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温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温州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时间:2022-06-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相继出台、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等现状,都表明了新时期温州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温州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加强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而且配套资金逐年递增。

发挥区域优势 提升服务水平——2011年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报告

阮 静

温州,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这几十年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被称为“一座充满生机活力的城市”、“一座特别能创业的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发展创造了无数个“奇迹”,温州善于改革与创新的精神代代相传。2011年,温州市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对全市的乡镇进行撤扩并,以更好地整合城市资源,推动温州转型发展。

温州经济的崛起,推进了温州的文化建设蒸蒸日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到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从大众文化产品到荣获国家级奖项的文艺精品,从提供基本文化服务到数字化高科技服务,从文化艺术精品创作到公益性品牌文化创建,从传统文化保护开发到培育特色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全市文化建设不断发展,各项体制机制日渐成熟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更是这些年温州文化建设的焦点和亮点。随着温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城市发展水平的稳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效应日益凸显。

一、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温州市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取得了瞩目成绩。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相继出台、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开展、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遗产保护卓有成效等现状,都表明了新时期温州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跨越式发展。

(一)公共文化建设政策配套有力

政府重视是一个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前提。近年来,温州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加强重视,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而且配套资金逐年递增。2006年以来,温州市先后出台了11个文化专题文件。2006年1月出台的《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市的意见》(温委〔2006〕3号),提出全面实施文化大市建设“六大工程”(文明素质提高工程、文化作品提升工程、文化研究提炼工程、文化产业提速工程、文化阵地提质工程、文化人才提携工程),大力推进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四个强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温委办〔2007〕84号),对“农村文化阵地、文化建设经费、文化队伍以及文化建设发展机制”作了明确规定;2009年3月出台的《温州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纲要》(2009-2012),描绘了温州文化发展的新坐标,提出了“核心价值体系共筑行动、城市文化塑造行动、公共文化服务行动、文化产业促进行动、文化发展创新行动”等五大行动,在全市掀起推动文化建设的新高潮;2010年的《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的实施意见》(温政办〔2010〕94号),做出了“市政府每年对年内通过立项的综合乡镇文化站建成后均给予补助”等规定,快速推进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2011年温州市委、市人民政府1号文件中,明确写入关于发展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要求,包括“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及效能提升”、“加强基本公共文化产品配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经过2011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讨论修改,2012年1月温州市出台了“1+6”文化政策,“1”是总文件,即《中共温州市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6”分别是《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是温州首次同时出台一系列文化建设方面的文件,对文化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建设文化强市的步伐铿锵有力,温州要以温州的先进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城市和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提升温州软实力。

每年温州市财政都有专项资金投入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包括市本级的投入和对各县(市、区)的支持、奖励。对市本级的投入包括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各种类型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和活动等经费,对各县(市、区)的投入分为三方面:第一,硬件设施上,推行以奖代补。对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两馆一站”的补助,鹿城、瓯海、龙湾三区“两馆”新建和改(扩)建分别给予200万和75万的补助,文化站新建和改建的分别给予40万和15万的补助;乐清、瑞安两市及永嘉、洞头、平阳、苍南、文成、泰顺六县“两馆”新建和改建分别给予100万和35万的补助;“两市”新建和改建的文化站分别给予20万和10万的补助;“六县”新建和改建的文化站分别给予20万和8万的补助。第二,软件建设上,推行多重奖励。温州市每年用于乡镇、村(社区)文化软件建设的专项资金不低于200万。对新创建的“东海文化明珠”、“金海岸文化网工程”、“省(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等乡镇或村(社区)给予奖励表彰。第三,人员培训经费确保。近年来,温州市推出“春风行动”农村文化人才培训计划,主要以培训各乡镇(街道)文化员为主,每年投入专项培训经费20多万元。

(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逐级完善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与内涵的重要保证。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是城市中心文化设施建设全省领先。新世纪以来,新建了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工人文化宫等一批标志性的文化建筑。21世纪初建成的温州市文化馆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内有展厅、多功能厅、排练厅、活动室、画廊、陈列厅、录音棚、阶梯教室、报告厅等,是全省首批面积上万的文化馆;温州市图书馆总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藏书规模300万册,内设阅览座位2000个,网络节点近2000个,2005年11月对外开放;温州市博物馆总投资1.6亿元,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区总面积1.2万平方米,设历史馆、书画馆、陶瓷馆、自然馆、工艺馆、临展馆、王维新铜版画馆七个专题陈列;温州大剧院总投资6.54亿元,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内设豪华歌剧院、典雅音乐厅以及多功能小剧场,其独特的建筑造型、先进的舞台技术和完善的演出功能跻身于当今国内现代化的先进剧院之列,2009年投入使用。科技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场馆,也是位置中心、设施先进,广受市民欢迎。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公共文化设施还包括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温州市文化艺术中心、温州美术馆、温州书画院(改建)、温州百工城等大型文化设施项目,建成后都达到省内一流水平。2011年温州市政府成立了文化投资公司,以确保更好更快地建好大型文化设施,让群众早日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二是各县(市、区)文化场馆建设蓬勃开展。“十一五”时期以来各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都在积极新建和改建中。2011年文化部公布的文化馆考评定级中,温州市12个文化馆其中一级馆4个,二级馆2个,三级馆3个,苍南、瓯海、文成3个馆不达标(面积原因)。到2011年12月,原来面积未达标或者馆舍陈旧的文化馆、图书馆都在建设中,苍南图书馆已建成投入使用,泰顺文化馆、图书馆已建成,洞头图书馆、瑞安博物馆正在内装修,龙湾图书馆主体工程已竣工,乐清文化馆、图书馆、苍南文化馆在建设中,瓯海文化馆、图书馆已开工建设,平阳文化中心(图书馆、博物馆)进入工程设计阶段。据统计,到“十二五”期末,温州市11个县(市、区)新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以及体育中心、市民活动中心等主要文化设施将全面建成,县(市、区)整体文化设施全面改进。三是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近年来,温州市新建、改建了13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市综合文化站全部达标。到2011年,已经创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60个,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45个,市级“金海岸文化网络工程”144个,市级文化示范村270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二级分中心(基层示范点)426个,并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更加健全。

