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流调查的目的
这里的客流调查是指公共交通企业有目的地对客流在线路、方向、时间、地点、断面上的动态分布所进行的经常的或定期的,全面的或抽样的调查并进行分析的过程,是对城市居民乘车需求情况的分布资料的收集、记录和分析过程。
经常系统地进行客流调查是为了研究线路在各季节、各月、各周中及昼夜小时客流量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客流调查可以使行车作业计划组织设计更切合实际。通过经常的定期的客流调查,可以检验运行调度措施、行车运行实际情况和客流实际的偏离程度,并根据客流动态对其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客流调查是公共客运经营管理的基础工作,掌握客流的规律,有利于合理地平衡行车计划,缓解高峰时间乘车拥挤的矛盾,避免非高峰时间车辆空驶造成的浪费,合理经济地使用车辆。通过客流调查资料的分析,了解线路客流在各断面上、时间上、方向上的不平衡性情况,合理配备车辆,编制符合实际的行车时刻表,使运营调度科学化。
二、调查的作用
乘客是公共客运交通的服务对象和研究对象,对客流的动态调查与分析,是公共客运交通部门必须经常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客流量是随着时间变动在各个方向和各个断面上不断变化的,通过调查,掌握客流变化的动态规律和特点,为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改进调度措施,充分发挥车辆的运营效能,提供重要信息和决策依据。具体地说,包括合理布设线路网,开辟线路,调整现有线路;合理设置停靠站或调整原有停靠站;选择客运交通工具的车种、车型,经济合理地配备运力;组织行车调度,编制行车作业计划,改进调度措施,制定公共交通企业的长远发展规划,适应城市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乘车需求等。
三、调查的种类
客流调查要根据一定的目的和需要进行,有以下几种:
1. 季节调查
季节调查是指每季节进行一次,至少要在冬夏两季固定的时间各进行一次。
2. 节期调查
节假日的客流调查,可以分为节前、节日期间的调查。节前调查的目的是为安排节日的运行调度提供预测,节日期间调查是反映节日期间的实际情况,为今后的节日调度积累资料。
3. 日常调查
日常调查是调度部门的基本工作。对现场调查的资料,必须符合定时定点的原则,便于分析和汇总。
4. 随车调查
随车调查是指由专人乘坐在线路运营车辆上,逐站地记录两个方向的上下车人数。
5. 驻站调查
驻站调查是指派专人在站内记录上下车人数以及通过驻站点的车内乘客人数。
6. 出访调查
出访调查是指派专人走访调查单位,了解该单位所属人员乘车情况和参与该单位主办各项活动的人数。在一定范围内对所有调查对象都进行调查,这虽然能全面反映客流动态,但是因受调查力量等条件限制,实际应用较少。通常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按照数理统计方法做数据处理,取得资料。
7. 间接调查
城市客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长,城市建设的发展会影响居民的出行次数和距离。因此,应定期从有关部门了解、收集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资料,以便及时掌握客流的变化趋势。
8. 直接调查
直接调查就是进行出行调查、月票调查和单位调查。居民的出行活动是构成客流的基础,月票乘客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基本乘客。广大企业事业单位的上下班时间和工作班次构成是影响客流的基本因素。直接调查的内容一般均按调查目的,设计专用表格。直接调查还包括现场调查,其中有集会调查和线路现场调查。
1)集会调查
集会调查是对客流变化有较大影响的大型活动进行专门性的调查,因为大型活动能产生大客流的集散量,必须派专职人员参与集会观测,为现场调度提供动态信息。
2)线路现场调查
线路现场调查是在固定的线路和站点上对客流来源去向进行调查,是公共交通调度部门的日常业务。
四、客流调查的常用方法
客流调查方法包括问询法、观测法、填表法、凭证法和计票法等。客流调查,一般都需要积累比较长期的资料来进行分析,选择哪种调查方法合适,需要在熟悉各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分析的要求来决定。选择调查方法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尽可能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时间消耗,取得能够满足需要精度的资料;二是尽可能以最简便的方法,得到被调查者的配合,保证所需资料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问询法和观测法是公交企业经常采用的两类调查方法。
1. 问询调查法
问询调查法按照调查地点的不同,有驻站问询法和随车问询法。
1)驻站问询法
驻站问询法是指派专人在调查站点内通过询问来调查乘客在线路上的起讫点及客流其他情况的方法。驻站问询调查的记录表可以参考表5-2。这种方法适合于了解线路某个段或某几个站点客流资料的情况。
表5-2 驻站问询调查表
2)随车问询法
