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北京大学创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思考

对北京大学创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5年寒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北京大学 2015 年春季管理干部境外培训”,考察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了解了这些大学在创新基础上建立的创业生态体系,重点考察了其要素与运行机制;再认识与再思考了创新创业人才在大学产学研模式中的作用;进一步建立了与伙伴学校的项目合作与交流渠道。马丁·特拉斯特创业中心面向MIT全体师生开放,立足现实问题,鼓励学科交叉,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研究。

郭 蕾[1]

2015年寒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北京大学 2015 年春季管理干部境外培训”,考察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了解了这些大学在创新基础上建立的创业生态体系,重点考察了其要素与运行机制;再认识与再思考了创新创业人才在大学产学研模式中的作用;进一步建立了与伙伴学校的项目合作与交流渠道。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中,以此次考察交流为基础,我重点从大学的核心使命、创新是创业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与潜能、对产学研工作的意义、平台建设与制度建设、开放性的师资、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等角度,结合工作,思考了北大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设。

第一部分 深度考察:哈佛I-lab、MIT创业中心、密歇根大学创业硕士项目

一、哈佛大学创新实验室(I–lab, Innovation lab)

(一)基本情况

哈佛大学作为以文理学院见长的世界著名大学,近些年在创业教育领域不但切实感受到来自邻居MIT的压力,也受到来自西海岸斯坦福大学的压力。2011年,哈佛大学投资2000万美元创办创新实验室I–lab,是哈佛校级建立的创业教育与创业孵化机构,旨在推进哈佛大学的教授、学生以及波士顿地区的企业家和社区成员开展团队合作的创新创业活动。

哈佛的创业教育课程本身较多地集中在商学院(譬如商学院下的Arthur Rock创业中心)、实践与孵化较多地集中在I–lab,虽然整体感觉没有MIT与斯坦福相关课程体系丰富、多样,但是I–lab作为哈佛大学的一个探索,屡次在校长福斯特女士的报告中被提及,2015年3月16日福斯特校长在人民大会堂的讲演也特别提到I–lab的成绩,反映出哈佛大学对创业教育的重视以及对I–lab的期许。

I–lab占地近3000平方米,主要分为三大区域:(1)咖啡厅和休息区,方便团队之间的交流,举办路演活动等;(2)多功能会议室与讲演厅,用于教学、沙龙与讨论;(3)开放工作区域,供在I-lab登记注册的创业团队使用。I–lab的服务对象是哈佛大学学生,它鼓励哈佛13个学院学生间的跨学科创新创业,“不放走下一个比尔·盖茨”是他们的目标。

I–lab的重点在“教育”与“孵化”,哈佛大学本身并不投资学生的初创公司,但会通过引入社会资源来助力这些初创项目的成长,包括丰厚的比赛奖金等。哈佛为I–lab提供场地,提供运营经费支持(包括空间建设与维护经费、职业经理人工资、活动运营经费等)。从长远看,现在的投入是在为哈佛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储备力量。

(二)经验与特色

1.开放性的优质师资

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开放教育体系,仅仅是大学内的学术型师资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与培养的需要。I–lab吸引了众多来自全美乃至全世界的业内领袖与专家,这些专家背后的资源直接或间接地帮助了学生、初创项目与I–lab的成长。

I–lab有驻场专家制度(EIR, Expert in Residents),每年哈佛都会接受校外专家的申请,遴选后产生EIR,与中心签订不付薪酬的工作合同,保证对团队与项目辅导的专业化、持续化。

2.精细化资源管理,梯度匹配创业团队的需求

根据创业团队/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I–lab进阶式地为学生设计了四个阶段:Foundational Learning,Expert Resources,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s,Venture Incubation Program,这四个阶段可以理解成由初级到高级的一个递进,内容涵盖课程、讲座、创客工坊、通用性创业辅导、分领域的创业竞赛、专家预约辅导、VIP导师指导、暑期创业实习、寻找对接创业资源等等。

只有创业项目/团队发展了,有切实需求与承接能力了,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资源库。团队想申请获得的资源支持与团队所处的状态息息相关,中心经理会评估你的需求,进而做出资源与需求的匹配,这是合理高效利用资源的一种资源管理模式。

3.专业化的运营团队

虽然I–lab的最高管理机构——理事会是由13个院系的院长组成的,但凑齐这13位院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的运作主要靠中心的专职经理,他们通过项目的设计,不断盘活哈佛的无形资产、发掘哈佛创新的亮点并加以培育、引入社会资源、促进中心的良性循环发展。这些专职经理基本都在以下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有经验,包括但不限于创业孵化、法律、创办企业、某一类科技领域、市场战略、营销、政府关系等,应该说,这些专业化、专职化管理人员在中心的运行、学生的辅导、项目的孵化、创业文化的培育、资源的整合、生态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MIT的马丁·特拉斯特创业中心