(三)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温州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统筹、加大投入、创新机制、拓展内容,努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一是文化产品数量增大。2011年全市送戏下乡达2238场,超额完成全年1800场送戏下乡的演出任务,送书下乡20多万册。温州东南剧院“周末剧场”和温州大剧院分别演出65场、100场,演出剧目数量和质量比往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二是农家书屋建设进程加快。2011年,温州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意见》,相继召开了全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推进会和汇报会。随后,全市11个县(市、区)相继成立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协调小组和工作机构,形成了市、县(市、区)、乡(镇)、村四级联动,共同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的良好局面。2011年市财政局安排了6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新建农家书屋建设的补助和奖励。到2011年12月,全市856个行政村已建成达标农家书屋388个,在建408家,已达标数占建设数的23.1%,达标数和在建数占总建设数的47.4%。到2012年6月底,将建成农家书屋1681个,达到全覆盖。三是村村通工程积极推进。2011年,顺利完成广电惠民工程,为沿海渔民安装广播电视卫星接收设施466套,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全市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全市11个县(市、区)创建无非法卫星地面设施乡镇(街道)圆满完成;全市7万多户困难家庭成为广电低保对象,98%以上群众享受广电低保优惠政策。四是有线数字电视整转工作有序进行。2010年4月,出台了《关于温州市区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整体平移的实施意见》,8月,市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正式启动;2011年,8个县(市、区)已完成数字电视整转46.6万户,达到年度目标的115.2%,完成双向化用户57.8万户,达到年度目标的118.6%。五是数字电影进农村“2131”工程深入开展。在农村电影放映方面,通过不断丰富电影片源,增加固定或流动放映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011年温州全市农村数字电影共放映52026场,超额完成年度农村电影放映任务,真正实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

(四)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明显

文化遗产是人类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从文化发展的意义上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温州市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积极推出有效举措,保护成效显著。一是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持续增加。到2011年,温州市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3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村镇8个,市级13个,县级1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1处,市、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46处,文物保护点764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扎实推进的同时,博物馆建设水平也显著提升。温州市博物馆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乐清市博物馆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馆藏文物40770件,三级以上馆藏珍贵文物2377件。另外,2011年温州把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列入文物工作重点,先后制定了《温州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温州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施意见》,以古城街区整治、文物古迹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宣传等十大工程为载体,凸显温州历史文化特色,全力开展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二是非遗保护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温州的非遗保护工作一直处于持续高涨状态,2008年非遗“拉网式”、“地毯式”的大普查后,为温州的非遗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2009年11月,出台了《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规范温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对传承人、传承基地扶持力度,《意见》对重点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基地的经费补助在全省领先。2010年,推出开展百项非遗保护“守望行动”,在全市范围内选取100个非遗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保护;2011年,确定乐清细纹刻纸、瓯绣、蓝夹缬制作技艺等项目作为十大首批重点保护项目,并制订出台保护措施。同时先后于2009年11月和2011年6月编纂出版了《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一)、(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温州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截至2011年12月,全市进入县(市、区)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共有909项,进入市级259项、省级78项、国家级26项,国家、省级传承人分别有19位、126位,市级传承人258位;省级传承基地5个、教学基地4个、生产性保护基地6个、宣传展示基地4个,市级传承基地16个,逐步健全完善了县、市、省、国家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此外,2008年开始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温州市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拍摄制作《守望非遗》,2009年6月开始在温州首播,2010年7月起在浙江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分别落地法国、美国、拉美各国以及马来西亚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三是专题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除了做好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温州市还不断加大对专题博物馆、名人故居等项目建设力度。2011年,温州市非遗博物馆、南戏博物馆、谢灵运纪念馆、数学名人馆等专题博物馆已完成方案设计和施工招标工作,其中非遗博物馆、南戏博物馆已进场施工。东瓯王庙修建工程已开工,夏承焘旧居、程让平祖居等文保单位的腾空、修缮已开展,“中国传统造纸技术传承与展示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温州传统造纸专题展示馆于瓯海区泽雅镇唐宅村正式开馆。现代都市建设的步伐在加快,古老的东瓯文化也在新的时期焕发生机,现代建筑的气息和传统文化的韵味相得益彰。

二、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及其做法

(一)以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为着力点,多角度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品牌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彰显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温州市根据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城市文化资源特点,于2006年提出打造“歌舞之都”、“戏曲故里”、“书画名城”、“百工之乡”等四大城市文化品牌,从不同的视角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

