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在某种环境中生活,并逐渐适应这一环境后便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的固着化状态,当其转移到一个新环境时,便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适应问题,影响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一、范畴界定

(一)适应、适应性

适应,在普通心理学上也叫感觉适应,指的是人们的有关感觉器官在某种强度的刺激物长时间的、持续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的变化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把适应看作是个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适应良好的人,对他所处的环境感到满意,并处于有效能状态。[19]郝双美(2004)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借用生物学和心理学中“适应”的概念来研究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其对“适应”的界定,指的是“对课程的适应”,即参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关于师生关系、课程开发、教学评价、学生发展及教学行为等理念能否准确地理解、热情地投入,并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

《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一书中将教师新课程的“适应”定义为:“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信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并有效地运行。”[20]

适应性(adaptability)是指个体在使自己的机体和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要求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个体长期在某种环境中生活,并逐渐适应这一环境后便形成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的固着化状态,当其转移到一个新环境时,便会出现一定的不适应,从而表现出一定的心理适应问题,影响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效率。[21]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

内化新课程观念,首先要理解新的观念。理解是内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理解新课程观念的深层次含义,梳理新旧观念的区别,才能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同时必须有积极的态度,只有有积极的态度才能很好地接受新的观念和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根据以上关于“适应”和“适应性”的解释,本书把“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新课程适应性”界定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观念能够准确地理解,并将新观念、新方法与新策略内化为已有的认知结构,诚心地接受新观念、新方法、新策略,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按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观念来调控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有效地运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三)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适应性的考察

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考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适应性问题:教师的理念适应状况、教师的态度适应状况、教师的行为适应状况、教师的能力适应状况,四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认识。从认知心理学观念来看,“教育理念是教师个体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感受到的各种外部刺激的一种内化、自我建构和集中反映,是对长期经验积累的一种表征和组块化”[22]。而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其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可观察的各种行为、教育教学方法、策略、措施和手段的综合”[23]。教学行为受教育理念的影响和支配,教师的教育理念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背景,能够通过影响教师的知觉和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教师的教育理念、认识水平不同,其教育行为也不同,教师新课程教学适应不仅仅就要转变教育理念,而转变观念的根本是要把新理念内化成自觉的教学行为。[24]所谓自觉的教学行为,就是“通过一定的理论引导和强制命令后养成的教学习惯”[25]。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教师对教学行为的选择和执行,不仅会受到其理念的影响,还会受到教师个体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当时的情绪情感、持有的态度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

教育理念的形成或重构与教学行为的选择或执行受其态度的影响。所谓的态度,是指“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26]。从态度的功能来看,它具有“认知功能”,即“态度为个体的行为反应提供具体信息,某一特定态度一旦形成,成为一定的心理结构,就会影响对后继刺激的接受,对于后继刺激所具有的价值能够发挥判断作用与理解作用”[27]。态度决定于价值,“态度能使个体有选择地接受有利于自己的、合适的信息,拒绝不合适的信息,也可能曲解地接受错误信息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形成偏见”。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解和接受新课程理念,更新和重构新的教育观念时会受到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所持态度的影响。从态度和行为的关系来看,由于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所组成,态度与行为有内在联系,对行为具有动机功能和驱动功能。态度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应,是做出行动之前的思想倾向。其中,态度的情感因素和人们的行动是紧密相连的。积极的情感会趋向与接近该态度的对象,而消极的情感则趋向于逃避该态度的对象”[28]

态度的形成和转变过程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来孕育,而一旦形成了某种态度之后,就比较持久、稳固。凯尔曼(1961)提出了态度形成与变化过程的三个阶段——服从、同化、内化。服从(顺从)是人们受外界压力而采取的,不是自己真心愿意的行为,而是一时性的、表面服从行为。同化是人们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相一致。同化能否顺利实现,和态度对象的可靠性、威望程度、可信度、吸引力是有紧密的联系的,否则同化过程不能维持下去。“内化是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29],因为是真正相信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这意味着人们把这些新观点与新思想纳入了自己的价值体系之内,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教师的能力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四者之间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相交叉,呈现出内在的联系性。教学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但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与教师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密切相关。一个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的教师,很难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而具有良好的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师,则会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科研能力体现出一种较高的创造性要求,是教师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的提升,是教师的教学与管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催化和深加工,它不断促使教师的教书育人活动实现由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管理能力既是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的外在表现,又是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内在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教师的科研活动,均离不开教师一定的科学管理活动。因而,教师的管理能力自然也就成为教师有效地实施教学与科研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创造能力是教师能力的最高体现,是教师能力素质中最核心的部分。总的说来,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基本上包括了教师能力的主要要素,这几种能力的有机结合与搭配,便可形成较为合理、优化的教师能力结构,而这几种能力的有机结合直接体现在教师的行为和态度上。

