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人的心理问题

健康人的心理问题

时间:2022-04-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环境适应不良在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不很多,但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却是经常遇到的。人际关系的构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3种心理成分。一般说来,“恋爱”乃指两人之间发生强烈且浓厚的喜爱情感,是一种情感与人际关系状态,通常是个短暂时间的心理现象。两人恋爱时,除了彼此相爱,喜欢在一起,想亲近之外,同时有专一独占对方的欲望,此时,如果有第三者介入,无法独占时,会产生嫉妒心理,严重者产生报复心理,甚至杀害对方。

一、环境适应不良

环境适应不良是一种心理上的偏异,在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生,以青少年时期多见。如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不能适应,容易产生心理矛盾与心理冲突,久之产生心理紧张,可发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也可产生心悸、出汗、头重压感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一般人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要有个过程,但很快就会适应。而有的人性格比较内向、刻板、固执,或儿时被溺爱,形成依赖、固执、任性等性格,就很容易产生环境适应不良,出现上述症状,这在心理咨询中经常遇到,且易被误为神经症。

移民、升学(家庭到幼儿园,从小学到中学,特别从中学到大学)、新兵入伍等情况下都常发生环境适应不良。搬家时由于离开旧的邻居,缺少与新邻居的交往,也常产生环境适应不良。目前高层建筑多,住在高层而缺少人际交往的人也常产生环境适应不良。

环境适应性不良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往往是生活环境或社会环境变迁作为诱因,在变迁3个月内发生;②有证据表明,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比一般人差;③以情绪障碍为主要症状;④影响生活、学习、工作及其他社会功能;⑤一般持续1周至半年;⑥不是器质性精神障碍,也不是内因性精神病或神经症。

环境适应不良在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中不很多,但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却是经常遇到的。大学与中学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在中学,多数学生都是就近入学,语言、风俗、习惯都相近,在家吃住,生活中的许多具体问题由家长料理,学习多由老师安排。但进入大学后,生活一切由自己料理,同学来自全国各地,人情、风俗、习惯、脾气各异,教学进度快,老师对学生的约束少。从中学到大学,一些学生很难适应,从而产生许多心理上的矛盾、困惑,导致压抑、焦虑、紧张、失眠,甚至诱发各种心理疾病。特别对一些过去家境较优,娇生惯养,在溺爱中成长的青少年,尤其易发生环境适应不良。表现为:①出现强烈的思乡、想家情绪,如有一个女大学生说,她们初到大学,非常想家,每个女同学都哭过几次;②孤单和失落感,如那些中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强手如云的大学,往往由于争不到好的名次,而感到“失落”,如果其他方面也没有优势,久之便产生自卑;③出现许多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紧张、悲伤情绪。有的学生较快适应,有的适应不了可导致各种神经症或诱发某种精神病。

对环境适应不良的治疗原则如下。①减少或消除应激源:如将孤独老年人送入养老院,将出国的青年接回国,将学习负担过重的小孩调入低级班或适当休息;一些症状较轻的环境适应不良者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控制就可以消除症状;②消除症状,提供支持,包括心理治疗和精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如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精神疏泄治疗等,可采用个体、集体、家庭治疗等形式进行,药物治疗只有在症状较严重,相对较持久时才考虑应用,治疗时应保持在最小有效量,症状缓解即应撤除,常用的药物有抗抑郁剂、抗焦虑药,偶尔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作对症处理;③重建适应方式:帮助病人纠正其不适应的行为方式,有助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例如,对学习不适应者,了解其原因,方法不对的,教其学习方法,因粗枝大叶的,教其细心计算,因人际关系不好而导致适应不良的,教其人际交往的方法等;④增强适应能力和提高克服挫折的能力。

对环境适应不良重在预防。家长应从小教育孩子有独立的生活意识,有较好的生活技能,对生活及环境改变有较正确的认识;培养小孩坚强的意志;把培养小孩的良好个性放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方面,要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真正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这是减少青少年适应障碍的重要措施。

二、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构成包括认知、情感、行为3种心理成分。认知成分是人们之间互相的理解,是人际关系中首要的基本成分;情感成分是情感的体验、情感上的联系,如喜欢、满意、憎恨、厌恶等;行为成分包括各种活动、举止作风、言语表情等。理想的人际关系的基本标志是:人们的互相理解、情感融洽、行为协调。

