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章尿崩症

第章尿崩症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主要阐述中枢性尿崩症。若病变在正中隆突以下的垂体柄至神经垂体,可引起暂时性尿崩症。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正常人禁水后血浆渗透压升高,AVP大量释放,体内已有足够的AVP,所以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升高不明显,而尿崩症病人由于体内AVP缺乏,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可进一步升高。此药对肾性尿崩症也有效。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可引起低钾血症,故在服用期间应适当补钾。

尿崩症(diabetes insipidus)是指下丘脑和(或)神经垂体部位病变引起精氨酸加压素(A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称中枢性尿崩症),或肾小管对AVP不敏感(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主要有多尿、烦渴、多饮与低比重尿和低渗尿。本章主要阐述中枢性尿崩症。

【病因】

1.特发性尿崩症 下丘脑视上核及室旁核神经细胞明显减少或几乎消失,神经垂体较小,细胞内颗粒稀少。临床无病因可找,近年有报道病人血中存在下丘脑室旁核神经团抗体,大多为散发性,少数为家族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2.继发性尿崩症 下丘脑产生AVP的神经核及其神经纤维因下列病因而受到破坏。

(1)肿瘤:常见的有颅咽管瘤、松果体瘤、第三脑室肿瘤、转移性肿瘤等。

(2)创伤:颅脑外伤或下丘脑、垂体部位手术。

(3)感染:脑炎、脑膜炎等。

(4)血管病变:动脑硬化或其他血管病变引起下丘脑、神经垂体血供障碍

(5)其他:如血液性疾病、风湿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等。

3.遗传性尿崩症 少数中枢性尿崩症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发病机制】

AVP主要是在下丘脑视上核,其次为室旁核神经细胞中合成,然后沿视上核、室旁核-垂体束向神经垂体移动,运送至神经垂体而贮存在该处,需要时释放至血循环。因此,任何病变破坏下丘脑正中隆突(漏斗部)以上部分,常引起永久性尿崩症。若病变在正中隆突以下的垂体柄至神经垂体,可引起暂时性尿崩症。由于AVP缺乏,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处对水分重吸收减少而多尿,因大量低渗尿液排出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兴奋下丘脑口渴中枢引起烦渴而多饮。长期多尿可导致膀胱容量增大,因而排尿次数可相应减少。

【临床表现】

尿崩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一般起病日期明确,常突发多尿、烦渴、多饮,尿量一般在每日4 000~8 000ml或更多,尿比重1.001~1.005,尿渗透压50~200mOsm/L,尿色淡如清水。部分病人症状较轻,每日尿量在2 500~5 000ml,如限制饮水,尿比重可达1.010~1.016,尿渗透压可超过血渗透压,达290~600mOsm/L,称为部分性尿崩症。

继发性尿崩症除上述表现外,尚有原发病的症状与体征。

【辅助检查】

1.禁水试验

(1)原理:正常人在禁水后,由于血容量减少,血浆渗透压增高,而使AVP分泌增加,促进远端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故尿量减少,尿比重及渗透压升高。尿崩症病人,由于缺乏AVP,禁水后尿量仍多,尿比重及渗透压仍低,且由于在禁水情况下继续排尿,而至血液浓缩,体重下降,甚至出现脱水症状。

(2)方法:本试验应在严密观察下进行。禁水前测体重、血压、尿量与尿比重或渗透压,禁水时间为8~12h,禁水期间每2h排尿1次,测尿量、尿比重或渗透压,每小时测体重与血压,如病人排尿较多,体重下降3%~5%或血压明显下降,应立即停止试验,让病人饮水。

(3)结果判断:见表59-1。

表59-1 禁水试验结果判断

2.禁水-加压素试验

(1)原理:禁水一定时间后,当尿液浓缩至最大渗透压而不能再上升时,静脉注射加压素(水剂)。正常人禁水后血浆渗透压升高,AVP大量释放,体内已有足够的AVP,所以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升高不明显,而尿崩症病人由于体内AVP缺乏,注射加压素后,尿渗透压可进一步升高。

(2)方法:禁水时间视病人多尿程度而定,一般为6~16h,当尿渗透压达到高峰平顶,即继续禁水不再增加,抽血测血浆渗透压,然后皮下注射加压素5U,注射后1h排尿,测尿渗透压,对比注射前后的尿渗透压。本法必须在严密观察下进行,以免在禁水过程中出现严重脱水。

