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官方教育的加强

官方教育的加强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他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2]的文教政策,积极发展官方教育,加强思想控制。据此,宁波府设1座府学,5座县学。与以往官学不同的是,明代的官学加强了与科举的联系,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各地县学也在地方官的重视下,加以整修。在政令和地方官的督促下,宁波府、县各乡隅各立社学,年十五岁以下送社学读书,不愿意者不强求。

第一节 官方教育的加强

明太祖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就已经认识到“世治宜用文”的道理。他说:“今天下初定,所急者衣食,所重者教化。”为此,他确立了“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2]的文教政策,积极发展官方教育,加强思想控制。

一、完善府、县两级的儒学体系

1.府、县学的普遍设立

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发布兴学令,“令郡县皆立学校,延师儒,授生徒,讲论至道”,并规定府学设教授1人,州学设学正1人,县学设教谕1人,生员的数量是“府学四十人,州、县以次减十”[3]。宣德元年(1426),规定增广生之名额,在京府学60人,在外府学40人,州、县学以次减之。

据此,宁波府设1座府学,5座县学。府学于洪武元年(1368)建立,后历经数次修缮,位置在宁波城内西北隅,在府治北鉴桥西面。当时,府学还另设医学内外两科提领。洪武十五年(1382),于府学明伦堂立“卧碑”,揭示学规和禁例十二条,严厉约束生员。洪武十七年(1384),改设医学正科。同年,在府学东面建阴阳学。

按照规定,府学设教授1名、训导4名、司吏1名。县学设教谕1名、训导2名、司吏1名。生员规模是府学40人、增广生40人、附学生员不定。县学减半,即生员20人、增广生20人、附学生员也不定。额定生员每人每月由国家发给食米六斗。

与以往官学不同的是,明代的官学加强了与科举的联系,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学生只有经过官学组织的科考,合格者才能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然后,一步一步往上爬。因此,士子只有进入学校并通过科考才能最终到达科举的顶端。

不过,明中叶以后,由于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出现危机,国家对学校教育的控制大大地削弱,致使官学不振,教学质量急剧下降。宁波当时的读书风气亦随之大变,“土苴经籍,弗略其畺,惟市肆科试之文是诵是肄,澡德禔躬之术多所放黜,甚或朋淫游宴,闯官府以关说短长,而风斯下矣”[4]。时地方官员对教育监管亦有放松,如嘉靖七年(1528),有人批评时任宁波府学的教授陆奎章“督责甚宽”,陆奎章竟答曰:“此渔士之囮,吾耻为之。吾与诸秀敏者,朝夕肆肄,即不能者可勉,他何为哉!”[5]

2.地方官对教育的重视

在政治、教育一体化前提下,地方官是否重视学校教育对于地方教育的兴盛很是关键。“知府秩高而禄厚,有吏卒刑禁之盛其上,故人畏而敬之。教授秩卑而禄薄,无吏卒盛令,徒以礼仪化诸生,故人狎而易之。”[6]幸运的是,宁波府历任地方官对府、县学的管理极为重视,在任职期间,不仅亲自督学、讲学,还热心修缮、扩建学宫,并解决儒学经费问题。

据记载,郑珞为宁波知府时,每当处理完公务,就到府学明伦堂“与诸生质难可否,奖其良而惩其不率”[7]。弘治年间(1488—1505),宁波知府伍符常到学校,“稽生员之勤惰而劝惩之”[8]。正德十三年(1518),宁波知府寇天叙理政之余,宣讲理学。

各地知县也是以不同方式鼓励诸生好好学习。正德元年(1506),定海知县陈轼“尤加意学校,每月给油炭,以资肄业”[9]。嘉靖十三年(1534),慈溪知县王德溢礼贤下士,振兴学校。隆庆六年(1572),象山代理知县周光镐捐献月俸,购置图书,入藏县学,以补县学图书不足之需。万历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1597—1600),奉化知县樊毂“作兴文学,时引青衿子弟,设俎豆,陈经术,旁及艺文,讲贯不辍”[10]

每一任地方官上任之初,往往还会大兴土木,修缮学宫。洪武十九年(1386),知府李仲文“兴学校,建明伦堂、尊经阁”。永乐十一年(1413),通判樊磐等人带头捐俸银,集资重修府学。后来,府学于正统元年(1436)、天顺八年(1464)、嘉靖三十六年(1557)、万历四年(1576),分别由宁波知府郑珞、张瓒、张正和和周良宾重修,使其气象一新。

各地县学也在地方官的重视下,加以整修。天启年间(1621—1627),定海知县顾宗孟“榷关税,得额外羡五百余金,悉以缮学宫”[11]。嘉靖七年(1528),奉化知县陈缟督修学宫,后在崇祯间(1628—1644)又由知县胡梦泰拨出资金加以修缮。嘉靖三十六年(1557),因倭寇之乱而被毁坏的慈溪县学得以重建。

此外,地方官还想方设法解决办学经费短缺问题。明朝地方政府的办学经费并不充裕,常常捉襟见肘,为此,地方官必须帮助学校解决经济问题,才能使学校正常运作。嘉靖二十年(1541),奉化知县徐宪忠拨出百亩田地,作为学田。万历五年(1577),鄞县知县杨芳将由寺庙侵占的一万三千余亩田地归还县学。万历二十九年(1601),巡抚刘元霖下令给府学及五县学置办学田。万历四十年(1612),知府戴新置学田,得慈溪县山田513亩、奉化县田地308亩、定海县618亩、鄞县42亩。崇祯十四年(1641),府学又置学田11亩。[12]

