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

时间:2022-03-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品可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致血压降低,该药理作用与用药剂量相关,并有伴随反射性心率增加。在动物和人体内观察到本品对外周血管阻力的降低作用而致轻度利尿作用。小鼠给药非洛地平138.6mg/,雄性小鼠80周后和雌性小鼠99周后均未发现致癌作用。大鼠给药非洛地平9.6mg/以上的研究发现,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的频率增加。降压作用与非洛地平的血药浓度相关。本品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的清除率为正常年轻受试者的60%。

【规格】 2.5mg;5mg;10mg

【药理毒理】

1.药理作用 本品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其作用是可逆性竞争二氢吡啶结合位点,阻断血管平滑肌和人工培养的兔心房细胞的电压依赖性Ca2+电流,并阻断K诱导的鼠门静脉挛缩。

体外研究表明,本品对血管平滑肌选择性抑制作用强于对心肌作用;在体外可检测到负性肌力作用,但是在整体动物中未观察到此作用。

本品可使外周血管阻力下降而致血压降低,该药理作用与用药剂量相关,并有伴随反射性心率增加。在动物和人体内观察到本品对外周血管阻力的降低作用而致轻度利尿作用。

本品的降压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与血药浓度呈正相关。在第1周用药时可有反射性心率增加,但该作用随时间而减少。长期给药心率每分钟可能增加5~10次,β受体阻滞药可对抗此作用。本品单用或与β受体阻滞药合用时不影响心电图的P-R间期。临床研究和电生理研究显示,本品单用或与β受体阻滞药合用对心脏传导(P-R、P-Q和H-V间期)没有显著影响。

在对没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明确的负性肌力作用。

本品可减低肾血管阻力而不影响肾小球滤过。在第1周用药时可见轻度利尿、尿钠增多和尿钾增多作用,短期和长期治疗不影响电解质。

在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试验中发现本品可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2.毒理作用

(1)致癌实验:在为期2年的致癌实验研究中,雄性大鼠分别每日给药非洛地平7.7、23.1或69.3mg/kg,观察到良性间质细胞瘤(Leydig细胞瘤)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但是在小鼠给药138.6mg/(kg·d)(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28倍)的类似研究中未发现此现象。在前面对大鼠2年研究所使用的剂量下,非洛地平降低大鼠睾酮水平,同时相应增加血清黄体化激素。Leydig细胞瘤的形成可能是这些激素的继发性作用,但是在人体内尚未发现。

在相同的大鼠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在所有剂量组的雄性和雌性大鼠的食管凹槽中均发现病灶鳞状细胞增生的发生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在大鼠未发现其他药物相关的食管或胃肠道病理变化。

小鼠给药非洛地平138.6mg/(kg·d)(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28倍),雄性小鼠80周后和雌性小鼠99周后均未发现致癌作用。

(2)致突变实验:非洛地平在体外Ames微生物致突变实试验和小鼠的淋巴瘤正向突变检测中未显示任何致突变活性。口服剂量2 500mg/kg(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506倍)的体内小鼠微核实验或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中未发现致畸变作用。

(3)生殖毒性实验:在雄性大鼠和雌性大鼠给药非洛地平3.8、9.6或26.9mg/(kg·d)的生殖实验中未见该药对生殖能力有明显作用。

怀孕家兔给药非洛地平0.46、1.2、2.3和4.6mg/(kg·d)(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0.4~4倍)的畸形影响研究显示,在胎儿中发现指(趾)异常现象,包括末端指(趾)骨的骨化大小和程度减少。这些改变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与给药剂量相关,甚至在最低剂量下也有发生。在给药大鼠中未发现类似的胎儿异常现象。

在对恒河猴的畸胎学研究中未发现末端指(趾)骨的大小减少,但是约40%的胎儿难产的产程延长出现末端指(趾)骨异位。

大鼠给药非洛地平9.6mg/(kg·d)(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4倍)以上的研究发现,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的频率增加。

在怀孕家兔给药非洛地平≥1.2mg/(kg·d)(相当于最大建议人用剂量)的实验中发现,家兔乳腺显著增大,超过正常怀孕家兔的乳腺增大。

(4)毒性实验:雄性和雌性小鼠分别口服240mg/kg和264mg/kg本品,雄性和雌性大鼠分别口服2 390mg/kg和2 250mg/kg本品,都可引起死亡。

【药动学】

本品口服吸收完全并经历广泛首过代谢,生物利用度约为20%。血药浓度达峰时间出现在服药后2.5~5h。血药浓度峰值和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在20mg范围内随剂量线性增加。本品的血浆蛋白结合率>99%。

年轻、健康受试者口服10mg本品后,平均峰谷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7nmol/L和2nmol/L。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64岁)口服20mg本品后的平均峰谷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23nmol/L和7nmol/L。由于本品的半数有效浓度为4~6nmol/L,所以根据不同患者,口服5~10mg本品或口服20mg本品,均可期望达到24h降压效应。本品在年轻、健康受试者体内的全身血浆清除率约为0.8L/min,表观分布容积约为10L/kg。

