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林高校学生服务基层的必要性分析

农林高校学生服务基层的必要性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林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立足于当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能够在农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专门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农林高校要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相互交叉融合、人

第一节 农林高校学生服务基层的必要性分析

农林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基层人才流失和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农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通过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涉农工程,不断加大投入。另外,政策方面也不断传来“利好”消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重视给农林类专业发展带来了曙光。然而,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至65%,而农林院校但作为向基层输送人才的重要部门,农、林科优势明显,但毕业生真正走到基层去服务的却很少,基层人才流失和人才匮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专业人才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一些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消除,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据资料统计,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仅为48%,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0%左右。美日等发达国家每万名农村人口中有4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而中国仅有1.7名。中国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为36.5%,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中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率仅仅相当于加拿大的1/108。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很低,城乡差距仍在扩大中。

以黑龙江省森工系统为例,每万亩森林仅有0.53个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大兴安岭地区木材加工行业的技术人员中的本科毕业生不到10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森工企业地处边缘,生活条件艰苦,生活水平低,加之机制不活等因素,导致林区不但吸引不来新的人才,而且还存在人才大量外流的现象。林区缺乏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致使新技术得不到应用,新成果得不到推广,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新产品得不到开发。许多新项目建成后由于缺乏懂业务、懂技术的人才而无法正常生产。根据2004年的调查资料,黑龙江省森工系统职工总数533 078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733人,占职工总数的0.14%;大学本科学历的21 808人,占职工总数的4.09%;大(中)专学历的163 762人,占职工总数的30.7%,高中及以下学历的346 775人,占职工总数的65.05%。根据2003年黑龙江省森林工业综合统计资料汇编,在2000至2003年的4年中,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副高职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调离206人,调入仅有34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调离869人,调入364人;技师调离203人,调入仅有53人;高级工调离315人,调入176人。通过对比,调出明显大于调入,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在人才的引进方面,由于林区多处于偏远地区,环境条件差,社会经济发展贫困落后,导致近年来本科生及研究生回林区的根本没有,能够回来的只是为数不多的中专毕业生。如八面通林业局已连续10年没有招来一个大学生,同期本局中学考出的人才有1 500多人,只有3名中专生回到本局工作。

二、满足当前农林业发展的人力资本需要

2005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高校毕业生人才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切实做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努力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逐渐成为全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高校尤其是农业高校如何准确自我定位,更新培养模式,为西部和基层建设输送大批“愿意去、能干好、干得好”的毕业生,成为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道重大课题。

高等农林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一般可以理解为农林院校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在既定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仅需要大批有文化的新型农民,更需要有大批高素质的农林院校大学毕业生发挥专业优势,贡献其聪明才智。然而,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初中文化程度占48%,高中及以上文化仅占12%,系统接受农业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仅占5%,接受高等教育的更是凤毛麟角,而发达国家农业从业人员受过正规高等教育者高达45%到65%。另外,接受高等农业专业知识教育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改行从事非农行业,除去相当数量的农科大学毕业生留在高校、农业科研院校、企业单位等外,真正到农村扎根的大学生为数甚少。因此,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处于匮乏状态。我国现有自然村70万余个,如果每个自然村每年吸收1~2名农科大学生,则全国农村每年需要上百万的农科大学生。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业、资源、环境、人口、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些都与高等农林教育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高等农林教育在培养这些人才方面更有优势。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具体来说,面向新农村建设,高等农林院校主要培养以下三方面的人才:一是服务于农业教学科研的学科学术带头人。这是提高农业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基础,代表着农业教学科研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博士生和硕士生。二是服务于农村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这些人才有利于加速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服务于农村地方经济建设并且能够扎根农村的具有农民身份的大学生。这些人才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同时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带去新的观念和信息,增强农村活力。要真正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达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教兴农”、“人才强农”仍是关键。在建设新农村背景下,农林高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服务“三农”培养立足于当前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能够在农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专门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农林高校要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相互交叉融合、人才荟萃的优势,突出办学特色,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加强学科建设,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重要的主力军作用。

三、缓解就业压力,实现人才的合理利用

大学生基层就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新世纪人才战略的重大转变。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就业是一个涉及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青年人才的健康成长和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构性失业十分突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特别是城市就业、高端就业更是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是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存在严重的人才匮乏的状况。大学生基层就业不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解决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还为大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在熟悉国情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基层民情,把学校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相联系,增强其服务民众、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扎根基层,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利用。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多,且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事业心足、责任心强,还有作出一番事业的博大抱负。他们到基层就业将会对基层落后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带来转变,将给基层输入现代化、科学化的新思想、新观念,将有利于全面提高基层人口的整体素质,为基层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