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高校前进中的问题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高校前进中的问题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上海水产大学将近9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受过两次大的挫折。得知这一信息,学校主动和区政府联系,商议合作事宜。现在,上海水产大学在校学生数已超过7 000人,今年下半年将达到10 000人的规模,提前实现“十五”的目标。

跨入新世纪,一批由国家部委办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根据统一部署,这批学校中除少数归属教育部管理之外,绝大多数都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学校。上海水产大学也从2000年4月起正式从农业部“落地”到上海。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继续积极主动地争取中央部委的领导与支持,更多地注意向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的汇报和联系,虚心学习,深化改革,把握机遇,坚持发展,用发展的办法去解决高校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使学校的整体素质较快地得到提高。

1.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作为原部委办的高等学校,应该统一对学校定位的认识。部委办的高等学校,不管是工业院校、农业院校还是其他院校,首先应该是一所大学,也就是说,这些院校都应该努力遵循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在学科门类、办学层次、学生规模、教学质量等方面都要按照大学的要求去规划和建设;同时,这些院校又是行业特色十分明显的学校,应该继续弘扬自己的专业特点,扬长避短,在为行业培养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方面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将原来的小循环融入大循环之中,这就是说,原来我们这些学校比较注意与同行业院校的交流与联系,比较多地在本系统中发挥作用,这是需要的,对于促进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现在,则更要注意与其他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上著名的高等学校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从而进一步看到自身的差距和问题,激励加快建设和发展的紧迫性;还要在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这个更大的循环中寻找机会,争取发挥积极的作用。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多作贡献才能得到方方面面更多的支持。这就对我们这样的学校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写好两篇文章,即既做好为全国同行业、本系统的服务、又能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学校一定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规模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很大。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的校均学生规模只有三四千。为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各类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通过高校结构布局调整和学校内部挖潜,近几年来办学规模发展很快。以上海为例,20世纪末,上海的全日制本科院校的校均学生规模已经达到了7 000,到2005年将要达到10 000。而原部委办的高等院校规模都较小。

在上海水产大学将近90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受过两次大的挫折。一次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原来的校舍毁于战火,学校也停办了近10年,直至1947年才另选校址进行复校;另一次是在“十年动乱”中,学校被强行迁到厦门,直至1980年才得以搬回原址,但是,仪器设备毁损不少,图书资料也散失较多,更主要的是校舍占地面积大为缩小。尽管学校努力挖掘,逐步增加招生数量,到20世纪末已使在校学生人数达到近5 000人,比20世纪90年代初的在校学生数翻了一番,但是,距离当时的上海市本科大学校均学生规模在7 000以上还有较大差距。审时度势,加快发展就能赢来生存的空间。应该看到,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上海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对于高等学校的建设和发展都很支持,认为这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上海的市民企盼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同龄青年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3%,到“十五”期末将达到55%。这些都是高校发展良好的条件和基础。因此,经过反复研究,决定走出地域的局限,努力去拓展办学的规模。在上海郊区松江兴办大学城的推动下,上海郊区南汇区政府也想创办科教园区,以高等教育和科技产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得知这一信息,学校主动和区政府联系,商议合作事宜。在广大教职工的支持下,跨出了去郊区兴办新校区的步伐。现在,经过两年的建设,在离学校50公里的南汇区政府旁边已矗立起了崭新的校区:新增教学用房75 000平方米,学生宿舍70 000平方米,还有公用的食堂、教师宿舍、文化体育用房等,使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用房比老校区净增一倍以上;而且,后勤管理彻底社会化,教学区的物业管理、整个生活区的管理都由社区或企业来负责,学校则可以集中精力来研究教学管理、解决两个校区办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随着校区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也得到大幅度增长。现在,上海水产大学在校学生数已超过7 000人,今年下半年将达到10 000人的规模,提前实现“十五”的目标。