一是打造“戏曲故里”,守护“南戏家园”,为戏迷送去最需要的文化产品。其一,南戏故里亮点纷呈。温州是南戏的故乡。南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完整的戏曲形式的成熟;而南戏出于温州,也是历史机遇所赋予的彪炳于文化史上的不朽业绩与声誉。所以,温州将此置于城市文化品牌之首,对这一文化成果也是倍加珍惜与重视。2011年5月,在温州举办了“中国戏曲南戏故里行”,启动仪式上分别举行大型文献电视专题片《南戏八百年》开机仪式、高则诚故居纪念馆修缮动工仪式和祭拜南戏鼻祖高则诚仪式,国家文化部艺术司、省文化厅领导出席启动仪式;9月开始陆续组织了南戏故里行的剧目展演等各项活动,先后邀请上海京剧院、上海昆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北京京剧院等名团展演《成败萧何》、《班昭》、《陆游与唐琬》、《群星会》等名剧;10月举办首届全国戏曲票友联谊演出,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多名戏曲爱好者集聚南戏故里的古戏台唱戏,演出135个折子戏和剧目片段;12月中旬举行闭幕式暨南戏故里行戏曲晚会;2012年春节期间温州电视台播出了《戏曲故里话南戏》两期新年特别节目,大力宣传了戏曲的艺术魅力。其二,民间剧团如火如荼。目前温州民间职业剧团有6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从2008年以来,剧团每年演出达2万场以上,票房收入达7000多万元。温州市文广新局通过下属民间职业剧团协会,对民间职业剧团进行行业服务与管理,在政府举办的如戏剧节、人才培养、广场演出等各项活动中,都通过民间职业剧团协会与民间职业剧团发生紧密联系,鼓励民间职业剧团以优质的演出服务于大众。国内诸多媒体先后关注过温州的民间职业剧团现象,《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浙江卫视等媒体都对温州民间职业剧团作了专题报道。这些年来,温州民间职业剧团每年以数万场的演出,丰富和充实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其三,戏迷需求如饥似渴。打造“南戏故里”,除了温州是南戏的肇始,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戏曲在温州的传承状况乐观,是温州民间大量的戏迷自觉推动着戏剧在温州土壤的传承与发展。在温州农村,老百姓已经把看戏当作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娱乐和生活习俗,为他们送戏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最好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更是一种邻里和睦与乡间的快乐氛围。所演的戏剧种类除了温州本土剧团的越剧、京剧、瓯剧、昆剧等,逢年过节还有天津京剧院、武汉京剧院等一些国内知名院团应温州戏迷邀请到温州展演,每年温州的戏曲观众达1000万人次以上。

二是打造“歌舞之都”,提升城市文化魅力,为歌舞人才开辟大舞台。其一,用好温州歌舞人才。20多年来,温州培养出了大量的歌舞人才,曾担任第7届央视春晚舞蹈总监的邢时苗、国家青年舞蹈家黄豆豆和山翀、歌坛上的通俗歌手白雪和李惠珍等温州籍歌舞人才,在全国都相当有知名度。温州舞蹈不仅人才辈出,而且门类齐全,在民族舞、芭蕾舞、舞剧等方面均出现全国代表性人物。30年来通过音舞节向全国、省艺术院校、国家级艺术团体及部队文艺团体输送了300多名音舞人才。为更好地发挥温州歌舞的人才优势,温州市充分利用“世界温州人大会”、举办大型文艺晚会等机会,并成立了世界温州人文化艺术联谊会,邀请温州籍歌舞人才常回家乡、共建家乡。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引领作用,带动家乡的歌舞发展,为家乡的文化建设添砖加瓦。其二,推出温州歌舞精品。近年来,温州精心组织创作了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原创舞蹈和原生态音乐的歌舞精品。2003年,歌曲《香香花为媒》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舞蹈《碗窑印象》获全国“群星奖”舞蹈优秀奖;2008年,音乐节目《水墨村庄》获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金奖,《山里的太阳》获全国农民艺术节丰收奖;2009年,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中音乐节目《对鸟新唱》和舞蹈《竹儿青妹儿红》双双获“群星奖”。浙江省“群星奖”等系列大赛中,温州音乐、舞蹈作品的参赛数和获奖数基本保持全省名列前茅的优势。如2011年浙江省第十届音乐新作中,温州共获得11个金奖(创作和辅导),居全省第一;华东六省一市“新红歌”大赛中,温州总成绩超过所有参赛省市的成绩;浙江省首届“鹿城杯”新浙江人歌手大赛设金奖5名,温州获得4个金奖。其三,打响温州合唱品牌。自从温州市合唱团在2006年第八届中国合唱节中(荣获金奖)崭露头角后,便在中国合唱界猛然崛起,被誉为“浙江杀出的一匹黑马”。在此后的第六届、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国家级大型合唱比赛中,屡屡荣获佳绩。2010年5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中国第十五届“群星奖”;2011年7月,全国第二届红歌会中,再次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中华杯”,又一次成为全国合唱界关注的焦点。截至目前,温州市合唱团是全国唯一一支获得所有全国最具权威性合唱比赛“大满贯”的合唱团队。无疑温州合唱已经成为温州的一张文化金名片,也为打造“歌舞之都”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是打造“书画名城”,弘扬“瓯越书风”,为书画爱好者开拓空间。温州古来就是文化繁荣之地,传东晋王羲之出守永嘉(今温州),在温州留下了五马佳话与墨池轶闻,南朝刘宋时期谢灵运在温州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词名句,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瓯越大地涌现出一批书画名家。经过千百年传承发展,温州书画依旧独树一帜。到2011年,温州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30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300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35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人。在浙江省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温州占了1/3,浙江书画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浙江的书法看温州”。每年温州都举办和参与大量的书画展览、比赛和交流活动,2011年6月,“万山红遍·浙江书法大展”温州共有65人入展,19人获奖,获奖数名列全省各市之首。2011浙江省书法“年度奖”评选中,温州有4人榜上有名,占获奖人数的40%。在2011年度全国“书法进万家”工作中,温州书协荣获集体先进,书协秘书长荣获个人先进。2011年,温州有18件美术作品入展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美协艺委会主办的全国美术展览。通过打造“书画名城”文化品牌,依托温州美术馆、书画院、墨池吟坛等平台,不断满足温州书画爱好者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书画人才队伍,传承和弘扬瓯越书画风格。