(一)基本情况

麻省理工学院虽然只有一英里见方,但其学生与校友共成立了3万多家公司,而且这一数量还在以每年至少新增900家的速度递增。这些公司共创造了300多万个就业岗位,总计实现约2万亿美元的年收入。2012年,如果将MIT学生和校友成立的企业的收入算作一个国家收入的话,可排名世界第11位。

1996年,MIT建立创业中心,负责MIT创业教育的教学、研究与发展。秉承“知行合一”的校训,中心重点为将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连接在一起。2011年,在接受了专项捐赠后,该中心更名为马丁·特拉斯特创业中心。相比I–lab,马丁·特拉斯特创业中心物理空间并不宽敞,但处处洋溢着创新的活力,非常有科技创新创业的劲头。

马丁·特拉斯特创业中心面向MIT全体师生开放,立足现实问题,鼓励学科交叉,积极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研究。中心的创业生态系统包括:①丰富的课程;②多样化的公开活动(IAP, Independent Activities Period),包括讲座、沙龙、工作坊与论坛;③大量专业的创业俱乐部;④高质量的、分领域的创业比赛;⑤创业导师指导体系;⑥赞助以及捐赠支撑体系。这些人、项目、资源共同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创业课程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教育基础,公开活动与俱乐部是平台,比赛是漏斗与催化剂,创业导师与赞助捐赠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保障。

(二)经验与特色

1.ProfessorofPractice(PoP)

这是MIT“以科研为主的教师”中的一部分,大多是由在科技创新、创业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创业企业家组成。从产业及投资等领域再次走向课堂的PoP们,教学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结构化理论教学,他们将丰富的实践经验带给学生,激励和帮助学生的创业实践,并带来大量丰富的行业创业资源与资本。

2.创业课程丰富,并分领域纵深发展

MIT创业中心的课程非常丰富,并且不断在不同模块、不同产业领域甚至创新前沿细化。2011年,各类创业课程已达30门,按照模块,可以分为:创业理论、创业实践、创新产品、初创企业销售、创业金融、社会创业、创业领导力以及产业聚焦等。产业聚焦面向能源产业、医疗科技、大健康、生物工程、软件、数字媒体、新产品设计等领域,并且还在不断扩大。所有课程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模拟”特色。

3.专业的创业俱乐部,形成了运行良好的小平台

MIT的创业俱乐部超过20家,它们将学生、老师、创业导师、专家、资本聚在一起,是MIT创业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俱乐部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负责管理运营的,一般是围绕某个领域形成的兴趣团体,譬如移动媒体俱乐部;也有专门针对某个创业赛事成立的,譬如MIT $ 100K创业大赛俱乐部。这些专业的创业俱乐部,作为一个个独立又相互支持的平台,极大地聚集与激活了资源,活跃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是MIT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4.实战落地的创业比赛,加速并帮助了初创企业脱颖而出

有着24年历史的MIT $ 100K比赛,细分为多个竞赛单元,已经从初期的校园竞赛发展成为美国顶级的商业计划竞赛。之所以有这种地位,是因为比赛不仅仅是评出优秀方案、颁发奖金,其核心目标是帮助优胜者成功创业。

1990年初创的时候,比赛最高奖金为1万美元,吸引了54支团队参加;2006年的时候,奖金提到了10万美元,也成就了现在的名字——MIT $100K;2011年,参赛队伍上升为260支。

据不完全统计,累计至少有超过9000人提交了2300多份创业计划;其中150支参赛队伍的数据显示,至少有64%通过该赛事成立的企业生存下来或被并购,这100家初创企业累计获得超过12亿美元的风险投资。

5.资源整合平台是形成MIT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

MIT全校都在倡导并践行着学科交叉,这是MIT产学研工作的基础,也是创业生态系统的创新来源。同时,我们应注意到,MIT创业中心作为一个有形的平台,是聚合、整合众多资源,形成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MIT创业中心不仅可以将学校不同学科背景的教授、学生、校友联系在一起,而且可以建立产业界、创业者、投资人之间的正式联系。创业中心及其衍生平台可以聚集人才、项目、资本,为创业主体提供稳定而持续的对接。

三、密歇根大学的创业硕士项目

密歇根大学创业硕士学位是由其商学院和工学院联合主办的,于2012年启动,项目办公室设在工学院,按照项目管理的方式运营。该硕士项目面向全校招生,年度招生人数不超过30人。密歇根大学地处中部,既不毗邻硅谷、也不挨着128号公路,区域创新创业环境没有斯坦福大学、MIT和哈佛大学那么好,但是密歇根大学也在努力建设学校的以及区域内的创业生态体系,该硕士项目对密歇根大学也是一种创新性探索。

(一)基本情况

该硕士项目的立项由密歇根大学批准,学校重点审核项目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项目财务盈亏、人员聘请都是由项目决定的,学校与学院并不统一管理。

