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内外环境分析

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内外环境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时期,高校在校人数也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将进入了此次浪潮的高峰期。我国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模式。“初次就业率是当前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描述和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基本指标,初次就业率的高低能够基本反映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状况”。从某农林高校大学生招生就业处调查了解到,每年报考本校的学生有65%以上来自农村,特

第二节 农林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内外环境分析

一、农林类毕业生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一)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之一,长期偏重于培养学术型人才,由此造成了社会白领、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形,然而中国的人才资源市场并不需要这么多从事研究和管理工作的白领,这必然导致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目前,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 000万,下岗和失业人口大约1 400万,进城的农民工保持在1.2亿左右。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2010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总数约700多万,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整个社会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一直处于弱势状态,因此,就业压力更大。

(二)国内大环境的变化引发就业新问题

大学生就业是指大学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而进行的,为今后能立足社会而寻求相关有报酬的劳动资格的行为。我们的社会处于一个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改变,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严峻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似乎成了烫手的山芋,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而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教育迎来了一次重大改革——高校扩招,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表6-1),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达到540万人,是1998年的5倍,高等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2%。我国的高等教育完成了从“精英化教育培养阶段”到“大众化教育培养阶段”的跨越。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时期,高校在校人数也不断攀升,大学生就业将进入了此次浪潮的高峰期。我国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尤其是近几年来,高校持续扩招,毕业生数量骤增,就业问题日益突显。2002-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分别为145万人、212.2万人、280万人、338万人、413万人和495万人。2007年的毕业生数量比2002年翻了3倍多。毕业生数量的激增给就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停滞不前,待业人数增长率却不断提高。据统计数据显示(表6-2),2003至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至12月31日的平均初次就业率分别为78.9%、84.6%、87.7%、70%和72.4%,待业人数逐年递增。“初次就业率是当前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描述和反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一个基本指标,初次就业率的高低能够基本反映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在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状况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讲,中央所属院校就业状况好于地方所属院校,公办院校好于民办院校。与此同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就业形势变化迅速。与此同时,农林类高校每年毕业人数也在大幅增加(见表6-3)。但是,由于农业的周期性、季节性等原因,农业的投资回报比较缓慢,农业行业的利润空间小,投资农业的企业增加的少,不能吸纳大量农林类大学毕业生。这就造成了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更难的局面。

表6-1 1998-2006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

img5

注资料来源:根据1998-2006年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整理http://www.moe.edu.cn/

表6-2 我国普通高校1999-2008年招生及毕业生就业情况

img6

注资料来源: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GzGH2006005),高职院校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教育模式与实证研究研究报告http://kyc.ywu.cn/lxf/2.doc

表6-3 2002-2006年普通高校农科专业本科学生数

img7

注资料来源:根据2002-2006教育部教育统计数据整理http://www.moe.edu.cn/

(三)现行的农林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环境条件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林专业大学生就业

一般而言,高校毕业生就业就是为了生存而谋取劳动职位,而生存首先会涉及到生存环境或条件的适应与选择。良好的公共秩序、文明的生活环境、较为便利的交通设施和工具、方便的文化娱乐设施、较好的经济利益(如货币收入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就构成了高校毕业生所要追求的利益序列。这一利益序列既符合马斯洛所描述的“需要层次理论”,也体现了明显的迎合市场的逐利性。对基本生存环境尤其是经济利益的追求往往成为高等学校毕业生择业必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就目前行业工资水平而言,农林牧渔水利业的工资水平远远低于其他行业的工资水平,而从地域来看,中西部地区的工资水平也远低于沿海发达地区,而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待遇也是他们所关心的根本问题,特别是涉农、涉林专业毕业生,去基层服务多数在一线生产领域,条件艰苦、待遇差,难以吸引人才,造成了基层人才供给的不足。我国虽然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技术含量较低,农产品投资高,回报率比较低,再加上人们对农业的歧视非常严重,看不起从事第一产业的岗位,近几年虽有所改善,但总体上歧农思想仍然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

首先,从农业自身特点上讲,农业是艰苦行业、基础产业,目前尚属科技含量较低的弱质产业。由于它的弱质性,使得农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迫切性显得不足。在新旧的交替中,由于农业的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低,制约了农科大学毕业生新的人才载体的形成。其次,从生产经营方式上讲,我国大多数省市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分散经营,且大多数农业生产尚处于手工生产阶段,机械化程度低,吸纳农业科技人员的能力有限。再次,从农业的环境条件上讲,东部的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裁员增效等多重因素影响,乡镇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接纳能力有所下降,东部的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于乡镇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资金薄弱、产品技术含量低等原因,也难以大量接纳高校毕业生。此外,由于大多数农村企业发展缓慢,而且受到农民购买力的限制,涉农产品的价格不能定得太高,所以企业普遍效益不高,员工待遇较低,吸引大学生去工作的条件有限。而个别大学毕业生不能正确判断形势,分析自我,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使用人单位难以接受。