四是打造“百工之乡”,传承民间艺术精华,为身怀绝技者送去精神食粮。温州素有“百工之乡”的美称,各种各样的手工业在历史上曾经十分繁荣,时至今日仍能见到大量的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在温州市级保护名录25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其中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分别是43项、60项,总和103项,整整占据市级非遗名录项目总数的40%。因此,当前温州仍然有大量的手工技艺的从业者,他们多数是祖辈数代人从事该技艺,多数以此为生活的物质来源和精神乐趣,他们肩负着传承温州民间技艺的光荣使命。打造“百工之乡”文化品牌,既传承了温州厚重多彩的民间历史文化,又是对广大传承人的鼓励和支持,保证他们的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

(二)以公共文化活动为载体,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产品

群众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形式,是衡量一个地区群众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温州的群众文化活动坚持“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各类活动蓬勃开展,为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广阔的展示舞台。

一是塑造活动品牌,群文舞台绚丽多彩。经过多年的摸索,温州的群众文化活动在不断的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坚持,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品牌,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最早创建的是1979年开始举办的温州市音乐舞蹈节,历时30多年,吸引了大量的歌舞爱好者,培养了一批批歌舞人才。2003年开始陆续推出温州市艺术节、温州市广场文化艺术节、温州市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发动面广,深受群众喜爱。如2011年温州市第二届广场艺术节,规模大,内容多,历时近两个月。发动了全市11个县(市、区)及市局属文化系统多个单位参与到艺术节子项目的承办中,活动参与面和辐射面大大增强,整个艺术节共有20个项目、100多场演出,演员达3000多人次,初步统计约10万人次参加活动。包括排舞大赛、中华韵健身舞蹈展演、中老年文艺专场、民族器乐大赛、广场戏曲展演、社区舞蹈大赛、声乐大赛、小品汇演、戏剧汇演、书画展览等,内容十分丰富,充分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此外,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每年投入100多万打造“周末剧场”,在每个周末引进经典的大众化的剧目,让市民在家门口也能经常性欣赏到高雅艺术。在温州市主要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如表1)的示范带动下,11个县(市、区)也纷纷创办了各自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如表2),使全市的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上下联动,遍地开花的蓬勃局面。

表1 温州市主要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一览

img15

注:活动历时时长,不包括前期筹备和创作时间(表2同)。

表2 温州市各县(市、区)主要群众文化品牌活动一览

img16

二是成立领导机构,广场活动遍地开花。2000年,温州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广场文化活动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担任组长,广场活动办公室设在文化馆内。该机构的设立,极大地方便了文化馆广场活动的开展,也极大地推动了温州广场文化的发展。在文化馆的统筹安排下,市区的世纪广场、绣山广场、海坛广场、九山广场等六大广场的文化活动有序开展,城市的文化氛围浓了,群众的歌声笑声多了。自2000年至今,温州市区每年都开展100多场大中小型广场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上千场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活动。对广场文化活动的载体不断创新,如2007年推出的“周末大家乐”激情广场文艺活动已经成为温州群文活动的一个品牌,活动在每年夏天其中两个月的每个周末举行。该活动刚开始通过报纸、电视新闻媒体发动群众到文化馆报名,分综艺专场、歌曲专场和戏曲专场,参演歌手年龄不限(综艺类分:歌曲、舞蹈、现代舞、排舞、时装表演等专场;歌曲类分:通俗歌曲演唱专场、民族歌曲演唱专场、经典老歌演唱专场、影视歌曲演唱专场;戏曲类分:越剧演唱专场、京剧演唱专场、瓯剧演唱专场),几个星期之后活动迅速在全市铺开,报名的人数越来越多,节目的质量越来越高,群众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浓厚。为了更好地带动和进一步活跃各县(市、区)的广场文化活动,2008年在温州市广场文化艺术节中,对各地的广场活动开展评奖;为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广场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场文化活动的效应,举办了两届广场文化论坛。

三是服务特殊群体,活动载体推陈出新。为坚持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性原则,温州市在开展量大面广的群众文化活动中,针对不同的群体设计的不同的活动载体。首先,对农民工群体特别关注。温州曾获得“中国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十大城市”之一,当前有300多万农民工,他们已经成为温州城市不可或缺的一个坚实的群体。温州连续举办了四届“共享一片蓝天”新温州人歌手大赛,每次大赛历时半个多月,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歌手。2010年温州又举办了历时一个多月的首届民营企业文化节,给广大农民工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其次,针对老年群体和少年儿童群体,在每次艺术节或者大型晚会中,都会安排专场或者穿插节目。此外,对残疾人群体,通过每年一届的残疾人艺术周、残疾人艺术大赛等活动,不断充实他们的文化生活。

(三)以完善图书网络建设为中心,积极拓宽社会文化服务功能

图书馆是一个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部门,在地方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温州地区最大型的公共图书馆,温州市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文献和人才资源优势,在做好本馆图书服务和总分馆建设工作的前提下,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的延伸服务工作。

