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注信息技术

关注信息技术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正在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与此同时,培养学生新的读写能力,迫切需要给教师和家长补课乃至“扫盲”,这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

第二节 关注信息技术

一、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

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惟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正在成为教学改革实践的新观念。学校教育应当使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比较全面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如果在一定年龄段里,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教育应“跳出学科看教学”,避免因为学科分类而割裂知识的广泛联系,造成学生认识的僵化和局限,妨碍学生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的协调发展。课程结构、教材系统、教学内容的调整,都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让必修课、选修课和研究性课程的建设,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

21世纪,知识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知识推陈出新的周期不断缩短。教学必须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益、更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活力与研究潜能。课程要体现信息社会知识发展的新特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人们特别关注学会“是什么”与“为什么”的知识(事实知识和原理规律知识),而进入信息社会后,掌握“如何做”与“由谁做”的知识(技能性知识和人际知识),将具有同样的意义与价值。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与评价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我们的教育代替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多,导致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感悟,也很难有震撼心灵而刻骨铭心的东西,于是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复习旧东西,而不是学习新知识。

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正常的。教师备课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他的认知基础、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授课的过程,不仅要帮助学生储备知识,更要指导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法,体验发现、发明直至创造的感受。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调动学生探索研究未知领域的强烈愿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以及预见未来事务的能力。

二、关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随着21世纪的来临,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适应数字化生存新环境,正在成为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成为每个社会成员能否进入信息时代的“通行证”。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教育面临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与时共进地转变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

计算机发展到多媒体阶段是一次质的飞跃。今天的计算机不仅用于处理数学逻辑运算和有限度地处理文字,还增加了处理声音、图像、影视、三维动画等功能,几乎能同人的所有感官交流、对话。于是,计算机在不断扩展应用范围的同时,从根本上引发了阅读、写作、计算方式的历史性变革,而且使计算机变得更加简单易学。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历史性意义。

国际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是人类智慧的联网。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然而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是有限的,无法和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通过全球计算机的互联,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慧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复杂网络系统之中,这不仅延伸了个体的大脑和思维活动,而且创造了一个外化的、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每个社会成员只要能同它“联网”就能迅速扩充自身的知识和智慧。相反,不能利用网络资源的人将变得越来越孤陋寡闻。

1995年,全世界电子百科全书的销量已经超过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阅读方式的变革,要求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之上。获取资料和信息的能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决定和衡量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培养和提高学生获取、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万不能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热情。

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方式的挑战同样是强烈而急剧。当成年人在兴奋和痛苦的矛盾心态中被迫“换笔”的时候,新一代学童们对键盘和鼠标“笔”的驾驭与偏爱,使成年人望尘莫及。了解这种全新的阅读与写作方式之后,就不难想像图书馆、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模式将要发生多么巨大的变革了。与此同时,培养学生新的读写能力,迫切需要给教师和家长补课乃至“扫盲”,这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

当计算机应用扩展到社会各个领域之后,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在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直接的条件下,数学教育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教育的结合势在必行。我们已经拥有强化训练计算能力的丰富经验,我们更需要探索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应用教育的有效方法。

信息资源已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让信息增值的关键在于信息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在我国,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需要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应用要与教育观念的更新结合起来,应用信息技术带动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手段的全面改革,必须在开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同时,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科教育的整合,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三、研究教法首先要研究学法,这样才能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

“让学生学习什么”和“让学生怎样学习”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提高个体、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整个民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得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什么样的做法妨碍了学生热爱学习,什么样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学校教学改革究竟应当改什么。

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是“学习”内涵的三大要素,对文化的认同,对学习的热爱,对研究的痴迷,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基础性条件。教师在给学生打好知识、技能基础的同时,应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价值观、道德情操及科学文化素养。

构建学习化社会,要特别关注正规性与非正规性学习的统一。人世间有两大部书,一本是有字书,另一本是无字书。有字书的学习可看成间接经验的学习,无字书的学习可看成直接经验的学习。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字书的学习与有字书的学习同等重要,要学会在使用中学,在生活中学,在交往中学,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学。

继承是学习,创新也是学习。获取已有的、现成的知识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获取未知的、需要探索的知识经验。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当今时代的变化越来越迫切需要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吸收知识时,要像前人创造知识时那样思考,力求在观点、见解和方法上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同时提高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习是需要人全身心参与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身体器官参与外,需要注意、观察、记忆、想像、思维等多种智力因素积极地参与活动,还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支持和动力作用。因此,学习只有充分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才能提高学习的成效。

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自身。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有见地地学习,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我善学”,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的扩展,教育活动中的高科技含量越来越多,人类学习活动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加强对学习规律的研究,可能会创造出崭新的学习模式和高效的教学模式。“下个世纪,受教育者不再是一个只会吸纳大量事实信息的人,而是一个知道如何检索、评价和应用所需信息的人。”