人际关系的发展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阶段进行的。一般先从觉察注意阶段开始,然后进入表面接触阶段,再向亲密互惠阶段过渡。这种阶段性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逾越的,否则会引起当事人的不安。例如,有的青年恋爱,约会一两次,就想求爱结婚,对方显然会不知所措。

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包括时间的接近性、态度的相似性、需求的互补性、感情的相悦性、风度的吸引性及个性的优良性。

人际关系、人际交往障碍常见下列方面的认知及行为障碍:害羞、自卑、孤僻、恐惧、敌对、多疑、固执、自我封闭等。这些不良的认知,不良的社会行为,轻则造成社交的困难,重则形成一些心理疾病,如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强迫症、神经症性抑郁,甚至诱发精神分裂症等。

人际交往的心理调节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交往的人们,并正确认识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促进人际交往,搞好人际关系。

2.创造有利条件,与更多的人交友,建立亲密关系。例如,主动与邻居、同龄人、同事交朋友;扩大自己知识面、生活实践面,与更多的人有共同兴趣、爱好、理想及价值观,感情上使之容易产生共鸣;注意观察对方的气质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需求,避免或纠正阻碍人际吸引的个性品质,如虚伪、自私、不尊重人、报复心强、嫉妒心大、苛求于人、骄傲自满、抑郁自悲、固执刻板等不良个性品质。

3.注意和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例如,礼貌待人,对人热情、态度诚恳;乐于助人,同情人;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给以回报;主动与人打招呼,主动关心朋友;仪表得体、落落大方;谈吐高雅,适宜地倾听与说话;平等待人,重视别人,尊重别人。

4.如果社交障碍达到病态,如得了社交恐惧症、神经症性抑郁、强迫症,甚至精神分裂症,则应按各种疾病的治疗处理。

克服社交障碍,除了要消除各种错误认识,更重要的是行动,在主动与人交往中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社交水平。

三、恋爱与婚姻

(一)恋爱中的心理问题

一般说来,“恋爱”乃指两人之间发生强烈且浓厚的喜爱情感,是一种情感与人际关系状态,通常是个短暂时间的心理现象。两人恋爱时,除了彼此相爱,喜欢在一起,想亲近之外,同时有专一独占对方的欲望,此时,如果有第三者介入,无法独占时,会产生嫉妒心理,严重者产生报复心理,甚至杀害对方。

爱情对人生的作用很大,它是人生生活目标和个人幸福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恋爱中始终贯穿着一些问题:什么是爱情?应如何理解爱情?怎样才能获得爱情?爱情与情欲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此外,如果恋爱失败,有什么情绪反应?对身心健康有何影响?发生失恋应将如何认识?这些是心理咨询中常碰到的问题。

1.择偶心理 动物的择偶是一种本能,但人类的择偶却有着很大的社会意义。人类择偶不仅为了肉体结合,还要求双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谐一致。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我国青年经历了政治条件择偶、经济状况择偶、爱情择偶3个曲折的过程。国内有关资料说明:近年来,把爱情因素放在重要位置的择偶标准渐上升为主流。爱情的标准主要是两方面,即心灵美与体形美,亦即内在美与形态美。内在美指人品好,有事业心,志趣相投,能体贴人,能同甘共苦等,这种美带性的成分很少。形态美则是美感和性感的结合。显然,身材魁伟、英俊潇洒、风度翩翩的小伙子,身材苗条、皮肤白嫩、眼大嘴小的姑娘是很容易使异性一见倾心的。诚然,内在美和形态美结合在一起,是择偶最佳标准,但择偶对象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并且,这择偶还受社会背景、社会阶层、文化与经济状况等因素的调节。因此择偶差异大,不能有一个常规标准。虽然人们常强调择偶时不要注重外表,要追求内在美,但事实上一个风度迷人的姑娘周围常聚集着一群竞争者。对此应该从社会学与心理学角度去解决问题。

2.恋爱心理 男女青年选择好自己的意中人后,即进入初恋阶段。一个人一生也许有几次恋爱,但初恋只有一次,所以初恋的成败将影响一个人今后的爱情和性观念。初恋开始时有些羞涩,双方力求能稳重地、自然地和对方幽会。一般而言,初恋时出现性冲动是不多的,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一个阶段的初恋后就进入热恋阶段。这时男女双方热情奔放,甚至“魂不守舍”,强烈的性冲动也随之而来。在激情超过理智时就出现一系列反常,如把对方的缺点也当作优点;为幽会而不顾社会约束,使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等。有位心理学家说:男女青年在热恋中,智力往往处于最低水平。这是很恰当的评语。热恋时心理上具有排他性波动性、冲动性等特点。因此热恋中易因排他性而出现嫉妒心理,见自己的对象与其他异性接触而不舒服,甚而暴跳如雷;因波动性而常怀疑对象背离自己而怒火冲天;因冲动性而出现激烈行为,甚至为对象赴汤蹈火而在所不惜。热恋中的这些心理特点不但易使恋爱发生裂痕,还可因此出现无故惩罚对方或想以性行为来约束双方关系而发生婚前性行为,而酿成苦酒。对这些,极需加强教育与指导。

