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国家使得社会追求高尚道德的德治能力现代化。三是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中能够解决不断出现的矛盾问题的自治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依法治理社会的法治能力现代化。

玉 香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规划了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关键方向和具体路线,特别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至此,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理念广泛的深入了政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是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后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五个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依法治理社会的法治能力现代化。二是国家使得社会追求高尚道德的德治能力现代化。三是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中能够解决不断出现的矛盾问题的自治能力现代化。

什么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在全面、深刻反思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考问风险和社会危机状况的基础上,直面现实问题而形成的总体部署,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以往管理模式,尤其是以刚性、机械“维稳”模式及其带来的更深层社会问题的认识,表现了在当下多元、异质、利益分化、冲突加剧的复杂社会环境下,党和国家寻求现代化治理制度的努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掌国家政权以来治国理政经验的一次全面总结合升华,也是对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当中包含的优秀治国理政思想和实践精髓的一次提炼和发展。

习近平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里指出:“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搞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要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从各个领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依法治理社会的法治能力现代化。二是国家使得社会追求高尚道德的德治能力现代化。三是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中能够解决不断出现的矛盾问题的自治能力现代化。

一、国家依法治理社会的法治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里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2014年3月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对220位各领域专家学者进行调查,便得出了一些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其中有77.5%的受访专家认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我国继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并且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标准是什么’的问题上,67.3%的专家认为是‘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65.2%的专家认为是‘公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56.5%的专家认为是‘民主化的制度安排’”,这些数据固然在一些具体方面有些差异,但是大致上有着一致性的特点,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一定要具备提高法制治理社会的能力。

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专门一个章节论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并将改革和法治同时向“全面”的层次升级,一方面是“全面深化改革”,另一方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将“法治”的至关重要性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法治的价值是在党领导全国人民展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逐步被认识和重视,它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能力与水平。

1.法治建设中加强民主建设从而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习近平在2013年2月23日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做了“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讲话”,讲话中明确了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强调社会各项事务如同党和国家的事务一样也必须进入法治的轨道。这一发展和升华表明,以法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仅仅是党和国家的事务,还是党和国家与社会协同、协作、合作的共同事务。在共谋大业的道路上,法治是党和人民的纽带,是党领导国家与人民一道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共同标准,是党领导人民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2.法治建设中加强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既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习近平2013年4月8日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将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不动摇,继续加强法治建设,积极改善投资环境,努力实现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把中国市场环境建设得更加公平、更加富有吸引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关系更加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一方面,改革的目标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承认、尊重、发挥市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又要注意治理对市场缺陷和失灵的弥补和矫正,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国家治理是法治的治理,法治正是将市场和国家有机联系起来的正确途径。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以全面推进法治的方式发展和完善市场与国家的良性关系,从而使市场经济在规范、有序、健康的轨道上不断发展。

3.法治建设中加强社会更加稳定来体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通过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得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实现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简言之,以政治参与的有序化求稳定是法治的精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习近平在2014年1月7日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国家和社会稳定的制度保障是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及其能力,其目标是动态地应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各种新问题。简言之,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求稳之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及其能力的提高使得人民群众作为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主体参与到各项事务当中,与国家、社会组织一同解决各种难题,在更加充分的参与者、主人翁身份和行为的引导下,一起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总而言之,法治的价值不仅得到了新目标的充分继承,还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升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总结新时期党的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对法治价值的高度肯定和充分发扬。因此,法治必然成为贯穿整个新目标实现过程的红线,法治的价值在新时期将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张扬。

二、国家使得社会追求高尚道德的德治能力现代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情复杂,发展不平衡、矛盾积累多,正面临社会转型、变革激烈的时期,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信息蜂拥而来、真假难辨,因此便出现一些人信仰缺失、道德滑坡、人格扭曲、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尊自信大大失落。习近平敏锐地意识到这些消极负面的因素,及时有效地提出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民族自信”,而民族自信的关键是对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自信。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此后多种场合,如,在2013年12月30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14年2月24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多次强调了中华文明、传统道德在我们现代化进程中的何等重要作用。同时强调了我们坚持、传承、发扬光大这些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这些反映出了习近平以德治国的伟大思想。

