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态检查在脑损伤救治中的意义

动态检查在脑损伤救治中的意义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示动态CT检查对判断严重TBI患者的预后有所帮助,尤其是治疗过程中病情发展的病人。Lobato等对587位严重脑损伤患者进行了CT复查,有97%于入院后3d内行第1次头颅CT复查,第1次与第2次CT检查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7h。目前大部分动态CT扫描的研究都集中在重型脑损伤,也有一些报道认为动态CT扫描在轻度及中度脑损伤患者的诊治中也有意义。由于CT检查过程和病人运送的时间长,低血压、缺氧等继发损伤的风险大大增加。

【背景】

很显然,CT增加了人们对TBI发展过程的认识,1977年“颅脑CT的意义”论坛上,French和Dublin报道了TBI后2次或以上CT检查的患者中有52%发现了新的病灶或原有损伤加重(Ⅲ级数据)。但是,TBI后连续头颅CT扫描的意义目前还没有前瞻性的随时对照研究。因此,为改善患者的预后,头颅CT复查的最佳次数及时间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

【文献回顾】

1.动态CT检查与预后判断 一些研究证实,动态CT检查有助于判断预后,Kobayashi等对138例重度脑损伤患者(GCS低于8分)分别在入院时(伤后几小时内),入院后第2、第4、第8天及入院1个月后行头颅CT扫描,发现在91例患者发现了新的病灶(第1次扫描时不存在),而且其中60名患者的病灶较为严重,出现新病灶的患者出院时恢复较差。提示动态CT检查对判断严重TBI患者的预后有所帮助,尤其是治疗过程中病情发展的病人。

Cooper等也发现,动态CT检查对预后评估及临床病情判断有一定好处。他们研究发现,58例患者中有30例(52%)在CT复查中发现了新的病灶,并且新病灶的发现与预后较差直接相关。

Lobato等对587位严重脑损伤患者进行了CT复查,有97%于入院后3d内行第1次头颅CT复查,第1次与第2次CT检查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7h。患者最终的预后与首次CT表现不相关,但与复查的CT影像表现相关。因此,对于判断预后而言,复查的CT结果比首次CT检查更有意义。作者推荐在伤后2d内行CT复查。

2.动态CT检查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TBI后损伤病灶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尽管文献中提示动态CT检查有助于发现新病灶,并且已经在TBI患者中普遍应用,目前仍不清楚快速准确的确定这些新病灶是否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患者入院做CT时,往往病变处于早期状态,并没有出现最明显的表现。除少数几种病变以外,最佳的CT复查时机并不确定,而且不同病变的病情演变过程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上一次CT检查的时间和CT表现来确定下次CT复查的最佳时机。

通过对欧洲脑损数据库的分析,Servadei等建议如果第1次CT扫描发现存在弥漫性损伤时应该进行CT复查(Ⅲ级推荐)。他们发现,每6个这样的患者中便有1个在CT复查时发现新病灶。如果第1次CT扫描发现Marshall分类中的Ⅱ,Ⅲ及Ⅳ型弥漫性损伤,则CT复查发现大面积损伤的概率更高(Ⅱ类和Ⅲ类中有13%~14%,Ⅳ类中有20%)。作者建议如果伤后3h内行第1次头颅CT,则应该在12h后再次复查,其他类型损伤也应在伤后24h内进行复查(Ⅲ级推荐),同时作者推荐创伤后第3天再次行CT复查。

创伤性脑内血肿和硬膜外血肿扩大的可能性最大。Yamaki等对48名脑内血肿增大的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第1次接受CT检查是在受伤后0.5~6h,结果发现,有56%的患者在伤后6h内脑内血肿扩大,81%患者于12h内增大,而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h内扩大。Servadei等同样建议伤后3h内行CT检查的患者应该在12h内行CT复查。