3.防止恋爱期性行为 恋爱期性行为是婚前性行为中最常见的,这是不符合我国国情,也是违背我国道德规范的,但实际上并非少见,且有逐步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西方性解放思潮进入我国后,不少青少年要冲破所谓“旧道德观念”,形成青年人在性观念上的一个新潮。因此,如何防止恋爱期性行为,已成为此时期性教育的一个重点。据国内某单位研究,因恋爱期性行为而致女青年未婚先孕者的心理状态有下列几方面:热恋心理、迎合心理、占有心理、掩饰心理、屈从心理、好奇心理、逆反心理等。热恋心理是恋爱期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恋爱期性行为(婚前性行为)给当事者会造成极不良的后果,以致形成不可磨灭的心理创伤。①性行为后担心受到社会上及家庭的谴责,在道德感上又感到惶惑不安,因而内心紧张、焦虑、心理负担很重;②因性行为而致未婚先孕者更是内心恐惧、担心,最初对单位及家庭隐瞒,但体形的改变使情况无法继续隐瞒,因而着急、害怕、食欲缺乏、体重明显减轻,工作能力及责任心大为降低;③恋爱期性行为常在不良的条件下仓促进行,因此内心紧张,婚后有的男性出现阳萎,有的女性产生性乐缺乏等性功能障碍。特别是未婚先孕者,因心理创伤大,婚后问题更多。所以说婚前性行为对男女青年的心身健康都是极为不利的。

要防止恋爱期性行为,除加强此时期内性教育及性道德教育外,教会青年怎样控制热恋期的性冲动,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4.早恋 早恋指未成年人之间的恋爱。中学时期的恋爱均属早恋。

(1)早恋的表现:互写情书,赠照片,约会,喜欢两人单独在一起,有时互相拥抱、接吻。热恋时,海誓山盟。

(2)早恋的特点:①年龄偏小,一般在中学或大学低年级阶段;②感情肤浅,变化无常;③认识模糊,大多不知道爱对方的本质特性;④交往形成简单;⑤在神秘、压抑、向往的气氛中进行。

(3)早恋的害处:早恋像海市蜃楼,像朦胧的月夜,迷蒙、遥远。有人统计,早恋结婚成功率只有10%左右,这10%中婚后离异的又不少。因此,早恋弊多利少,而且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早恋的害处有:①群体意识减弱,个体意识增强,容易脱离集体;②失去健康、真诚、淳朴的青少年道德和意识;③耗费精力,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带来忧郁、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④感情用事,容易上当受骗,容易诱发性犯罪;⑤失恋易诱发心理疾病,如神经症性抑郁、焦虑症、神经衰弱,甚至诱发精神分裂症,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及前途。

(4)早恋的处理原则:如果有学生来咨询早恋的问题,心理医生应按如下处理原则处理。①耐心向早恋各方说明早恋的害处,建议中断这一关系,但不反对建立友谊;②不公开咨询者的早恋情况,私下在少数有关人员中求得理解和帮助;③如影响到身心健康或诱发心理疾病,按心理疾病及早处理;④积极协助学校开展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的教育。

5.失恋 失恋是指恋爱对象否定或中断恋爱关系的行为,给当事人产生巨大的挫折感。

失恋对恋爱的双方影响是不一样的,主动否定恋爱关系或主动中断恋爱关系的一方比被动一方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轻些,被动一方情感反应较剧烈。对爱的绝望感、一时的孤独感、虚无感是失恋短期内常见的心理体验。焦虑、抑郁、愤怒的情绪反应往往持续较长时间。不同性格、不同修养的人反应也不一样。例如,内向、孤僻、多愁善感的人易产生神经症性抑郁,甚至导致自杀;胆汁质的人易产生报复行为,如攻击对方,毁容,甚至杀死对方。但有的人较有理智,能把痛苦升华,把精力转到学习及工作之中,以学习、工作取得成绩来平衡心理。

