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的微课观

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的微课观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微课程教学法看来,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这是“微课”三条含义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清晰地定义了“微课”与自主学习任务单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地定义了“微课”在微课程教学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开发“微课”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

1.“微课”定义

课程教学法是站在课程(Curriculum)的立场来看微课程与“微课”的。

在微课程教学法看来,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大范畴在微课程教学系统中得到落实,所以,微课程首先表现为课程(Curriculum),而不是纯技术的。

在微课程教学法看来,“微课”是教师录制的以微型教学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配套学习资源,属于微课程资源的范畴,当它与特定教学方式相联系的时候,就成为微课程教学法三大组成模块之一——“配套学习资源模块”。如果不把“微课”纳入微课程范畴,“微课”充其量就是一个配了音的课件。而教育信息化十多年的历程表明,单纯的课件不可能对中国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从微课程教学法关于“微课”的概念来看,理解“微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其一,“微课”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配套资源,但不代表全部配套资源,仅仅是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配套学习资源。因为,语文、科学等学科需要从支持混合式学习的多种配套资源中优选资源。

其二,“微课”在这里特指微型教学视频形式的配套学习资源,而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也不是纷繁复杂的资源包。

其三,“微课”的作用与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这是“微课”三条含义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清晰地定义了“微课”与自主学习任务单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地定义了“微课”在微课程教学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2.“微课”纳入微课程范畴的意义

如上所述,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

微课程在结构上分为自主学习任务单(简称“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含“微课”)和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大模块。“微课”作为配套学习资源,与“任务单”相匹配,构成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课前学习资源。

在课前学习中,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架。学生在家根据“任务单”给出的任务从事自主学习。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碰到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配套资源。

微课显然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成学习目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可以让每一个学生把“教师”带回家,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伙伴。无论学生让“教师”讲多少遍,“教师”都不会感到厌烦。作为视频资源,“微课”尤其适合学生在需要思考或者做学习笔记的时候暂停,在没有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的时候重复播放,以便厘清思路,一步一步建构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微课是众多配套资源中最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资源

作为微课程资源,“微课”不是传统的辅助教师讲课的资源,而是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的资源。因此,“微课”不应当是厂商或机构开发好了再供给教师、学生使用的,而应当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达成目标,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学习任务,即学习需求来开发,使“微课”成为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的脚手架”(支架)。“微课”的问世,标志着新资源观的产生,即变教师上课资源为学生学习资源 [12]。人类教育史从此开始了资源建设的新时代。

微课任务单相配套可以使学生因为任务单而纲举目张目标明确因为微课能排除疑难埋头拉车拉到正道上从而显效提升自主学习质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在开发“微课”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虽然他们处于学习的“后台”,但是,没有“后台”的精心设计、精心开发,就没有“前台”学生的高效自主学习。失去了在学生面前讲课的机会,却换来了在电脑面前模拟一对一帮助学生的情境讲课,使教师的讲课更加人性化语言更加精练思路更加清晰有效地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开始从讲授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的帮助者转型。用美国杜克大学物理学和数学副教授、MOOC教学的实践者——诺能·普莱士(Ronen Plesser)的话来说:“与我十年校园教课的经历相比,我发现录制视频讲座刺激着我的教学到一个更高的水平。”[13]

事实上,“微课”只有纳入微课程范畴,成为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资源的时候,才具有真实的意义。离开了“任务单”,微课就是海量资源库中的一个课件。十多年教育信息化无情地昭示:课件不可能给中国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因此,不是“微课”因为“配套”而降低了技术促进学习的作用,而是“微课”因为“配套”而精彩,因为“配套”而成为自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要素,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争相尝鲜的新媒体、新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