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课程教学法与学生

微课程教学法与学生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赞成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学生超过88.6%。上述数据在总体上表明:大多数学生欢迎翻转课堂教学,因为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有利于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发展思维,促进学习。关键在于,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能不能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功底。其中100%的教师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愿意在下学期继续参与本项实验。

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教学方法能不能得到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回应,是这种新教学法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1.学生的态度

调研发现,学生普遍欢迎微课程教学法。笔者在昆山培本实验小学调研时曾征求学生对下学期采用现在的方法(微课程教学法)还是恢复原有方法的意见,结果,成绩处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表示不愿回到从前。问其原因,他们回答的语言表述不尽相同,但是意思都是一个:借助老师下达的“任务单”,他们自己可以学会知识。究其原因,应该是“任务单”驱动的自主学习使学生体验到了学习成就感!这是他们不愿意回归从前的朴素缘由。同时也表明,学生是欢迎微课程教学法这种中国化的翻转课堂学习方式的,“使用技术的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9]的情况在中国也同样存在。

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地理教师陆纪燕在一次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翻转课堂实验结束之后对全班44名学生做了一次简明扼要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是否希望推行翻转课堂”的条目,其统计数据[10]如表5-3-3。

表5-3-3 学生对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态度

赞成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学生超过88.6%。对于“希望翻转”的原因,归类统计数据[11]如表5-3-4。

表5-3-4 对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持肯定态度的原因

数据表明学生对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感兴趣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新颖好玩有兴趣”和“氛围更轻松活跃”具有同质性,持这类态度的学生共32人,超过72.7%,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于传统刻板的教学方式感到厌倦。“促进思维”和“有助于发现自己的问题”在发展思维方面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持这类态度的学生共25人,超过56.8%,表明超过半数的学生发现自主学习对发展思维具有意义。其他8人(约27.3)对翻转课堂的三项意义予以肯定。

对于“不希望翻转”的原因,归类统计数据[12]如表5-3-5。

表5-3-5 对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持否定态度的原因

关于“看视频时间过长,伤视力,导致成绩下降”显然具有基于一般常识的猜测性,因为这只是一次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尝试,并没入进入正常教学实验。但是,需要我们重视翻转课堂之后学生视力健康跟踪观察。

对于持“没学到什么,浪费时间”和“时间都浪费在小部分同学讲题上,还没听得懂”态度的学生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这两种态度都反映出“翻转”学习对他们无效。因此,对持这类态度的原因要认真分析,从中发现帮助他们跟上全班学生的方法。一般来说,持这两种态度的学生有下列几种情况。

其一,回家没有看视频,也没有看教材,到了课堂没有教师讲课,所以会有“没学到什么,浪费时间”“还没听得懂”的感受。

其二,原有基础比较差,看视频还解决不了问题,到课堂上也就不能跟上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结果“没学到什么,浪费时间”“还没听得懂”。这类学生需要教师通过了解其具体困难之后,为他们度身设计补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录制相应的补基础知识的微课,让他们慢慢跟上去。

其三,没有参加协作学习的习惯,仍然在等待教师讲课,错过了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的学习机会,结果“时间都浪费在小部分同学讲题上,还没听得懂”。这种情况的解决,只需要让学生了解翻转课堂的学习方法,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活动,问题就不难解决。

对于“时间都浪费在小部分同学讲题上,还没听得懂”的情况,还提醒教师反思教学行为。如果发现不妥之处,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重复过失。

上述数据在总体上表明:大多数学生欢迎翻转课堂教学,因为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有利于树立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发展思维,促进学习。反对者的声音有特殊的意义,不能忽视,五位反对的学生没有在翻转课堂中受益,是需要特别加以关心和帮助的对象。

2.家长的态度

培本实验小学邱彩萍副校长谈到了家长的变化。家长作为成人,不会像孩子那样很快肯定或否定一种实验。但是他们开始关注孩子学习用的“任务单”和“微课”,关注孩子是否完成了任务,甚至关心孩子完成得怎么样。这些情况表明,家长行为与学校行为形成了合力,这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极为有利,这也是许多教师长久以来所期盼的。

苏州市新草桥中学俞叶老师第一次尝试翻转课堂时的故事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的态度。

2013年12月3日,俞叶老师开全校公开课,第一次尝试用翻转课堂的方法。事先,她设计好“氧化铝和氢氧化铝”这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又制作了与“任务单”配套的微视频。周五的时候,她将任务单下发到了高一年级的三个班级中,让学生周末回家自学。到周六下午3点左右,她打开自己的博客,发现微课点击率只有35%。于是通过家校路路通给每位学生的家长发送了一条要求学生完成任务的消息。周一,俞老师阅读学生完成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并做统计时发现,这次100%的学生都进行了学习。当然,公开课非常成功,校长(江苏省高中化学特级教师)评价:“没有任何毛病可挑,条理、思路清晰,这样的方法值得尝试。”[13]

俞老师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学校的要求是有利于学生发展与当前学习的,家长就会全力以赴的支持。这个情况,与培本实验小学的家长关心孩子学习的态度是一致的。关键在于,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能不能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功底。如果能够支持孩子终身发展,家长就会支持。现在,俞叶老师的翻转课堂已经成为常态,学生学力水平正在不断提升。

3.教师的态度

重庆市聚奎中学翻转课堂课改实验执行组2011年12月30日对参加实验的师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教师问卷17份,回收有效问卷16份。其中100%的教师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愿意在下学期继续参与本项实验。[14]

山东省昌乐一中翻转课堂实验激发了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实验班教师自发地参与各个学科的听课评课,针对教材内容的整合、课时难点的确定、学案的编制、微课的录制等深入研究。非实验班的老师也逐步参与到研究中,部分教师将翻转课堂的理念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中。老师们更加关注有生命的、开放的、个性的、充满灵动的教学过程,研究范围越来越大、研究内容越来越多、研究层次越来越深[15]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高中化学教师俞叶2013年下半年开展翻转课堂实验之后发现,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有了极大提高。学生在家中观看教学视频,然后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再到课堂上进行内化知识,拓展能力,已经形成习惯,学生甚至会提醒,“老师,什么时候发任务单?”翻转课堂的效果不言而喻!