该一年制的硕士项目需要修满36学分,包括15门课程的课程学分(24学分),以及实习12学分。参与授课的23名师资中,来自工业界的仅1名,其余22名均为密大或其他学校的教授,这点与哈佛、MIT、斯坦福有很大不同。

(二)挑战与应对

密大该项目的招生不是非常理想,有时候一年度报名人数只有12、13人,由于创业团队缺少足够可选择的创业伙伴,报名人数少直接影响了教学项目的开展;同时师资成本非常高,项目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因此2014年停止招生一年。生源问题与财务问题是项目遇到的最大挑战。生源的匮乏实际上也间接反映出了密大创业生态系统、尤其是创业教育体系所遇到的挑战;而财务问题反映出大学对此尚需要系统的规划与投入。

从2015年起,密大创业硕士项目将直接向大学教务长报告,由教务长协调学校与不同学院的资源,加大投入,同时更鼓励学生的跨学科创新创业,鼓励将学校的科技成果在这个平台上做成实际的创业企业。密歇根大学教务长仅听取两个教学项目的直接报告,该创业硕士即是其中之一,也反映了学校对创业教育创新的重视。

第二部分 对北京大学创业生态体系建设的思考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业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创新创业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一直引领时代风气的北京大学在其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本次的著名大学考察,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可以对比思考北大的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设。

一、大学应坚持知识创造与人才培养,创新是创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基础

作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大学的核心还应该坚持知识创造与人才培养,这一方面是大学的本质使命。另一方面,只有研究型大学才能产生高质量的创新性成果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老师,这些是北大创业生态体系建立的坚实基础。北大有能力以大学的创新性成果与思想为基础,从产学研互为促进的角度出发,把一个创新想法与成果发展为一家创新企业,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激发其自身潜能与积极性

MIT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学生、教职员、学术研究这三个因素对创办公司的重要性,数据表明,有创造性和勇于创新的人才(今天的学生,明天的校友)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不管是参加课堂学习、学术研究,还是参加创业沙龙、创业比赛、创业辅导,我们都不应该仅仅将学生当作一个参与者,而要给予引导、注重启发、放手锻炼,将其作为主体创造者,充分激发其自身潜能与积极性。我们不能要求一个只会按要求工作的学生在一夜之间具备很强的创造性,我们只能真正将其不断投入到一个激励创新的环境中去,培养与激励其创新性。我认为,富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学生也是北大创业生态体系建立的核心要素。

三、在“大学—政府—产业界”的三螺旋模式中思考创业体系建设

“大学—政府—产业界”的三螺旋产业发展模式中,大学居于主导方,通过与政府、产业界的交叉互补,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科研成果,创造新公司,服务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提供给大学可申请的科研经费,并不断向大学寻求问题或挑战的解决方案,这些研究项目往往是创新性成果产生的直接来源。产业界的特点之一便是务实,重视实践,大学可以通过技术咨询、专利授权、技术转让等方式,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大学与政府、产业界的密切联系是创新创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

四、重视创业文化建设、创业平台建设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

创业生态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平台(项目)建设以及相关的制度建设。创业文化的建设相对无形,其建设与社会大环境、大学的发展愿景密切关联,一个鼓励创新、鼓励尝试的大环境,是有助于创业文化的建设与丰富的。

MIT的经验告诉我们,专职化、专业化的创业中心,非常有助于汇聚与整合校内外资源,这个中心需要独立于传统的学科院系之外,同时又与相关院系有良好的互动与合作。这种专职化的设置,使得学生与老师可以相对集中在研究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而在进行创业活动的时候,可以获得创新中心成体系、专业化的支持与帮助。这会提高学校整体的资源使用效率。

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会涉及很多环节,作为主体的老师/学生需要被鼓励,同时也需要制度的规范与保障,建立鼓励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也是生态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国家前一阶段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是从国家法律体系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被称为中国的拜杜法案,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但如何在操作层面细化落实,仍需要大学、大学产学研部门、院系以及老师们的共同努力。

五、建立更为开放的师资体系,以及专业化人才队伍

创业教育的重要基石就是课程建设。同时,从一纸商业计划书到开办一家公司,机会与风险并存,学生迫切需要有经验的创业导师的专业与持续指导。我们的实践与经验表明,兼具一定学术背景与产业经验的老师最合适授课,而成功的创业企业家、投资人、专业人士(财务、税务、法律、技术等等方面)最适合做创业导师。这需要我们建立更为开放的师资体系,借鉴MIT的PoP以及哈佛的EIR制度,给予想回归大学教书育人的业界专家们相应的位置。

同时,创业中心的建设也非常需要有运营能力的各类专业人才,他们应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较好的商业/技术产业背景、较为广泛的业界网络关系,这些人才是传统大学职员体系中比较缺乏的,绝大部分应该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并且提供给他们有竞争力的薪酬。这些具有创业精神、很强项目管理与执行能力的人才,是创业中心良性运营的核心力量,也是整合与盘活各种资源的重要因素。

【注释】

[1]作者为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副部长、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