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云扬校长逸事

李云扬校长逸事

时间:2022-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校长在校时间不长,但给广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校长在校期间,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助教,和校领导很少接触,但有关李校长的事情,至今仍然记得一些。李校长到中文系蹲点,他到系后即对中文系学生的“三基”情况进行调查。学生食堂是李校长常去的地方。李校长关心群众,完全出自内心,毫不做作,没有今天所谓的“作秀”成分。李校长知道这件事情后,大为震怒,对那位系领导狠狠地批评一顿。

李云扬校长逸事

邓必铨

李云扬同志是1962年5月从教育部调来江西的,至“文化大革命”止,在江西大学担任领导工作仅四年左右,曾历任江西大学副校长、副书记、校长、书记等职。李校长在校时间不长,但给广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教育事业心强,有理想,有魄力,和老师、学生关系密切。当时,作为校领导,不可能不执行“左”的教育路线,做下一些今天看起来不很适宜的事,但他的确为江西大学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李校长在校期间,我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助教,和校领导很少接触,但有关李校长的事情,至今仍然记得一些。值此校庆之际,不揣孤陋,择其二三,谨记于此。

要中文系学生“过三关”

1961年,中央曾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即《高教六十条》)强调高等院校应当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1962年以后,江西大学校领导分片包干,深入各系、处、室,围绕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开展工作,要求学生掌握“三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李校长到中文系蹲点,他到系后即对中文系学生的“三基”情况进行调查。针对中文系的专业特点,李校长提出中文系学生要“过三关”(写作关、古典文学关、文艺理论关),要系里对在校学生进行测试,将测试成绩分类排队,分出一、二、三等。结果出来后,李校长又具体指示,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措施:一、二年级成绩列在三等的学生,要求任课教师重点加强辅导,使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达到系里要求的标准。对二、三年级列入三等的学生,则指定教师专门负责(一般一个老师负责三、四个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个别辅导。经过一段时期的辅导、补习,“写作”、“古典文学”、“文艺理论”水平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则随下一届重修有关课程;重修后仍然达不到要求的,则作一门课不及格论,毕业时不发毕业证书。这样的严格要求,不仅使学生更加重视学习专业知识,老师也更加兢兢业业,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在认真备课、讲课的同时,特别注意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青年教师“拜师当学徒”

江西大学1958年才创办,平地高楼,白手起家。作为高等学府,师资力量薄弱。当时国内一些著名高校曾支援来一批教师(包括教授、讲师等),但总的教师情况,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讲,都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从1958年到“文化大革命”前,几年时间内,国家分配了许多大学毕业生来校任教。他们经过短短一段时间的备课之后,即匆匆走上讲台,显然专业水平、教学水平都很不够。学校为提高师资水平,采取了许多措施,如派青年教师到著名高校进修,组织老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做实验等,帮助青年教师掌握各个教学环节。

李校长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工作,不仅在大小会议上强调它的重要性,而且通过到系里蹲点方式,将这项工作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在中文系,他要求青年教师“拜师学艺,当学徒”,要求青年教师既当老教师的助手,又当老教师的徒弟。青年教师在学业上向老教师学习的同时,还要在生活上关心、照顾老教师。某老年教师和某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关系,一个个都明确规定下来:老教师、青年教师都分别订出授业、学徒计划。当时,许多老教师心情都特别舒畅,悉心授徒,青年教师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青老教师互相关心、爱护,师徒关系密切融洽,可以说,这是江大创办至合并前,青老关系最好的时期。

关心学生和教职工生活

清晨、傍晚,李校长经常在校园内散步,碰到老师、学生都会说上几句话,问问学习、生活、工作情况,俨然长者风度。教师、学生有些问题,往往不用跑办公室去找领导,在散步时就解决了。

学生食堂是李校长常去的地方。中午、傍晚食堂开饭的时候,大家经常可以在食堂看到李校长的身影。他时而坐到学生的饭桌旁,问问学生饭菜的好坏;时而跑到厨房里面和工人师傅交谈,有时还拿起筷子尝尝菜的味道。在李校长的关心下,当时江西大学的食堂在全省高等学校中,公认办得最好,附近有的高校的学生也常跑到江大食堂来用餐;星期天,一些学生在这里接待在其他学校就读的同学、老乡,欢聚笑谈之中,免不了要称赞一番江大食堂的饭菜。食堂办得好坏,关键在食堂工人。李校长到食堂经常向工人师傅问长问短,让他们感到格外亲切。因此,他们不仅工作起来十分卖力,把饭菜做得又香又好,使学生满意,而且对李校长也特别尊敬、爱戴。有两件事,当年学校教职工几乎人人知晓。一件是,食堂工人听说李校长30年代时曾经在新疆军阀盛世才监狱中坐过牢,身体遭受摧残,落下了寒腿。于是,有一次他们专门为李校长杀了一条狗,送狗肉给李校长吃,说是狗肉带燥驱寒,可以治疗寒腿。一件是,“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有人(包括学生、教工)起来造反,要抓李校长去批斗。食堂工人听说,自发组织起来和造反派对抗,说谁要是斗李校长,就不准来食堂吃饭,并贴出公告:“造李校长反的人不要来食堂吃饭。”

李校长关心群众,完全出自内心,毫不做作,没有今天所谓的“作秀”成分。有一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但当事人却无法忘怀。时间大概是1962年的一天,一位江大教师的爱人到城里去上班,当时从江大进城没有公共汽车,这位女同志挺着大肚子蹒跚着走在路上,颇有点艰难的样子。李校长刚好乘车进城,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叫司机停下车来,让这位女同志坐上小车,一直把她送到公共汽车站。

怒斥官僚主义作风

“文化大革命”前,江大校园内曾流传着一段轶闻。

有一天,某系一学生干部气喘吁吁地向某系领导汇报说:“书记,不得了了,方大庆掉到水塘里去了!”某领导不知是在下棋还是在打扑克,总之是玩得正在兴头上,没有在意学生的慌张神色,他当下对这位学生说:“放大镜掉到水塘里有什么了不起,捞起来就是。”这位系领导太大意了,他不知道掉进水塘里的不是“放大镜”而是他们系里的学生“方大庆”。当时,江大校园内(现在南大北区大操场的地方)有几口水塘。那天是某系一个名叫方大庆的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不小心掉进水塘之中。方大庆不会游泳,一些学生虽然及时下水救援,但塘水很深,费了不少时间过方大庆才被救起,不过因为溺水时间太长,虽经抢救,还是不幸身亡了。

李校长知道这件事情后,大为震怒,对那位系领导狠狠地批评一顿。在一次学校大会上,还特意提起这件事,痛斥官僚主义作风,要求各系引以为训,重视关心、爱护学生,并让各系对照此事展开讨论,检查学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邓必铨,原江西大学中文系副主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