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验学习的课堂形态

体验学习的课堂形态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用美丽描述学习的过程,是因为这样的过程包含着成功与失败等诸多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设计着适合个人的学习方式,探索着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有效信息完善着认知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为了一个明确的问题,体验着作为一个学习的主宰者的“进退得失”、“喜怒哀乐”,磨砺着学习者的方方面面。亲历的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学习过程因其曲折而美丽。

四、体验学习的课堂形态

体验学习的课堂形态包括学习的情境化、学习的活动化、学习的个性化和学习的情感化等诸多方面。

(一)情境化

体验学习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创设情境,把冷冰冰、抽象枯燥的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具体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中,进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场景中,使大脑框架中的情知系统都充分开启,在书本语言与学生个性化语言和非言语活动的互动中,获取直觉的、综合的(包括认识、情感、态度、观念等)的内省体察。

案例5-6

《草原上》(教学片断)[12]

1.听草原

师点击音乐《草原上》绿色的画面导:让我们自由地、静静地坐在大草原上来欣赏优美的蒙古族舞蹈和大草原美丽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

音乐起,师跳起了优美的蒙古舞蹈“抖肩犹如白云在飘浮、双腕舞动犹如雄鹰展翅飞翔……”

生欣赏、想象、讨论:有的好像看到了飘浮的白云,有的好像看到一望无垠嫩绿的水草,有的看到草原上牛羊成群、骏马奔驰……

2.演草原

导:你能用动作来表现吗?

师生双跪着,在优美、舒缓的音乐中即兴地舞着、想象着“白云飘浮、雄鹰展翅、

水草扭动”(师示范硬腕动作)

3.唱草原

导:好美的画面,你还听到什么声音吗?

生用轻柔的身体起伏的动作风声模拟着音乐的旋律。

(师点击旋律)生用“笔”在优美的旋律中唱起来、画起来。

聆听歌曲、伴奏

导:用怎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这首歌,表现美丽的画面。

指导学生用轻柔、甜美的声音来演唱。

导:请男孩子坐在草原上演唱、女孩子站在草原的远方模仿风声。

男女生模唱、演唱合奏、合作,感受多声部美感。

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动感的舞蹈、轻柔的歌声等多维融合,使人置身在辽阔的草原之中。通过听、想、说、演、唱等多种感官来感知,体验优美、舒展的旋律及音乐律动,体验草原美丽的画面。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歌舞产生浓厚兴趣,通过音乐自身的魅力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共鸣,使其在活动中得到音乐的乐趣,表现出独特鲜明的个性,加深了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

在蓝天、白云、羊群、笛声、草原交融而成的如诗如画的意境中,用饱含情感的心情体验音乐和诗歌融合在一起的美丽意境,理解文学与艺术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情感,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涵的体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整个过程充满了音乐性,但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音乐本身。这种融合了历史、诗歌、地理、美术、语文等各类学科知识的音乐课是一种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

(二)活动化

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开展主体实践活动,可以缩短时空距离,消除知识障碍,强化体验和感悟,从而促进听、说、读、写的相互结合,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能力、思维、个性、心理的协同发展。可以说,没有学生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依托,体验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案例5-7

《复式统计表》课例反思[13]

课堂回顾:

1.现场调查:四组学习者关于NBA比赛喜好的情况;把有关数据输入电脑。

引发需求:还想知道全班的一个总体情况,可怎么办?——把四张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

2.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合并后的统计表要统计哪些内容?大概是什么样子,应设计几列?几行?

如何制作?由学习者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并表决,教师填入统计表(见表5-1)。

表5-1 学习者喜欢的学习方式统计表

img37

学习者尝试独立制作复式统计表。

三个求助热线:(1)自学书本(2)观看投影的一个制作示例(动画循环播放)(3)请求老师帮助

请一生作为“设计师”,把“作品”放在视频展示台上,其他学习者作为“记者”,以“记者招待会”的形式,和“设计师”“老师”一起作多向交流,逐步完善统计表的制作方法。

亲历过程,经历现场搜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

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尝试制作、互动交流”的环节从两个不同的层级来描绘一下值得肯定之处:

1.亲历的曲折过程是美丽的

用美丽描述学习的过程,是因为这样的过程包含着成功与失败等诸多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设计着适合个人的学习方式,探索着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有效信息完善着认知结构。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为了一个明确的问题,体验着作为一个学习的主宰者的“进退得失”、“喜怒哀乐”,磨砺着学习者的方方面面。这样的“过程”留给学习者的是一些对他们终生有用的东西:学习方式、感受、意志……亲历的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学习过程因其曲折而美丽。

2.适合的方式方法是美丽的

亲历的过程不仅因曲折而美丽,学习者体验着,学习者选择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适合的是最好的。要为一个学习者选择适合的方法需要付出一定思考的,更没有一种适合差异甚大的一般学习者所适合的方法。唯有学习者才真正了解:什么是最适合自己,我们可以提供一些为不同学习者适合的方法,使学习者可以选择,使学习者学会选择,即便是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了同样的方法,也会因其主体性的发挥,呈现出不同的学习过程。

(三)个性化

体验总是学生个人的事,是学生以自己的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去理解,去感受、领悟和意义。因此,体验必然是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参与同样的活动,感知同样的情境或面对同样的言语材料,所获得的心理、情感和审美体验,也存在着差异,带有自己的个性化色彩,往往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种差异和个性化正是阅读教学的一种财富,一种资源。