一是完善图书体系,构建现代服务网络。当前,温州市图书馆有馆藏图书200万册(包括光盘),其中图书近140万册(古籍21万册),电子图书65万册。2008年四分馆(老年分馆、瓯海分馆、鞋都分馆、灵昆分馆)同时开放,2010创建浙江省首家军营分馆,到目前已有一级分馆14个,二级分馆近20个、图书流通点20家。温州市图书馆对分馆、流通服务点定期开展业务辅导、送书下乡服务,在各分馆和服务流通点同时开展讲座、培训、竞赛各类读者活动,推进了社科普及活动的深入开展。2011年引进图书馆ATM自助借阅机,形成了校园分馆、企业分馆、社区分馆、ATM机相辅相成的模式,同时与温州各县(市、区)图书馆同步更换业务系统,实现通借通还、资源共享,构建为所有温州市民提供普遍、均等、免费、无障碍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以提高公众文化生活品质,塑造良好的城市文明形象。

二是发挥阵地优势,推出特色公益讲座。温州市图书馆作为中小型城市公共图书馆,近年来在坚持公益性讲座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渠道,联合社会力量,扩大社会影响,树立品牌形象,开展各类内容丰富的讲座。每年开展讲座、报告、竞赛、展览等公益性读者活动200余场,并形成以“温州学人讲坛”、“籀园讲坛”、“大榕树市民学堂”、“民营企业思想道德大讲坛”、“文明大学堂”、“女性课堂”等一系列比较成熟的讲座品牌,其中“籀园讲坛”被评为2009年浙江省优秀讲座品牌,“文明大学堂”被评为“浙江省全民阅读活动优秀项目”。温州市图书馆公益讲坛具体内容及其做法如下:籀园讲坛——系温州市图书馆最早的自创讲座品牌,因温州市图书馆前身“籀园”而得名,每周末举办2~3场,至今已举办近千余场讲座,内容涉及理财、教育、文学、历史、经济、法律、艺术、政治等多个方面,已经成为一道传播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的亮丽的“知识风景”。大榕树市民学堂——由温州市创建学习型社会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温州都市报》、温州市图书馆共同主办,开始于2007年11月,讲座内容从贴近市民生活、关注时事焦点热点出发,邀请本地及外地的知名教授或专家讲课,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温州学人讲坛——由《温州都市报》和温州市图书馆联合主办,于2007年6月16日正式开坛。该讲坛通过邀请部分著名的温州籍学者做专题讲座,让读者分享他们不一样的学术生涯和精彩人生。迄今,已邀请了叶永烈、王维熙、傅国涌、项飙、黄本诚等著名学者,每场讲座都吸引了数百名市民,场场座无虚席。女性课堂——温州市图书馆联手温州市妇联于2006年8月4日设立“女性课堂”。“女性课堂”本着贴近妇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已成为女性学文化、强素质、长技术、增本领的重要活动平台。周末视频——温州市图书馆坚持每周日固定播放系列精品视频讲座如“百家讲坛”、“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上图讲座”等,让市民充分领略名家风范,提高文化品位。温州市图书馆还致力于系列讲座品牌走出馆门,走入各县(市、区)基层图书馆、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等,得到了市民极大的赞扬与肯定。

三是举办主题活动,满足读者多方需求。近10多年来,为更好地满足温州市民及广大外来人员的文化需求,温州市图书馆推出了系列大众化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不同群体的关注,并展示出独有的魅力。元宵节灯谜活动——自1999年开始,温州市图书馆于每年元宵节在馆内和市区各广场上举办灯谜活动。2010年开始在广场灯谜活动的基础上推出了老年和少年儿童专场猜谜活动,并邀请温州市灯谜协会的专家对谜题进行现场解答。中外经典诗文朗诵会——从2006年开始,在每年的“4·23世界阅读日”当晚举办大型诗歌朗诵会,旨在普及诗歌朗诵艺术,提升市民文化素养。邀请知名朗诵艺术家和优秀朗诵爱好者参加,得到了市民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与肯定。新温州人演讲大赛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温州都市报》主办,温州市图书馆承办,从200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温州人踊跃参赛。活动影响深广,充实和丰富了新温州人的业余文化生活,倡导市民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英语之星电视大奖赛——温州市“英语之星”电视大奖赛是当地最大型的公益性英语竞赛,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温州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温州市图书馆承办,从2004年创办迄今已成功举办7届,为推动温州市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起了积极作用。

