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

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住院患者的检验结果报告单于当日下午4点前由卫生员发回申请单所在的临床科室。

1.检验目的

检测血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变化对临床乙型肝炎的诊断、观察疾病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检测原理

ELISA双抗体夹心法

将纯化的抗HBs包被固相载体,加入待测样品,若其中含有HBsAg,则与载体上的抗HBs结合,再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抗HBs抗体,加酶底物/色原显色。显色程度与HBsAg含量成正比。

3.仪器设备性能参数

见仪器设备相关使用说明书。

4.标本

4.1 单项:HBsAg,组合项:肝炎1号、乙肝全套、乙肝五项。不抗凝静脉血3~5 ml(红头管),编号,离心(3 000~4 000 r/min)3~5 min分离出血清,离心后的血清不能含有颗粒物或微量纤维蛋白。

4.2 不能立即测定的标本应离心后保存于2~8℃的冰箱,于2 d内检测,超过2 d应分离出血清于2~8℃的冰箱保存,1周内检测完毕。长期储存应分离出血清于-15~-20℃或更低温度的冰箱保存,避免反复冻融。

4.3 从冰箱里取出的样品检测前室温平衡30 min以上,冷冻样品实验前需混匀。

4.4 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8℃冰箱内保存7 d。

5.设备和试剂

5.1 设备:瑞士HAMILTON Bonaduz公司STAR、FAME。

5.2 试剂:北京万泰成套商品试剂盒。

5.2.1 检测试剂盒组成

酶标板(96T) 显色剂A液1瓶6 ml、B液16 ml

阳性对照1瓶1 ml 浓缩洗涤液1瓶30 ml(1∶20稀释后使用)

阴性对照1瓶1 ml 终止液1瓶6 ml

酶标试剂1瓶6 ml

5.2.2 试剂的准备 新开试剂盒需在包装上注明开盒日期,在瓶上注明开瓶日期,使用前将试剂盒平衡至室温(约30 min)。液体试剂,即开即用,每天实验开始前将液体试剂轻轻振荡混匀后根据标本量多少将同批号试剂(包括酶标记物、显色剂、终止液)分别加入仪器相应的试剂槽内,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1∶20稀释后加入仪器洗液桶内,备用。

5.2.3 试剂盒的保存与有效期 试剂保存于2~8℃冰箱,请勿冷冻,在有效期内均可使用。若酶标板有剩余的板孔,应立即放回有干燥剂的铝袋或封袋中,保存于2~8℃冰箱。拆封后的酶标板放回铝袋中,于2~8℃最长可保存30 d。未使用的试剂(酶标记物)立即密闭放回2~8℃冰箱保存。

6.容器和添加剂

血液标本采集的容器是不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

7.校准步骤

不适用。

8.操作步骤

8.1 申请单及标本编号 整理检验申请单及血液标本,审核合格后,对检验申请单和血液标本进行编号。

编号总原则:乙肝检验申请单编号每天从某一号(901)开始进行编号,对应于血液标本就应编同样的编号。编号完毕再对全部检验申请单、标本编号进行复查,确认无误后上机测试。

STAR上机放置原则:901-932号标本放在加样仪第一个架上,顺序以左至右,933-964号标本放在加样仪第二个架上,965-992号标本放在加样仪第三个架上。

8.2 检验申请单的录入及申请工作单号

8.2.1 有条码的申请单录入 打开南方LIS管理系统→录入→样本排样系统,在测定仪器栏处选择“FAME”,然后在样本号处输入样本编号(如901),在试管条码处进行样本扫描,点击存入,申请单上病人信息就录入了电脑,检查申请单上信息与电脑自动调出的信息是否一致。

8.2.2 无条码的申请单录入 打开南方LIS管理系统→资料录入,在仪器栏处选择“FAME”,然后在样本号处输入样本编号(如901),在病人ID号处输入申请单上病人ID号,申请单上病人信息自动弹出,无ID号的则手工录入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等,检查申请单上信息与电脑自动调出的信息是否一致,检查完后点击“保存”或“F2”保存信息。

8.3 上机测试

8.3.1 将STAR和FAME系统开机,初始化,待机备用。

8.3.2 从冰箱取出试剂盒恢复室温,取出已包被的反应板备用。

8.3.3 将分离好的待测标本依序插在STAR样品架上,按相应位置将样品架放置在STAR仪器上。

8.3.4 检查阳性,阴性,质控品对照的量是否足够,按相应位置将其放置在STAR仪器上。

8.3.5 根据所检测标本的数量用标准96T排板,设阳性对照2孔,阴性对照1孔,质控对照1孔,一板最多能做92人份标本,不足92人份的用空孔补齐,整个板孔要求平整。按相应位置将排好的板条放置在STAR载架上。

8.3.6 检查STAR冲洗液量是否足够,废液桶是否清空。

8.3.7 在STAR上根据所测标本的项目和数量编辑加样程序,启动运行STAR自动开始加样。

8.3.8 加样完成后,将标本从STAR仪上卸下。从载架上取出板条移至FAME进板架上,待测。

8.3.9 检查试剂舱里的酶标记物,显色剂及终止液的量是否足够,板孔洗涤液,冲洗液是否足够,废液桶是否清空。

8.3.10 在FAME上根据所测标本的项目和数量编辑酶免反应程序,根据提示扫描相关试剂,启动运行FAME自动开始进板、加酶、温育、洗涤、显色、终止、比色、退板等一系列程序。