案例5-8

《乌鸦喝水》(教学片断)[14]

生:老师,昨天我在做实验时,发现水并不能满到瓶口。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书上说“瓶子里的水不多”那我做的时候就放了一点点水,(不到瓶子的一半)等我放入了一些小石子后,瓶里的水只满到瓶子的上腰处,照这样的话,乌鸦还是喝不到水的。我做了好几次后发现了只有水超过瓶子的一半时,放入石子水才能满到瓶口处。

师随即按此学生的说法进行实验,结果正和那位学生说的一样。

师:那怎么办呢?聪明的小朋友们,请你帮帮忙。

生:有办法了,我建议书上这样写: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一大半水,可是瓶口又小,乌鸦还是喝不着,怎么办呢?

师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生:老师我昨天做了实验后还发现用的石子大小要匀称,不能很大,也不能很小。很小的话水升高会很慢,乌鸦会很累的,它已经口渴极了。太大的话会把石块间的缝隙给堵住,水就很难升高了。所以我想对乌鸦说:“乌鸦,选石子的时候也要想一想,不然忙了半天还是会喝不着水的。”

……

学习者不是像一张白纸一样进入情境,而是以他们自己的需要、价值取向、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已有的经历等完整的“自我”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因此,体验式学习的结果总是因人而异的、个性化的,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感受、经验。这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四)情感化

情感是体验生成的动力。因此,体验型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与调动,让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融入课文中去,这是对渴望投射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正因如此,课文的“符号语言”才成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言语,课文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才会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课文中隐含的思想、观念,才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相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这样的阅读,自然就成了学生愉悦的精神享受,成了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生命之旅。

案例5-9

体验式习作教学设计一则[15]

设计意图

根据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来促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的课题研究要求,本学期我们将捕捉如何有效地将“生活状态”转入“习作状态”作为体验式习作教学的研究重点。本次作文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打破了教学的规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回忆、叙述、讨论中,调动情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体现教育的人文性。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生命。教学中不刻意追求作文的形式,主张自由表达,有什么体验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需实事求是地尽情表达此时此刻自己的内心感受就行。

案例描述

在愉快的春游活动结束后的第二天,班上有位男生小叶病倒了。一周后却得知他得了可怕的白血病,我们几位任课老师难过极了,悄悄前往医院探望。每每有学生问起他的病情,我们都会不由得眼圈发红,却不忍心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孩子们,只是说他的病不要紧,需要住院一段时间。

一个半月后,儿童节来临了,我告诉了孩子们小叶的病情,大家纷纷表示想去看看他,考虑到小叶的身体状况不适宜探视,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这样吧,今天,大家还是先写点鼓励他的话吧,让他妈妈念给他听,他听了你们的话一定会开心的。”于是,大家纷纷提笔写了起来,那神情是那么专注。我默默地看着同学们的举动,深感童心是多么美好呀。

此时,我看到大家又是一脸的忧伤,决定让他们赶快动笔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我说:“同学们,老师们都感受到了一种爱在你们心中涌动,此时,你们的内心一定很不平静,一定是思绪万千。老师希望你们能拿起笔来,将自己的体会、感悟真实地表达出来。可以回忆春游时的美好时光,回忆和小叶玩得很开心的场面,可以写得知小叶病时的感受,可以写这段时间对小叶的思念。作文的体裁不限,只要你用最真挚的语言去写,相信大家的作文一定会成功的。”

话音刚落,大家纷纷动笔写了起来,全然忘记了今天是他们的节日,该放松的日子,全然没有为作文而皱眉头。教室里只有写字的沙沙声,出奇的安静。

感动之余,我想让全校师生以及家长都来品味一下孩子们的文章,让大家也来了解孩子们对爱、对生命的感悟。于是,我选择了两篇习作逐一刊登在校报上。事后,陆续有家长来学校打听小叶的状况,有的把钱交到学校要求转交,有的还亲自带孩子上医院看望,从家长们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被孩子的细心、爱心所感动,这无疑拉近了他们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案例反思

习作是生命本真体验的一种自然流露。成人如是,小学生亦如是。学生在写作时体验到了什么,就写什么;没有体验,往往写不出好作文,即便写了作文,也表达不了学生的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表达欲望,这时是教师将学生由“生活状态”引入“写作状态”的最佳时机,从而有效将学生从“要我写”,处于被动的写作心理状态过渡到“我要写”的主动写作心理状态中来。

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叩问生活、生命的意义,接纳生活、生命意义为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这不正是学生自我充实、扩大、发展与建构吗?所以朱小蔓说:“人的体验在人的存在、人的自我生命的升华、人的精神的解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6]体验式作文教学应该面对学生生命的内在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开掘,真诚而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本次习作中可以发现学生已置身于“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生病,而且病得不轻”这一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或担心、或难过、或不知所措,那伤心之情更是溢于言表,如何回忆、想念同伴成了习作的素材。他们真实地记下了与同伴欢快相处的一幕,因想念同伴而伤心落泪。我们不难发现,同学之间有着真挚的感情,顺着这份真挚的情感进行写作,情感自然而然地渗入到习作中、文字中。这些语言不是平淡毫无生机的诉说,而是学生特定情境下的内心的真实写照,有所闻就会有所思,有所思就会有所情,有所情就会有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