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中包括:(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3)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传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可见,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生进行知识创新和学会学习的基础。

四、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要适应信息时代学生学习的特点,不仅需要改造我们的教法,也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习惯、方法、态度和精神。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对有限信息的记忆,促进发现、探索、研究性的学习具有特殊意义。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采取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并应用知识,以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强调开放性和探究性,它的课程内容不再是由专家预先规划设定的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发展的过程。

通过活动课和学科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解出来的。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这样的教育和训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国一些地方的学校,正在积极开展各种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新型课程实验。这些多种多样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显示了学校教学改革的生机与活力。事实证明,结合实践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大大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为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随着学习方式的改变,可以使学生有可能更多地关注社会、融入社会,深入认识学习的价值,发展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以往大大拓宽,相比之下,教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反而可能会显示出一定的差距。我们对学生探求的奇异现象可能所知太少,我们所能做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请别伤害他们”。开展研究性、创造性学习,关键是保护和发展学生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敢于除旧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的东西。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探索,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重方法与过程、重交流与合作、重体验与应用、重全员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绝不是否定理解、记忆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反,它十分注重以学科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力求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五、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巨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在经济一体化与专业分工日趋精细的大趋势之下,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品质。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正在成为教师从业的必备素质。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式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活动中,应该为学生更多地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生活中,应该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如何通过参与式的交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的实践中学会学习;如何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全新课题。

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过重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当我们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

毫无疑问,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活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是减轻学生心理重负的重要因素。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的时候,减轻学生负担才会成为可能。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学校管理准则和学生行为规范,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这种遵守应当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同时,应当把统一的规范减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则性的限度。这个原则就是陶行知先生的告诫:“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幻想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生活和自觉纪律。”

教师必须了解自我教育的意义、规律及方法,让学生成为能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只有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时,教育才会有效。学校只有让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参与管理过程,参与评定结果,才能使他们产生责任心和使命感,并且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的管理,应当善于将“要你怎样”,转变为“我要怎样”,从而指导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

七、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否定。实践证明,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加符合成长中学生的实际。成功者的行为模式往往是创造机会,追求卓越,继而走向更大的成功。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的最好方法。当学生取得成功后,因成功而产生的自信心,有利于形成追求新目标、新成绩的新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心理因素再次得到优化,从而形成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

失败与成功本身,都是孩子的成长中必须面对的经历,关键是学生能否从中获取做人做事的教训,从中感悟解决困难、战胜自我的经验,从中增强继续努力争取成功的信念。爱迪生发明蓄电池的实验,到一万次还没有成功,但他说,“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能运作的方式。”

成长需要激励。面对失败或成功的结果,孩子最需要成人的安慰或鼓励,学生最期待教师公正的评价和积极的肯定。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就能减少学生失败后的灰心,增加学生成功后的信心。在前进道路上,无论失败或成功,都可能成为沉重的负担,也都可能成为新的动力,评价在这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好,再试一试”,恳切的激励,能让失败孕育成功;“差远啦,别骄傲”,一味地警诫和责难,会使成功的喜悦化为乌有,甚至失去再做新尝试的勇气。教师的责任是,尽可能多地运用表扬的武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树立再创佳绩的信念;无论何时,不能讽刺、挖苦学生,防止他们形成自卑人格,产生自我否定甚至反社会的倾向。

光荣与梦想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教师、家长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并给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以往,受应试教育影响,我们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成功机会实在是太少了。一些教师只把眼光牢牢地盯在分数上,成功变为少数学生的“专利”,大部分的学生则得不到老师的关注。许多孩子甚至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老师从来就没有夸奖过我”,却时时面对着老师有意无意地暗示———“你们不是好学生”。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感受强烈的挫折感和深深的绝望,很容易失去思维的灵性和行动的主动性。

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作为教师应珍惜少年儿童心灵深处的渴望,积极创造机会,不断地让学生取得“我能行”的成功体验。成功教育,收获的必是教育的成功。

八、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

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地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但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心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给一些有学习困难和行为过失的学生戴上一些“坏”帽子:“笨蛋”、“调皮捣蛋”、“道德败坏”等等,随意地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其结果往往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未成年的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是非观念尚未成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错误的做法,是难免的。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保护。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当做坏孩子。学生中的错误,大多是心理问题,而不是道德问题。孩子的行为动机往往是纯真的,也许是好奇心、表现欲所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能轻易或者盲目地定性为道德品质问题。

孩子们犯错误时,他们迫切想得到的是理解和帮助,而绝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正是通过不断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成长、成熟起来的。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让我们时常想一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鞭挞儿童,是教育上最不适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惩罚会使孩子从良心的责备中解脱出来,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

