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窗帘外的风景

窗帘外的风景

时间:2022-01-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辛卯之冬接手《流石》的“古风新韵”版面编辑。“流石”两个字在封面上鲜活地舒张着。一个想法油然而生:连着做了四期的“古风新韵”之后,对《流石》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流石》是一群人的乐土,他们在这里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出自己的梦想,描摹自己的期待。由浅入深,由小至大,一点点的,《流石》就像是掀开窗帘一般放下了些许隔膜,屋子内的人可以直接看到窗帘外的景色,听到窗帘外的人在说什么,唱什么。

窗帘外的风景

张思聪,北京四中2014届学生。

辛卯之冬接手《流石》的“古风新韵”版面编辑。笔名视夜,取自《诗经·郑风》“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好古风,好诗词曲赋,常因偶得偶见之语而兴奋不已。好夜行,好吟风赏月,并以与友人相和为幸事。

常把自己的神思寄在一篇篇读后感中,笔耕不辍,想借此把自己的心事心志传达给每一个读我文字的人。不喜悲观消极的态度,生活的不如意只是外在,而乐观的是本心。

所以会一直写下去吧,写出内心最真实的世界。

最初听闻要写这篇文章,多少还是有些忐忑。我在《流石》算是个“插班生”,在新社员报名后一个月才迟迟提交申请,总算是赶上了辛卯冬季的编辑工作。怎么说,我总觉得自己不够了解《流石》,诚然我有每期收集文稿,一篇篇核对错字,也有去和美编协商怎样配插图会更好,但每每在这些辛苦的背后,发现《流石》更多的博大精深。所以动笔之前略略有些“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的感觉。

那么,就说说一些真切的感受好了。

《流石》最初给我的印象是教师办公室书架上的一小排淡黄色的书。“流石”两个字在封面上鲜活地舒张着。“哦,四中的校刊。”我只是这样想着。后来真切地拥有了一本之后,发现翻阅它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整齐而精致的排版,诱人的文字散发着浓浓的墨香。小心细致勾勒的插图为整体阅读增添了很多趣味性。再后来看到许多朋友的文字,又看到许多朋友在编辑这本校刊。一个想法油然而生:

我也想试试编辑。

所以就像开头说的那样,我加入了这个很有爱的群体。

连着做了四期的“古风新韵”之后,对《流石》的看法有了很大改变。它不仅仅是一本记载同学们心路历程的校刊,更是一本我为之付出过汗水与热血的直观化体现。所以我选择了在各班间奔走约稿,不停地使用短信电话催稿,在学校催,放假约出来催,甚至也向远在国外度假的同学催。辛苦的同时,“古风新韵”就像一朵初开的蓓蕾,缓缓掀开了花瓣的一个小小边角。

我见到了同学们许多很有创意的文字,从改编到集句到自我创作,也结识了很多爱好诗歌的同学。“他的诗写得不错哦!”“她对这个诗人也有所研究啊!”《流石》可以帮助我了解更多的人、更多的生活、更多的体悟。

一个人走得再远,见到的东西再多,也总有未曾感受过的经历。《流石》是一群人的乐土,他们在这里抒发自己的感情,写出自己的梦想,描摹自己的期待。于是读者读到的就是自己未曾旅行过的远方,自己未曾感受过的感受,自己未曾想到的想法。由浅入深,由小至大,一点点的,《流石》就像是掀开窗帘一般放下了些许隔膜,屋子内的人可以直接看到窗帘外的景色,听到窗帘外的人在说什么,唱什么。

于是景色不仅仅是室内了,于是景色也不仅仅是室外了。

窗户内的人在看窗户外的风景,殊不知自己也在他人的窗户外。

看吧,看吧!听吧,听吧!说吧,说吧!想吧,想吧!

一切动起来了吧!

你看到了吗?

《流石》像一个刚刚睁开眼的孩子,从最开始创刊跌跌撞撞到现在成长起来,其中历届学长的编辑与阅读都是极大的助力。六年啦,当初柔弱的婴儿在众人的呵护下,健康成长了起来。它穿上了更漂亮的衣服,有了更多的爱它的人,但它还是像刚出生的孩子那样,用纯真的眼神看着这个世界,仿佛世界上美好的,善良的,都要尽收眼底一般。

凡是见过它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去喜欢呢?相聚是缘,相遇是缘。

请珍惜吧,那是窗帘外面的风景。

马上就是要离别的时候了,和这本小小的、承载了太多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刊物编辑工作要说再见了。下次见面,我会站在排队领书的末端,静静地看着新的面孔把新的书发给同学,看着同学们一双双眼睛由于阅读而收获的喜悦。

我会缓缓地走到队伍的前方,会有穿着校服的陌生男孩女孩递过来一本校刊。

我听到自己轻轻说“谢谢”,他们礼貌地回以微笑。

一切仿佛像是刚进校园,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