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林高校基层就业市场的供求分析

农林高校基层就业市场的供求分析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前,我国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农村人才队伍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林业人才十分缺乏的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却十分严重。

第一节 农林高校基层就业市场的供求分析

一、对人才需求与供给基本内涵的经济

(一)对人才的有效需求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对人才的需求主要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即能够吸引、满足就业者要求的需要。对人才的需求不同于一般的产品需求,因为人才有多种需求,有思想、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对人才的需求取决于工作岗位的多少。发展经济学认为,个人在作出教育投资决策时,要将投资的成本与未来预期收入的增加进行比较,教育成本既包括直接的教育支出,也包括教育的机会成本。个人在进行自主工作选择时,要在各种可能的就业机会中进行选择,最基本的条件是:同样高考分数学习不同专业后,得到的待遇应当基本一样。决定是否选择某项工作的主要因素有:收入水平以及与其他工作的比较;收入的稳定性、保障水平、增加收入的潜力;工作与生活的环境条件;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有无上升的机会;工作对人才心理、自我实现等其他各种需求的满足程度。

(二)人才的有效供给

经济学意义上的人才供给,是指供给愿望与供给能力的统一。一般意义上的人才供给主要指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输送的劳动者、技术人员等,只要培养出来就实现了人才供给,这只是一方面,只是通过教育培训增加了人才的数量。如果培养的人才定位不准,不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人才的应有作用就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要实现其有效供给,最终取决于人才能否在与其工作能力相适应、个人期望要求得到满足的岗位实现就业。决定人才个体有效供给的主要因素有:人才培养成本、收入与生活预期、机会成本以及人才对其他需求的实现程度。现实有效的供给应当是能够满足经济与社会对人才种类、素质与技能的要求,同时又能实现人才个人期望要求的人才输出的有效对接。

二、基层人才资源的现状及对大学生的需求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2 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4.3%。当前,我国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农村人才队伍现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

(一)农村人力资源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199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20.73%、小学程度占38.86%、初中程度占32.84%、高中程度占6.96%、中专程度占0.51%,大专及大专以上占0.10%;到2005年上述构成依次为6.87%、27.23%、52.22%、10.25%、2.37%、1.06%。数据表明,从学历结构看主要表现为不识字与识字较少、小学文化程度大幅度下降,初中文化程度大幅度上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员所占比例仍偏低,2005年仅为1.06%。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综合文化水平还达不到初中毕业水平,农民仍然是一个“知识贫困”的群体,这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村人力资源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

(二)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根据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程度,可将人力资源分为普通人力资源、技能型人力资源和创新型人力资源三种类型。为了数据取得的便利,将受教育者文化程度作为三种人力资源的测算依据。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为普通人力资源,高中、中专学历的为技能型人力资源,技能型人力资源分为一般技能型人力资源和特殊技能型人力资源,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所掌握技能的熟悉程度和技术含量大小;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为创新型人力资源。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参与生产的方式和投入的生产要素均有所不同,其所获得的收入也有很大差别。

总体上看,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正在朝良性方向发展,但发展进程缓慢,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仍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普通人力资源比重过大。1990年到200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属于普通人力资源,各年均占80%以上,这表明我国农村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劳动力过多。第二,技能型人力资源短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技能型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上较普通人力资源有更大的竞争优势,他们承担着农业科技推广的任务。据人事部统计,我国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开发、推广的技术人才约为31万人,仅占全国总科技人才的6.7%。平均每1万名农业人口,农业技术人员不到6人;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1万名农业人口中就有40多名农业技术人才。第三,创新型人力资源非常稀缺。目前我国农村创新型人力资源占总数不足2%,这反映了我国农村高层次人才极其匮乏。

