草》:“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涩,手足抽掣。”

2.《本草图经》:“治小儿惊搐。”

(五)九香虫

为蝽科动物九香虫的全体。

[性味归经]咸,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应用]

1.胸胁、脘腹胀痛 本品气香走窜、温通利膈而有行气止痛之功。治疗肝气郁滞之胸胁胀痛,或肝胃不和之胃脘疼痛,可与香附、延胡索、郁金等同用;若中焦寒凝气滞之胃寒疼痛,可与木香、延胡索、厚朴等同用。

2.阳痿、腰膝冷痛、尿频 本品有温肾壮阳,助阳起痿之功。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腰膝冷痛,可单用炙热嚼服、研末服,或配伍淫羊藿、杜仲、巴戟天等同用。

[用法用量]高老善用本品治疗神经性胃痛,患者常因精神不快而出现胃脘剧痛,伴胃胀、嗳气、反酸,胸脘闷塞等,可配伍柴胡、香附等;或寒凝气滞之胃痛,症见胃脘冷痛,喜温而恶寒,泛恶清水,大便清稀等,可与醋延胡索、干姜等同用。

高老还以本品治疗肾阳不足之腰膝酸痛者,配合其他强壮药同服有效。

高老以本品入汤剂,常用剂量为10~15g。入丸、散剂服,1.5~3g。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膈脘滞气,脾肾亏损,壮元阳。”

2.《本草新编》:“兴阳益精。”

(六)刺猬皮

为刺猬科动物刺猬或短刺猬的皮。

[性味归经]苦、涩,平。归胃、大肠、肾经。

[功效]固精缩尿,收涩止血,化瘀止痛。

[应用]适用于胃脘疼痛、反胃呕吐、便血、血痢、痔疮、肠风下血、脱肛、遗精、遗尿等证。

[用法用量]高老认为本品除可止血之外,还具有调节胃肠道平滑肌蠕动的作用,常以本品治疗血瘀气滞之胃脘疼痛,或内镜下见有出血点的胃炎出血者,可起到化瘀止痛、收涩止血的功效。常用剂量为10g。

[古籍摘要]《本草经疏》:“猬皮治大肠湿热血热为病,及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也。阴肿痛引腰背,腹痛疝积,皆下焦湿热邪气留结所致,辛以散之,苦以泄之,故主之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