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图书馆对导读工作的要求

现代图书馆对导读工作的要求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图书馆队伍的专业化包括工作人员向图书馆工作某一业务专门化方向发展,或是向某一学科文献情报工作专门化方向发展。图书馆队伍精神意识及其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是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的核心灵魂及其动态标志。现代化图书馆更加强化传递科学情报的职能,必须进一步确立读者服务工作的中心地位,所以,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现代化图书馆对导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节 现代图书馆对导读工作的要求

图书馆的现代化就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手段,采用先进的图书馆工作的科学方法,实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高效率地满足读者对图书情报的需求。

一、图书馆现代化的特征

现代化,作为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时代性和国际性。因此,图书馆现代化的特征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社会的需求变化而不断改变和充实的。就当前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来看,学校图书馆工作是否达到现代化的水平,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一)学校图书馆物质技术条件的现代化

物质技术条件的现代化是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硬件标志,包括馆藏文献及各项业务技术条件的现代化。

1.学校图书馆馆藏内容和形式的现代化

合理科学的馆藏是实现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的基础。学校图书馆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教育机构,其馆藏首先应具备这个明显的职业特征。还应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向师生及时反映教学动态、教育新体系、新观念和新的知识视野,提供内容丰富、涉及科学领域较广的文献资料。

馆藏形式的现代化,即多样化。学校图书馆必须一改过去只收藏纸质型印刷品的局面,扩大非印刷型资料的收藏范围。在我国,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图书馆正逐步添置各科教学的幻灯片、录音片、录像带等视听资料,甚至收藏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电子图书,以期与教学改革同步。

2.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应用电子计算机是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的中心课题。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编目、图书采购、情报检索、参考咨询、流通管理、期刊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等,都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来进行,甚至图书分类、藏书剔旧也可部分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工作强度,也大大地提高了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另外,还可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将馆藏文献数字化,或刻录光盘或放在网上提供给读者阅读,既解决了库室空间不足的矛盾,又拓展了服务项目。

3.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学校图书馆应用现代通讯技术可实现计算机联机检索和网络化,这为学校图书馆之间的协作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实现网络化是学校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4.缩微复制和光学技术的应用

缩微技术和复印技术可以解决文献资料急剧增长而造成的馆舍空间不足,流通不便的困难。而且,利用静电复印技术获得文献资料,速度快、成本低,复制品不需要阅读机便可直接应用,颇受师生欢迎。不少学校图书馆都已购置了静电复印机,并已开展了复印服务工作。

5.声像技术的应用

通过录音带、录像带、电影、电视、幻灯片、唱片等直接记录声音和图像,来表达和传播知识,使文献资料实现视听化,这是声像技术在学校图书馆的应用。它可使读者能够通过极为直感的形式获得更形象的信息,对于传播科学知识,提高服务效果,具有独特的作用。

6.图书保护技术的自动化

即用科学方法研究危害知识载休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自动消防报警技术、防虫防潮技术等。

(二)学校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化

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的关键是管理的科学化,包括管理思想、管理手段方法和管理制度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思想的现代化主要是要有一系列现代思想观念以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发展;现代化管理手段主要是应用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化技术手段;现代化管理方法主要包括现代系统方法、经济方法、行政方法以及建立一系列严密的管理制度。

现代化的学校图书馆必须有高度严密的管理制度体系与之相适应。管理制度体系的现代化是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的组织文化标志和保证。在宏观上,应当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一整套关于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制度和法规,主要包括学校图书馆的管理、教育、各项业务工作的技术标准、网络设计、馆际合作以及文献情报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特别是有关各项业务工作的技术标准。各学校图书馆根据上级精神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还制定有相应的条例或规则,包括馆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人员聘用制、弹性工作制、职务评定考核制等。所有这些,对于推进我国学校图书馆事业的现代化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三)图书馆队伍专业化及其观念、行为方式的现代化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是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的关键。学校图书馆队伍的专业化包括工作人员向图书馆工作某一业务专门化方向发展,或是向某一学科文献情报工作专门化方向发展。

图书馆队伍精神意识及其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是学校图书馆现代化的核心灵魂及其动态标志。诚然,图书馆工作者首先必须热爱图书馆事业,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责任感,具有全心全意为学校师生服务的精神。另外,由于设备的现代化和组织机构的网络化,加以信息载体的高科技发展,文献管理方法的不断改革,图书馆队伍整体素质应具有较高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图书馆科学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图书馆科学理论水平,以及开放型的现代化图书馆藏书、借阅、情报开发与咨询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意识。

二、现代化图书馆对导读工作的要求

现代化图书馆更加强化传递科学情报的职能,必须进一步确立读者服务工作的中心地位,所以,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现代化图书馆对导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者的阅览倾向和需求情况,经常会发生变化,那么现代化图书馆怎样适应读者需求,导读工作怎样深化,这是非常实际的问题。

(一)提高现代化图书馆业务人员素质

人是决定一切事物的关键因素,图书馆的现代化是靠人去实现,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的图书馆人员队伍,是做好导读工作的根本保证。

要想尽快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要,在图书馆实行现代化之前,首要的任务是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化设备,提高为读者服务的质量。

电子计算机在图书馆的应用是图书馆事业具有深远意义的一次革命,它使传统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发生深刻的变化,如果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仅难以驾驭现代化设备,还会因无所适从而被淘汰。没有一批懂得计算机操作的图书馆员,要想在图书馆使用计算机管理,深化图书馆的导读工作是难以如愿的。

