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终极者是个体发展的既定模型

终极者是个体发展的既定模型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作为教育目的的终极者是每个学生发展的既定模型,要成为全面、抽象、完美的“完人”。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其幼稚是不成熟的必然表现,但在理性的天平下,幼稚是不完善的,人必须走向完美、至善,而终极者就是这样一个“完人”的化身,教育就要有意识地规训儿童沿着“完人”的成长轨道发展。因此,为了满足人性的呼唤和教育自身的发展,终极者教育目的观必须转型。

(一)教育目的与人的关系:终极者是个体发展的既定模型

在传统教育实践中,促进人的发展是教育目的的归宿,也是人们的共识,即人要成为终极者,其认识基础就是人们心中的神圣理性。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区域内,终极者的具体表现会有差异,但是,正如前面论述所指出的,所有终极者都具有理性层面的无限性、价值层面的无矛盾性和存在层面的非历史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就为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树立了既定的教育目标——每个人最终要成为属于自己等级内的终极者。教育目的对人之发展目标的终极者规定性来自至高无上的理性规范,在理性视野中,人首先是理性的存在,理性是人区别于其它物种的标志,它规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其次,理性是人性的根基,人性虽然是复杂的、多样的,但只从人们发现了理性的存在和价值,理性在人性的构成中就被赋予神圣、永恒的地位;再者,理性是人自我建构的最高法则,正是理性的力量,人类才能走出愚昧,迈向文明,可以说,理性是人类前行的灯塔,是衡量人类一切文明的天平。因此,基于理性设计的终极者就成为教育目的的不二选择。

将教育目的确立为终极者,源于理性对教育与人之关系的认识。既然人有一个既定的终极发展目标,那么,哪种社会活动能承担这一神圣使命呢?只有教育,这是因为,其它社会活动都有各自的实践目标,惟有教育是以可塑性强、不断发展的儿童为对象,以促进儿童发展为目标,所以,为教育所设计的目标自然就等同于人类自身发展的目标,教育就是要培养理性视野下的终极者。然后,才能建构理性所设计的社会。这就表明,教育过程是人之发展的定型、完善阶段,其它社会活动则是人的应用阶段,使人成为人——理性人,这是教育的垄断性职责。相对于片面的、具体的、幼稚的学生而言,作为教育目的的终极者是全面的、抽象的、完美的,也只有以“完人”的形象出现,终极者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成为名正言顺的教育目的。

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作为教育目的的终极者是每个学生发展的既定模型,要成为全面、抽象、完美的“完人”。自然的、充满个性特征的儿童一进入教育的“花园”,马上就被“园丁”所树立的榜样、典型所取代,教师利用学生个体早期的可塑性、依赖性等倾向,逐渐向儿童渗透、灌输、强化共性的、全面的做人规范,使天真、纯洁的儿童逐渐向“园丁”设计好的“好学生”形象靠近。相对于具体的、鲜活的儿童个体,终极者教育目的强调抽象的、僵化的发展目标。在教育者眼里,儿童的具体性、鲜活性是扎根于现实的,是感性层面的,而这正是理性所要克服的。所以,以理性所设计的终极者就成为个体追求理想、超越现实的“替代品”,让学生不断地否定自己感性的、具体的生活存在,逐步走向理性的抽象化目标。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其幼稚是不成熟的必然表现,但在理性的天平下,幼稚是不完善的,人必须走向完美、至善,而终极者就是这样一个“完人”的化身,教育就要有意识地规训儿童沿着“完人”的成长轨道发展。所以,当教育以“终极者”为目的时,儿童就失去了自我,每个个体按照理性设计好的规范,在终极者的等级序列中扮演特定角色、寻找等级位置,人自身被加工成“非人”——终极者的材料,人被工具化。

然而,人性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已使人类自身意识到,理性并不是人性中至高无上的唯一法则,人的有限性、生成性和共生性等人性认识开始反思、质疑、否定理性的权威,教育目的的终极者定位不得不接受新的人性观、社会观的挑战,“教育永远不能安抚自己最终会获得人的‘完整’形象,否则会妨碍自己自由地展望未来”(1)。因此,为了满足人性的呼唤和教育自身的发展,终极者教育目的观必须转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