九、教育重在师生间相互信赖,信赖取决于民主平等的沟通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师爱的基础条件是平等。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事实上,当学生对你说悄悄话的时候,你的教育就真的成功了。教师的言语、行为、情趣、人品是影响学生发展成就的关键因素。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而当教师对学生随意品头论足时,学生的内心正在对教师做出相应的评判;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自己的人格必然会在学生的视线中失落。

能赢得学生爱戴信赖的老师,才是合格教师;能让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老师,才是出色的教师。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去当一天学生,体验一下学习生活,再来反思:教与学是否和谐。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的感觉,这样,“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这时的教育才最能奏效。

“教学相长”的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教育遗产之一。时代的发展正在为这一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广泛,获取知识的手段更便捷,在“视听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可能与教师站在同一起跑线,甚至比教师跑得更快。我们学的东西可能不如学生快,在某些方面知道的也许不如学生多,许多教师因此真诚地提出:“和孩子一同成长”、“恭恭敬敬地向学生学习”。

十、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

在基础教育阶段,儿童少年处于生命中最主要的集中学习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各方面处于形成阶段,有着多方面需要和发展可能,充满生命活力和潜力。这段时期的教育影响,远远超过该阶段而扩展到终身。因此最需要优秀和出色的教师———懂得珍爱生命,懂得儿童少年时期对于生命的独特价值,并善于开发其生命潜力。

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教育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育行为。只有把学生当做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爱的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和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时,才会增强爱的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时,才会真正感受到爱的情感。

著名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将七十多年教师生涯成功的真谛,归结为“童心母爱”。热爱学生,永远应当以平和、愉快、友好和鼓励的方式对待学生。爱的教育,最终目的是应使学生在感受教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

学校不能把学生当做监管对象,动辄撕碎学生的尊严,刺伤学生的心灵。“严师出高徒”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将这个概念推向极端,乃至于在这样一个教育理念下,严而出格、严而失度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教师成了“警察”式的老师,有些校长还在为学校被称为当地的“文明监狱”而自豪。“棍棒”只能造就奴隶,不能造就人才。在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里,在这样一个需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时代里,“棍棒”威慑之下造就出来的人,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应对未来。

“我是为了学生好”,而这样的“好心”却常常办出一些损害学生人格,甚至危害孩子健康和生命的事情。“恨铁不成钢”,我们的学校,甚至家庭,竟会时常演绎出一些教育的悲剧。传统教育思想中“不打不成材”等陈腐观念,今天非改不可!

学生需要严师,更需要慈祥和宽容,教师应有“好心”,但更要有一个好结果。教师的言行,要考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更要考虑学生们的想法和感受。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为前提,对学生的严应当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名言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十一、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青少年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一样,需要经历模糊到清晰、浅显到深刻的较长过程。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使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比预见的更好。

考试应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力求让学生找回失落的自信。而长期以来,教育评价一直被视为一种筛选、选拔的工具,只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选出最好的,淘汰较差的。为了避免成为最差的,为了追求结果上的“高标准”,常常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违背教育规律,损害学生发展的做法。传统的考试,试图通过择优排序这种方式,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来刺激学生进取。其实,这种做法违背教育规律。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考试中受到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就会心情开朗,充满自信;受到批评、惩罚就会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使学习更加困难。因此,学校内部的考试,应当强调发展起点评价的观念,让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不以一次考试的成败评价学生,也不要以一堂课的优劣评价老师,更不要以一年度的升学率评价学校。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绝不仅仅是升学率,而应以一种动态的、发展的、积极的眼光,重点衡量“发展率”,看学校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优化育人环境,看教师是否能以学生的发展来组织教学。看学生是否在原来基础上有新的发展和提高。要使教育评价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帮助学校、教师与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一步步地做得更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好”、“最差”只是相对的标志,暂时的现象,而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永恒追求。

十二、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脑科学及许多相关科学成果提供的证据表明,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分化,人类的智能具有多元性。现代心理学有一种提法,至少有7种智能在个人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是: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在现行的学校教育和教育评价中,往往只偏重于前两三种智能,不利于多方面、多角度地发现和培养人才。

人的心理和智能结构的发展水平,事实上无法单纯用纸笔工具准确地测量出来。传统的考试,主要是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单项测评,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以此对学生做出或优或劣的判定。考试的效力是有限的,考试结果———分数并不能代表学生全部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这正是一些地方、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好思想。

掌握知识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评价的重点,更不是评价的全部内容。素质教育要全面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态度和情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多元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多一点,就可能多出一批各有所长的好学生。在改革考试的同时,还要探索实践测评、成果展示、讨论答辩等多样的评价形式和手段。

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使评价者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在自我反思性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有益于发扬成绩,矫正问题。对学生来说,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养成责任感的重要方法。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应当形成一种交互式的评价网络,形成各主体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改的群体关系,各方共同进步。此外,评价主体还应包括家长和社会部门,使评价系统更为开放,从而为学生的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