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云良的中西会计沟通思想

李云良的中西会计沟通思想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云良,其《中西会计沟通问题》一文刊登于《立信会计季刊》2卷6期,后被潘序伦收录于《“改良中式簿记”之讨论》一书。可以看出,李氏对于西方会计和中国会计都是很有研究的。[51]笔者同意刘教授对于李氏思想的评价,也认为这种对中西簿记同等对待,并从二者中吸收精华来改变我国会计落后状态的思想对我国会计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所以,笔者认为将李氏会计思想归入中国会计改革派也是有道理的。

五、李云良的中西会计沟通思想

李云良,其《中西会计沟通问题》一文刊登于《立信会计季刊》2卷6期,后被潘序伦收录于《“改良中式簿记”之讨论》一书。

可以看出,李氏对于西方会计和中国会计都是很有研究的。他说:“会计的使命是在明确记载每一事业或实体(Busi-ness Entity)的财务状况,及其增减变化的经过,以为管理业务的根据。所以它是一种实用的科学,也可说是一种测度经济学( Mathematical Economics)。依照美国学者的说法,会计可分为三类,第一是设计会计(Constructive Accounting),即普通所称的会计学;第二是记录会计(Operative or Recording Accounting),即簿记术;第三是检查会计(Inspective or Analytical Accounting),即审计学。目前西洋各国对于会计学识的探讨,一天一天进步,分门别类,灿然大备。反顾我国,则固有的簿记法还不甚完全,什么设计、检查,简直无从谈起。这是因为物质文化落后,经济关系简单所致。”[48]李氏吸收了西方对于会计的理解,将会计、簿记、审计做了大致的分类,较其他学者单纯就改良中式簿记谈簿记而言,范围得到了有效的扩大,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更加有层次性,更加深入一步。他还分析了中西会计发展情况,找到我国会计落后于西方的本质原因,这些观点都是正确的,有启发性的。

他认为西洋账式的理论是以方程式说(Equation Theory)为理论依据的,即两方价值相等的学说,这是西洋簿记的中心思想。中国会计的原则是站在主观的立场,以现金收支为主,而中式簿记的缺点就因为彻头彻尾只记现金,无法概括各种交易。他说:“我以为中国会计的缺点,在精神而不在形式。所以要谋改革中国会计,不在于直线横线或中纸洋纸的争辩,而在于精神上获得一彻底之解决。”[49]李氏的态度是明确的,他认为西洋会计是先进的、值得学习的,中国会计是较为落后的、存在种种缺点,而重要的是把握会计理论的本质。

为了解决问题,李氏从簿记、会计和审计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会计的缺点。从簿记方面看,缺点主要是账簿组织不整齐、账目分类不妥当、记账单位不统一、结账不能双方自平衡、账目单据不受重视;从会计方面看,缺点主要是偏重现金基础、忽略损益计算、忽视物品会计、不重财务行政、缺乏适当的结算办法;从审计方面看,缺点主要是没有内部稽核制度、公款公物随意留用、不用会计师查账。

针对这些缺点,李氏也论及了自己对于沟通中西会计的一些意见。他认为会计是一种实用科学,只应有优劣之分,而不应该有中西的鸿沟。只要具备精密准确、明显清楚、办理迅速、手续经济、严防舞弊等特点的会计都可以称为优良的会计。他认为采用复式簿记来达到自相平衡的目的是必要的,同时还要做到账目合理分类、账簿组织规范、采用账目凭证制度、确立应收应付基础和损益计算标准、改革财务管理制度、统一记账单位等。同时,他也认为四柱清册和直式账簿也都有可取可用之处。

李氏沟通中西会计的宗旨是:“我们不可不急起直追,来肩挑沟通中西会计、普化会计法则的责任。一方面尽量地采取西洋会计的长处,一方面再参酌我国会计固有的优点,在不妨害统一的科学原理与经济的治事效能两大前提之下,融会出一种适用的会计方式来,藉以维新管理的方法,并促进社会的健全。这实在是一个当务之急!”[5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刘常青教授将李氏思想划分在改良派和改革派之外,认为其主张会计不应有中西之分,所以属于力量微弱的调和派。[51]笔者同意刘教授对于李氏思想的评价,也认为这种对中西簿记同等对待,并从二者中吸收精华来改变我国会计落后状态的思想对我国会计思想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笔者认为潘序伦也曾指出同为会计理论,“中式”、“西式”的提法不妥当,二者不应是对峙的关系,这里也兼有中西会计沟通的思想。而李氏的主旨在于找到中国会计的缺点,学习西方先进的会计理论。在他的论文中仅提到中国会计中四柱清册和直式账簿有可取可用之处,其他均向西方会计理论看齐。所以,笔者认为将李氏会计思想归入中国会计改革派也是有道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