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利用科技创新创业和产学研结合的优势,打造培养学生“三创精神”的讲堂文化。学校通过“创业大讲堂”“精英创业论坛”“三创讲堂”“就业创业文化节”等载体,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现已初步形成包括大学科技园模范路研发创新区“种子”基地,位于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工大科技产业园“种苗”基地以及南工大—高新区“三创”人才基地“一园三区,跨江发展”的格局。

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依托学校科技创新创业和产学研结合优势,致力于高层次引领、全过程指导、多平台服务、长效化机制“四轮驱动”,着力推进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生态链(文化激发—课题寻找—立项资助—初期成果检验—中期成果提升—终期成果完善—成果转化—再创新)的构建和良性运转。

(一)高层次引领,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

学校利用科技创新创业和产学研结合的优势,打造培养学生“三创精神”的讲堂文化。一直以来,举办以两院院士前沿学术报告为主要内容的“院士讲堂”、以创业名家创业体验分享为主要内容的“创业讲堂”、以“三创”人才体验分享为主要内容的“三创讲堂”、以人文社科名家学术报告为主要内容的“明德大讲堂”、以学生创业创新典型成长体验分享为主要内容的“学生讲堂”,一大批学术大师、创业名家、科技领军人物走进校园,不仅奉上了饕餮的学术盛宴,更成为青年学生创新创业理想的灯塔,使创新创业文化成为南工大校园的主流价值。

学校通过“创业大讲堂”“精英创业论坛”“三创讲堂”“就业创业文化节”等载体,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大批国内著名企业家和商界著名人士来到学校与学生畅谈成长与创业,让学生激情澎湃;在学校“就业创业文化节”开幕式上,央视“赢在中国”十强选手有五位同时出席并与学生零距离互动;“三创讲堂”主要邀请“领军人才计划”入选人员,多为海外学成归国、科技创业的年轻学者,让学生零距离接触科技成果转化的自豪;“精英创业论坛”主要以学校学生中创业典型为榜样,座谈学生创业的经历与体会,颇受学生好评。

(二)全过程指导,优化创新创业的组织机制

学校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致力于倡导创新创业精神,通过对学生开展全过程创新创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对学生在创新创业的各类实践活动中的指导帮助他们锻炼技能、提升素质,一条完整的学生创新创业生态链初步形成。

1.意识激发,形成创新创业原动力

学校着力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激发教育,以“明德大讲堂”、“厚学大讲堂”、“校长与你有约”、“教授走进学生”、“博导在身边”、本科生导师制等为抓手,大力开展创新意识教育,通过专家教授们的近距离讲授,让低年级同学了解到学科发展前沿,对专业发展充满好奇与自信,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兴趣。学校还依托各类学术讲座平台,帮助学生开阔眼界、积累学术素养。

2.课题寻找,明确创新指向

为了帮助学生寻找合适的方向,学校实行“在产学研合作课题中寻找、在社会实践实习中寻找、在自发兴趣中寻找”的课题寻找模式。首先,学校鼓励各学院、各研究所、各学科型公司向学生开放,并结合所承担的课题研究为学生设计子课题,向学生发布、供学生参考选择。其次,学校利用寒暑假推出实践实习活动,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寻找实践性课题。再次,学校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实践制作,实现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

3.课题资助,提供创新条件

自2010年起,学校推出本科生课题立项制度,出资30万用于推动本科生科技创新研究;学校积极推荐省教育厅本科生创新实践课题立项项目;学校还对研究生科技论坛中表现优异的作品予以重点资助,鼓励研究生参加以“挑战杯”为代表的各类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学校出资鼓励大学生科协设立“ESP”创新训练计划,主要面向学生中的科技爱好者开展小发明小创新制作予以立项资助。

4.加强指导,明确提升方向

学生完成的初步作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院两级本科生学术科技论坛和研究生学术科技论坛,以公开答辩和公开展示的形式接受校内专家评审团的评审。专家针对作品的优点与不足,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明确提升方向。学校要求各学院对学生创新作品进行分析指导,对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前景的项目予以重点指导。学校建立学长指导与导师指导相结合、实验室指导与生产实践指导相结合、课堂普遍指导与竞赛重点指导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取得了明显效果。

(三)多平台服务,搭建创新创业的有效载体

学校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平台建设,着力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平台、创新能力培养高端平台、创业教育与实践网络模拟平台、创新创业联动平台等四大平台,为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条件。

1.打造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平台

学校致力于营造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氛围,着力构建基础平台建设的五大体系:以“明德大讲堂”“厚学大讲堂”“科技直通车”“名师论坛”为代表的校内外学术讲座体系;以“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中丹杯”实验技能大赛、“普析杯”分析测试大赛等为代表的基础实验实训体系;以“本科生学术科技论坛”“研究生学术科技论坛”“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新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为代表的综合性学术竞赛体系;以结构设计大赛、机器人竞赛、建筑设计大赛、节能减排设计大赛、数模竞赛为代表的学科性竞赛体系;以“ESP”创新训练计划、“火花杯”创新制作竞赛为代表的基础实践创新体系。

2.打造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端平台

高端平台主要是指加强对以省级以上重要赛事为目标的重点学生创新作品的培育和加强竞赛组织平台建设,目前,主要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赛扶”国际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设计大赛、机器人足球大赛等高端赛事为主要对象。

3.打造创新创业联动平台

(1)创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学校通过内部整合资源,外部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开辟了充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面向校内,国家大学科技园多家入驻公司,尤其是学校“三创人才”和教授创办的科技型公司以及校友企业,全部作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既解决了公司创业与发展需求的研发和管理人员的问题,又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2)建立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链。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现已初步形成包括大学科技园模范路研发创新区“种子”基地,位于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工大科技产业园“种苗”基地以及南工大—高新区“三创”人才基地“一园三区,跨江发展”的格局。近几年来,园区企业接纳高校学生实验实习、接纳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等,为学生参与科研、把握科技前沿动态、熟悉商业运作环境、储备创新创业能量提供了优质的平台。

