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速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

加速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同时期的调整与改革,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已经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

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中国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2010年,全国有普通高中14058所,招生836.24万人,毕业生794.43万人,在校生2427.34万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51.82万人,生师比15.99∶1,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4.81%。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不同时期的调整与改革,普通高中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1994年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00年普通高中在校生要达到850万人左右,每个县要面向全县重点办好一两所中学,全国重点建设1000所左右实验性、示范性的高中。[22]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开展示范性高中建设,加大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投入,一批教育教学质量过硬、师资和办学条件好、办学有特色、管理水平高、获得社会广泛好评的普通高中学校脱颖而出,为国民提供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

世纪之交,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决策,提出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2002年,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全国高中发展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对加快普通高中发展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2006—2010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校生规模达到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规模基本相当。[23]截至2010年,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2.5%,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87.5%。

目前,一些东部发达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已经率先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同时,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中教育也实现了较快发展。2009年与2000年相比,西部、中部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增幅分别达到141%、112%,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全国各地区普遍增加一倍以上。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迅速扩展,既有力地巩固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也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加快高中教育普及步伐、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向第二个十年迈进的新起点上,中国为加快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步伐,《教育规划纲要》为未来十年普通高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基本上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普通高中的管理和举办权责基本上在县级政府。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普通高中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国家主要负责制定普通高中教育发展规划、方针政策和基本标准,确定教学制度、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审定国家课程教科书。地方政府具体负责本地区普通高中教育的规划、实施和管理工作。

中国普通高中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同时鼓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民办学校,形成了公办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坚持政府办学为主的同时,过去十年间面对高中入学人数激增的现实,国家积极推进多元办学体制,以政策吸引社会广泛参与,千方百计地解决初中毕业生升学难的问题。

21世纪初,公办普通高中办学体制改革在全国普遍展开,改革工作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推进。通过政府提供土地、给予政策支持,依托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吸纳民间资本,有效地扩大了全社会的教育投入,促进了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缓解了进入21世纪后高中发展的瓶颈问题。同时,国家对民办教育实施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政策,民办高中教育也取得了较快发展。2010年,全国有民办普通高中学校2499所,占普通高中学校总数的17.8%;在校生230.1万人,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9.5%。

中国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普通高中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收取学费,标准和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承受能力,按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和物价指数的状况确定。2010年,国家建立了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对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予以资助,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西部地区比例达30%,并适当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在扩大规模、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国家始终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04年,在义务教育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省(自治区)率先进行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截至2012年底,全国所有省份都实施了普通高中新课程。

为了推进普通高中学校培养模式多样化,国家启动实施了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项目。主要思路是通过高中特色办学改革项目,鼓励地方和学校创建有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加选修课,提高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建立普通高中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机制,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教育部正在组织制定《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引导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的国家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研究制定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标准,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整体构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普通高中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推动了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人才培养方式和考试评价制度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