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是以道德来区分小人与君子

孔子是以道德来区分小人与君子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孔子不承认自己“圣”与“仁”。孔子当场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是。“毋我”,也不能走向它的反面,处处自以为非。其实,不自以为是,也包含着不自以为非。这非孔子在夸海口,说大话,这是孔子的自信。孔子真正执掌权柄,摄行相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这不长的时间,孔子按照自己的治国理念治理鲁国,其国势蒸蒸日上,气势大振。

自以为是就会对客观事物失去正确的判断,就会拒绝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拒绝向一切好的东西学习,就会对好的建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会唯我独尊。“毋我”,就是不自以为是,反对唯我独尊,要讲服从真理,讲自我批评,讲自谦,讲敢担当,讲敢当面认错;同时,“毋我”,也不能自以为非,也要敢于坚持真理,与一切错误的倾向做斗争。

(一)不唯我独尊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篇第七》)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孔子不承认自己“圣”与“仁”。当周代掌管国君宫廷事务的官员太宰评价他是“圣”,而孔子的弟子子贡也坚定地认为他“固天纵之将圣”:这本是上天使他成为圣人时,孔子坚决否认自己是“圣”与“仁”,连“君子”也没做到。“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见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篇第七》)他自我评价说:“在文化方面,大概我和别人差不多。至于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我还没做到。”孔子总是这样不断地解剖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才从“君子”到“仁”,最后才到“圣”的。如果孔子一开始就唯我独尊,也就没有孔子了。

(二)勇于自我批评

圣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敢于承认错误,勇于自我批评。孔子自己说过:“过而不改,是谓过也。”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篇第七》)

陈司败问:“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出去之后,陈司败向巫马期作了个揖,走近他说:“我听说君子是不偏袒别人的,难道君子也偏袒别人吗?鲁君娶了一个吴国女子,是同姓,却称他为吴孟子。如果说鲁君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如果有了错误,人家一定会知道。”吴孟子是鲁昭公的夫人。春秋时,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用出身的国名加上她的姓,吴孟子姓姬,便应称“吴姬”。但是,吴国和鲁国的国君的姓都姓姬,按照周礼的规定,同姓是不能通婚的。为了掩人耳目,鲁昭公避讳,不称她为吴姬,而称她为“吴孟子”,鲁昭公违背了同姓不能通婚的周礼,所以陈司败指责他“君而知礼,孰不知礼?”然而,孔子为什么还说鲁昭公“知礼”呢?这是因为周礼提倡“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但是,巫马期转告了陈司败的话之后,孔子又闻过则喜,以一“幸”字,坦然地承认了“过”,说一个人的错误是隐瞒不住的,别人一定会知道的。真正的君子勇于直面错误,勇于承认错误,勇于自我批评。

一次,孔子到武城去考察弟子子游从政的情况,他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焉用牛刀?”子游接过话茬说:“过去老师说过:‘在上位的人学了道,就能惠爱百姓;一般老百姓学了道,就容易役使了。’”孔子对随从的弟子说:“诸位,言偃说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孔子当场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不是。这样的例子不少。

(三)自谦

孔子自谦的例子很多。《论语·乡党篇》中几乎都是记载他如何自谦的。他适周的考察,拜师,入太庙“毋事问”等,无不表现他谦谦之风,在此不一一论之。

(四)不自以为非

“毋我”,也不能走向它的反面,处处自以为非。其实,不自以为是,也包含着不自以为非。一个人处处自以为非,不坚持真理,只说别人的好话,专说自己的坏话,成为“乡愿”,剩下的那也只是一个伪君子了。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可以初具规模,有可观之处,三年功业会大有成效。”这非孔子在夸海口,说大话,这是孔子的自信。按照孔子在当时的,即便是现在也是先进的从政治国理念,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首先,从理论上讲,他的执政理念是先进的,是务实的,是可行的。比如他的“德政”“仁政”“孝政”“礼政”的理念。他说过:“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则格”;“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又如在用人问题上,他多次提出的“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以及“举善而教不能”的用人之道;又如“礼,与其奢也,宁俭”以及“政在节财”的财政制度;又如“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不越位的理政思想;又如,他的“足食、立兵,民信之矣”的立国之本;又如,他所提出的“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君子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其正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君为不正,百姓何所从乎!”的清正奉公政治;又如:“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的廉洁政治;又如“先之劳之”“无倦”的勤政;又如“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的用人制度;又如“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的问责制度;又如“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政是以和”的和谐政治;又如“以义正人”“以责己服义”的善政;又如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大同理想社会追求;等等。这些,直至今日都有普世和超世价值的执政观念,如让其执政,三年能不大见成效吗?

事实上,孔子已经做过三年大见成效的试验。孔子五十一岁应鲁国政府聘出仕的几年中,从中都宰到小司空,到大司寇,最后受鲁国权臣的委托,摄行相事。孔子真正执掌权柄,摄行相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这不长的时间,孔子按照自己的治国理念治理鲁国,其国势蒸蒸日上,气势大振。齐国担心邻国鲁国的强大对自己不利,甚至说:“孔子要是长时间当政,鲁国最后必然称霸。”齐国运用美人计和贿赂等卑劣手段,买通了鲁国的统治者,把孔子赶下了台。孔子的壮志雄心化为泡影,他因而感叹道:“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论语·子罕篇第九》)他只好带着“我待贾者也”的无奈心情,带领弟子们去周游列国,去寻找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的地方。

感谢“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感谢各国的统治者不重用孔子,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不然,他也只能是一位如同管仲、晏平仲那样的贤相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