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航标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航标

时间:2022-02-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中国的森林面积已达到1.6亿公顷,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7%。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木材消费国,年消费水平约在3亿立方米。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约导致17.8万人死亡,相当于城市地区死亡人数的7%。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航标_传统文化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二、实践超越: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航标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 473亿美元增长到22 25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增长到14 221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67亿美元增加到8 189亿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 300多万人。[4]但是,在看到发展成就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我们的发展还面临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比如,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总人口“仅仅”增长了一倍多,而能源和各项资源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乃至几百倍、上千倍。今天,我国一天所用的电就超过了1949年全年的发电量——增长了300多倍!一天消耗的钢铁接近1949年全年产量的4倍——增长了1 000多倍!一天用掉的原油等于1949年产量的6倍——增长了2 000多倍。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却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石油和电力消费大国。显然,这样的发展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也许不用再过很久,我们就会像看待人口爆炸一样,冷静甚至悲哀地看待今天孜孜以求和引以自豪的高速经济发展。当我们真正树立起科学发展观的时候,大概就会把时下的追求GDP增长率,命名为‘疯狂发展观’——今天为数已经超过13亿的中国人,如果都达到美国人现在的人均消费水平,那么我国的探明石油储量仅够开采两年,我国的所有森林将在4年内全部砍光。”[5]

另外,根据联合国计划与开发署发表的《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目前中国的环境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大规模严重退化。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而其土地面积的2/3是无法利用的山地和沙漠。中国是世界上土壤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2/5的国土面积承受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中耕地面积的一半以及2/3的草原也受到不同程度水土流失的威胁。1/4的土地面积已经沙化。目前约有30%的耕地出现盐碱化。

其次是草原的退化情况相当严重。西北草原正在以每年10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90%的天然草原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再次是森林赤字扩大。中国5 000多年来经历了不断破坏和砍伐森林的历史过程,从一个多林国家变为少林国家,到了1949年中国的森林面积只有8 500万公顷,低于国土面积的10%。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砍伐森林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直到1998年,砍林工人才转为植树工人。目前,中国的森林面积已达到1.6亿公顷,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7%。虽然总体趋势在增加,但是人均森林覆盖率仍然很低,大约只有0.1公顷,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美国人均水平的1/10,前苏联人均水平的1/25。中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木材消费国,年消费水平约在3亿立方米。

第四,城市空气质量远远低于国际标准,人们仍生活在相当严重的空气污染环境之中。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中的数据,世界上空气污染程度最高的20个城市中中国有16个。根据中国国家环保局监测站的监测,1999年在33个城市中有33%达到一级和二级污染指数,超过40%的城市只能达到四级或五级,这表明受监测的城市中几乎有一半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不安全的。许多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空气污染对人体建康产生严重的影响。根据中国空气污染指数的数据表明,目前至少有2.7亿城市居民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环境中。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每年因空气污染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约导致17.8万人死亡,相当于城市地区死亡人数的7%。到2000年,中国约有1/3的土地受过酸雨的影响,估计1995年酸雨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100亿元,相当于GNP的2%。[6]

这说明过去20多年中国确实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大弯路,即“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先耗竭、后节约;先砍林、后种树”,为此无论是国家、还是公民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真实国民财富因各种自然资源的损失而大打折扣。[7]

另外,伴随着这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显。特别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就业和保障压力日益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剧;经济增长方式落后、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也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粗放的发展和日益凸现的社会矛盾,如果不能寻求到一种兼顾各方、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理念和方法予以解决,后果将不堪设想。

胡锦涛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中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站在时代的高度,审时度势,果断地提出了树立和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也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加注重解决民生问题,更加注重克服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致力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格局。”[8]

显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正当其时,它与“以人为本”、“和平崛起”、“和谐社会”等重要概念的有机组合,构成了中国特色的真正内涵。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征程中,无疑是一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航标,它带给我们三个重要的崭新理念,即: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这三个重要的理念,将廓清我们发展道路上的诸多疑惑,纠正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弊端,从而使我们牢牢把握住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发展关键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好最充分的准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