(四)以积聚民间力量为出发点,激发民间文化活力

温州人向来有吃苦耐劳和抱团精神,一个人做不了的事就集中一批人来做。温州精神给温州带来了雄厚的民间资本,在经济富足的基础上,实现人的文化文明进一步提升,成为一种社会需求,表现为一种政府、社会和文化人士的责任。温州市有这个条件,也有这个优势,这就注定温州的民间文化发展必然更活跃,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是政府积极扶持,民间团队生机盎然。近10多年来,温州民间文艺团队蓬勃发展,百花齐放,成为温州公共文化建设的一支有力的生力军。温州民间文艺团队建设,在城市,文艺团队组织逐渐规范,艺术水平越来越高;在农村,形成了“村村有团队,队队有特色”的发展态势。温州市民间文艺团队艺术水平不断提升,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离不开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第一,文化馆设立社会团队部。在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指导下,温州市文化馆于2010年5月设置了社会团队部门,配备专职干部负责民间文艺团队工作。据了解,在文化馆专设社团部在全省文化系统还是首创之举。第二,文广新局设团队专项经费。从2009年开始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每年有20万专项经费用于局属团队建设,2011年增加到每年30万,2011年单项支持温州市合唱团日常运行经费近70万。第三,发挥优秀团队示范带动作用。当前挂靠在温州市文广新局的团队共有11个,其中温州市合唱团达到了全国一流的合唱团队水平,温州市流行乐团、温州市朗诵艺术团都达到省内同类团队领先水平。在温州市合唱团的带领下,几年来温州市成立了40多支业余合唱团队,老年合唱团、少年合唱团,以及各行各业的合唱团都如雨后春笋般成长,频频在全国合唱赛事中获得高奖。如瓯海区老年合唱团、温州市合唱二团分别获得了2007年、2009年第九、十一届“中国老年合唱节”金奖;温州大学合唱团、温州市鹿城地税局合唱团还分别获得了2010年第十届中国合唱节金、银奖;温州市外国语学校合唱团、温州市实验小学合唱团分别获得了2008年、2010年第三、四届“中国少儿合唱节”金奖。各类合唱团在全国独领风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年6月26日,举行了“永远跟党走”温州市庆祝建党90周年大型红歌合唱音乐会。共有48支优秀合唱团队,3500多人参加,上海大剧院交响乐团担任现场伴奏,规格高、规模大、参演人多,充分显示了温州合唱的整体实力。《浙江日报》7月7日第八版专版以《重温不朽记忆传承红色精神红色交响曲震荡温州》为题,对红歌合唱音乐会盛况作了专题报道。温州市流行乐团常年活跃在民间,开展大量公益性演出,在温州大剧院承办了2012年温州市春节联欢晚会。温州市朗诵艺术团每年春节都举办一场较大规模、高质量的新春朗诵会。在这些优秀文艺团队的示范引领下,温州数千支业余文艺团队更加健康蓬勃发展。

二是民间文化自觉,创举载入《人民日报》。温州有大批富裕起来的民营企业家总希望能为家乡做点事,有选择修路、选择建学校、建祠堂等,当前越来越多的选择做些公益性文化事业,如为乡亲们送几场戏,出资建专题博物馆、维修文物、建文化俱乐部等举动都屡见不鲜。在温州市龙湾区民间出资建成了蓝田图书馆、沙城图书馆、农民诗社、三清书社等民间文化阵地,改善了当地公共文化设施相对不足的状况;村民自发集资600多万建成温州孔庙,并在温州孔庙内设立谱牒收藏室和“孔子儒学研究会”。2009年5月成立的乐清市三禾文化俱乐部,由乐清市经济界、文化界和行政机关的文化艺术爱好者自发组成,所有设备和经费运作都由民营企业家出资。俱乐部按照艺术门类成立了多个业务部,由不同业务部门牵头积极开展诗词、书法、绘画、摄影、读书等活动,成为乐清一批文艺爱好者的好去处,他们还让这种文化气息和文化活动进入企业、进入机关、进入社区、进入农村、进入学校。2012年1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浙江乐清三禾文化俱乐部富而思雅喜阅读》的文章,对该俱乐部作了专题报道。

三是冠名现象活跃,政企联手独具特色。温州许多民营企业家对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大力支持,是温州民间文化发展的又一个特色和亮点。每年温州市大量的文艺晚会、书画展览等公益性文化活动,大多会出现协办单位或者赞助单位,这些单位往往是出资单位。出资数万、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不等,给予的回报是“冠名权”或者写上“协办、赞助”企业名字,仅此而已。企业家是自愿出资,没有要求更多的回报,除了他们热衷于文化事业、爱好文化艺术之外,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个人价值和高尚的情操。2012年温州春节联欢晚会在温州大剧院举行,晚会由温州的凤凰城房地产公司出资80万,报喜鸟服饰公司出资70万。在温州的大型文化活动中,冠名“正泰”、“德力西”、“奥康”、“康奈”、“红蜻蜓”等当地民营企业名称的比比皆是。温州民间投入做公益文化活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建设中,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负担,也调动了当地更多的人参与到城乡文化建设中。

(五)创新农村文化中心建设模式,延伸农村文化活动阵地

农村文化阵地,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是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享受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温州市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上,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成功地将大量的农村宗祠改建为农村文化中心,拓展了农村文化活动阵地,满足了农村广大群众文化需求。

一是走出传统思维,寻找改建突破口。温州市农村文化活动阵地异常紧张,但温州的农村却几乎村村有宗祠,苍南等地政府率先设想能否利用现有的资源转为文化活动阵地。将宗祠改建为文化中心,此举既解决宗祠资源利用率不高造成的极大浪费,又能节约大量改建费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现有文化场所的匮乏和投入不足。经过多方努力,宗祠改建成文化中心的路子有了突破口,而且能够顺势走下去。

