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同性外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如内斜视可由远视引起一样,共同性外斜视多与近视有关。对共同性外斜视一般都需手术治疗。而且共同性外斜视的治疗效果,一般比内斜视的治疗效果好,这是由于其发病较迟,起初为间歇性,融合反射发展较好,并易借助辐辏之力进行训练,因此手术后过度矫正的危险较内斜视少。对外斜视已做充分矫正或略显内斜倾向者,其近视镜应予减低,其他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正如内斜视可由远视引起一样,共同性外斜视多与近视有关。近视者因有过剩的屈光力,所以即使阅读或从事近距离工作时,一般无需调节,结果近视眼球因缺少辐辏的冲动,其内直肌多少失去作用,而形成外斜。此外,高度近视者的眼球,如>-10.00D,其在观察近距目标时,多使用一眼,因为此种眼球的远点是在10cm之内,而对这样近距离的辐辏作用,根本无法实现,结果两侧眼球前极仍逐渐向外散开。

【临床表现】

1.外斜视开始为外隐斜视,进一步发展为间歇性外斜视及恒定性外斜视,一眼的视轴偏向外侧,但眼球各方向运动无障碍。

2.患者的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阅读时字迹模糊。

【诊断要点】

根据发病年龄、视力、眼位及屈光不正状况的检查,可对本病作出诊断。

【治疗】

对共同性外斜视一般都需手术治疗。而且共同性外斜视的治疗效果,一般比内斜视的治疗效果好,这是由于其发病较迟,起初为间歇性,融合反射发展较好,并易借助辐辏之力进行训练,因此手术后过度矫正的危险较内斜视少。手术治疗的原则如下。

1.如一眼已发生弱视,则手术只能达到美容的效果。

2.对因为颅骨眶轴发育异常所引起的外斜视,手术则应推迟到12岁左右,如过早施行,则效果会渐减甚至又出现外斜视。

3.对共同性外斜视手术治疗与斜视类型有关。

(1)分开过强型:应考虑退后两眼外直肌,必要时辅以一侧内直肌缩短,术后虽有可能发生轻度外转不足,但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2)辐辏不足型:手术主要为两眼内直肌缩短,必要时辅以外直肌退后。

(3)外斜视手术效果,不如内斜视明显,原因是由于外直肌对退后术和内直肌对缩短术,均处于机械的不利地位,如为产生双眼单视觉,则手术效果应力求远近正位。

【注意事项】

1.水平斜视手术前的设计 手术前对手术量的估计斜视的矫正效果,难以用数字来计算,因为与很多因素有关:个人的技巧、手术损伤和瘢痕形成、原斜视角的变动不恒定、肌肉的强弱状态、大脑皮质控制与调整等。关于设计手术量的方法很多,现将临床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1)眼球周长72mm,视轴对圆周上每毫米移位变化约为5°。即移后及切除(或移前)各1mm时,相当矫正5°。

(2)一般情况下,眼外肌退后5mm,肌腱切除10mm,不会影响眼球转动,也不致发生眼球后陷,它总共可矫正30°。如果斜视度<30°者,酌情分两肌负担,以1∶2的比例分担于二肌肉。

2.斜视手术注意事项

(1)手术前的麻醉问题:成人在手术前给以较大剂量的镇静药物,并在术中给表面麻醉加球结膜下麻醉,在分离肌腱时,行肌腱附近的浸润麻醉,绝大多数患者均可充分合作。

对儿童则用全身麻醉,如用乙醚开放吸入,术前30min应给阿托品0.03~0.05mg/kg,皮下注射。

(2)结膜切口:内侧在半月皱襞前约2mm做纵行切口(术后外观好),外侧可用水平切口,切口长8~12mm为宜,剥离结膜暴露肌腱。

(3)用肌肉钩钩到肌腱后,仔细观察,确定无误后将肌肉全层钩起,并剥离其与附近组织的粘附,以免移后受限,操作应轻巧,以免粗暴强力牵拉肌肉发生“心眼反射”,出现心搏减慢或突然停搏的意外事故。发生“心眼反射”必须立即停止手术,监听心脏、脉搏血压及呼吸。如停止手术,尤其是停止牵拉肌肉,仍不能缓解或进一步发展时,立即静脉注射阿托品(儿童用量为0.01mg/kg),必要时吸氧。如心搏停止,马上采取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一切抢救措施,并急请内科会诊。