(1)失恋的类型:有的学者根据失恋后某些人的情绪行为表现,将失恋者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自责型:这种人在失恋后把心理挫折的反应和行为指向自己,认为对方不爱自己肯定是自己有错误或缺点,如自己长相不好,能力太差,交际能力不强等,或埋怨自己单纯,太过轻信对方,为此,自怨自艾,抑郁消沉,严重者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轻生,或从此对恋爱望而却步,不敢再恋。

报复型:这种人在失恋后把原来“狂热的爱”变成“狂热的恨”,因此,不断地折磨对方,破坏对方的名誉,毁坏对方的容貌,甚至杀害对方。一般胆汁质或抑郁质、嫉妒心强的人容易采取这种应付方式。

理智型:这种人失恋后能理智对待,既不为自己被人抛弃而沉沦自弃,也不为对方不爱自己而视若仇人,认为“不成伴侣成友人”,因此,对自己和对方都不采取加深心理挫折的行动。一般黏液质和情感较成熟的人多应用这一对付方式。

升华型:这种人为在失恋后把痛苦暂时避开,将压力变为动力,把注意力集中在干有意义事上,以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或创造性的工作成就来平衡及缓解痛苦的心理。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就是以投身物理学的教学及研究中,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来对待失恋带来的苦痛,是这个类型的典型。一般多血质的人多采用这一应对方式。

以上4种类型,比较起来,升华型对待失恋和挫折是最好的,理智型亦可。前两种是不好的,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2)对失恋者的处理原则如下。

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医生对失恋者应高度的同情,表示理解她(他)的苦痛,并以热情、诚恳、耐心、负责的态度接待他(她),与他(她)迅速建立友善关系,指出采取自责或报复的危害性,引导其向理智型、升华型方向发展。最好有一些具体例子说明。同时,帮助失恋者分析问题所在,创造条件,把坏事变为好事。暂时不要批评失恋者的错误,要善于指出他(她)的优点。

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①对恋爱双方因非原则问题分手的,应尽量加以调解,消除误会,教之讲究心理卫生,使之重归于好;②对因原则问题分手,确实无法挽回的,劝被伤害一方丢掉幻想,吸取教训,进行升华,争取将来的婚姻幸福;对失了身的女方,必要时可答应帮助修补处女膜,以消除一些思想顾虑;③对因父母或亲友阻挠的恋爱,进行“社会治疗”,说服父母或其他亲人同意,帮助消除阻力。

对已有神经症性抑郁有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的失恋者,一定要告知家人、单位领导,以防不测,尽力挽救生命。除心理治疗外,还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如阿米替林、多塞平(多虑平)、丙米嗪、氟西汀(百忧解)及地西泮、硝西泮(硝基安定)、阿普唑仑(佳静安定)、艾司唑仑(舒乐安定)等]治疗。如果自杀意志强烈,药物疗效不佳,还可进行电休克治疗,必要时转移环境。

(二)有关婚姻与家庭的心理问题

婚姻和家庭两个词往往连在一起。婚姻是男女两颗炽热的爱心合法结合的、有正常性生活的异性爱行为。家庭是通过婚姻和生育,形成一系列角色的社会基本单位。婚姻是否美满,家庭是否幸福,关系着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及心身健康,对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及将来的成就亦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讨论婚姻和家庭的心理卫生及某些心理问题。

1.注意婚姻家庭的心理问题,搞好婚姻家庭的心理卫生的重要意义 ①预防夫妻双方及家庭成员的某些心理疾病及心身疾病的产生,保持身心健康,延长人的寿命;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及优良个性的培养和发展;③有利于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习、工作中的创造性活动;④有利于家庭的美满幸福,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及和谐。

2.离婚 离婚是指婚姻破裂,法律上承认夫妻双方解除婚约关系的行为。离婚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目前我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离婚这一生活中的突变行为,是情感生活中的不幸,然而现代婚恋观及人们对家庭幸福的看法,已不再是只看到离婚所带来的消极面,而是多角度、全面地分析和对待问题。这说明人们对待离婚这种情感遭遇的心理承受能力已有很大提高。

应怎样指导离婚者正确处理由于离婚带来的不幸和心理问题呢?