随车问询法这是指派专人在车上,沿线询问调查乘客在线路上的起讫点及客流其他情况的方法,也称为跟车问询法。随车问询调查的记录表可以参考表5-3。若了解全线路客流去向情况,通常采用这种方法。
表5-3 随车问询调查法
3)问询调查数据的汇总
将驻站或随车问询调查得到的资料按分组时间汇总后,填入“乘客方向数量汇总表”(表5-4)中。每组时间一张表,以站点对角线(从左上角至右下角方向)作为基准,上行方向沿线各站的资料列入右上方的直角三角形表内,下行方向各站的资料列入左下方直角三角形表内,这样,上下行两个方向的两个三角形表就构成了一个方形的乘客方向数量汇总表。
表5-4 乘客方向数量汇总表(某时段)
说明:
规定A到E方向为上行方向,上表中,右上部分字体加粗的部分数据为上行方向各站乘客统计数据,右下部分数据为下行方向统计数据。
(1)各站上车量的计算。将上表中横向的数据相加即可得到每个站的上车人数,例如A站上车人数=50+60+45+20=175人,B站上车人数=25+20+35+35=115人。
(2)各站下车量的计算。将上表中纵向的数据相加即可得到每个站的下车人数,例如A站下车人数=25+50+60+50=185人。
(3)方向断面通过量的计算。方向断面通过量是指在上行或者下行方向上,通过两站之间断面的客流量,以上行方向断面客流通过量为例,其计算方法为:
以表5-4数据为例,上行第1个断面即为AB断面,其通过量为A站上车人数,即175人,第2个断面即为BC断面,其通过量=175+(20+35+35)-50=215人。以此类推,可计算上行或下行所有断面的客流通过量。
旅客通过量表示某站段的乘客流动程度,在运营组织中有较大的实用意义,是设计行车组织方案,解决行车现场问题不可缺少的依据之一。
由上可知,问询调查法提供了基于分析线路客流的乘客分布情况,是调查线路运营实际情况的好方法,为确定线路的行车组织形式、车辆调度方法以及车辆配备等汇集了乘客数量和方向的数值依据。
2. 观测调查法
观测调查法包括以下3种方法:
1)高断面观测法
高断面观测法是指派专人在旅客流量比较多的路段,选取一个合适断面,观测通过该断面的车辆的车内人数,以得到该路段的乘客通过量等客流情况。
高断面观测调查表可以参考表5-5。通过高断面观测,可以了解全日各时段客流量变化的程度,评价高低峰时间配车是否合理,以作为配车或增减车辆的依据。
表5-5 高断面观测调查表
运用高断面观测法要注意:
(1)断面的选择。要根据日常的观测和工作要求确定恰当的断面地点,应以熟悉线路情况的人员来正确估计流量的密度。一般可以将高断面设在靠近停靠站点的地方。
(2)调查日期。可以根据客流规律来决定,因为一周里的平日与假日不同,而平时又因企业交替公休,乘客多少也不同,所以调查日期应确定得当,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持准确性。
(3)资料的统计分析。可以把原始记录以半小时作为组距,结算出通过班次、通过量、平均车容量等数据,高断面观测汇总表见表5-6。根据高峰和平峰的客流量,按照车型定员来检查载运人数多少。如果高峰期太拥挤并有留站人数,就要采取有效的调度方法以增加运输班次;而在平峰期时,如果流量少,就要减少班次。
表5-6 高断面观测汇总表
求半小时班次的计算公式为:
半小时内班次(车次)=(每30分钟通过人数+同时段留站人数)/ 计划车容量
而半小时的行车间隔计算公式为:
半小时行车间隔(min)=30/半小时内班次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处理简单,整理资料快,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客流变化情况。还可以利用调查资料及时修改行车时间表,虽然资料的正确性与实际情况略有出入,但是一般相差不大,完全可以作为运力和运量的平衡依据。
2)随车观测法
随车观测法是在线路上的运行车辆中派专人记录沿途各站上下车乘客的数量以及留站人数。随车观测的调查车辆数量,可以每车调查,也可以抽其中部分车辆来进行调查。调查表格参考表5-7。
表5-7 随车观测调查表
调查得到资料,按以下步骤进行汇总:
(1)首先,按分组时间段,将观测记录原始表格中的数据汇总后,填入表5-8中。
表5-8 汇总表一
(2)接着,按单向的各分组时间段,将各站上下车量分别填入表5-9中。
表5-9 汇总表二
(3)最后,按单向的各分组时间段,分别计算各站段的旅客通过量,填入表5-10中。
表5-10 各站段旅客通过量
3)驻站观测法
驻站观测是在规定时间内派人分驻各个调查点记录上下车人数、留车人数和留站人数的调查方法。按清点留车人数的观测方法的不同,一般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点录乘客实数,另一种是估计车厢内载客的满载率程度。这两种方法在实际中都可以采用。驻站观测调查表可参考表5-11。
表5-11 驻站观测调查表
具体操作办法为:
(1)直接清点车厢内的载客人数,在不易点清时可按车厢内站立人数的均衡程度以每平方米站立人数来估计。
(2)事先制定出车厢满载的标准,调查员按满载标准来估计车厢内的载客数。
经过观测后得到的调查资料,按行车方向分别汇总在表5-12中:
表5-12 驻站观测数据汇总表
在一条线路上,选择哪一个停靠站作为观测点,是要根据平时掌握的资料和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来决定的:假如研究一条大线路上是否需要增加一段较短的辅助线路,就应该选择可作终点站的观测点,这个点既是沿线的主要站点又有流转量较大的特点;如要研究停靠站是否增加、撤销,是否开辟临时站,或者确定大站车、区间车是否需要每站必停,就可以根据观测的数据资料来分析决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