Knuckey等(Ⅲ级数据)研究了无症状的硬膜外血肿患者,并发现6h是病情评价的关键时刻。研究发现,伤后6h内行CT检查的患者中有43%出现病情恶化,而在脑膜中动脉或较大静脉窦区域存在颅骨骨折的患者中有55%出现恶化,若两个危险因素一起考虑,则其中71%的患者需要进行血肿清除。有趣的是,在伤后6h以上行CT检查发现硬膜外血肿的患者中,仅有13%的患者需要行手术清除血肿。

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也能提示病变可能有扩大的趋势,这时应该行CT复查。Stein等(Ⅲ级数据)研究发现,动态CT检查有利于判断和监测延迟性脑损伤的发展,并且推荐,若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则应及时复查,若患者存在凝血障碍或复苏不完全则应在入院后12~24h行CT复查。

目前大部分动态CT扫描的研究都集中在重型脑损伤,也有一些报道认为动态CT扫描在轻度及中度脑损伤患者的诊治中也有意义。意大利脑损伤研究小组(Ⅲ级数据)研究了轻型脑损伤患者中凝血障碍与病变发展趋势之间的关系,他们建议如果轻型脑损伤患者伴有凝血障碍,即便最初的头颅CT没有发现颅内病变,也应该进行CT复查,直到出院。Stein等(Ⅲ级数据)对341名中型脑损伤患者(GCS为9~12分)进行回顾分析,发现第1次CT检查正常或基本正常的患者GCS大部分在几个小时内好转,他们建议入院后12h,如果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或者GCS分数达不到14分或15分,则应该行头颅CT复查。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及时准确的诊断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目前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CT复查能够改善临床结果,Turazzi等认为动态CT检查有助于防止患者病情恶化(Ⅲ级数据),他们发现,动态CT扫描有利于使病变扩大或出现新病灶,但GCS评分>8分的患者及时得到手术治疗。

3.CT复查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大多数研究认为定期CT复查有助于判断预后及临床治疗,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在动态CT扫描的早期研究中,Roberson等(Ⅲ级数据)的研究中,107名昏迷患者分别在入院的第1、第3、第5、第7天以及伤后2周、3个月进行了CT检查,有些患者在伤后1年也进行CT复查,发现如果第1次CT检查未发现异常或者患者入院后病情好转,则CT复查似乎没有作用;尽管这些患者中有18%在复查的CT中出现新的变化,但没有一人需要手术治疗或者改变治疗方案。在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或者ICP进行监测的情况下,没有一例CT复查发现需要进行手术的大面积损伤。研究者建议,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应该在术后24h行CT复查;伤后3d病情无改善的患者需复查CT;在受伤后2~3周,伤后3个月需行CT复查;如果患者在伤后1年仍存在异常,也应复查。当然,如果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则应该及时行CT检查。

由于CT检查过程和病人运送的时间长,低血压、缺氧等继发损伤的风险大大增加。Lee等(Ⅲ级数据)对117例重型及中型脑损伤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CT扫描变化与GCS变化呈正相关:如果患者GCS评分无变化或有所提高,则其中73.1%的患者CT表现无变化或者有好转;如果患者GCS分数下降,则其中77.9%的患者CT检查结果较前恶化。在行CT复查时,有16.9%的患者出现了血流动力学不稳及ICP增高等并发症,并且这一比率在重型TBI患者中高于中型TBI患者。

也有少数研究者专门对不需要手术治疗患者CT复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Muszynski等(Ⅲ级数据)对41例不需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及中线移位<0.5cm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发现CT复查并没有改变非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因此他们认为,患者的治疗方案最重要的是依据是临床表现,但应重视的是11%的患者临床表现无改变,但CT复查发现血肿扩大。

【推荐】

目前文献支持脑损伤患者应该在伤后24h内行CT复查。

如果发生或疑似发生TBI时应该行头颅CT检查;若发现暂不需手术治疗的急性硬膜外血肿,则应该在6h后行头颅CT复查;其他的非手术治疗患者可在伤后12~24h复查,但如果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或ICP增高则应该尽快复查;行手术治疗的TBI患者应该在术后立即复查头颅CT。

CT复查的方案应因人而异,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ICP水平来确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