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用科学的社会发展方法论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用科学的社会发展方法论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在社会发展模式究竟如何合理安排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部类安置、区间安置、社会经济成分安置等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即,要同时抓住社会发展中“对子”的两极,而不能只抓一极而无视另一极的存在的“一点论”行为。“统筹兼顾”是对社会发展的“两点论”、“重点论”相结合的最好诠释,它所涉及的就是如何科学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从而确保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科学社会发展方法论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_东方社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 中、印、俄发展模式比较

1.在发展的基础上趋向均衡

东方社会面临着诸多矛盾,在这诸多“对子”中主要矛盾决定了何者成为重点或优先解决的内容,而矛盾的另一方则成为非重点内容或次要内容。因此,根据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来决定社会结构中各个“对子”的主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常态,人类社会前进必须坚持“重点论”,而不能放任平均主义变种的“均衡论”。

同时,在社会发展模式究竟如何合理安排经济政治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部类安置、区间安置、社会经济成分安置等问题,要坚持“两点论”,即,要同时抓住社会发展中“对子”的两极,而不能只抓一极而无视另一极的存在的“一点论”行为。

“统筹兼顾”是对社会发展的“两点论”、“重点论”相结合的最好诠释,它所涉及的就是如何科学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从而确保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世界上的发展理念经历了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的“增长型”发展理念,强调“经济”优先,而对于发展的“质”,即,与经济增长的“量”构成“对子”的发展的“质”如何这一极都没有考虑。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所盛行的“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这就是把与“经济”相对应的“政治”这一“对子”的一极加入进来。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的“文化进步型”发展理念就是把与“经济”相对应的“文化”这一“对子”的另一极加入进来。这样,经济、政治、文化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三大部分共同出场,来拷问经济增长。在20世纪9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又调整了一个角度,从历史的视野中看待发展问题,既照顾到了发展的历史,又照顾到了发展的当下,还照顾到发展的未来,从而实现了对经济增长的“纵横交织”的覆盖、规范。

如果说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还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要抓”的认识,21世纪后,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有了一个更清晰、更规范的认知:到十六大经济、政治和文化(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建设”,到十七大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四大文明”建设,再到十八大报告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建设格局,发展理念一直在从“不均衡”趋向“均衡”。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为“均衡”而“均衡”,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动态的平衡,这是社会发展本体方法论的内在要求。

2.用务实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说:“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大胆地试,大胆地闯。”[31]确立了不靠运动、而是务实方法推进社会发展的理念。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指出,要保证“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而其中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不动摇”,具体到社会发展模式中,就是从中国当下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从当下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出发,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发展的本体方法论;“不懈怠”,就是以积极的态度,抓住当今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积极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坚持社会发展的决定方法论;保持开拓进取状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推进改革开放,坚持社会发展的矛盾方法论;“不折腾”,是按照历史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办事,摒弃主观意志的随意性,遵守社会发展的否定方法论,将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精神全面贯彻到社会发展模式中。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0.

[2]孟伟等.演变后的俄罗斯,[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75.

[3]张建华.激荡百年的俄罗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29-330.

[4]孟伟等.演变后的俄罗斯,[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117.

[5]孟伟等.演变后的俄罗斯,[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0:121.

[6][俄]普京.普京文集(2000-200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

[7][俄]普京.普京文集(2000-200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

[8][俄]普京.普京文集(2000-200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

[9]林承节.印度独立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7:27.

[10][印]鲁达尔·达特等. 印度经济(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466.

[11]孙士海等.列国志印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15.

[12]孙士海等.列国志印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2.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8.

[14]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15]列宁.列宁全集(3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11.

[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7.

[17]列宁.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6.

[18]列宁.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0.

[19]列宁.列宁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0.

[20]列宁.列宁文稿(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94.

[21]江流等.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18.

[2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0.

[2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3.

[24]程恩富等.当前中国七大社会思潮评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J].2013(2):5.

[25]洪伟.印度改革争论没完没了,国际金融报,[N],2000-12-07.

[2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27]冷溶等.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2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6.

[29]马克思.资本论(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993.

[30]冷溶等.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3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