(三)基层建设需要大量人才,供给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国家建设的重点内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建设新农村光靠农民本身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众多领域专门人才的智力支持与科技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人才。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农村基层人才特别是能够带领农民致富的科学技术人才匮乏。当前,农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旺盛,如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法律、市场信息、金融等,需要大量优秀的服务型人才,进入农村服务领域。据统计,到2005年末,全国的乡镇数量为35 509个,全国自然村640 139个。如果每个自然村每年需要2名高级专门人才,则全国农村每年需要上百万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当前我国林业人才总量也存在不足,高层次人才偏少。至2005年,全国林业系统从业人员173万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39万多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不足1/4,且98%分布在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西部地区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更为缺乏,我国60%的森林和70%的宜林荒山荒地在西部,而西部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全国的1/3。令人担忧的是,在这些林业人才十分缺乏的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却十分严重。据统计,2006年,西部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 321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流失,其中280名流到东部地区,另外1241名虽在西部地区,但已转换行业。虽然扩招以后,我国林科毕业生每年有2.8万人,但总的来说,不能满足林业行业发展的需要。据调查,我国现有近2000家自然保护区,近年来,99%的自然保护区没有招聘到一名林业类本科毕业生。而吉林森工集团经济状况较好的三岔子林业局,已连续6年没招到一个本科生。于是林科大学生就业出现了这样的窘境:一方面,林业行业高素质人才少,且人才流失,急需补充人才;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林科大学生不能有效就业。这种供求之间的矛盾可以用简单的九个字形容,“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

(四)基层建设对人才需求的类型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所以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参与和解决。新农村建设对人才需求主要包括三大类型人才。

1.经济功能类人才。经济功能类人才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这类人才包括: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涉农企业家与经营管理人才;厚基础、多专业、复合型的涉农科研专业人才及农产品(农、林、牧、渔)创新人才;既懂农业技术,又懂农畜产品加工专业的涉农产品深加工的农业技能型人才,既懂农业技术,又有实践经验,能够深入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开展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农产品营销的农业推广人才;能够用一定设施和工程技术手段进行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的设施农业技术人才。

2.生态功能类人才。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要求建设生态新村,因此对生态环境功能有更高的要求,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将有较大、较快的增加。生态功能类人才包括:林业、园林花卉业人才;农业规划设计人才;绿色食品标准化检验检测人才;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农业生物技术人才;农业生物质能人才;农业节约技术人才;农业化学技术人才。

3.服务功能类人才。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建设文明新村和数字新村,适应现代农业对外强化服务功能的需要,以服务带动农业产业发展,从而需要大量具有现代农业服务功能的人才。服务功能类人才包括:涉农物流人才(包括涉农外贸);涉农会展人才;涉农市场中介与媒体人才(包括广告);涉农信息技术人才(包括涉农咨询服务、数字化技术);农畜产品标准化检验检测、监督、认证等人才;精通专业和外语的复合型人才。

三、农林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供给的现状

(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自1999年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以平均每年70万人的幅度递增,大学生就业去向也越来越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的问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每年增速都在20%以上,2003年曾达到46%,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19%年的96.6万人增至2007年的567万人,增加了5.87倍。而毕业生数量则从1996年的83.9万人增加至2007年的495万人,11年期间增加了5.9倍。由于受到国家关于加大农业建设投入力度等相关政策的影响,农林高校的招生规模一度达到48%的增速。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毕业生人数和当年未就业人数逐年增多,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同比例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日益突出。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日益增加,据国家教育部每年9月份公布的数据表明,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5%左右。自扩招以来,我国10余所农林院校每年培养的林科毕业生大约保持在2.8万人左右,从1999年到2001年,林科类的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65%左右。随着我国林产工业的快速发展,林业、林产工业人才需求量增大,木材科学与工程及家具设计等专业就业情况趋暖,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在90%左右。但林学、森林保护与游憩、园艺等专业,从近3年的情况来看,初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67%左右,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二)就业流向结构性失衡

