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昆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我见

昆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我见

时间:2022-02-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昆山作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县市的代表,应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起到经济、社会、文化均衡和谐发展的典型示范作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文化昆山”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更好地建设符合大城市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居民的文化权益。昆山应结合制度设计课题研究,立足本地实际,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实践工作中,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昆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我见_思路:昆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选

昆山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之我见

黄金萍

公共文化服务,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向公众提供的基本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满足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也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文化保障。

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既是新时期中国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形成地方政府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转变政府职能,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的均衡发展。

昆山作为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县市的代表,应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起到经济、社会、文化均衡和谐发展的典型示范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全面建设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想在党和政府的发展战略中日益明确。

2010年4月份,文化部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文化部门的13位专家成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组,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软件”建设,建立基本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覆盖城乡、运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制度设计研究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示范区创建将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纷纷呈报研究课题,并逐步开展示范区创建准备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和示范区创建标准正在修改审订过程中。

目前创建示范区的申报主体为地级市(区)人民政府(含省直辖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较好的县级市。通过制定实施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整合各部门资源,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成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广覆盖、高效能,起到先进示范作用。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梯度差异,示范区创建工作区分东、中、西部标准。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示范区建设,以“软件”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率先建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广大群众的文化权益。创建标准主要着眼于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能力、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的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机制等方面。创建周期为两年,从2011年开始,每两年进行一次示范区申报、创建、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将命名颁牌,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高峰期,每年约有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治理日益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成为治理社会、稳定基层的重要辅助手段,使“文化”成为社会公众联结起来的纽带。

昆山地处长三角黄金地带,经济发展迅速,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百强县(市)首位,外向型经济发达,城市外来人口远远超过了本地人口。在经济发展上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如何向外来人口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这不仅仅是昆山的课题,也是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大多数城市面临的课题。

昆山重视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2010年10 月4日,昆山摘得“联合国人居奖”桂冠。联合国人居署在昆山的获奖评语中指出,昆山确保外来人口除充分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外,还充分享受退休待遇、医疗服务和其他社会保障,并拥有与当地人口享受同等公共服务的权利。正是这种“包容性增长”的胸怀和实践赢得了全世界的肯定。昆山在文化建设上的重要表现就是构建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09年“文化昆山”建设被列为人大一号议案,文件中指出:力争通过三年的时间,完善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以市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区镇(街道)公共文化设施为枢纽、以社区和村基层文化设施为基础,布局合理、发展均衡、服务优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形成“15分钟文化圈”。加大资金投入和人才的培育引进,完善管理,健全考核机制,把昆山打造成为一座文化设施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健全,文化活动品牌凸现,地域文化色彩鲜明,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经济文化和谐发展的活力之城。

昆山先后兴建了科博中心、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民文化活动中心、体育馆、美术馆、青少年宫、电影院等重要文化设施。市文化艺术中心即将建成,市民文化广场二期、昆山书城、市博物馆、图书馆二期等市级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区(镇)村一级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按计划逐步完成。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2009年演出各类群众文化活动800多场,国际文化旅游节、昆山国际啤酒节、金秋经贸招商活动开幕式晚会以及外企文化艺术节、阅读节等日益形成品牌效应,深受群众喜爱。

以目前昆山的经济实力和文化发展现状,昆山完全有能力担当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典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起到示范作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文化昆山”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更好地建设符合大城市发展要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广大居民的文化权益。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有区域的关怀,即要考虑不同城市的区域文化特征。地域文化应成为创建示范区典型和特色的基础。昆山应结合制度设计课题研究,立足本地实际,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实践工作中,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首先,结合“文化昆山”建设要求,紧紧围绕“大城市、现代化、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目标,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根据昆山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厘清优势和制约因素,确定创建工作的重点,提出切实的创建目标,建立清晰的创建指标体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市、镇(区)、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适当向基层倾斜。

其次,在规划的指导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保障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投入,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和社会资金投入公共文化建设。整合各部门资源,推动数字信息发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第三,创建工作要显现亮点。传统文化应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素材。在加强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在文化设施建设中体现传统文化的符号和精神,在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中增加传统文化内容的提供,在构建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中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在传承传统的同时,积极面向未来。基于昆山经济社会现状,应着力做好“外资企业、外来务工人员、对外交流”这“三外”的文化工作。外企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地区也应适当考虑建设相关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图书流动点、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等。

“十二五”时期是昆山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充分发挥文化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协调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夯实城市发展的基础,稳健城市发展的步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