(1)全面、冷静分析,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对由于离婚而来咨询的人,心理医生首先应全面了解情况,最好分别由夫妻双方讲述原因或理由,必要时要了解夫妻双方亲人的看法,切忌随便表态。①如果夫妻双方的感情裂缝是由于非原则问题引起的,可以挽救的,应尽量挽救,这可减少离婚的盲目性和极不负责、不认真的做法,避免离婚带来的家庭不幸;②对由于夫妻一方犯了错误(如一时性外遇),感情有一定基础者,也尽量劝导犯错误一方改正,另一方给予谅解;③如果确因感情破裂或其他无法接受的原因而走到离婚这一步时,应劝夫妻双方面对现实,采取果断办法,好合好散,要有不成夫妻也可做朋友的气度和胸怀,在离婚问题上趋向理智和冷静,千万不要采取报复行动。

(2)帮助受伤害一方调节心理,渡过情感危险期:不管是何种原因离婚,离婚以后,当事人的心情总是有些不愉快和伤感的,特别是被动的一方。除了本身婚姻不幸福(如包办婚姻、强迫婚姻等)而离异的当事人会有一种解脱之感外,一般情况下,离婚者都会出现抑郁、自卑、懊丧、不满、愤恨,甚至报复心理或自杀等观念,属于情感危险期。心理医生要帮助及指导受害一方度过这一时期。例如,在情感上给予同情、共鸣,与咨客建立友善关系,使咨客能尽量疏泄;在认知方面,帮助当事人认清对方的缺点与错误,指出其本人的优点及有利的因素,建立重建家庭的信心和决心;特别帮助咨客尽量投入学习、工作,以转移注意力,必要时转移学习或工作、生活环境,以取得优良的学习成绩或工作成就来平衡心理;妥善处理好财产及孩子的抚养问题。

(3)药物干预:对有反应性抑郁症或神经性抑郁症的病人,在心理治疗的同时,给予一些抗忧郁、抗焦虑药物治疗,如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硝基安定、舒乐安定、地西泮等。这对改善情绪及睡眠有一定作用。

(4)积极宣传家庭心理卫生,提高夫妻素质,对预防夫妻双方感情破裂、离婚有重要的作用。家庭心理卫生主要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①夫妻感情要融洽,为此,要求夫妻双方做到互尊、互爱、互帮、互谅,家庭权利及义务要平等,共同承担家务劳动,共同商定经济开支,不要反对对方与异性的往来,但夫妻双方与其他异性接触时,要注意友情与爱情的界线;②夫妻双方尽力做到性生活和谐,要有正确的性生活观,重视性生活,彼此经常交流性体验,掌握性生活的技巧,在性生活不协调时要互相谅解、互相帮助,及早诊治,而不要互相埋怨;③夫妻双方要注意计划生育、怀孕及分娩时的心理卫生;④夫妻注意及统一对子女的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及教育方法;⑤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

四、儿童教养与教育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教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在心理咨询中,常有家长带着孩子咨询的。有的是离家出走多次;有的与家人作对;有的早恋,见不到要好异性便叫死喊活,弄得家长及教师不知如何是好。这些属于教育问题。但如果家长教养及教育不得法,违反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就有可能造成儿童性格变态,影响其心身健康及心理发育。

(一)教育的弊病

从心理咨询的实际情况看,教育弊病的共同点可以用“过度”二字表达,即过度保护、过度庇护、过度照顾、过度教育。

1.过度保护 即对孩子正当的活动给予阻挡,严重地、过度地压制孩子的自然发展。对于孩子们想做的事,当他们一说出口,就被家长或老师阻止了:“危险啊!”“太脏啊!”“太累啊!”……孩子们从事活动的愿望被遏制了,好奇心和冒险的要求被压制了,心理的正常发育被扭曲了。日本教育学家宇都宫襄治在他写的《儿童成长之路》一书中,专门有一章叫“劝玩篇”,说世界著名的高级神经障碍专家、语言学家维果茨基的一个观点是:“在4岁时期受到过度管教的孩子将来有可能成为少年犯”。他认为“学问”与“游戏”从教育的本质上说同等重要。他说:“人类在其成长发育过程中,必然产生和伙伴、家长一起游戏的要求和愿望。在孩子眼里,游戏就是一切。因此,游戏体验的有无及多少之差,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观、社会观,以致世界观的形成。生活在战争年代里没有游戏体验的一代人,现今被填鸭式教育剥夺了游戏时间的孩子们,在我们的社会中比比皆是。出现了许多‘寻死的孩子’、‘堕落的中学生’,他们都是社会轻视孩子成长发育的最高形式—游戏所造成的。”我们很赞成这一看法。