同时,现行的就业制度实行自主择业,这种“双向选择”导致毕业生流向大城市、高收入城市。因为贫困和基层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太完善,养老金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社会保障措施在部分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还没有很好的落实,制约了毕业生对这些单位和地区的选择,在制度建设方面造成了大学生“有业不就”的后顾之忧。

二、农林类毕业生就业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一)农林高校大学生自身原因

从某农林高校大学生招生就业处调查了解到,每年报考本校的学生有65%以上来自农村,特别是一些涉农林专业;而从该校贫困资助中心调查了解,每年新生报名中有70%以上学生交不起全部学费,换句话说,家庭贫困学生占到所招学生的70%以上。调查分析显示这些学生在毕业时,择业心理存在偏差,他们大多认为机关和事业单位是个“正经地方”,不仅工作比较稳定,生活有保障,而且也有地位。这种就业观念导致众多大学生追求稳定、首选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他们普遍有着一个很朴素的想法,自己从农村十年寒窗苦,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跳出了农门,毕业后应该有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生活,怎么能再回到“起点”呢?表现出创业精神不够,乐于享受别人创造的成果。

对于农林类毕业生而言,因为在校期间所接触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都是和“三农”打交道,经常需要下基层,到农村去指导技术工作,或者到生产一线去了解现状,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此外,个别专业设置不合理,市场需求量少,也是就业困难的一个方面。当然,就全国农林专业毕业生而言,因为学校类别、专业实力、区域特色、地域特征等不同,在就业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

(二)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弱势求职状态

农林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毕业生们普遍感到“找不到理想的单位”,求职之路不顺畅。据麦可思和搜狐教育联合发布的2009.年本科最低薪酬10专业排行榜来看,农学、林学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三专业列位于其中,毫无疑问,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处于弱势状态。另一方面,就业率虚高,失业现象严重。此外,目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农林类专业因为就业形势严峻,专业对口率不高。据某校的不完全统计,农林类专业的毕业生真正从事本行工作的仅占30%左右,其余的学生大都或早或迟地改行从事其他工作。因为市场需求的缘故,农林类高校毕业生不愿意下基层去锻炼,从而导致了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人数偏少。许多生源地在城市的毕业生,毕业时宁愿转行也不愿意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去工作。因为上述的这些原因,在改派率、违约率等统计指标上,农林类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同一所学校非农林专业的毕业生。

总之,作为普通高等毕业生中的一部分,农林类毕业生在面临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相同的境遇下,在就业过程中,优势并不明显。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还是需要依靠大批量的人才,农林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会得到好转,甚至有些专业会达到供不应求的状态。

(三)农林院校专业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

由于近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大量毕业生同时涌向就业市场,人才的暂时相对过剩,导致了就业门槛逐年提高。在人才培养方面,农林院校没有与普通高校区别开来,没有突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农林院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片面迎合考生和家长对专业名称的偏好,根据考生填报志愿的多少来设置专业,以至专业名称紧跟社会潮流,而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却与专业名称存在差距,专业特点不鲜明,这就致使农林院校毕业生近年来往往不能找到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不能学以致用,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也不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社会普遍要求农林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要富于创造性和适应性,现在用人单位对农林院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单位招人开始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出现了“专科生、本科生干中专生的活,研究生抢本科生、专科生饭碗”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四)农林院校大学生对人才市场认识不足

人才市场己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个重要要素市场,人才市场也是大学生这一人才资源配置的主渠道。大学生由于在学校学习任务重,对社会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具体趋势缺少了解,而学生个人求职预期过高,在求职过程中往往脱离客观实际,对自身能力水平不能合理定位,不愿意到基层,到农村和西部不发达地区就业,择业时存在很大盲目性。就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来看,我国城乡、东西二元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这样会刺激更多的学生选择留在大城市寻找工作,城市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就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而农村的人才需求旺盛,但是学生又不愿意去农村就业,导致农村市场人才供不应求。只有充分了解和认识人才市场,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最大可能利用市场资源为自己谋得生存之地。由此看来,农林院校毕业生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较差,对人才市场认识不足,择业期望值与现实存在明显的矛盾,这说明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工作还做得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比如就业教育课程建设不完善,就业教育方式方法不够系统、不够科学,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重成绩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学习轻创新、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