本品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74岁)的平均清除率仅为年轻人(平均年龄26岁)的45%,稳态时年轻患者的AUC只为老年人的39%。

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受饮食影响。当给予高脂餐或糖类饮食时,Cmax增加60%,AUC未见改变。少量清淡饮食(橘子汁、烤面包和谷类食物)不影响本品的药动学特征。在饮用葡萄柚果汁时,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大约增加2倍。未见橘子汁改变本品的动力学行为。

高血压患者服用本品后,稳态时的平均血药浓度峰值比单剂量给药高20%。降压作用与非洛地平的血药浓度相关。

本品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体内的清除率为正常年轻受试者的60%。肾功能不全不改变本品的血药浓度曲线,但是由于尿排泄量下降,所以血浆中的代谢物(无活性)浓度增高。

动物实验表明本品可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

【适应证】

高血压(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合并使用)。

【用法用量】

口服,最初剂量一次5mg,每日1次,可根据患者反应将剂量减少至每日2.5mg或增加至每日10mg。剂量调整间隔一般不少于2周。建议剂量范围为每日2.5~10mg。

不良反应

1.服用本品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外周水肿(多发生在用药后2~3周,发生率与年龄和用药剂量有关)、头痛和面部潮红。外周水肿通常程度较轻,与年龄和给药剂量有关。还可见乏力、热感、心悸、恶心、消化不良、便秘、眩晕、感觉异常、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流鼻涕喷嚏、皮疹、牙龈增生。

2.发生率较低或与本品关系不确定的不良反应 ①全身:胸痛、面部水肿、流感样症状;②心血管:心肌梗死、低血压、晕厥、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早搏;③胃肠道:腹痛、腹泻、呕吐、口干、胀气、反酸;④内分泌:男性乳腺发育;⑤代谢:ALT升高;⑥骨骼肌:关节痛、背痛、腿痛、足痛、肌肉痛性痉挛、肌痛、臂痛、膝痛、髋痛;⑦精神神经系统失眠、抑郁、焦虑障碍、烦躁、神经过敏、嗜睡、性欲减退;⑧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咽炎、支气管炎、流行性感冒、鼻窦炎、鼻出血、呼吸道感染;⑨皮肤:挫伤、红斑、风疹;⑩特殊感觉:视力障碍;瑏瑡泌尿生殖系统:阳萎、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多尿。

3.临床实验室检查 短期和长期治疗对血电解质和血糖未见显著影响。

【禁忌证】

对非洛地平过敏者、严重低血压者、主动脉狭窄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可引发严重低血压和晕厥,产生反射性心动过速,在敏感人群中可能引发心绞痛,低血压患者慎用。

(2)本品慎用于心力衰竭和心功能不全患者,须注意本品的负性肌力作用,特别是在与β受体阻滞药合用时。

(3)本品慎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老年人(65岁以上)或肝功能不全患者宜从低剂量(一次2.5mg,每日1次)开始治疗,并在调整剂量过程中密切监测血压。

(4)临床试验表明,剂量超过每日10mg可增加降压作用,但同时增加周围性水肿和其他血管扩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肾功能不全患者一般不需要调整建议剂量。

(5)本品应空腹口服或食用少量清淡饮食,应整片吞服,勿咬碎或咀嚼。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可减少牙龈增生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在孕妇中的应用尚缺乏良好的对照研究,但鉴于动物实验中有不利影响,故应告知育龄妇女本品有使胎儿致畸、影响分娩和乳腺过分增大的危险。

尚不清楚本品是否排入乳汁,但鉴于本品对婴儿可能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故建议哺乳期妇女在用此药时应权衡利弊。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

本品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故建议老年患者(65岁以上)的初始剂量为每日2.5mg,并据个体反应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β受体阻滞药合用时耐受性良好,但有报道示本品与美托洛尔合用时可使美托洛尔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和峰浓度(Cmax)分别增加31%和38%。

(2)与西咪替丁合用可使本品的AUC和Cmax增加50%,故与西咪替丁合用时应调整本品剂量。

(3)本品与地高辛合用未见到心力衰竭病人的地高辛药动学行为发生显著改变。

(4)抗癫药物苯妥因、卡马西平或苯巴比妥可使本品在癫患者体内的血药峰浓度降低,AUC降低6%,因此应调整在这些患者的治疗方案。

(5)其他药物如吲哚美辛或螺内酯与本品无明显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本品过量可引起外周血管过度扩张,伴随外周性水肿、严重低血压和可能的心动过缓。

如果发生严重低血压,应该建立症状疗法。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并抬高下肢,静脉输液。伴随心动过缓时可用阿托品(0.5~1mg,缓慢静脉滴注)治疗。如需要还可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

尚不明确能否通过血液透析从血液循环中除去本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