2.过度庇护 即对儿童的缺点、弱点,甚至反常的心理采取过分原谅,百般为其推卸责任的态度及行为。这使孩子产生“骄”“娇”二气,自私、任性、固执、无礼貌,甚至无法无天,成为一家之中“小皇帝”“小公主”。

3.过度照顾 即指孩子无论是遇到什么事,总是由家长或教师帮忙。孩子的衣、食、住、行,全由父母包办,或孩子的应做的家务、应尽的义务,也由父母包办,导致使孩子滋长了严重的依赖心理。有一位母亲过分照顾女儿,女儿16岁还不会做饭炒菜。一次母亲外出2周,16岁的女儿无法自己煮饭,被迫天天到饭店就餐,度日如年。这是过分照顾的结果。

4.过度教育 即违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过早给予智力开发教育,给予成人教育,硬把孩子从儿童世界中拉出来,作为大人的同路人。例如,一些电影、电视节目经常播放有性刺激的镜头,唱的歌总是情爱内容的歌;家庭、学校、社会给孩子硬灌各种知识,死记硬背各种不理解的概念,如果一次成绩差些,就被指责,甚至打骂,对孩子进行精神折磨。

这些做法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使孩子性格畸形,如内向、骄横、任性、固执、与父母对抗、不尊重别人、不懂礼貌或神经质、多疑、退缩、紧张、焦虑、抑郁等。

(二)做好儿童的教育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预防儿童行为问题,使儿童心身健康发展,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目标的科学性、方法的正确性、措施的有效性。即均要按照儿童心理的特点与教育心理的规律办事,否则事倍功半,事与愿违。要做好儿童的教育,必须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1.端正教育态度,明确教育的目的 现在有不少错误的认识。例如,有些家长有“分数第一,智育至上”的错误观点,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开发他的智力,学习成绩好、分数高就有前途,将来事业就会成功。在这个观点的指导下,家长不问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四五岁起就强迫孩子背诗歌,学算数,剥夺他们玩的时间及权利,每天盯住小孩的学习成绩,稍差便批评、指责,甚至活活打死;学校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优劣好坏的唯一指标,使儿童处于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中。另一些家长按自己形象、自己的成就去塑造孩子,稍一“越轨”,就施加压力,完全剥夺孩子个性的发展。还有一些家长,把孩子的成绩、荣誉作为自己夸耀于人的“骄傲”资本,而不是为了孩子前途。这些对儿童的心身健康是很大的摧残。

其实,教育孩子最根本的目的是教育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培养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人不能只依靠智力,而应主要依靠心理素质中的非智力因素。在美国有个能人研究所,自1921年开始对1528名智商在135~200(正常90~110)的“天才”学生的一生进行跟踪研究。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结论:“早年智力测验并不能正确地预测晚年的工作成就。一个人的成就与智力高低并无极大的关联。有成就的人并非都是家长和教师认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有恒心、做事求好、求善的人。”因此,希望孩子将来有成就,从一定的意义上说,主要应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四有”就包含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但对于没有进入学校学习文化,还不知道什么是理想的学龄儿童来说,应主要培养下列几方面的心理素质:有礼貌;有同情心;诚实;坚强意志;有集体意识,如爱家人、爱邻居;热爱劳动。有了以上良好的心理品质,将来就可成为“四有”新人,发展为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人。可惜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及教师均没有注意这些目标,造成孩子无礼貌、无同情心、撒谎、脆弱、以自我为中心、厌恶劳动、看不起劳动人民。为此,有条件的家长及教师均应学一些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儿童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知识,端正教育孩子的目的。

成人的教养态度不仅对孩子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作用,而且与孩子的学业问题也密切相关。

虐待型的父母对孩子往往缺乏真挚的爱。他们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的教育,对孩子动辄训斥、打骂,拒绝孩子正当、合理的要求,总是以冷淡、严酷的态度对待孩子。这使孩子从小学会憎恨,对人产生恶意与嫉妒,情绪不稳,叛逆,从而形成个性的偏移。

溺爱型的父母对孩子过度地爱,对孩子只知道宠和惯,对他们的不合理要求也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姑息迁就,于是导致孩子从小养成了自私、任性、贪得无厌、横行霸道、纵情无度,甚至发展到违反犯罪。从临床中了解到,溺爱型父母教育下的青少年,易患某些精神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