1.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思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以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首先,反对假大空;一为空想。空想作为一种不能实现的想法,如果泛滥或变成我们党政领导做派,那将对我们事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历史上我们曾经有过这样的教训,如太平天国的农业社会主义空想,康有为的大同社会主义空想,还有20世纪50年代“三面旗帜”的空想,都没有成功,且给中国社会造成了许多危害。因此,我们要以史为鉴,不能以空想作为制定政策和行动的依据与指南。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一定要有空洞转为实际,由空想转为现实才能最终实现社会共同目标。二为空疏,它强调的是思考和做学问的导向问题,要做到学以致用。三为空喊,即,反对空喊不做作为、好唱高调,杜绝“报告中唱唱高调,文件中喊喊口号”。其次,做事要严谨,要做对事情。做事的成败大部分在于对待此事的态度上。我们在工作或其他领域一定要形成严谨认真的态度,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同时一定要做到点子上,关键上。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干对事,才能看见实效,否则就是浪费资源。第三,少说多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在现实中,常常出现部分人认识不到位和不够深刻,行动不自觉和不主动,喜欢讲空话、图形式、搞假把式,做表面文章。同时也养成小事抓细,细事做彻底的良好习惯。“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现实中,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应该被放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要仔细对待每一件小事,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第四,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中国古代哲人提倡的“知行合一”理论,强调的就是将实践领悟理论化,用理论成果来指导实践行为,不仅要做学问,更要做实干家、省察克己、反身而诚从而达到自我完善。言行一致更是实际工作中的伟大成效所在。我们杜绝讲一套、做一套,弘扬我们的民族传统和革命精神,实事求是。言必信,行必果,如果只说不做,是不讲信誉的人,是缺乏素质的表现。只要具备了这些最基本的道德素质,我们的事业才能更进一步的前进,我们的现代化才有更辉煌的成就,我们的治理能力才能与时俱进的得到提升。

2.培养高素质、高修养的党员干部的思想

良好的社会需要良好的制度来维护,而良好的制度更需要一群道德高尚,品质优良的党员干部去执行,去实施,从而我们提倡法治的同时一定要看到德治的力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德治能力大大小除了体现在每一个公民日常的行为举止上的同时,更多地体现在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的高低、优劣上。因此,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非常强调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的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提升上,首先要坚持和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使得党员干部都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头脑。为此习近平在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上提出:“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讲话。其次,在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的进行了加强与整顿。如,提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来全面强化,教育和整治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同时为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上下大力气,习近平在2013年6月28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中为我们提出了好干部的标准,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一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亲民性、更具有实施性,不但是这个时代的标准与指南,它是具有世世代代都有着光辉作用的强大的精神财富从而保证使得我们的事业永续发展。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文化呈现出了各种碰撞、融合,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价值观,社会大众在践行价值观方面出现迷茫。因此,能在实践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尤为重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征、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这也就是说,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上。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把道德建设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点内容。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而没有精神追求的民族和国家就是没有信仰、没有敬畏,道德遵守将会谈话或消失。所以说,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需要重塑我们的道德要求与准则。这便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也是以习近平为首的党的第五代领导集体以德治理国家的体现。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国家在不断改革发展中能够解决种种矛盾问题的自治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才能解决,而不是否定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然而今天的改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关键期与敏感期。如,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既有利益的藩篱盘根错节,也有体制机制的顽瘴痼疾,发展面临国际国内更复杂环境,如何应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等“四大考验”,如何化解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四种危险”,为此,国家在不断向前发展中能够解决不断出现的矛盾问题的自治能力尤为重要。

习近平在国家自治能力现代化思想也尤为突出。

1.形成了从“国家管理”转为“国家治理”的观念

“国家治理”概念的出现,实质上是现代化国家理念与政府管理模式的一种自主性调适。与传统的管理与统治相比,国家治理的目标,将不再仅以防范和消弭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为首要任务,而是要致力于实现“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对接。“国家管理”转变为“国家治理”主要在鼓励和激发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事业中,它要求的是社会成员广泛、自觉的认同与参与,而非外在强力压制基础上的高层次稳定格局。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写道:“人是最名符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说:“人是一种天生的政治动物”。这些说明每个人都是政治的人、每个人都与社会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好的、健康的社会是激发全体人们的积极性,让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管理的社会。按照现代社会所公认的理念,一个健康的社会,其价值和资源配置是经由市场主导的第一次分配、国家主导的第二次分配和社会共同主导的第三次分配才得以最终完成。而只有经过第三次分配才能弥补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与社会差别,建立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社会结构。

2.推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有着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体制,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共同富裕的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价值,它的这些优越性决定了它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便不会有历史周期性的命运,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然而我们的伟大理论家早已经明确,改革是它自身完善和发展的最适合的方式。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根本不同,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而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够加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以往社会形态的革命,它绝不需要进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体制的进行变革,而这个过程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过程。邓小平明确为我们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在其《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中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本身的优越性决定了它自己发挥自己的优越性可自我完善和发展,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进一步实践与创新上体现了它是我国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91、92、144、114、148.

[2]人民论坛.《大国治理之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23-2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