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对策

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对策

时间:2022-02-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加强对学校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的优势,密切联系青少年思想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知识,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家长的不文明行为、不良嗜好、违法犯罪行为无疑是青少年思想道德不健康的诱导因素。因此,规范家长行为也是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必要措施。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贯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基本国策,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引,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四个统一”原则,切实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改进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发挥好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作用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教育正式的、系统的、最有效的渠道,它是青少年思想教育的中心环节,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表面上把教育抓得很紧,实际上忽视了人格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做人”的教育,教育的核心是做人,是人格的完善。我们的教育片面到只抓升学率、只抓分数,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这种教育连知识的传授都是不完整的,这种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高分低能、心理素质差、不懂得“做人”、不懂得合作。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探索新时期青少年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改进大、中、小学思想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支持和引导学生开展内容健康向上、形式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努力探索将说理教育与品德践行相结合、情感陶冶与榜样示范相结合、教育疏导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指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多样化途径;重视研究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教育水平的关键所在。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在建设一支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少先队、共青团和学生管理干部为骨干的思想教育队伍上下功夫。当前,特别要加大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建立教师管理的有效机制,狠抓师德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好书,育好人,在各个方面都为人师表。

(3)发挥学校群团作用。要加强对学校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建设的领导,充分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的优势,密切联系青少年思想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知识,促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和才干。近年来,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以及团中央组织的暑期大中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不仅在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在青少年教育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学校、社会、青年学生的普遍欢迎,为我们探索和总结当前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另外,一些地方和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社区援助活动等,都在青少年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2.丰富社会实践教育,发挥好社会教育的思想道德导向作用

(1)改革传统教育方式。传统德育过程主要是围绕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展开的,注重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的感知及道德概念、道德准则的解释与说明,要求青少年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既定的道德价值、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在调查中,很多老师反映现在的中学生思想固执,逆反心理严重,不愿接受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这说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不适合当代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应当在社会中感受,在体验中认知。通过开展体验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老师、家长的以身示范,通过社会风气的转变、周围环境的熏陶,使德育过程建立在直接性、动态性、体验性基础上,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思考、领悟,学习和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思想道德品质。

(2)丰富社会教育内容。当代青少年具有务实、讲效率、知识面宽、创新意识强的特点,这是他们的优势。但由于生活在和平年代,成长的环境优越,在他们身上还缺乏一些优良的传统(如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针对这一点,我们在开展理论教育的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青少年群体开展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在动手中掌握实际应用技能,具备创造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学会正确做人,善于同他人合作共事。如团中央开展“保护母亲河”活动,围绕“拳拳爱国心,保护母亲河”这个主题,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在“手拉手捡拾一片希望,还母亲河一片绿色”的活动中,广大少年儿童通过收集无人问津的牙膏皮等废品,在集满一车后换回一棵棵小树苗,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变废为宝的快乐,同时也从奉献中真正理解了“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道理。青年志愿者活动则通过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实践,突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风尚和道德内涵。

(3)培育先进社会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处于社会转型期中的青少年一代来说,他们正处在一个可塑性大、内心矛盾多、对外部世界变化敏感、寻求独立自主、而辨别力又不强的时期。因此,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注重培育社会各方面的先进榜样(如劳动模范、杰出青年、成才标兵等),发挥先进模范的示范导向作用,对于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奋斗目标、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解决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困惑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补充单一说教的不足。

3.切实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好家庭日常教育的积极催化作用

(1)强化教育职能,提高认识水平。家庭教育是孩子接受教育的起点。要让家长们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子女,把子女培养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才是父母爱的升华。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即只养不教,是父母的罪过;教子不善,是父母的失职。

(2)提高家长素质,规范家长行为。家长的不文明行为、不良嗜好、违法犯罪行为无疑是青少年思想道德不健康的诱导因素。因此,规范家长行为也是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必要措施。为人父母者首先要自尊、自律、学法、知法、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更不能有犯罪行为。其次,要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不为有悖伦理之行,以免给子女造成心理上的畸形、生理上的反常和错误的认识。

(3)注重教育方法,提高家教质量。家长要加强学习,学会用正确和适当的方法去影响、教育子女,减少家教方面的偏差和失误。家长不仅要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法制教育。可以针对孩子的实际年龄,让其了解一些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法律法规,并有针对性地了解其中的有关条款,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帮助他们树立正义感、增强责任心,让他们学会宽容与谦让,以便遇到事情时能正确判断是非,并能有分寸地处理好。

(4)改善家庭环境,增加沟通了解。有关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种:压制型、溺爱型和民主型。压制型和溺爱型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养成依赖、服从的习惯,创造力水平低。只有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才能使孩子更好成长。因此,在家庭中创造一种和善、温馨和民主的气氛是十分重要的。父母之间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保持恩爱的夫妻关系;父母与长辈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长辈要爱护晚辈,晚辈要孝顺长辈;父母与邻里之间要和平共处、互相帮助;父母对子女要平等相待,多一分体贴,少一些训斥;多一分爱护,少一些冷淡;多一分理解,少一些专横。家庭成员间形成亲密、鼓励、支持的氛围,对培养孩子乐观、向上、自信的性格,养成“仁、信、礼、义、孝”等传统美德都是非常重要的。

4.优化社会育人环境,构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体系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的教育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各级党委和政府责无旁贷,要切实负起责任,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共同探索建设多种青少年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更协调、机制更灵活、运作更有序、更能发挥各部门效能的青少年教育工作体系,形成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全面推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

(1)大力加强青少年文化工作。多制作、生产、出版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书籍报刊精品,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读物的出版、宣传、推荐和发行工作,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组织青少年踊跃参与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村镇文化建设,走文化建设与青少年思想建设互相渗透、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之路。开辟“青少年文化广场”,推介优秀的文艺作品和青年文艺人才,发挥广场的宣传、推介功能和文化的凝聚力量。通过开展具有时代气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陶冶广大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弘扬社会文明风尚,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改善青少年课外活动条件。要深化体制改革,改变封闭垂直管理体系所导致的资源闭塞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性(互补性)。有效依托青少年宫、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馆等社会公益场所,建立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达到学校与社会衔接沟通,形成区域内大教育的互动发展新局面。使青少年有充分的空间和舞台在课外活动中受到锻炼、陶冶情操。

(3)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体育、卫生部门进一步完善和实施学生健身强体的各项规划和有关标准,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生理卫生知识,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有关执法部门要切实加大“扫黄打非”工作力度,铲除“黄、赌、毒”和歪理邪说,净化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现象要坚持惩治与教育相结合、宽严并用、刚柔齐下的原则,把青少年教育好、引导好。国运兴衰,在于教育。青少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有热情、最有生气和创造力的力量,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后备军,肩负着实现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史重任。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坚持一以贯之,共同关心关注,切实抓紧抓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