放任型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养采取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这往往使孩子的不良习惯得不到纠正,孩子感受不到母爱、父爱,使孩子情绪不稳、创造力差,产生对别人得到的爱深怀嫉恨等不良心理。

在一项有关家庭教育类型与儿童不良行为关系的研究发现,在有不良行为的儿童中,在溺爱型父母教养下长大的占不良行为总人数的18.30%,在虐待型父母教养下长大的占5.20%;在放任型父母教养下长大的占8.6 %。

成人间的教养态度不一致,也易使孩子产生行为问题。例如,母亲允许的事情,父亲却加以拒绝,孩子会无所适从,迷惑不解,久而久之易形成投机取巧,好说谎话等不良性格。

因此,对孩子正确的教养态度应该是:爱而不娇,严格而民主;成人的教养态度在孩子面前要一致;要避免那些虐待型、溺爱型、放任型的教养态度,要树立积极、正确、民主的教养态度。

2.家长、教师等教育者要加强自我修养,成为孩子们的良好榜样 家长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团结、和睦、民主的家庭气氛,使他们获得丰富多彩的生活。家长、教师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以自己良好的品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在那些夫妻经常吵斗、不和睦的家庭,夫妻互不理睬、没有爱的气氛的家庭,离婚后的单亲家庭,父母犯罪、犯错误的家庭的孩子,大多有问题行为。问题在孩子身上,根源在父母身上。如果孩子出现了认知、情感、行为上的问题,家长要先检查自己的问题。心理医生遇到此种情况,不可只注意孩子的问题,一定要了解其家庭环境,了解孩子与父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了解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方法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3.要有得力、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措施 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做好教育工作,总的原则如下。

(1)根据儿童好学向上的特点,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例如,要善于发现少年儿童们身上处于萌芽状态的积极因素,并及时予以肯定和扶植;要善于引导,告诉儿童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要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使之不断扩大影响;要珍视儿童的点滴进步和荣誉。

(2)要根据儿童模仿性强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先进榜样。榜样有远有近,有同校的、同班的、同村的。家长、老师自己首先要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榜样”。

(3)根据儿童好问、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富教育于有趣味的活动之中。对学龄前儿童,不但要支持其玩游戏,而且要培养其玩游戏,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大有好处。通过讲人物故事、童话故事,引导孩子学习有关人物或动物的优良品质、优良习性。

(4)根据儿童以直观思维为主的特点,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尽可能形象、具体、直观。例如,有人总结出一条不成文的“教育公式”:教育效果=说理+要求+措施。即教育儿童,首先要说清道理,道理讲得要动人、透彻,使儿童真懂;在这个基础上,再提出要求,要求必须明确、具体,使儿童有所遵循;然后要提出有效措施,措施要细致、实际。只有这样,才能落到实处,才会有较好的教育效果。例如,要儿童热爱劳动,首先要讲清劳动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光荣,然后要求做些家务,如扫地、吃饭前准备碗筷、洗碗、倒垃圾等。如每天完成,就给一个红星,规定达到一定数量的红星,就带他去公园玩一次或奖励学习用具。这样孩子就会有做家务的积极性了。有时用实际例子来讲道理,如带他们去旅游,领略自然风光;带他们参观革命展览馆,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等。

(5)要根据儿童可塑性大的特点,对儿童进行耐心、细致、持久的思想品德教育。品德教育要抓好、抓早;让儿童接触一点反面教材,引导评论;要努力为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避免各种精神污染;引导学生读好书、看好戏、听好广播。

如果我们能够用心理学方法去教育儿童,儿童一定能正常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的人才。

五、儿童行为问题和品行障碍

儿童的行为问题和品行障碍,随着人们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日益重视,来找心理医生咨询的人也不断增多,有时甚至要求“急诊”。笔者遇到有几例典型的品行障碍的例子:均为13~14岁初中女生,与男友难舍难分,家长的惩罚和限制引起当事人反抗—自杀、绝食、发脾气、摔东西,有的为了反抗、发泄,盲目去做些事情,如快速骑自行车或开摩托车,甚至出现车祸。但当事人并非有精神病性障碍。

行为问题主要指行为的自我控制、饮食、睡眠、言语、小便控制等方面发生困难,如偏食、异食、厌食、贪食、睡眠异常、口吃、遗尿等。品行障碍指儿童时期出现的反社会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说谎、偷窃)和攻击性行为(如打架、争吵、破坏物品、性攻击)等。如果少年的行为达到侵犯别人权益和扰乱社会秩序的程度,就属于违法行为或少年犯罪。