当然,仅会使用计算机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懂得图书馆的业务,方可胜任。在美国,图书馆管理人员既要有专门的业务专长,又要懂得图书馆业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些业务人员大都取得了双学位。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能做一般工作人员,还不能够称图书馆业务人员。

根据上述情况,提高图书馆业务人员的素质可用下列方式进行:

①尽量招收或录用既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又懂得计算机的人员到图书馆来工作。

②图书馆现有工作人员对图书馆业务较熟,但缺乏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就可针对计算机使用办短期培训班,讲授计算机原理、检索软件的应用、中文信息的处理、网页编辑与设计、汉语词表及标引、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使被培训人员能使用计算机进行检索、辅助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在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学会使用计算机的技能,会使导读工作产生一次质的飞跃。

③鼓励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可以参加有关的“夜大”、“函大”学习,工作人员既不脱产,又能学到有关知识,是一条培养人才的捷径。

④接收一批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再对其进行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知识传授,或者对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毕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方面的训练,使他们成为图书馆现代化工作中的骨干力量。

⑤为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在岗人员提供条件,使他们走自学成才的道路。

总之,要提高图书馆业务人员的素质,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图书馆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不容忽视的,而且培训工作必须走在使用计算机之前。否则,计算机再多,程序再先进,但无人会使用,也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现代导读服务。

(二)掌握现代化图书馆对读者的心理影响

图书馆现代化的实施,必将冲击现有的图书馆模式,对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广大读者来说,都将产生心理影响,因此,馆员和读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图书馆实施现代化,主要是提高对读者的服务效率,在借阅中,不用查卡,只要扫描书证与图书的条形码即完成借还登记手续,整个过程只需要2—5秒钟;检索时输入书名或责任者等项目,屏幕上就会马上显示出该书收藏在何处、是否被借出等信息,这种高效率的服务手段,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

然而也有读者反对,他们愿意在目录厅翻阅卡片,因为在这种查阅过程中,从卡片的简单介绍中,也能发现意想不到的资料线索,而对计算机检索,则会感到单调乏味或不知所措,会产生畏惧困难的心理。大概只有读者真正掌握了使用计算机的本领,适应了高效快速的节奏,心理上的保守才会消失,一切工作也才会同现代化同步运行。

激光技术和缩微技术的发展,使文献资料的存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手指大的硅片上,可以存储千百页图书,解决了印刷载体文献资料存放的空间问题。这样就使“无纸图书馆”、“皮包图书馆”等成为现实。在这个现实即将到来或未到之前,首先,要做好“现代化”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来驱散读者一时无所适从的困惑;其次,传授如何利用现代化图书馆的知识,让读者学会怎样利用现代化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现代化,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将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做出积极的贡献。

现代化图书馆对读者来说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读者不能马上学会使用有关设备。这就出现了一个新课题——对读者进行使用计算机的教育,培养读者操纵计算机进行资料检索的能力和网络阅读意识。这是现代化图书馆导读工作的新任务,只有开展使用计算机的教育,使读者掌握了机读语言,才能消除使用计算机的心理障碍,树立网络阅读的意识,主动访问图书馆的服务站点。

三、现代化图书馆导读工作的发展趋势

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及所谓“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对知识与情报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与迫切,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广泛运用于图书馆工作领域,电子出版物的不断剧增,所有这一切既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导读工作采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与服务方式提供了可能和条件,也是对图书馆导读工作的一次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因此,现代化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一)导读工作将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中心

随着社会成员对知识与情报的需求日益广泛与迫切,传统图书馆那种“以藏为中心”的陈旧模式将被“藏是为了用”的新格局所取代,今后衡量一个图书馆好坏的标准,也将由“它为社会服务的实际效果”来取代“它收藏了多少图书,以及有多少珍本和善本”。图书馆实现这两个“取代”,由传统的“知识宝库型”转向现代的“知识喷射型”,其中最主要的手段是变以往的“阵地型”服务为“攻击型”服务,大力开展现代化的导读工作,并将“导读工作”作为图书馆的中心工作来抓,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导读工作日趋社会化

现代化图书馆建设的网络化,实现了资源共享,图书馆真正成了没有围墙的大学,每个社会成员都可利用通过互联网访问学校图书馆的共享资源,图书馆导读对象的社会化不言而喻。另外,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的社会化,也必将推动图书馆导读工作的社会化。图书馆导读工作的社会化具体表现在:

①开展联机检索。现代化的图书馆利用计算机检索并网,开展联机检索,实现资源共享,必然使相应的导读工作走出馆门,跨向社会,开展社会化的导读工作。

②开展电话咨询。由于社会成员的信息交流媒介的现代化,使愈来愈多的社会成员利用电话等现代通讯手段来咨询查检,预约借阅,与此要求现代图书馆开展电话导读服务工作,这是图书馆导读工作社会化的显著标志之一。

③导读内容社会化。在信息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的社会生活愈来愈社会化,其阅读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导致导读内容的社会化,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草树木,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三)导读手段日见现代化

随着电子计算机、缩微、视听等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检索将被电子计算机机检索替代,文献也将由传统的视读型被机读型所替代,导读工作手段也将由手工型转向技术型,往日面对面的导读形式将被视像电话咨询导读形式所替代,读者为一个数据、一个问题远涉图书馆的现象将不复存在,只要利用终端坐在家中或办公室就可检索获得所需要资料。就阅读资料的检索来说,在西方国家己普遍建有一种馆际图书馆资料交流网,凡是加入交流网的单位均有义务及时向其它成员通报其新进的图书和期刊等文献目录,并可根据需要互借文献或索取复印件。一些电脑联机检索已经形成。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必然以现代化的导读手段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千家万户,为广大读者提供快、准、全的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