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融合教育课程调整常用的六种方法

融合教育课程调整常用的六种方法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更新观念,转换机制,全面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的深化和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高校不断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努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办学道路为长远目标,把学校办成居国内同类大学前列的教育与科学中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形势下,重要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

邓小平同志年初南行时的重要谈话,高瞻远瞩,大大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对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指导意义。回顾总结近几年来浙江大学改革进程,尤其自1989年初国家教委批准我校进行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我们坚持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科研、人事、后勤、管理、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增强了办学的动力和活力,逐步建立起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机制。通过学习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对照检查我们的工作,深感形势之紧迫,改革任务之艰巨。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更新观念,转换机制,全面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的深化和事业的发展。

一、改革必须确立长远目标

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高校不断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努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办学道路为长远目标,把学校办成居国内同类大学前列的教育与科学中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本文原载《中国高等教育》1992年第7、8期。

高校改革必须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建设教育和科研两个中心,坚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服从于和服务于“两个中心,一个根本”。

基于以上认识,浙江大学所确定的综合改革具体目标是,紧紧围绕“两个中心,一个根本”,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浙江大学建设成为国家高级理工人才立足于国内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从事高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高科技产业的重要辐射源;成为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科技和发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成为吸引国外智力和国内外优秀人才的教育和科研中心。

实践证明,努力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的办学道路,建设一流水平的大学,对于社会主义事业高级建设人才和接班人的培养,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在改革思路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深入学习和领会小平同志谈话精神,关键是贯彻落实到改革的实际行动中去。回顾总结近几年来的改革历程,至少已给我们带来三个方面的有利因素:一是通过教育、科研体制改革,拓宽人才培养途径,调整和提高层次结构、学科专业结构,科研面向经济建设等措施,学校教育和科研工作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二是学校综合实力确实有了增强,在师资队伍、科技校产、校园建设、财政运筹等方面都得到了改善和发展;三是机制正在逐步转换,办学水平和效益得到了提高,初步建立了科学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学校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办学的潜力得到发挥。

在新形势下,重要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尤其是要善于结合国情、校情,学习和吸收国内外高校各种有益的管理经验和有效的机制,建立和完善高层次国际教学科研交流合作的机制、渠道和方式,扩大开放。如果不转变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改革的步子就迈不开。我们应当明确,对凡是有利于学校综合实力增强,有利于改善师生生活条件和办学条件,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工社会主义积极性的改革措施,都要敢于试,敢于闯,勇于实践和探索。

三、审时度势,调整结构

深化学校改革,就要根据“三个面向”的需要,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结构。

一是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学校自身所处地位,重点高校应当及时调整办学层次结构,从培养本科生为主转移到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战略轨道上来。同时调整本科和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结构和内部层次结构,在控制学校总体规模前提下,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使重点高校办学层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高级人才立足于国内培养的重要基地,促进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浙大目前在校博士生已发展到325人,是1986年的3.3倍,研究生已成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生力军。

二是要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和四化建设需要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及课程结构,加速传统学科更新改造和新兴学科的建设布局,合理配置理工、文管学科门类,使重点高校建设与人才培养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校去年合并了光仪系、科仪系,组建光电与科仪系,集中发挥光机电算学科综合优势。今年又调整了化工系、化学系学科结构,新组建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加强新兴学科建设;调整强化建筑工程学院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形成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的教学、科研、设计、工程一体化。最近又加紧拓宽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科领域,在已有的企业、科技、国民经济管理基础上,增设外贸、金融、商检等专业方向。学校设立了学科建设基金和科技贷款贴息基金,专门用于支持重点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孕育高新科技产业。

