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语》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认为君子应通过修身完善自我修养,能够不断反省自己,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仁德的追求中锲而不舍,才能达到“仁”的境界。遇到问题找自己的原因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然君子则不同,过而能改,方能提升自己。因此,君子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唤醒人们找回良知本性,使他们回到正道上来。历史上的贤德之士都是修身自省的典范。

孔子认为君子应通过修身完善自我修养,能够不断反省自己,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仁德的追求中锲而不舍,才能达到“仁”的境界。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君子哪儿做得不对,会从自己内心去查找原因,要求自己做好,从而修正自己;小人则是向外去查找原因,要求别人做好。遇到问题找自己的原因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反省自己,从思想意识、言论行动等各方面去审视自己是否遵从道义原则。孟子说:“如果关爱别人,可是别人却不肯亲近,那首先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如果劝谏别人,可是没有成功,那就要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够不够?如果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就要反问自己,自己的真诚够不够?当行动未得到预期效果时,不要埋怨别人,首先应当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认真复习了?”自省是理性的智慧,是自己真正主宰自己。君子要通过时时内省不疚,逐步完善修养以成就高尚德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开明德性,以达至善。

孟子提出道德是天赋,是人心所固有的,且天心与人心相通,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善良天性和品德,如果能够保持德性和努力提高自己的修养,那么“人皆可为尧舜”。这里孟子指出做人应有的四种德行:“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此“四端”正是仁、义、理、智“四德”的基础,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皆具有的善德渊源,也是人性的价值所在。君子要“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即修身是知天、敬天,达到崇高境界、具有博大仁爱胸怀的必由之路。孟子提出了内向修养理论,而不是向外找,要坚守自己的良知、本心,做人做事讲原则、讲正气,就能做到“充实而有光辉”,感化别人一道行善,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孔子说君子能“内省不疚”。小人有错总要推诸他人或文过饰非,无法面对自己的缺失。然君子则不同,过而能改,方能提升自己。一次,宋国遇到了水灾,鲁国派使者前往慰问,宋国国君回应说:“寡人不仁,因为斋戒不够诚心,徭役扰乱了百姓的生活,所以上天降下此灾,又给贵国国君增加了忧虑,以致劳烦先生前来。”孔子知道后说:“看来,宋国会很有希望的。”学生们问为什么,孔子说:“当初桀、纣有过错却不承认,很快就灭亡了。商汤、周文王知道承认自己的过错,很快就兴盛起来了。过而能改,君子之道,善莫大焉。”宋国后来果然成为国富民强的国家。

孔子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说:多回过头来检讨自己的过错(反躬自省)而少责备别人,就能远离怨恨了。如果世人能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勤于改正自己的心性缺点,管好自己,碰到什么不如意事,就不会一味地往外推责任、苛求别人、管别人,反而会体谅别人、宽恕别人。这样自然能减少很多纷扰和怨恨。

在很久很久以前,因为有许多猛兽出没在人们生活的环境周围,因此大家就组成部落,共同防卫,没想到,赶走野兽,洪水却又淹没了人们住的草屋,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

有一个聪明的人叫大禹,他使用疏通的方法,经历了十三年,才逐步将漫天大水化为小河,百姓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

大禹治水成功,百姓们都高兴极了,因为他们又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了,许多诸侯认为他是明君,于是前来归顺。只有诸侯中的“有扈氏”因故起兵叛变,于是大禹便派他的儿子伯启去制服他。两方大军在“甘”这个地方打了起来,伯启的部队大败而逃。

跟在伯启身边的将领们要求伯启稍做整顿后再出兵还击。伯启摆摆手说,不用再战了。将领们都觉得奇怪,伯启为什么说不用再战了呢?

伯启顿了顿,说:“有扈氏扰乱老百姓的生活,我才奉命来围剿他。大家想一想,我的地盘不比他小,率领的部队也是最精良的,结果我却不能完成任务。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譬如我没有以身作则带领属下,管教部属的方法也不如他。所以,如果我要让老百姓恢复安居乐业的生活,我必须先纠正自己的错误。”

此后,伯启认真要求自己,与一般的兵士一同作息,天还未亮,就起来操练,生活变得朴实,并选用有品德和才能的人来商讨国家大事。有扈氏从其他诸侯那里知道了伯启的改变,不但不敢举兵来犯,反而带兵前来归顺了。

发生冲突矛盾、出现麻烦事,为何要找自己的原因、修正自己呢?其实冷静地想想:真有心要升华自己的话,从千变万化的人情世故中,抓住不如意事发生的瞬间,去领悟因果关系,不也是绝佳的、难得的机会吗?就算不是我们的错,养成“凡事先找自己的原因”这样的习惯也是自我负责的态度。

但绝大部分的不如意事,都有自己的原因在里面,更多的是表面意识不到的深层原因,如果没有深入查找自己的修养,怎能发现不足、修正自己呢?自己的身体、精神难道不是个小世界吗?难道不是归自己管的吗?那么自己遇到不如意事必有原因,怎能说没有自己的原因呢?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不足,支配着偏差的言行,造成不好的结果,这其中的因果报应,就是自己修养的不足造成了不如意事。小人缺少查找自己不足的修养,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当然就会盯着别人的不足,一味地要求别人了。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君子每天都要省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和起心动念是否符合天理,如果不修德,就会放纵个人的欲望,就会因迷失自己而堕落。因此,先贤们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们迷失的善良本性。每个人都有善恶两种因素,抑恶扬善就要严以律己,绝不能随波逐流。通过教化,善性是完全可以回归的。因此,君子的责任就在于帮助、唤醒人们找回良知本性,使他们回到正道上来。立德修身的要求是做人要诚实守信、正直善良、谦虚忍让。因此,要倡导多读圣贤书,修去个人私欲和一切不正的因素。儒家修持身心所体现的更高人生价值,目的是兼济天下,经国治世,造福于民。

历史上的贤德之士都是修身自省的典范。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都是古代圣人,他们都是经过严格修身而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同时他们的道德践行又建树了“博施于民而济众”的功业。使民风淳厚,是人心向善的结果。

孔子和他的学生都非常重视反省自身。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始终重视修身,最后才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孔子还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有德行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见到有人做得不好,也要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情况。他强调有过必改,主张“过则勿惮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他本人非常欢迎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并认真改正,“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看到颜回“不迁怒,不贰过”,非常赞赏这种闻过则喜、知过必改的可贵品质。扎实的修身基础,正是孔子及其学生们在任何环境中能够矢志不渝的实践和弘扬道义的原因所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