二、社学教育的兴盛

社学之设始于元代,明朝则是社学得以大力推广的时代。洪武八年(1375),明太祖下诏要求全国各地普设社学:“昔成周之世,家有塾,党有庠,故民无不习于学,是以教化行而风俗美。今京师及县皆有学,而乡社之民未睹教化,宜令有司更置社学,延师儒以教民间子弟,庶可导民善俗也。”[13]其后,朝廷又在洪武十六年(1383)、正统元年(1436)、成化元年(1465)、弘治元年(1488)、弘治十七年(1504)等年份多次下诏督设社学,悉心调教民间童子,要求熟读《四书》,并讲习冠、婚、丧、祭之礼。

在朝廷政令的推动下,宁波府、县地方官员对社学很是重视。例如,正德末年(1521),奉化知县朱豹不仅督建社学一所,而且,每月的朔日、望日,必亲自到社学讲学,学子们大受鼓舞。嘉靖十年(1531),宁海知县黄允谦建社学、置社田,使宁海的社学得到良好发展。直至作为明转折点的万历中叶,定海知县时偕行还在继续创办社学。

在政令和地方官的督促下,宁波府、县各乡隅各立社学,年十五岁以下送社学读书,不愿意者不强求。社学主要以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为主,除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外,还特别强调冠、婚、丧、祭等礼节,又兼读“御制大诰”、“本朝律令”,使儿童从小就接受封建礼教之规范。宁波府所设社学的情况在县志中都有所记载。根据明代县城的行政区划,县城设坊,其四周设隅,其郊外设乡或都,社学主要分布在坊隅或乡都。成化年间(1465—1487),象山共有社学24处;慈溪县城坊隅社学15处、乡都35处;奉化县城坊隅1处、乡都7处;定海县城坊隅1处、乡都24处。1504年,鄞县于县城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附郭甬东、城西二隅,各隅建社学一所。[14]

社学作为当时最基层的教育组织,不仅起到教化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儒学的生源,社学学习成绩优秀者,可被直接选送至府、县学,走科举入仕之途。

另外,义学也有若干建置。宣德五年(1430),定海卫指挥余斌建一所义学,延聘师儒,教化乡里。

三、科举仕进的鼎盛

科举取士自隋产生后,经过唐、宋两代的改进和发展,逐渐得以完善。明代则在承继前代的基础上,在制度上进一步加以规范和强化,并确立了八股试士的取士方法。宁波自两宋以来已经奠定教育基础和人才优势,至明代,进士及第的人数依然位居浙江省乃至全国前列。

明初,政府选才采取开科取士与荐举并用的办法。其中,荐举的科目有明经、贤良方正、孝悌、儒士、孝廉、秀才、人才等,不拘一格。洪武六年(1373),鄞县人单仲友、慈溪人桂彦良、象山人钱唐皆举明经入选。而科举开开停停数次,实质上形同虚设,尤其在洪武六年,朝廷以“所取多后生少年,能以所学措诸行事者寡”为由“罢科举十年”,至洪武十五年(1382)才重又恢复。洪武十七年(1384),明太祖“始定科举之式,命礼部颁行各省,后遂以为永制”,自此,荐举渐淡,科举日重。特别是英宗以后,科举的地位越来越高,“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据吴宣德《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卷4)之《浙江布政司进士分布表》统计,宁波境内共有进士882人,详见表5‐1。

表5‐1 明代宁波府各县进士数

img18

资料来源:李国钧等总主编,吴宣德编:《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卷4),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505页。

其中,鄞县、慈溪、余姚进士及第率最高。其间,两宋时期曾现的父子、叔侄、兄弟和祖孙登科及第的情况又再显现。以慈溪为例,有姚汀与姚潓两兄弟、冯元飙兄弟仨人;姜国华与姜应麟、王纯与王镕、姚镆与姚涞、周璇与周士英、冯成能与冯时俊、冯若愚与他的三个儿子等六对父子;姚镆与姚汀、姚潓叔侄仨;孙懋与其孙孙成名等。另据陈剩勇研究,这三个县是明代全国单个县出百人以上的三十三个进士县之三。[15]

在这些进士中,包括王阳明、张时彻、范钦、姚镆等重臣名人,还有明朝近三百年历史中连中“三元”[16]的三进士之一慈溪人杨守勤,时万历皇帝曾下旨在县衙前建三元坊以资褒奖。例如,姚镆,弘治六年(1493)中先后主礼部主事,进员外郎,累擢广西提学佥事,贵州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巡抚延绥。后进工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至兵部尚书(正二品),总制陕西三边军务。《明史》记载:“天下布政使廉名最著的二人,是梁材与姚镆。”[17]

另据钱茂伟等学者研究,从时间上分布,上述宁波科举人才的涌现以明朝嘉靖(1522—1566)中叶为界,之前,宁波的科举人才多,之后,则有所减少。[18]其原因较为复杂,既有明朝科举制度本身存在的流弊,也与嘉靖中叶后官学衰微,以及地方官疏于学校教育监管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