行为问题常使家长及教师苦恼和紧张,而品行障碍还对外界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常带儿童来找心理医生咨询。

孙弘舸、许淑莲(1987)调查200名初二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现初中学生的行为问题和品行障碍主要有:遗尿、咬手指或手绢、打架、骂人、说谎、拿别人东西、逃学、吸烟、喝酒等。这里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

(一)行为问题

1.偏食、挑食 指儿童过分选择性地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或者控制自己吃一些食物,常会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有的导致心身不健康,如贫血带来的乏力、记忆困难、精神不集中。

防治原则:父母带头不偏吃、挑食,告诉孩子偏吃、挑吃的危害性,以表扬及鼓励的办法促使孩子平衡饮食。关键在于预防,从小就注意纠正孩子的偏食、挑食不良习惯。

2.神经性厌食 指主动拒食,导致体重明显减轻,伴体象障碍的一种进食障碍,常引起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可伴有间歇性发作性多食。起病高峰年龄在13~14岁和17~18岁。病因未明,可能与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如与下丘脑功能障碍或社会上盲目追求苗条身材有关。此种障碍多见于女性,而且随经济发展,患病率越来越高。

治疗的原则:①心理治疗,要使病孩消除各种错误思想,讲清厌食的危害性,鼓励进食;②必要时住院静脉输液或静脉营养,纠正体内营养及水电解质的不平衡;③适当应用抗抑郁剂等,减轻抑郁状态。亦可应用家庭心理治疗、行为治疗。

3.贪食症 指自发的、不能自控的、在短时间内大量进食的一种食欲障碍。病人表现为贪吃,进食量大,如一餐吃半斤面包、饼干,不断地吃,有时偷吃,吃后又怕胖,而自己手抠喉部呕吐或服泻药。病人意识到不正常,但无法控制。

治疗的原则:①心理治疗,告知贪吃的危险,制定控食的措施,避免诱发贪吃的环境及情绪因素,用奖励及处罚行为疗法治疗;②药物治疗,如用抗抑郁药丙米嗪每天50~100毫克,有一定疗效。

4.功能性遗尿 指儿童5岁以后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因而尿湿床铺或裤子,而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

防治原则:①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如晚上少饮水,定时叫醒患儿小便,避免过度疲劳或过度兴奋;②心理治疗,对患儿不要责骂、处罚,要鼓励点滴进步,逐渐建立控制排尿信心;③药物治疗,例如,丙米嗪、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每晚睡前1~3片(25~75mg),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或东莨菪碱0.1~0.3毫克,每晚睡前服1次。

5.口吃 是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言语障碍,俗称结巴。主要表现为讲话不流畅、阻塞、重复。

防治原则:①心理治疗,家长与教师不要取笑或指责患儿,要关心、爱护患儿,指出随年龄增大有自愈倾向,消除顾虑;②消除紧张因素,必要时用药物,如多塞平、地西泮等抗抑郁、抗焦虑药物;③专门的语言训练,要求患儿反复朗读一些文字、词,放慢速度,不断给予鼓励,必要时到专门矫治口吃学校或专科治疗。

(二)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往往是家长带小孩来心理咨询的原因。近年,此种情况似有增多的倾向。较多的情况是逃学、离家出走、反家庭成员行为、打骂父母、摔坏东西。

品行障碍可分为:①攻击性行为,如伤人、殴打别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性攻击、抢劫等;②反社会行为,如说谎、流浪不归、纵火、偷窃、欺骗等。

防治原则:目前没有特殊的方法改善反社会行为及攻击性行为,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可应用的措施如下。①改变父母管理教育孩子的态度及方法(详见本节儿童教养与教育部分);②改善家庭或学校社会环境,如讲究家庭心理卫生,搞好家庭成员关系,单亲家庭重新变为双亲家庭等,学校教书又教人,给予患儿真诚的爱及教导;③改善社会舆论导向,如抵制各种精神污染的文化产品,引导儿童积极向上,向有良好品德的儿童学习;④药物治疗,如对活动过度或多动症儿童有品行障碍者可给予兴奋药(如利他林、匹莫林等药)治疗;对患对有癫病儿童有品行障碍者给予抗癫药,对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合并有品行障碍者给予适量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均有助于提高其他治疗方法的成功率。当然关键的办法是预防。因此,呼吁全社会都应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重视儿童的心理卫生。

(黄铎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