四、转换机制,增强办学活力与动力

建立与完善考核奖惩与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择优选聘的竞争机制,“五定一评”的自我约束机制,是调动广大师生员工改革积极性、增强办学活力和动力的有效途径。我校自1989年以来实施“五定一评”制度(定任务、定编制、定岗位、定经费、定教学科研用房、考核评估),作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完善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内容。强化完善年度工作考核制度,对各系、部门和教职工实行分类分级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务晋升、工资晋级、岗位业绩津贴紧密挂钩。同时不断完善和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已逐步实施了校内工龄津贴、现职津贴和业绩津贴,增强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群体素质。

建立择优选聘的竞争机制,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聘任中以“按需设岗、按岗定编、公开公平、择优聘用”原则进行,对晋升高职实行量化考核评审,保证了质与量。我校1991年起已全面推行这种做法。同时改革公费医疗保险和建立退休保险制度。对考试考查、毕业设计试行相对评分、合理淘汰制,实行记实考评,奖优汰劣。学生分配就业试行以学校为中心,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优选优派,对留校毕业生选留采取流动编制办法,公开招聘,择优选留。对干部实行定岗考核聘任相结合的办法。对中青年学术骨干进行遴选,建立业务档案和技术职务晋升特别评审制度。校办科技产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实行企业与事业编制分离,保证事业编制紧缩、人员精干,把校办企业推向市场,按国家企业法规定,逐步施行工资与利润挂钩和利润递增包干制,试行职工参股,校内联营和社会联营、合资等形式,建立科技产业经营性机制。

办学条件的改善是保证办学质量提高的物质基础,是造就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条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不断增加投入。在国家逐步增加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基础上,学校要树立一靠国家,二靠自己,三靠社会各方筹资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的观念。学校要积极依靠自身力量(对社会教育服务、发展科技产业等)争取经费,并通过试行财务复式预算、建立财务公司,利用科技信贷、集资融通资金方式,增强机动财力;同时广泛加强与海内外社会各界的联系,争取捐赠与集资。校内要建立健全校、系、所三级理财,宏观控制,微观放活,集成三方投入,多渠道集资的财政良性循环控制,保证学校事业正常发展,增强活力。

改善办学条件,除了改善基础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外,当前特别重要的是改善中青年教职工的住房条件,改善他们住房紧张的困难状况。安居才能乐业。同时应尽可能保证教学、科研及管理骨干教职工的经济收入维持在当地社会平均经济收入的中上水平,以利于稳定和调动教师干部的积极性,为造就一支质量高、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队伍创造前提条件。

五、理顺校内管理体制,深化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校要在继续试行校长负责制试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完善以各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加强党支部建设,建立健全校、系、所和部处(室)务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教、管、育、导”有机结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把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严格管理、教书育人、积极疏导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倡导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要逐步增强基层的活力和动力。我校在综合改革中实行的按系办学的办法,是行之有效的,它打破了专业之间的分割,拓宽了专业学科基础,更适应于现代科技和商品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二级学科建立研究所、室的教学科研体制,改变了过去系所合一、集中管理、统得过多过死的模式,使研究所、室投入实运转,生产力得到很大解放,使二级学科真正成为以学术领导人为首的教学科研实体,成为学校教育、科研中心的基础。学校科研经费经过多渠道的争取,大幅度地上升。1991年完成科研项目65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发明奖3项,发表论文居国内同类大学第二位。改革成果表明,充分发挥研究所、室的活力,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过程紧密结合,是完成高级人才立足于国内培养的任务,促进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充分发挥基层改革积极性的同时,要逐步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学校机关必须分清责权,精简机构,精兵简政,严格定编考核,放权于基层,提高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学校“两个中心,一个根本”任务的完成尽职尽力。不要去管那些不应管也管不了的事,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管好规划和政策、教师和干部骨干队伍建设、质量保证和评估考核、审计监察等方面上来,并为基层提供优质高效的生活和教学、科研后勤服务。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处于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是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高等学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必须在全国上下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力争经济更好更快地上新台阶的大环境中,抓住有利时机,与全国人民一道鼓实劲,办实事,深化改革,迎接挑战,为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大学积累新经验,做出新贡献。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