综上所述,从教师的理念适应状况、教师的态度适应状况、教师的行为适应状况、教师的能力适应状况四个方面来考察教师新课程教学适应性,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就方法论而言,本研究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阅适应及适应性的相关文献,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环境科学、教育科学等,搜集整理相关资料;通过互联网查询系统搜索如课程改革、实验区新教材的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整理,提炼相关信息。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问卷调查法是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或表格,向研究对象搜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在本研究中,设置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适应状况调查问卷”,该问卷分为教师、学生两部分(见附录二、附录三)。下面就其设计的目的加以简单论述。

教师问卷共32个单选题,涵盖了五个维度:教师的理念适应状况(1~6题)、教师的态度适应状况(7~12题)、教师行为适应状况(13~21题)、教师能力适应状况(22~29题)、教师新课程培训状况(30~32题)。之所以这么设置,主要是考虑到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直接操作者,对新课程改革有着全面深入的了解,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相对于学生而言具有更强的元认知能力,更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关于新教材和新课程改革的观点。

学生问卷共10个客观题、1个主观题,涵盖了四个维度: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3题)、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4~6题)、教师是否能组织学生合作学习(7~8题)、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自主讨论(9~10题)。学生作为课程改革的直接相关者,他们在使用新教材后关于学习情况的改变则是新课程改革的晴雨表,所以设置学生问卷也是很有必要的。

3.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讨论而搜集资料的一种方法。本研究设置了10个访谈问题,在对新教材教学的个别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时,征求他们对新教材教学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做好访谈记录,并加以整理。由于是面对面的交谈,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调查对象的反映,有针对性地调整访谈的方式和内容,以便得到更加确切的资料,搜集到笔者所希望得到的情况。

4.课堂考察

课堂考察是随机选择某一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某一节课堂教学,参与听课,对教学过程进行观察记录,主动参与教学讨论,搜集教师所写的新、旧教材的教学教案,并对教师的自我评价进行记录整理。

(二)研究过程

1.调查点及调查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选取云南省宣威市的部分中学点及调查对象作为调查点,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总的来说,宣威市作为云南省的一个县级市政治经济状况属于云南省的中等水平,该市的中学在硬件、经费、师资、生源等各方面也属中等。就目前关于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状况研究来看,大多数集中在两个极端,即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教师的适应状况,而较少关注中等地区,这部分地区的教师处于“不上不下”这样一个颇为尴尬的位置,其适应状况也值得关注。第二,宣威市是笔者的家乡,在调查过程中有很大的便利性,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笔者所选的8所学校中,4所为城市中学,4所为乡镇中学。这4所城市中学水平相当,均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辉煌的办学成绩,是宣威市教育的窗口,代表了宣威市的最高教育水平;4所乡镇中学教育水平呈梯级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出宣威市各层次初中学校的水平。这样的选择既可以看出城市中学与乡镇中学之间师资力量及教育水平的差距,也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宣威市不同层次的初中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师对新课程的总体适应情况。

2.问卷调查和数据处理

本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即从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一组样本,依据对样本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或说明情况的一种方法。2015年9月,笔者到所选取的8所学校发放问卷,共发放教师问卷65份,回收65份,剔除无效问卷3份,有效问卷共62份;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有效问卷293份。

问卷回收后,笔者对问卷中的封闭式问题部分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的是每个选项所占总数百分比的方法。

3.访谈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新课程改革适应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2015年11月,笔者选取了8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见表1-2)。在选取访谈对象时,尽量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力争兼顾有各个年级、各个年龄阶段以及各个学历层次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但由于初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及其他原因,部分教师不能或不愿接受访谈,使得访谈对象的选取受到了一定限制。

表1-2 访谈对象概况

4.课堂考察

在考察究中,笔者选取了使用人教版新教材的陶老师作为考察对象,她教的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具体的课堂实录见附录四。

【注释】

[1]石鸥.结构的力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理解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http.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htm.2001-6-8..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3.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5.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2.

[6]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1.

[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2.

[8]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42-143.

[9]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0.

[10]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2.

[1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5.

[1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74-276.

[1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4.

[14]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1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16]云正.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主观条件[J].云南教育,2004.2.

[17]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2.

[18]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9.

[19]朱作仁.教育辞典[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530.

[20]傅道春.新课程与教师的角色转变[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1]陈会昌,胆增寿,陈建绩.青少年心理适应性量表(APAS)的编制及其初步常模[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3).

[22]贺斌.教师怎样与新课程同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

[23]龚雷雪.关于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3(5).

[24]余文森.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J].教育研究,2002(4).

[25]刘彦坤.来自农村普通教师的呼吁[J].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4(1).

[26]欧艳梅.农村初中生物课程改革的调查及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003(9).

[27]蒋建华.全球课程改革走向何方[J].中国教育报,2004(2):26.

[28]黄大龙,丁学东.课程改革面临的困惑及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9).

[29]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全新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