8.3.11 在FAME上读取结果并将其释放到报告系统上。

8.3.12 在LIS系统上,按《免疫组检验结果报告程序》经审核确认后发出报告。

8.3.13 将STAR和FAME系统关机,清理标本,保存试剂,清空废弃物。

8.4 检验结果确认 检验结果的确认应由授权签字人员进行。

9.质量控制措施

9.1室内质控措施

9.1.1质控品

试剂盒配套阴性对照品和阳性对照品,2~8℃冰箱保存,效期内使用。

弱阳性质控品(2 U/ml),来源于卫生部临检中心(质控品置-15~-20℃保存,有效期为2年)开封后质控品于2~8℃冰箱(保存,1周内有效,避免反复冻融)。

质控品从冰箱取出需在室温放置30 min以上充分混匀后再测定。

9.1.2 控制参数 HBsAg。

9.1.3 质控周期 1次/批。

9.1.4 测定程序 将室内质控品加入试管内放入仪器相应位置(根据《STAR台面布置图》),仪器自动完成每批标本和质控的同时检测。记录弱阳性质控原始结果,在LIS系统上输入质控数据,绘制质控图。

9.1.5 质控规则

阴性和阳性质控以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为失控。

弱阳性质控采用Levey-Jennings质控图,以Westgard多规则(13S、22S)判断是否再控。

9.1.6 结果分析

9.1.6.1 如果质控结果在控,本批次检测结果可报。

9.1.6.2 如果质控结果失控,应分析失控原因。①质控品不对或变质。②测定操作中的随机误差。如试剂未混匀,洗涤不充分等。③仪器的问题。如光路不洁,管道堵塞等。④试剂的问题。如试剂受到污染、试剂因储存不当失效、显色底物变质等。

9.1.6.3 质控检测完成后,发现失控时填写失控报告,报告质量监督员,查处失控原因并做相应的处理。具体操作按《免疫组室内质控管理程序》处理。

9.2 室间质控措施

9.2.1 质控品 国家卫生部临检中心质控品(收到质控品后置-15~-20℃保存,在规定时间内检测),质控品从冰箱取出需在室温放置30 min以上充分混匀后再测定。

9.2.2 质控周期 5个/次,3次/年。

9.2.3 测定程序 将室间质控品当病人样品与之同时检测。

9.2.4 结果报告 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结果或网上发送结果,禁止同外单位交流对比结果。

9.2.5 结果分析 每次室间质评结果回来后要认真总结经验,编写室间质评小结,有误差时必须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检测人员填写失控报告,上报质量主管。具体操作按《免疫组室间质评管理程序》处理。

10.干扰因素

10.1 待测标本中RF、补体、异嗜性抗体、抗鼠抗体、自身抗体、溶菌酶等内源性干扰因素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10.2 不能检测含叠氮钠的样品,因叠氮钠抑制辣根过氧化酶的活性;不能检测含有悬浮纤维蛋白或聚集物,重度溶血,微生物污染的样品。

11.结果计算及测量不确定度

11.1 计算:Cut off Value(临界值)= 阴性对照平均OD值×2.1

11.2 判定:样品OD值大于等于临界值为阳性,小于临界值为阴性。

注:阴性对照OD值小于0.05按0.05计算,大于0.05按实际OD值判断。

11.3 测量不确定度 来源包括标本、标本采集过程、送检时间、保存条件、药物、测试系统、员工素质等因素。

12.生物参考区间

HBsAg阴性。

13.患者检验结果可报告区间

不适用。

14.警告/危急值

血清HBsAg检测结果无警告/危急值。

15.实验室检验项目危急值(表11-17)

16.安全性预警措施

16.1 进行检测分析的全过程,工作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戴上防护性手套

16.2 样品的运输和离心过程中注意生物安全,防止溢出,如有污染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溶液对环境和设备进行消毒和处理。

16.3 注意正确使用离心机,关盖后才能启动,停机后才能开盖。

16.4 在加样过程中,注意样品的溢出,如有污染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和处理。

16.5 在上机过程中,注意仪器的安全运行。

16.6 工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如果皮肤和衣物不慎接触血液和废液,应立即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酒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肥皂水、清水冲洗;如果眼睛中溅入污染物,应立即用洗眼装置冲洗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16.7 与样品接触的一切器皿、仪器组件等都应视为污染物,实验结束后,应对其进行相关的消毒和处理。

16.8 终止液为2 mol/L的硫酸,使用时注意安全。

16.9上机的所有样品、废液和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进行相关的消毒和处理。

17.变异的潜在来源

标本溶血可使结果假性增高;

试剂的温度;

试剂变质。

表11-17 临床常用检验项目危急值

18.报告时间

乙型肝炎检验上午11点前的标本于当日出结果,11点后的标本于次日出结果。住院患者的检验结果报告单于当日下午4点前由卫生员发回申请单所在的临床科室。门诊急诊患者的检验结果于当日下午4点前由卫生员发回门诊检验科结果发放处,如果有特殊情况需复检,可适当延长发放报告时间并向临床和患者说明情况并记录。

19.参考文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