(3)结果判断:禁水后注射加压素,正常人尿渗透压不再升高,往往还稍降低,仅少数人可稍升高,但不超过5%。尿崩症病人禁水后注射加压素,尿渗透压可进一步升高,较注射前至少增加9%以上,AVP缺乏的程度越重,增加的百分比越多。

3.血浆加压素(AVP)测定 正常人血浆加压素值为2.3~7.4pmol/L,禁水后可明显升高。本病病人AVP不能达到正常水平,禁水后也不增加或增加不多。肾性尿崩症病人AVP往往升高。

4.其他检查 继发性尿崩症需测定视力、视野,蝶鞍正、侧位片,颅脑CT或MRI等,以明确病因。

【诊断】

典型的尿崩症一般诊断不难,病人每日尿量常在4 500ml以上,尿比重低于1.005,血浆渗透压正常285~295mOsm/L或高于正常,尿渗透压低于600mOsm/L,多在200~300mOsm/L,禁水试验后病人尿量不减少,尿比重无明显增高,只在注射加压素后,其尿量才明显减少,尿比重增高。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常需做下列诊断性试验以鉴别。

【鉴别诊断】

1.精神性烦渴 主要临床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这些症状常随情绪因素而波动,并伴有其他神经官能症的症状,上述诊断性试验均可正常,血浆加压素并不缺乏。

2.肾性尿崩症 往往出生后即出现多尿症状,多为男孩,注射加压素后尿量不减少,尿比重不增加,血浆加压素浓度正常或升高,但不能产生效应,系肾小管对AVP不敏感所致,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3.其他疾病 慢性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管疾病以及低钾血症、高钙血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均可影响肾脏浓缩功能而引起多尿、口渴等症状,一般多尿的程度较轻,有相应原发疾病的临床特征。此外糖尿病也有多尿、烦渴、多饮等症状,但有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尿比重增高,血清胰岛素、C肽改变,可资鉴别。

【治疗】

1.口服抗利尿药物

(1)氢氯噻嗪:每次25~50mg,2~3次/d,可使尿量减少一半,尿渗透压增加1倍以上。疗效稳定后,逐渐减至维持量,12.5~25mg/d。此药对肾性尿崩症也有效。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尿中排钠增多,引起体内缺钠,肾近曲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使到达远曲小管的原尿减少,因而尿量减少。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可引起低钾血症,故在服用期间应适当补钾。此外,氢氯噻嗪还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糖耐量减低,偶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症均应观察处理。

(2)酰胺咪嗪(卡马西平):每次0.1~0.2g,3次/d,可使尿量明显减少。作用机制可能是刺激AVP的分泌,大剂量时可出现嗜睡、复视、共济失调、恶心、呕吐、黄疸、皮疹、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本药对肾性尿崩症无效。

(3)氯磺丙脲:每次0.1~0.2g,1次/d。其作用机制系能增加肾小管对AVP的敏感性,也可能刺激AVP分泌。不良反应低血糖,且作用时间较长,不宜用于小儿及体质虚弱的病人,还可引起低血钠、水中毒、肝功能损害或粒细胞减少等。

2.激素替代疗法

(1)去氨加压素(desmopressin即DDAVP,商品名为弥凝Minirin):天然的人精氨酸加压素1位的半胱氨酸去氨以增加抗利尿活性,并以右旋精氨酸替代8位上的左旋精氨酸以降低其加压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是目前治疗尿崩症的首选药物。剂型有片剂、注射剂、鼻喷雾剂和滴鼻剂。

片剂有0.1mg/片和0.2mg/片2种,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成人每次0.1~0.2mg,2~3次/d。每次服药后抗利尿作用可维持8~12h,不良反应很少,少数病人可有头痛,恶心或鼻黏膜充血等。

(2)鞣酸加压素注射剂(长效尿崩停):应从小剂量开始,每毫升含加压素5U,用时应摇匀。每次0.15~0.3ml,深部肌内注射,以后酌情增大剂量,作用可维持3~4d。不良反应有头痛、恶心、腹痛等,一般不严重,但须防止过量造成水中毒。

(3)加压素水剂:每次5~10U皮下或肌内注射,须注射3~4次/d,适用于短期治疗。

3.病因治疗 对尿崩症病人应尽量找寻病因,剔除病程中的精神情绪因素,作出适当处理。

【预防】

防止脑部外伤、感染、缺血、缺氧等损害,发病后及时诊治,防止失水,电解质紊乱及正确应用抗利尿药物及其剂量。

(翁孝刚)

【思考题】

1.典型尿崩症有哪些临床表现?

2.简述氢氯噻嗪治疗尿崩症的作用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