但是,机遇是与挑战并存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才的需求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行业所需的人才可以通过市场配置的方式得到满足,未必需要向原部委办的学校申请;而根据各省经济建设的需要,同类专业在不同院校中开设的情况越来越多。以水产为例,综合院校和农业院校中水产教育的本科专业已有60多个。因此,外延的发展必须与内涵的充实相吻合。原部委办的学校大多是很有特色的。而一所学校特色的形成是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是一种特有的文化嬗变现象。要想办成教学科研型的学校,还须不断提升办学的层次,有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多培养研究生,在特色化上下功夫。那就要在重点、特色学科的建设上有所发展,科研项目和经费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的经济实力会有所增强,在增加教学经费的同时,就可以增加对重点学科的投入。通过整合校内资源,优化配置,这些重点建设的特色学科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同时,适应社会的需要,新学科、新专业的建设也须加快推进,专业的规模也可适度扩大。这样,做到特色学科优势明显、多种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的前进就更加扎实了。在科研项目和经费的争取方面,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聘任骨干教师担任科研的关键岗位,形成发展方向明确、结构较为合理的科研队伍;明确科研主攻方向,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进一步加强科研基地建设,促进科研质量管理。这样,科研项目和经费就能逐年增加,进而带动研究生教育、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坚持发展,就要努力去创新,并注意保障条件的配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给学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办学品种上可以做许多新的尝试。与企业合作,双方联合培养本科生,学校提供品牌和资源,企业提供专业的课程与实习园地,并尽量创造就业的机会与岗位;与国外的大学合作,创办新的本科专业,从而为引进教材、实施双语教学、提高本校师资的专业水平创造条件。在后勤保障方面,通过贷款筹资,建设新校区的物理、化学、电工等一批基础实验室,改造老校区的机械CAD、基础生物、资源环境等一批专业基础实验室,新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计算机房,装修教师休息室,更新教职工的办公设施,使得教学条件和办公条件大为改善,广大教师可以更加心情舒畅地去做好教学和科研工作。

2.练好内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抓好本科教学质量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是学校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和认真实践。”作为高等学校,怎样从我国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去满足人民群众获得切实的文化利益的需要,那就必须在招生规模逐年增加的情况下,继续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我们所面临的新情况是: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同龄青年的毛入学率已达百分之十几。上海的高等教育正在走向普及化:同龄青年的毛入学率已达43%,“十五”期末将达到55%。因此,青年学生入学的压力在逐年递减,而入学后的压力在逐年增加;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矛盾将会比较突出,学生中的浮躁心态有所滋长;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在上升,传统的望子成龙思想仍有相当的市场;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办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将加大,还将在大众传媒上披露有关信息,若不注意质量问题,将会出现限时整改或减少招生的情况。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社会环境和青年学生在呼唤优质的高等教育,而教学质量的好坏更是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高等学校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集中解决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而在谈到转变工作作风时,李岚清副总理指出:“转变工作作风,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校必须加大改革力度,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使人民群众能够感受到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资源。”因此,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仅是办好大学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更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是转变作风的具体体现,也是关系学校未来前途和发展的大事。应该充分认识加强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学校前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或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两个校区或者多个校区办学会增加工作的难度,管理上也会出现一些疏漏。在各种各样合作办学开展的时候,也会发生不少问题,诸如教学管理、质量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有些已经出现了,有些以后也可能会出现。但是,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而且,有些问题的出现也不完全是发展所带来的。对于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见了矛盾就绕开或停滞,甚至后退。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调查、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如此经过几个往复,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学校的办学与管理的水平也就提高了。因此,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时候,也要研究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使工作措施更有针对性。

在谈到教学质量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学生知识技能的欠缺最多只是个次品,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问题最终将导致出现危险品,这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和国外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解决思想教育的问题,除了方法与内容外,最终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做到爱国荣校,也要靠学校的发展。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的精辟论断,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学校发展了,综合能力提高了,增加教学投入的力度会更大,实验室的建设会更好,教职工的待遇会进一步提高,这些都会促进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的质量,各项工作都能有序推进。

提高教学质量是个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每个学期或学年应该有所侧重,常抓不懈,扎实推进。

首先是学校的各级干部要重视这一工作,经常研究,并落实措施。同时,要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联系实际开展讨论,使大家来关心、参与这一工作。教育部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高等学校学科教学评估验收体系,并适时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检查。可以迎接这一检查为抓手,在高校内部先行教学评估的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从而把教学质量抓上去。

