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校本课程是指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样一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很有帮助。注释:①转引自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

三、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

(一)要明确教师的职责

教师在教学中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职责:

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

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

(二)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从最广义的角度来看,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经历体会的一切都是课程。而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和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文化积淀、人口素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对于提供给学生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校本课程是指为了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的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而在学校中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文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落实教育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它对于学校办出特色,满足不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的需要,向学生提供最适当的教育以便使他们能获得最满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我们恰当地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教育与生活”意味着:

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

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的生活,生活是与需要、愿望、情感和体验相联系的,教育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教育关照学生的生活,意味着教育关注有完整的生命表现的人的存在,并致力于完整的人的发展;

“教育与生活”这一命题本身也标示出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既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也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

(三)确立新的教学观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按自己的性向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行为,但应更多地视为一项人际互动的过程。那种通过严格程式化的规则、过程、步骤进行监控的系统方法并不适合这项工作。教学过程由以下事件构成:

引起注意和唤起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

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

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

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

促进保持和迁移。

我们不妨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样一个问题,这对于我们如何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将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在如下情况下,学生有可能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最好;

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因此,教师的教学采用如下策略,将有助于增进教学的效果:

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

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

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

注释:

①转引自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B.J.Zimmerman & D.H.Schunk(1989).Self-Regulated Learning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pp.6—26

②转引自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范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B.J.Zimmennan & R.Risemberg,(1997).Self-Regulated Dime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In PhyeG.(ed.).Hand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 pp.105—125。

③王坦:《合作学习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