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推进之难,是“老大”难

中小学信息技术推进之难,是“老大”难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应用所取得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的推进和应用仍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笔者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推进之难,有政府投入、管理体制、绩效评估等原因,但主要问题还是源于校长,即“老大”难。自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十余年来,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校长的认识与态度、知识

中小学信息技术推进之难,是“老大”难

摘 要:自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10余年来,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应用所取得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的推进和应用仍有许多困难和障碍。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推进到底难在何处呢?笔者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推进之难,有政府投入、管理体制、绩效评估等原因,但主要问题还是源于校长,即“老大”难。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推进 “老大”难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健康全球化时代。《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世界未来的方向,“全球化3.0”将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经济、社会、教育、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每个人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的方式。网络、信息技术将抹平世界,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以多媒体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具有革命性影响。

自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十余年来,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应用所取得的成绩却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的推进和应用仍有许多困难和障碍。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推进到底难在何处呢?笔者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推进之难,有政府投入、管理体制、绩效评估等原因,但主要问题还是源于校长,即“老大”难。

一、难在“老大”的认识

(1) 怕影响教学质量,怕影响升学率。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部分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检验教学质量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一些地区每年要对学校中考、高考普通线和重点线的上线总人数和上线率进行排序,并作为年末对学校进行绩效评价最重要的指标,一些初中和高中校长们教学质量压力和精神压力都很大。不仅如此,现在“应试倒流”的现象也比较突出,连小学也被无形地卷入应试的阵营。所以,有的校长不无感触地说:“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样的应试环境下,我们哪里还敢搞你们那些‘阳春白雪’的东西?我们不能拿学生的前途和校长的乌纱帽做教育信息化试验的游戏。”

(2) 怕用坏,怕损失。一些学校的设备维护力量不够,校长们怕用坏设备,于是宁可少用或不用;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怕设备被盗,或者由于教室里没有电而将设备放置他处;还有一些农村学校怕支付不起电费,经费的紧张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设备的使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推进。

(3) 怕添麻烦,怕添乱。有的校长认为教师只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落实常规课堂就够了,怕教师随便使用信息技术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对教师采用信息技术使用审批的手段,教师们感到设备的开放性不够,使用程序比较麻烦而放弃尝试;还有的校长缺乏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对教师的电子备课、论文撰写正常引用持否定态度,认为个别教师在备课、论文上出现的剽窃现象是网络和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与麻烦。

校长们有这样的顾虑和担忧也反映出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推进具有三种不同的消极态度。一是抵触消极的态度。有的校长把资源用不好的问题和信息技术在应用中出现的安全道德问题归结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排斥信息技术。二是被动应付的态度。有的校长并未把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及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看作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需要,而是当作完成上面交给的任务,应付建设,应付检查活动。三是害怕承担责任的态度。有的校长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习惯于定式思维,不敢尝试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

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只有通过学习和转变思想来解决。

二、难在“老大” 怕花钱

(1) 没有钱,怕负债。有的校长认为学校信息化工程是一项投资巨大的项目,仅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动辄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于是谈钱色变。其实学校的信息化投入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一样,只要有投入就一定会有回报,关键是校长怎样看待并规划好这项投入。学校的信息化投入大小取决于学校的受众规模,取决于师生的需求,取决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定位

如果学校只是建立几个“信息点”就用不了多少钱。一个多媒体专用教室,在遵循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原则的情况下,配置一台Intel 酷睿E5400双核多媒体计算机和微软之星20寸液晶显示器不过3 000元,再加上一台5 000元左右的全高清液晶电视,三大件合计不超过9 000元。如果要配备一个40座的学生计算机室,造价不过10万元。绝大部分地区都将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了政府投入的清单,学校只要报预算计划即可。如果学校想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就可以建立更多这样的信息点。

如果学校要满足各个班、各个办公室的全面共享和使用,就要建立一个共享的信息网,即校园局域网。这时,保障网络信息流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分成三大块:一是中心机房的投入,包括最基本的FTP文件服务器、Web门户网站信息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还有录入与采集设备等投入;二是网络的接入、输出设备与连线,像调制解调器、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五类双绞线等投入;三是各个使用终端信息点上的设备等投入。如果各个信息点的设备都是现成的话,那局域网建设的投入就更小。一个拥有12个教学班,学生人数在600左右的小学,要满足“班班通”、“室室通”的硬环境,其投入不过20万元。

如果一个校长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和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重要作用,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能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即使是负债,他也敢投入。

(2) 没意识,没有位置。有个别校长,在学校的发展中没有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意识,忽视信息技术的地位,把信息技术建设当作包袱;有的校长宁可把钱花在请客吃饭的关系发展上,也不愿将钱投在学校信息技术的建设上;有的校长宁可把钱花在教师短期的福利待遇上,也不愿用在教师长远的信息化建设的培训提升上;有的校长宁可将钱花在校舍的装修和空洞的广告宣传上,也不愿把钱用在信息技术对“高效班级、高效课堂”有效支撑的绩效奖励上。这些做法十分令人震惊与痛心!

三、难在“老大”不懂技术

学校的领导因素、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影响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有效应用的三个关键因素。其中,校长的认识与态度、知识与能力是最直接的因素。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校长负责制,校长有责任采取一系列行动来引领一所学校的发展。教育信息化能否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对信息化的理解和认同,以及实施信息化的有效行为。

正因为校长的角色很重要,因此,《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第二部分就学校管理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比如,在基础知识方面,提出了要了解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范畴,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和课程开发的基本知识四个方面的要求。在基础技能方面,提出了要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掌握资源管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掌握课程规划、设计、开发、实施与评价的方法四个方面的要求。在应用与创新决策与规划上,提出了要制定并实施教育技术应用计划,以及应用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条例与法规;能够根据地区特点和实际教育状况,宏观调配学习资源,规划和设计教育系统;能够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数据辅助决策过程三个方面的要求。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校长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同时进一步明确了信息化对校长的要求。多年的学校信息化实践再次证明,信息化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而信息化的技术进步又是日新月异的。学校的信息化非常需要一支既懂得教育专业又有过硬技术能力的管理队伍,将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而促进教学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革,促进师生的发展。

然而,有的校长不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走势,不懂得最基本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不会Windows 的基本操作,不会用Word、PowerPoint、Excel、Internet Explorer等工具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不会用计算机写作,不能自制演示文稿,不会上网检索信息、处理信息,不能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规划。校长不懂技术,就不可能很好地领导技术,指导技术开发、管理和应用,不可能科学地谋划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也不可能有丰硕的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出。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之难,难在更新校长的认识,难在改变校长的行为方式,难在提高校长的技术,归根结底还是难在校长缺乏危机意识,难在校长的责任感、使命感不强,难在校长的学习力不足上。

参考文献

[1] 杜媛,刘美凤.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九个关键行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3).

[2] 杨蓉,王陆.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估指标体系初探[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2).

[3] 章献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五个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7-5-2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