二是运用科学方法,项目进展顺利。首先,统一思想,凝聚改建合力。农村宗祠地处农村,所有权归族姓。农村宗祠改建村文化中心,触及农村群众的传统观念,比较敏感,为确保农村宗祠改建村文化中心工作顺利推进,走“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改建路子,广泛、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多次召开各类座谈会。其次,产权不变,引进民间资金。确立“产权不变,政府适当补贴,群众自主改建”双赢的改建机制。在祠堂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政府对农村祠堂改建以或奖或补的形式提供一定经费,主要依靠基层和群众开展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在尊重原有宗祠建设事实的基础上,对农村宗祠的外观进行适当改变,并增挂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牌子,做到“一个场地,两块牌子”,使之既是农村宗祠,又是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再次,为我所用,转化宗祠功能。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对已建宗祠进行改建,完善文化功能、充实文化内涵,在农村宗祠与文化中心共生共荣中彰显文化功能。对一些已建成的规模较大的宗祠,增设图书馆、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场所,增购图书、电视机、影碟机、健身器材等设备,完善文化设施,拓宽文化功能,使之具备农村文体活动中心的基本功能,能够满足农村群众日常文化生活需求。此外,综合管理,降低运行成本。在改建村成立文化中心管理办公室,制定村文化中心管理制度和办法,采取乡镇文化站指导,村委会、村老人协会、祠堂宗族代表综合管理形式,增强了管理效果,激发了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了村文化中心的运行成本。总之,改建的目的是要把宗祠文化引导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来,改变了农民的陈旧思想,发挥先进文化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作用,让先进文化逐步扎根广大农村。

三是阵地成效凸显,荣获国家奖项。从2005年开始,以苍南为首,结合各村实际,大胆探索,通过深入广泛的思想教育,用先进文化去渗透人们的思想空间,宗祠改建文化中心进展顺利,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文化阵地严重缺乏、群众文化生活单一的问题。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利用当地民间资本相对充裕的优势,利用农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依靠民间力量建设农村文化中心,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效果。至2010年底,苍南县由宗祠成功改建成农村文化中心34个,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农家书屋,配备各类书籍18万册、音像制品1200多套、电脑80多台,举办各类培训班120多期,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150多场,近两年来,改建后的村文化中心开展各类群众活动近1200场次,参与群众达30万人次。其他各县(市、区)也迅速行动,收效显著。2011年5月,文化部和财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中,浙江有两个项目,其中一个就是温州市的“苍南农村文化中心建设创新模式”。

(六)多渠道培育文化人才,提升整体队伍素质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施是基础,内容是核心,文化人才队伍是关键。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如果没有一支有战斗力的文化工作队伍,公共文化服务也将流于形式。温州市通过抓培训、重奖励、严进人、出政策等多种渠道,使全市的文化工作队伍在数量上壮大,在质量上提高,真正把公共文化服务做到实处。

一是抓培训,提高文化人才素质。为建设一支有素质、有专业、有作为的文化队伍,2010年,温州市文广新局同时推出了培养专业艺术人才的“星辰计划”和培养基层文化人员的“春风行动”。2010年10月,温州市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文化艺术队伍的“星辰计划”全面启动,由全市各文化系统单位选拔推荐的140多位学员成为首期培训对象。“星辰计划”每年持续举办,通过选送优秀艺术人才进国内高等艺术学院进修、邀请著名艺术专家来温开设专题讲座、举办各艺术门类高级研修班、不定期举办优秀人才专场演出、展览等方式,培养了一批德艺双馨、内外兼修的拔尖中青年艺术创作、表演人才,是温州市培养艺术人才、扶持艺术新人的重要载体。两年以来,已邀请国内著名戏剧、声乐、舞蹈、书画、摄影名家,如著名声乐教授马秋华、孟玲、歌唱家晁浩建、舞蹈教授张云峰、摄影家顾铮,以及著名导演王晓鹰等来温授课,共举办10场专题培训班,并选送9位专业干部到中央戏剧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知名高等艺术院校进修。

“春风行动”于2010年8月启动(之前每年也有基层文化人员培训,2010年开始称“春风行动”),主要面向全市乡镇(街道)文化员,每年举办两期,每期80人左右。开设包括《群众文化基础理论》、《群众文化活动策划》、《合唱艺术》、《摄影创作》、《戏剧欣赏》等实践指导意义较强的课程。培训班为期一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理论学习、学员交流和实地考察等,使基层文化人员既掌握了专业技能,开拓了工作视野,又能加强交流,活跃思路。同时,还通过报名时填写“学习意向表”、开设优秀站长专题课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自2010年开展“春风行动”培训以来,全市已经有360多人受到了培训,除了300多位文化员,还有30多位文化馆的干部和30多位村(社区)文化管理员。通过培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文化队伍,使“种文化”播撒下的种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更好地服务于基层文化建设。此外,温州市鹿城区从2006年开始坚持每年举办一期社区(村)文化管理员培训班,每次参加培训有60~70人;瓯海区、乐清市、瑞安市、永嘉县、文成县等县(市、区)也经常性举办农村文化管理员或文艺爱好者培训班。

二是重奖励,培养优秀文艺人才。为挖掘、培养优秀文艺人才,推出更多艺术精品,近年来温州市对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的奖励力度不断加大。温州市委宣传部设立了每四年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已经连续举办五届),包含电视剧、声乐、舞蹈、理论文章等十大门类,颁发奖金30到50万元到不等,并呈逐年递增趋势。2010年,温州市文广新局出台了《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艺术优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对获得省级以上一等奖(金奖)的创作(表演)作品给予相应的奖励,每年安排50万专项奖励金。温州市文联设立了“金鹿奖”、“银鹿奖”,即奖给在全市文艺界和文艺门类中具有较大贡献或成绩突出的人。2009年2月,温州市文联举行了第七届文学艺术创作奖颁奖,有10人获“金鹿奖”、25人获“银鹿奖”;2012年,将举行第八届评奖。各县(市、区)也积极出台奖励政策,乐清市于2009年出台了《乐清市文艺精品奖励办法》,先后颁发了奖金2004—2007年90万元、2008—2009年60万元、2010—2011年70万元;文成县每年安排50万元作为文化艺术精品奖励金;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瑞安市、洞头县等县(市、区)都设立了文艺精品专项奖励金。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文艺人才的创作积极性,形成了文艺人才辈出,文艺精品迭出的良好局面。

