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愈应通过调控而非杀伤

治愈应通过调控而非杀伤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愈癌症的最后步骤是促使宿主调控作用的再现,而不是消灭最后的癌细胞。以上表明,恶变的过程是调控失衡的结果,而不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凡已明显治愈的患者,似乎并不是采用杀伤细胞的方式。例如,铂类药治疗肿瘤,似乎与诱导细胞分化有关。干扰素和白介素对敏感细胞的作用也是通过调控机制发挥作用的。作为大肠癌辅助治疗的左旋咪唑,其效果被认为是来自宿主反应的改变。近50年来,中医药治疗癌症取得了很大成绩。

(一)设想的癌症新模式

癌症新模式的主导思想是:癌症患者细胞间的调控与信号传递是被打乱而不是丢失;认为致癌作用是一个有逆转可能的连续统一体。

新模式对癌症的认识是以信息传递和调节控制为基础的。它承认恶变是一个逐步进展的过程,但也认为它们有逆转的潜在可能。治愈癌症的最后步骤是促使宿主调控作用的再现,而不是消灭最后的癌细胞。该模式引用了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的经验与现象,也借鉴了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传统观念。从新模式的观点出发,或许能说明癌症是通过调控而被治愈的机制,也有可能对其他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做出回答。

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之间差异并不一定很大。当前和以往的观察中已清楚地认识到,肿瘤的自主性很有限。经过1个世纪的临床观察和近20年的研究分析,生物学专家已明确认识到,癌变过程可以逆转。以前我们曾竭尽全力采用杀灭癌细胞的方式治疗,但并未取得很大成功;当病情看来已被控制时,新的癌变却可能再次出现。以往的经验和近代科学的进展,都已证明癌细胞与宿主可以共存。

所有这些事实都提示我们,对癌症模式必须重新审视,首先要重新调整对癌症的认识。也许正是由于传统的认识是建立在恶变细胞不可逆转,必须将其杀灭的基础上,因而限制了我们更全面理解和治疗癌症。

(二)新模式的基本原则

1.无性繁殖系(克隆) 癌是一个发展过程而不只是一个形态学实体。实体肿瘤的形成来源于机体内单个细胞,但肿瘤细胞也会一直不断地对局部环境做出适应性调节。

2.癌细胞的结构大部分正常 癌细胞恶性特征是由于少数基因和(或)环境改变的结果。除了细胞的某些基因缺失外,其他信号都保留着,基因的异常主要是由于表达调控的失常。目前逐渐增多的证据提示,恶变过程中每个功能组成部分都与特异的基因产物有联系,此点与临床观察一致。可以合理推断出,肿瘤在适当条件下生长、浸润和转移,每发展一步都是依靠特异编码基因产物的细微作用。现已发现一种转移抑制基因(nm23)和它的产物,进一步说明癌变过程具有内在的可逆性。

3.调控失衡 宿主的反应决定最后的结果。以上表明,恶变的过程是调控失衡的结果,而不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的经验提示我们:肿瘤与宿主之间保持着某些应答关系。若把肿瘤看成是调控失衡的结果,而不是什么肿瘤的自主行为,则一些临床现象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我们知道,临床上肿瘤细胞对宿主的环境能做出高度的适应性应答。长期应用免疫抑制药可诱发肿瘤,当停用免疫抑制药后,肿瘤可完全缓解。虽然诱发肿瘤的因素尚未被证实,但宿主的反应决定着最后的结果。已有肺转移的肾肿瘤,在停止抗排斥治疗后,可完全缓解。妊娠似乎也能改变肿瘤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把目光转移到对肿瘤的杀伤上,半个世纪以来,人们已开拓了多种治疗方法,开发了许多抗癌细胞毒药物,但仍未能阻止肿瘤的侵袭、转移。从目前的资料看,手术后用细胞毒药物辅助化疗也未能阻止癌的复发、转移。因其大多会对免疫产生严重抑制作用,甚至还能抑制宿主反应的非免疫部分。当我们进行强化化疗时,很可能造成人为的或医源性的免疫功能衰竭。

4.癌细胞的可逆性 肿瘤的逆转与抗转移。

如上所述,既然肿瘤由正常组织发生,那么癌细胞能否再逆转回到正常细胞呢?这在几十年前会被认为是一种幻想,然而科学发展的历史已多次证明幻想会变成现实。正因为这样,目前科学家正在认真研究这一课题,以便通过种种途径,人为地控制癌细胞,使其失去恶性生长的特征,恢复和转变为正常细胞。