苏州新区阳山实验初中物理教师唐建华在2013年下半年多次开展微课程教学法实验,历经多次磨炼,最终实现了从“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的转型,激动万分,说:“用微课程翻转课堂是我2013年最大的收获。”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数学教师周丽参加翻转课堂实验的磨炼后也感慨而言:“在课堂教学上谁能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最终才能发展学生、成就学生!”

显然,教师的反映令人鼓舞。他(她)们普遍为学生能够在“任务单”(山东省昌乐一中为“学案”)和微视频的帮助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感到高兴,为自己能够突破自己原有教学类型、在协作学习中进行问题引导的尝试兴奋不已。这表明,教师通过努力是能够实现从演员型教师向导演型教师转型的。

微课程教学法刚刚起步,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动力,深化认识。只要一如既往地容中西百家诸法,脚踏实地实验研究,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微课程教学法就能在创新中不断完善与发展。

重点回顾

1.微课程教学法以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微课程教学法的基本结构中,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大模块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构成微课程教学法关于微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的方法体系。

2.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往往包含一个或数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培养创新人才,应该使学生擅长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中发现新问题;死揪知识点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从小在孤立看待事物的习惯中泯灭创新思维的潜能。

3.微课程教学法可以定义为:“云计算”环境下,以单位课时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模块、“导学一体”为基本模式的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三大模块中都表现出“导学一体”的性质。

4.微课程教学法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课内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课前学习是学生在家自主学习;课内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从事以内化知识、拓展能力为标志的协作探究、“展示—质疑—阐释”等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5.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前学习活动中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在课内学习活动中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问题引导者)。

6.单位课时教学活动两个阶段的划分的意义在于:①成功地把翻转课堂嫁接到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②完成了对“先学后教”观念的超越,为教师转型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打开了通道。因此,课堂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成为微课程教学法研究的重点。

7.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都渗透着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清晰地定位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行为,使“导学一体”成为微课程教学法最鲜明的特征。

8.微课程教学法的任务是:创造“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激发教师智慧,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9.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中教师与学生,已经不再是“教”与“学”的行为主体,而是分别成为“导”与“学”的行为主体;教师行为一般发生在学生行为之前(除课内学习活动中的引导与评价行为之外),体现出“导学一体”的性质,从而跨越“先学后教”这一“教师为中心”观念的最后堡垒,与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潮流趋于一致。

10.微课程教学法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教学方式,将引起资源观、教学观、教师发展观的新变革。新资源观:变教师上课资源为学生学习资源;新教学观:信息化教学前移与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新教师发展观:教师职能转型呼之欲出。

11.常态化翻转课堂实验表明:如果对照班强化复习,实验班不进行复习,实验班的考试成绩会略低于对照班。一旦实验班与对照班都进行复习,实验班的考试成绩全面超过对照班。因为,微课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打好学习的功底,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可见,素质教育与考试取得好成绩并不矛盾。

12.翻转课堂实验得到参加实验的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欢迎,表明微课程教学法是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学习绩效的好方法。

关键术语

微课程教学法(The Teaching-Method on Micro-Courses)

深度反思

1.如何理解微课程教学法的研究对象、结构、定义以及三大模块“导学一体”的性质?

2.为什么说,微课程教学法的“三大模块”“导学一体”动摇了“先学后教”的逻辑基础?

3.微课程教学法将引发教学实践领域中哪些新变革?我们如何迎接新观念带来的新挑战?

4.常态化翻转课堂实验的数据对我们有何启示?

[1]“最后一公里”,引自百度百科,见http://baike.baidu.com/view/266096.htm

[2]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育变革》,《中国电化教育》,2013年第10期

[3]金陵:《课堂是这样“翻转”起来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第7~8期合刊,第29页

[4]金陵:《中美“翻转课堂”比较及其思考》,徐福荫,黄慕雄,主编:《教育技术协同创新与多元发展》,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5]李纪元:《MOOC背后的理念》,《中国教育网络》,2013年第4期,第39~41页

[6]数据由苏州市新草桥中学俞叶老师提供,见《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7月刊,第68~69页,第82页

[7]统计数据由星港学校语文教师董劲提供

[8]数据由NOC微课程评优项目夏一蓁评委根据赛场记录提供

[9]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项目组编:《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课程与技术整合》,祝智庭,刘雍潜,黎加厚,译.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统计数据由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陆纪燕老师提供

[11]统计数据由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陆纪燕老师提供

[12]统计数据由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陆纪燕老师提供

[13]金陵:《翻转课堂感言——“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方法”在线培训学员的记事》,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ch38.html

[14]李敬川,王中林,张渝江:《让课改的阳光照进教育的现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第3期,第16~18页

[15]张福涛:《基于学校特色的翻转课堂实施探索》,《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年12期,第13~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