近年来,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来看,大学生仍以京、津、沪和东部沿海城市为首选,一些边远省区、急需人才的基层和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则鲜有人问津。东部地区的大学生不愿意前往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西部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回家乡工作;考入内地学校的毕业生返回农村基层和西部地区的比例小,西部高校毕业生外流严重,人才输出远远大于人才流入。从2004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来看,到东南沿海11个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115 636人(2003年为109 14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4%(2003年为45%)。其中,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4省、市就业的毕业生有77 004人(2003年为70 725人),占教育部直属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属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9.1%(2003年为29.3%)。2005年,教育部针对30多所高校的两万多名在校大学生所作的调查显示:在就业城市选择上,大学生依然向往上海、北京、东部沿海地区、广州和深圳,这些东部沿海城市吸引了三分之二的毕业生,中部及省会城市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浙江林学院近3年来,90%以上的林科毕业生在东部沿海城市就业,南京林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5年林学毕业生70%的学生都在广州、江苏、上海等地就业。近3年来,面向西部和艰苦地区就业的林科大学生不足10%。大部分林科毕业生不能按照“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就业方针去就业,出现了“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局面,给就业工作带来的一定的难度。

(三)社会职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矛盾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模式与社会职业需求在很多方面都不相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地围绕市场来进行有效调节,没有找准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的结合点,导致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许多学校盲目追逐热门专业,大幅度扩招,专业趋同现象严重,导致这些专业培养的人才远远多于社会需求,致使学生就业难。

以农林高校为例,农林院校本身存在着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知识结构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需要的不适应。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由于社会各产业、各部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对各类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专业的“冷热”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层次。对于林科类毕业生来说,一方面,由于林业产业整体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导致了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迟缓;另一方面,近几年来,我国林产工业发展迅速,产品品种、产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生产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也引发了新的人才需求的变化,但是,高校在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却明显滞后,不能快速适应这一变化的需要。以林产工业为例,近年来,我国的人造板生产量居全世界第一,中国的家具市场也越来越大,林产工业的成长性相当好,需要大量的林业、林产工业人才。我国有10余所农林院校都开设了木材科学与工程、家具设计等相关专业,但每年的毕业生人数总量不足1 000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产业、新岗位层出不穷,但由于各种内外部条件制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农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例如,一些农林高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一次性就业率都呈下降趋势,但相关部门一直没有调整专业设置,保持原有的招生规模,最终造成这2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低迷。

(四)传统教育模式及专业设置等影响农林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重知识传承、轻知识创造”的传统教育是以传授已有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模式。课堂教学内容多以书本为主,知识更新较慢,与学科前沿的结合和与边缘学科的交叉都很少;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引导不够,学校的创新氛围不浓;教学方式陈旧,实践教学与社会现实的需求脱节。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林高校仍采用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未按照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规模、人才能力与素质进行针对性培养。这种教育培养模式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活力,不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划分过细,课程体系不合理。传统教育强调培养专才,使学科专业划分过细过窄;课程体系“专业本位主义”严重,专业课程多、通识课程少,人文社科课程严重削减。这阻碍学生知识面拓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二是教材陈旧落后,教育内容创新缓慢。教学改革滞后使教材内容无法跟上科技进步趋势、知识经济步伐和学科专业动态。三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偏于形式化,不便于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严重影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现行考核制度重评价、轻引导,重结果、轻过程,注重知识和技能再现,轻视创新精神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开发训练,忽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力引导。

一些农林业院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在决定专业设置时,一方面往往不重视对实际情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不顾实际情况朝综合性大学发展,过分讲究规模、数量与速度,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期利益。我国相当一部分农林院校原有的专业设置老化,专业设置重复,专业设置的层次低,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过窄。另一方面又没有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没有形成与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导致专业的设置缺乏灵活性、适应性与适用性。教学内容陈旧,学生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不紧密,就业以后不能马上派上用场,这也是引起用人单位不愿接收毕业生的原因。由于我国高等林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在苏联的模式上建立起来的,是根据当时我国森林资源丰富、国家急需木材、林区急待开发的基本国情设置的。在这一课程体系下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能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林业发展确立了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础,推动林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总方向。然而,受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思维的影响,高等林业院校培养出来的林业专业人才还是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林业的实际需要。除了知识结构不合理以外,林业专业人才还存在以下不足:专业知识学习和其他技能钻研欠缺,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采取敷衍的态度更谈不上对专业知识的深人研究和探讨,科研能力普遍较弱,实践技能薄弱,社会交际能力不强,职业道德水准不高等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