如果癌变过程是逐渐诱发的,且并非立即致命,那么恶变细胞很可能具有可逆性。癌细胞逆转回到正常,要通过一系列途径完成,包括逆转引起诱发恶变前的一系列改变;阻断不完整或错误的信号传递作用;控制无效的酶、受体或诱发代谢变异作用的道路。然而,多数细胞的代谢具有保持平衡的能力,此外,为了得到治愈并不要求恶变过程从所有方面都出现逆转,只需要对癌细胞的增殖、浸润和转移的关键步骤加以再调节或出现逆转即可。

现在,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看,癌症是细胞DNA结构的改变,是遗传信息改变所致的细胞分化紊乱。通过遗传工程向瘤细胞导入正常核酸,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上海肿瘤研究所曾从正常肝细胞提取核糖核酸,与肝癌细胞一起温育培养,通过正常肝核糖核酸等的调控作用,使肝癌细胞基因活动异常得以纠正,从而导致向正常细胞逆转。科学家正在寻找与遗传信息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正常的信息核糖核酸(mRNA)可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

某些药物也具有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的可能。

近年来,还发展了一种细胞融合技术,这种细胞融合技术可使两种不同的体细胞互相融合,使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转化。若将小鼠的纤维细胞与小鼠癌细胞互相融合,得到的杂交细胞就会变成一种中间型细胞,其具有中间型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诱导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使肿瘤细胞逆转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开创阶段,无论是用核酸还是药物,其调控细胞分化的规律远没有弄清,还需要进行大量深入研究。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癌变的早期阶段,肿瘤逆转有可能实现,而进入期阶段,癌症已成为不可逆的病变,因此,他们提出另一个建议,即不必诱导它返回正常,而是诱导它分化成熟或走向凋亡。看来,这是一个更为现实的设想,这样就有可能使晚期癌症患者同样享受肿瘤诱导逆转研究的成果。

5.杀伤肿瘤细胞 采用细胞毒药物治疗癌症是建立在必须杀死最后一个癌细胞,直到肿瘤在临床和实验室被证明已完全消灭的前提下的。但根据我们20年来的经验,这种观点还存在着不少矛盾。临床上有些例子说明采用杀伤的方式可使肿瘤缩小或消退,但不一定是直接治愈。随着细胞毒药物的药量不断加大,多数患者癌细胞开始消退,但患者的生存率并无改善,且不久又将复发,肿瘤增大。

凡已明显治愈的患者,似乎并不是采用杀伤细胞的方式。例如,铂类药治疗肿瘤,似乎与诱导细胞分化有关。干扰素和白介素对敏感细胞的作用也是通过调控机制发挥作用的。作为大肠癌辅助治疗的左旋咪唑,其效果被认为是来自宿主反应的改变。

以前我们曾竭尽全力采用杀灭癌细胞的方式治疗,但并未能取得很大成功。人们采用了扩大根治、强化化疗和根治性放疗。不过其结果并不理想,并未能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癌症患者术后生存期。

近50年来,中医药治疗癌症取得了很大成绩。各地报道的大量资料表明,癌细胞可以与宿主共存,宿主生存期很长。近16年来,曙光肿瘤研究所、武昌曙光肿瘤专科门诊部12 000多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中,有些是复发转移患者,如吻合口复发癌、胃癌,探查不能切除又不能做放疗、化疗者,在长期服Z-C免疫调控中药治疗3~5年者,病情得到控制,稳定带瘤生存(与癌共存),生活完全自理,生存质量好,生存期明显延长。

结论:这种模式并不是全新的,它主要是面临向传统思想挑战的新知识做出的反应,并在此基础上试图把细胞的癌变过程重新加以概念化。我们已知当前最有效的杀伤疗法,也是最有潜力的诱发肿瘤和导致细胞抗拒性的因素。近几十年中,我们一直看到一个诱人的情景,就是利用没有细胞毒的药物治疗,也偶有治愈肿瘤的报道。尽管如此,人们当前努力奋斗的治疗方向仍然是把最后一个癌细胞杀死。如果治疗方向上出现新的转换,也许将会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我们认为对付侵入身体的外来者,无疑应当进行无情的杀伤,然而,对待癌细胞却有所不同,因为它们只是宿主本身正常体内的变异组织,所以,癌症应通过调整机体对它们的控制,而不是必须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癌细胞杀绝。

由于对癌症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所以,癌症治疗学概念也应更新思想、更新认识,进而创新治疗理论及技术。

鉴于笔者半个世纪来的经验教训,应当从当前癌症研究的迫切问题及现代医学薄弱点寻找临床研究突破口,从侵袭、复发、转移方面寻找防治研究的突破口,从化学合成药及天然药物中寻找有效的抗复发、抗转移的药物,从分子水平、基因水平、综合治疗水平进行靶向治疗,深化对癌症概念的新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