其次是充分发挥高年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作用。高年资的教师因为年龄的关系都已退出教学岗位,把他们中间身体好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织起来,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参与一些教学评估和督导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在职教师中,这些年来各校都涌现了一批师德优秀、教学工作成绩突出、尽心尽责的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把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带上去。

再次是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教材建设。重视生产实践、结合生产实践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促进教学和科研,这是一批学校的成功经验。要继续把这一经验加以推广,并且下功夫把实验教学抓好。教材问题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突出问题。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曾提出“高等学校要全力以赴地提高质量,在教学内容上跟上最新发展趋势”。这里的教学内容更新,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二是选用的教材,要跟上时代,有新内容。教育部的文件对各类专业使用近3年出版新教材的比例都作了规定。应该努力朝这个目标去推进,这是抓教学质量很实的一个措施。

3.深化改革,认真提高队伍素质

坚持和加快发展的基础在人,关键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发展了,学科建设加强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待遇改善了,就能稳住学校的中青年骨干队伍,同时吸引校外的优秀教师来校任教,形成筑巢引凤的优势;而正是依赖了这些教师,才能促使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持续稳定地发展。这样,就能形成良性循环。

有一位校长说过,办一流大学,不在于有几座大楼,关键要有几位大师。要建设一流的特色大学,必须要有几位国内外知名的大师级的教师。而想达到此目标,必须从基础抓起,扎扎实实地推进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应该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努力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这是建设教师队伍的重要前提。

——建立、健全奖励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确定制衡机制,完善评价机制,实行聘任制度,从而促进教师队伍不断优化。

——抓紧培养学科带头人并形成梯队,使学科建设能够持续发展,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尤其要注意提高教师的职业神圣感和敬业、奉献精神,树立起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上述工作,大多是常规性的工作,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来推进。

为了建设一支水平高、素质好、有活力的教师队伍,为了全面提升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层次,为了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青年学生,很多高校开始全面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

从职称评聘到职务聘任是一次很大的改革。我们知道,从1956年开始实施教师职称制到现在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当时的教师职称终身制是与国家实施的计划经济的体制相吻合的。近20年来,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为适应这么一个经济基础的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也应有相应的改革,即逐步实施契约式的管理方式,淡化身份,强化岗位,按需设岗,择优聘任,契约管理。

但是,从过去的终身制到现在实施契约制,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因为:教师身份的单位所有还不可能使其马上成为自由职业者,目前与身份挂钩的待遇还有十几种;整个社会的人员流动还没有形成气候,对流动人员的社会偏见还没有完全摈弃;学校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有些待遇上还有很大的落差;依法治校的实现也还有一个过程。

根据这些现实,在开展聘任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坡度”,努力做好过细的工作。在科学、合理设置岗位的基础上,择优竞聘时既让中青年优秀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又让“老人”、即已经有职称的教师,只要能够认真履职、身体健康、师德良好,在同职务聘任时予以优先考虑。对于个别不能认真履职、师德较差,甚至有教学事故的教师,既要坚持标准,予以低聘或者不聘,同时要有详实的材料来应对申诉,并做好说服疏导工作,避免矛盾激化。

开展教师职务聘任工作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他工作也要跟上。教师的职业道德、政治素质不会自然提高,要加强建设。除了纳入聘任工作程序,还需安排有效的学习和教育内容。教师的待遇需要尽快提高。学校应该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分配制度改革,让广大教职工的待遇普遍有所提高,让担任重点岗位、关键工作的教师待遇有大幅度提高;通过住房货币化分配改革,使教师的住房条件尽快改善,真正做到安居乐业。当然,这些都有赖于学校的发展。

总之,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发展是硬道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这些年来,我们解决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都是用发展的办法。我们强调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西部大开发;鼓励科技创新,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都是为了加快发展。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已成为我们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条基本经验。对此,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稳定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靠学校的发展;要建设一流的特色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要靠加快发展。而要坚持发展,就一定要深化改革,破除一些陈规陋习,在体制、机制上注意创新。同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把握好节奏,思想领先,友情操作。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能按照规划加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此文原载《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与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