三是严进人,优化文化队伍结构。文化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文化工作的成效,为更好地发挥文化工作人员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温州市文化部门招用新人严把进口关,并不断创新招聘方式。文成县对招聘文化员改变了以往较为单一的做法,而是由乡镇和文广新局共同“出招”,笔试和面试在总成绩中的比例调整为3∶7,由文广新局严把面试关。通过公开招聘、注重实际能力和技能、择优录取等方式,逐年引进具有专业技能和文化水平都较强的乡镇文化员,不断充实乡镇文化人才队伍。近5年,共引进声乐、舞蹈、戏曲等专业文化员17名。2010年浙江省首届乡镇(街道)文化员才艺大赛中,文成县选派6名文化员代表温州市参加现场决赛,获得个人单项奖2金3银7铜,个人综合奖1金4银1铜的优异成绩,该县文化员综合成绩列全省第一。具有业务能力的文化员,能够轻车熟路地驾驭基层文化工作,既能组织、策划各类文化活动,又能辅导、表演文艺节目,有力推进基层文化工作开展。

四是出政策,提升基层文化队伍。针对长期以来乡镇(街道)文化员难以保证,兼职严重,村(社区)因缺少文化管理员导致基础设置利用率不高等现象,在2012年1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加强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街道)文化中心的人员配备”。“中心镇综合文化中心按每1.5万人配1名文化专业人员,并有专职图书管理员。”“各社区至少要有1名专职文化管理员。有条件的行政村(社区)可聘用有文艺专长并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大中专毕业生担任文化工作指导(辅导)员、助理员。由县、乡两级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村(社区)文化管理员工作报酬,切实保障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相应待遇。积极培育和发展志愿者队伍,动员、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有文艺专长的人员成为文化志愿者。”通过政策的出台,温州的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完善,整体素质和力量在不断加强与提升。

三、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温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并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与亮点,但是也面临着严峻考验。考验主要来自温州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公共文化发展不均衡,人口基数大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推进缓慢,还有因体制机制陈旧、缺少专制文化管理员等问题,导致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不够理想等方面。

(一)经济发展不平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

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和乐清市、瑞安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永嘉、洞头、平阳、苍南四县发展相对缓慢,文成县和泰顺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相差较大,整个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看,经济落后的地区对文化的投入明显不足,区域文化发展的支撑力弱,包括城乡建设、文化设施配备,以及群众文化消费等都远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处于相对滞后状态;二从公共文化建设的投入机制看,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大量的民营企业,民间资金雄厚,民间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对文化活动的赞助及民间文化场馆、博物馆的建设等较为普遍,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有生力量,反之相对落后地区就较少;三从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看,经济宽裕了的群众自然对文化的需求更迫切,需求的内容和形式也要求更高,群众的文化需求与文化消费推动了当地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反之需求不高建设也相对缓慢;四从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和功能看,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特性,而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这三个特性,在不发达的山区县以及其他县(市)的山区乡镇,在现阶段乃至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都难以实现。温州11个县(市、区)以及各县(市、区)内部乡镇(街道)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温州市各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不平衡。

(二)人口多,村居多,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推进缓慢

温州市人口多和乡镇数、村居数大(2011年乡镇区域调整之前),延缓了温州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推进速度。一是人口增长快,公共服务水平提高慢。根据2011年5月温州市统计局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温州市常住人口为912.21万人,位居浙江省第一。10年共增加156.41万人,增长20.69%,以每年1.9%的速度递增,高于全国、全省水平。温州市人口密度为774人/平方公里,是全国的5.5倍,全省的1.4倍。人口增长快,人口密度大,对公共服务要求更高,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温州公共文化服务面临严峻考验。二是外来人口多,配套文化设施少。目前,“新温州人”为284.22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1.16%。“新温州人”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和相对落后的街道、社区,新建的工业园区和落后的社区配套文化设施不足,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也不够。三是原乡镇、村数量庞大,建设增加难度。在2011年温州乡镇撤扩并、村(社区)转并联之前,温州市有292个乡镇,5405个行政村(社区),数量居全省之首,而且人口分布极不均衡,如鹿城区的人口密度是泰顺县的33.3倍。这种状况给建设“乡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活动室”带来了困难,对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更是一种挑战,这就导致前些年一段时间内,温州的基层文化建设在全省处于相对滞后状态。

(三)机制运行不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利用率不高

一些地方乡镇、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建设、轻管理”现象,设施闲置,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与管理的机制体制有关,没有建立有效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严格的管理运行机制和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由于没有后期经费的保障,专职管理人员缺乏成为阻碍基础设施运行中关键问题之一。尤其是村级文化管理员紧缺,造成一些村级文化活动室开放不定时或者经常闭门,不能满足当地群众文化需求。一些地方即使有文化管理人员,但管理方式保守,没有根据群众需求及时调整,同样难以发挥文化设施的功能。另外,由于有些文化设施及图书的配置不符合群众实际需求,也影响了基层文化设施功能的发挥。因此,不断创新运行机制,配足配好专职文化管理员,才能提高公共文化资源使用效益,真正形成长效、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

(作者单位: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