(3)设立创新创业成果孵化基地。南京工业大学与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鼓楼区政府在虹桥校区共同建设南京工业大学大学生创业园(南京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园),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造大学生创新与创业、实践实习与实训就业的高层次平台,进一步发挥集聚优势、区位优势、科研优势、政策优势,完善了助创机制等十大配套服务,建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导师团、大学生创业门诊和行政事务外包平台。

4.打造创业模拟网络平台

学校重视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技能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将生涯规划和目标导学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创业意识和理念传播作为重点内容,制订统一规范和要求,编制专门的教材,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的过程、提高市场意识、培养创业技能,尽可能减少创业时的风险,学校斥资30万元先后购进U8产业链全景仿真模拟沙盘实训系统和用友ERP沙盘实训系统,用于创业课程教育的网络实训模拟,极大地提升了创业教育教学的实效。该校学生不仅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设计暨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营销大赛等赛事中屡获殊荣,更在创业实践中减少了初入市场的迷茫。正如学校学生创业典型之一“好吉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勇所言:“学校的创业教育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真心感谢母校的培养。”

5.打造创新创业实训平台

南京工业大学创客梦工场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首先,创客梦工场搭建优质的硬件平台。其次,创客梦工场组建优秀的创客团队。创客梦工场为全校学生搭建了一个知识、信息、技术交流的大平台,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学科组成团队进行创新设计和技术协作。再者,创客梦工场创设功能多样的交流空间。创客梦工场内设有学习空间、创意空间、交流讨论空间、加工制作空间及成果展示共享空间。学生可以在场内进行先进材料、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机械电子、建筑艺术、土木结构等各类个性化设计创新工作;可以在场内完成机械、电子、通信、数字制造、智能控制、文化创意等产品制作。

此外,创客梦工场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创客梦工场采用项目制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自主命题、自由创意、自我设计、自己制作;通过导师制聘请优秀企业家、优秀教师担任创客梦工场的创新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客及创新创业团队进行指导;通过助管制实行大学生自我管理,并推动大学生管理体制不断创新。

(四)新体系构建,提升创新创业的支撑条件

以三个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和三个转变(专才向通才转变、理论向实践转变、传授向学习转变)为指导思想,搭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高校与企业相结合、基地和社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和素质教育平台,突出学校特色,注重实效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确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发挥带动、示范和辐射作用,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势的多层次、多品位、基础扎实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要探索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有效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理念和内容融入专业教学人文素养教育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改革教学管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在教师指导下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促进创新创业与教学互动,及时把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支持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和创业模拟活动。改革考试方法,注重学习过程考查和学生能力评价,培养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爱好和思辨力。同时,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1.创新思路,深化改革,科学设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1)开设普惠式创业课程。学校整合课程资源,打造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部分专业课程为补充的创新创业教育第一课堂,在各专业提高了对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类课程的学分要求。针对大三、大四高年级学生开设《就业与创业指导》必修课(16个学时,1个学分),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包括《企业家精神培养》《公务员能力基础》《品牌策划》《证券投资》等在内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4个学时,1.5个学分),以及《新生企业之路》《企业战略管理》《公司理财学》《公司运作》《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近50门创业类专业课程,通过立体式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

(2)开展精英式创业培训。学校选拔有明确创业意愿的学生参加创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技能培训,提升创业能力。截至目前,学校已举办4期共计22个“创办你的企业”(SYB)学员班,共有近700名学员参与培训,并且出现了真正走上创业之路的学员。培训导师在完成培训后,对学员提供完善的后续跟踪服务,对于创业前期和初期的疑惑、困难给予悉心的指导,全力扶持学生创业。

(3)开展实战式模拟实验。学校创建了创业网络实验室、创业沙盘实验室一系列模拟创业的专用场所,以企业运营管理模拟系统为载体举办Boss大赛,以《创业者沙盘》《供应链》沙盘为载体举办ERP(企业资源计划)大赛。通过采取体验式的互动方式,让学生体验企业管理流程和创业过程,提升创新创业的素质与能力,保障创业项目正式进入市场化运作的成功率。目前,校内模拟创业实验室可以同时容纳近百人进行学习锻炼,为大学生深入理解创业知识,加强创业模拟训练提供丰富载体。

2.拓宽渠道,丰富形式,全面搭建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1)实施创新训练计划。学校形成学院、学校、省内、国家四个层次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体系,取得了显著效果。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帮助学生夯实理论基础,拓展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实践计划的钻研精神,不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项目成果创造了可观的社会、经济效益。

(2)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学校挖掘校内外智力资源,为学生传播创业理念和经验。教学事务部、高技术研究院、学生事务部和校团委从2009年开始联合创设了“三创(创意、创新、创业)讲堂”,邀请“海内外三创领军人才”为本科生讲学、做报告,以他们自身的成长、创新、创业经历教育和启发学生。校团委、学生事务部还联合推出了“明德大讲堂”和“大学生创业讲坛”,定期邀请创业成功校友、企业家和创业教育专家来校开讲座、做报告,传播创新创业文化。这些专题讲座已经成为学校的创业品牌讲堂,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欢迎。此外,学校积极加强府校合作,多次举办“创业导师校园行”“企业家导师高校行”“人社局长校园行”等活动,帮助学生拓展创新创业思维。

(3)组织创新创业竞赛。学校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省市级、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金奖1项;在2013年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大赛特等奖1项;在2014年“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喜获银奖;在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中学校再次斩获大赛特等奖;2016年学校再获“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3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