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分类特点

掌握分类特点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辨证方法的分类,栗老认为《黄帝内经》主要讲阴阳的偏盛偏衰,汉至明清两朝,针对病因不同、致病特点有异,先后确立了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方法。由于自然地势高低不同,阴阳之气各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带有地域特点的体质类型,及带有地域性疾病的多发倾向,所以治疗用药应有差异。注意疾病某一阶段的特点,抓住当时主要病机施治。

在辨证过程中,应用四诊方法,收集病因、病状、病性等多种信息,再结合地理、时空、体质等状况,依据不同的辨证纲领进行诊断。

对辨证方法的分类,栗老认为《黄帝内经》主要讲阴阳的偏盛偏衰,汉至明清两朝,针对病因不同、致病特点有异,先后确立了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方法。尽管辨证方法不同,但在具体运用时应将其有机统一起来,如脏腑辨证病位在肺,则三焦辨证病位在上焦,卫气营血辨证时则邪在卫分,六经辨证为太阳受邪。当然也要注意不同辨证体系的差异性,如外感湿热之邪或疫疠之邪为患,则多用卫气营血辨证;而水湿之邪为患则可用三焦辨证;对于内伤杂病,一般以脏腑辨证为主,结合气血津液等具体内容进行辨证。诸法之中,脏腑辨证为最基本的辨证方法。辨证时栗老强调以下三点。

(一)要有整体观念

包括因时、因地、因人。

1.因时 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密切相关,气血随天时而消长,疾病因天时而产生,病证依天时而变化。人若不适应四时气候变化,就会产生疾病。如感受六淫病邪,导致阴阳乖戾,卫气不固,一般会发生恶寒、发热之类的外感病。严重者在病理变化过程中,或因病邪留连,或因疾病的耗损,机体的内环境已经发生变化,生气在四时的生机活动受到干扰或挫折,为以后疾病的演变或新疾病的发生潜伏了条件,所以“冬伤于寒”或“冬不藏精”会引起春温病的发生。

为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法则。后世医家发挥经旨,确立了“因时制宜”的治则,因时立法、用药。由于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节律的影响,疾病在春夏季节因阳长而易于热化,于秋冬因阴长而易于寒化,为了防止其热寒之变,保证疗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了“热无犯热,寒无犯寒”及“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等用药原则。后世医家对此多有发挥,基本原则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春夏等阳气旺盛之时佐用寒凉,秋冬等阴气旺盛之时佐用温热;二是若春夏等阳气旺盛之时令必须用热法时,则不可热之太过,而秋冬等阴气旺盛之时令必须用寒法时,亦不可寒之太过。张仲景根据四时气机升降浮沉规律提出“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冬宜补”;刘完素(刘河间)制方用药强调“当顺时令而调阴阳”。择时服药:无论用针用药,都必须随时间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如《素问·卫气行》“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2.因地 地理、气象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个体甚至是人种的差异,包括生活、饮食习惯(甚至宗教信仰)、体质、发病和治疗。特异的地理、气候环境对疾病的影响,主要是指地域性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甚至地域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指出寒凉之地及寒凉之时节多犯胀病,温热之地及温热之时节多患疮疡。

由于自然地势高低不同,阴阳之气各异,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带有地域特点的体质类型,及带有地域性疾病的多发倾向,所以治疗用药应有差异。古代劳动人民在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根据人们的体质及其地域多发病的特点,摸索出相适宜的治疗方法,如东方砭石、西方药物、北方灸焫、南方九针、中央导引按等。《素问·五常政大论》曰:“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指出虽是同一种病,对不同地区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医学源流论·五方异治论》遵循这一原则言:“人禀天地之气以升,故其气体随地不同。西北之人,气深而厚,凡受风寒,难于透出,宜用疏通重剂……故入其境,必问水土风俗……”我国西北地势高、寒冷,其病多寒,治宜辛温;东南地势低、温热,其病多热,治宜苦寒。说明地区不同,患病亦异,而治法亦当有别。即使相同的病证,治疗用药亦当考虑区域差别,可见根据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精神实质。

3.因人 中医诊治疾病强调以患者为诊治对象,不是孤立地看待疾病,而是着眼于生病的人,在合理运用药物等诊疗手段的同时,注重体质辨证,注重对患者心理的关注,这实质上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中医学这种诊治疾病的思路,渊源于《内经》。《内经》强调为医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人事,即患病个体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状况。这种“从容人事”的诊治法则,反映了其鲜明的社会医学思想,对其他医家颇有启发,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当今时代,科技越进步,社会越发展,环境越复杂,人们的生活水平越高,精神压力也越大,因此医生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医疗技术,诊治过程中还要根据不同的治疗对象,考虑个体本身、社会环境及人文因素的影响。

总之,人是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产物,疾病给人带来的是机体和心理的双重创伤,临床诊治疾病必须综合考虑时间、气候、地理及社会环境、人文因素等的影响。“三因制宜”治则充分体现了中医学应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在治病求本的基础上,掌握疾病变化的一般规律,因时、因地、因人全面看待问题,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就能制定出最适宜疾病的治疗方案。

(二)观察病情动态

注意疾病某一阶段的特点,抓住当时主要病机施治。疾病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处于邪正相争的运动变化中,因此一定要随病情变化动态观察。疾病演变的过程有很多阶段,要明确当前证候处于哪个阶段,如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三证,是心脏功能损伤的三个不同阶段,即心之鼓动血液运行等方面的原动力受到损伤,导致死亡的动态发展的全过程。这三证都有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自汗等症状,不同的是每个证还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在上述共同表现的基础上,心气虚可见面色淡白或白,舌淡苔白,脉虚;心阳虚可见畏寒肢冷,心痛,面色白或晦暗,舌淡胖苔白滑;心阳暴脱可见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舌质淡紫青滑,脉微细欲绝。所处阶段不同,治疗方法亦不同。故在一个疾病发展的全过程中,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抓住当前病机辨证施治。

(三)及时调整处方

依据治疗效果判断辨证是否正确,及时调整处方用药,使治疗始终处于辨证论治过程之中,使用药尽量符合病程不同阶段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