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生招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生招生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且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得难以控制。面对研究生教育状况的突变,原有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管理革新势在必行。综合而言,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管理、创新管理,需部署一套先进的系统平台来支撑处理复杂量大的研究生信息资源。

1.1 问题的由来

信息化的思想最初来源于冯·诺依曼(Von Nueman)(任晓明,2011)和图灵(Turin)(宋勇刚,2011)的工作。一般认为,他们进行相关研究的动力来自于寻找一种解放人类双手、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的初衷。他们的工作直接导致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通过信息技术的介入,使得原本认为过于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梅田忠夫(Tadao Umesao)发展了上述二人的观点,他将信息化的思想带入到工业化进程(industrial process)(任河,2009)中去,从产业发展原因的视角研究了日本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Tadao Umesao,1963)。这篇论文最早引入了信息化的概念,但对于具体如何将信息化思想嵌入管理过程的问题,该文并未提及。马克鲁普(Machlup)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卓越的工作,在他的著作《美国知识的生产》一书中,将信息服务与信息设备定义为知识产业,并度量了其产值(Machlup,1962)。他还进一步证明了信息业的独立地位并揭示了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套测算经济规模的方法(屈超,2009)。马克·尤里·波拉特(Mac Uri Porat)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马克鲁普的思想,他第一次将信息产业定义为“第四产业”,并划分了第一、第二信息部门。同马克鲁普一样,他也提出了一套测算信息经济的方法,并通过此法发现美国的信息业发展速度远超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新行业(Mac Uri Porat,1977)。

到了今天,无人再怀疑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化已经开始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颠覆了我们对传统管理模式的看法。诚如埃尔文·托夫勒(A Toffler)在《第三次浪潮》中所描述的那样,在信息化的大潮面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事实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信息化的思想比信息化的技术更为重要。我们的生活中信息化的“幽灵”无处不在,从我们身边的储藏间(电子商务)、办公桌(互联网)、地铁(移动通信设备)……林林总总,难以尽述。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正在享受着信息化带给我们的便捷,将信息化的思想带入管理过程,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将目光转向教育领域,众所周知,教育发展历经了三个阶段:①由家庭教育转向专业教育;②由书面文字代替口头传授;③印刷技术和使用教科书。对于此,埃里克·阿什比(Eric Ashby)有新的看法,他认为我们正经历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教育革命(Eric Ashby,1981)。考虑到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各国无不把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放在信息化建设的首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革已有的教育管理制度,并且与之相配套的理论也相继而出。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而会影响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并且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变得难以控制。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提高管理过程的标准化程度,提高管理过程资源配置的效率,而信息化的手段则是实现这两个目标最有效和直接的方案。

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其核心在于创新。2000年以来,随着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培养类型多种多样。目前,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工作量成倍增加而且越显复杂化,对于各类信息数据的了解、分析、综合以及随之而来的管理决策等都产生了很大困难。面对研究生教育状况的突变,原有管理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管理革新势在必行。大规模条件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犹如一张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高等学校内部各相关单位、任课教师与指导教师、研究生等多方面;规模的量变引发管理难度的质变,而且现代社会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注程度日渐增强,评价指标体系日趋综合。综合而言,实现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管理、创新管理,需部署一套先进的系统平台来支撑处理复杂量大的研究生信息资源。因此,构建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体系,对保证正常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培养质量监控、推动研究生创新教育、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以上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实践,对于优化研究生教育管理方式,进而以信息化管理的新模式思考、改进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与体制,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