“心眼反射”的预防措施。

①首先要在术前做好思想工作,心理咨询,解除患者的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争取能很好地配合手术。

②必要时术前用地西泮(安定)、阿托品等药。

③术中医师要动作敏捷、准确、轻柔、避免粗糙操作和大力牵拉肌肉,必须牵拉时,只能轻轻用力,更不能长时间牵拉肌肉。

④术中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牵拉肌肉时应同时检查脉搏,必要时做术中心脏监护。

⑤有报告术中心率减慢在10岁以下的儿童组发生率较高,故在儿童手术前要做好精神心理方面的工作,即使全身麻醉时也应用少量的局部麻醉药球后封闭。

(4)缝合。缝合方法很多,主要原则是应斜行穿过肌纤维,以免缝线劈开肌纤维而滑走。

(5)线缝后,再剪断肌肉,并要把其异常的附着点也剪断。剪时不可把肌肉提起,否则巩膜隆起易被剪破,如剪破巩膜太深,致使玻璃体流出,应在破口周围进行巩膜电透热,防止术后视网膜剥离,术后并行抗感染治疗,巩膜破口应缝合。剪破后有时眼内发生出血,应给止血药物。

(6)动肌肉时要先做后移,再做切除,可减少牵引力,牵引时操作应尽量轻巧,以免引起疼痛、恶心呕吐。

(7)手术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湿润角膜,保护角膜,以免擦伤或感染。

(8)结膜切口应深些,剥离内侧时应让半月皱襞前的结膜瓣下组织留厚一些,以免术后收缩,使泪阜及半月皱襞后移。缝合结膜切口时应仔细,对合要好,以免发生肉芽组织及瘢痕疙瘩,如果发生了要切除修复。

(9)肌肉切除太多,将发生眼球转动受限及眼球后陷,因此切断肌腱应尽量靠近巩膜,勿损失过多肌腱。

3.斜视术后应注意的5个问题

(1)手术后两眼的遮盖问题:原则上术后两眼一起遮盖,一齐开放。术后做时间过长的单眼遮盖,对建立双眼视觉不利,是否能提早开放两眼问题,首先在于所施行的手术种类。对缩短术或两眼同时施行手术,可短期遮盖两眼。同时术后反应的大小、患者的年龄、合作的程度,及护理条件,遮盖时间也不一致。一般说来,3~4d后可开放术眼。

(2)术后点用阿托品的问题:应看需要决定。如矫正不足的内斜视及辐辏痉挛的情况,应予点用。但不作为常规使用。

(3)术前戴眼镜之患者,术后一般仍应继续使用。如患者主觉戴用不适时,可暂停使用。对内斜视已做充分矫正,或稍有过度矫正者,应重新给予处方较低的远视镜。对外斜视已做充分矫正或略显内斜倾向者,其近视镜应予减低,其他则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4)术前证明异常视网膜对应,手术矫正不足者,应予单眼遮盖。以免再次手术时形成新的异常联系。但如有屈光问题,则应以调节屈光解决手术矫正不足。

(5)术后训练,对可能取得双眼视觉的患者有很大帮助。一般应予融合画片或同时知觉画片训练。使患者努力在0°处将两画片融合。有时可借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帮助,以训练其异向融合运动。如已有正常的视网膜对应,则应进行融合范围及立体感觉的训练。虽然术前有异常视网膜对应的患者,经过训练有的可以恢复正常对应,但医师、家长、患者3方都要耐心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