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首任校长李廷翰的故事

首任校长李廷翰的故事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岁时,李廷翰在家乡办了一所小学,此时母亲提醒他:“办学的事情,社会上都说你好,但你没有什么大学问、大见识,不要只顾眼前,不想将来,耽误了别人也耽误了自己。”从李先生的故事中,我们清楚地发现教育对儿童的一生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其成年后反映在生活方式、职业状态等各方面。成为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是李先生回报社会的崇高行动。

首任校长李廷翰的故事

嘉定的南翔,地处上海的西北角,有小苏州之称,这里商业发达,生活富裕;这里不仅是江南的富饶之地,还是文化名城,中国最后一名状元也诞生于此,到今天孔庙依然是这里的“至尊”,尊重知识,崇尚文化,成为显著的地方特点。

李廷翰先生出生于嘉定,早年“家有银藏三间”,富甲一方,曾祖“李太和”的布号极为有名,但李廷翰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5岁时又丧父,其母亲节衣缩食,然家境清苦,却是儿子女儿一样都学字习文。母亲教家里孩子的时候,孩子不高兴,“她也断不肯强迫”,李廷翰后来回忆说:“后来我喜欢研究贫民教育之事,或者根在于此。”

李廷翰自小聪慧好学,6岁识字1000;9岁就能读小说,成年后他这样体会儿时的读书价值:“后来作史论时,所发议论,觉得得益于小说者不少。而社会之情状,亦多于小说中得之”。他11岁作文练字,12岁已经能为别人写作、翻译文章。

他学习勤奋,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到最好。有次吃饭的时候,有位伙伴说:画地球轮廓的圆,“甚难”!边上立刻有的说:可以用手巾一端为圆心,另一端系白粉去画;也有说:用圆规,但用工具总有不方便的地方……于是,回家后李廷翰就取灰粉在门上画圆圈,两天后自己觉得不圆,生气了,夜里就用手指在蚊帐上画,帐上有钉,扎到手出血了,才不敢画,第二天接着在门上画,居然真画圆了,用尺量,“纵横之径,犹差二分”,他继续画,“直到圆而止”。后来教地理的时候,用上了这个本领,他在文章中这样说道:“儿时戏习之事,却为正当之用,真不可料。”

学习改变他的人生,学习习惯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就,从中让他真正体会到了教育作用与意义,也锁定了他一生与教育的情缘。青年时代的他就开始了办学实践,启程了他的教育之旅。

19岁时,李廷翰在家乡办了一所小学,此时母亲提醒他:“办学的事情,社会上都说你好,但你没有什么大学问、大见识,不要只顾眼前,不想将来,耽误了别人也耽误了自己。”于是青年李廷翰继续学习,成绩很好,到了毕业的时候,有很多供职的机会,此时母亲又说:“你做过贫儿,知道贫儿的苦,才能够教育好贫儿,时化小学是初办的贫儿小学,你就去吧。”于是时化小学就成了他教育旅程的第一站。

1911年,李廷翰受上海自治公所委托,要在六亩七分的露香园废墟上,办上海市立小学——万竹小学,专收贫民孩子。开办之初,学生多,教员少,母亲、夫人、妹妹都到学校来帮忙,“替小孩子洗脸、结带、携着他们的手在操场上走”。当学校越来越受人欢迎,母亲又说:“你办学成绩好坏,全看同事尽力不尽力,你一个人干得好什么事。同事的人忙,你要帮他。同事的人有解决不了的忧愁,你要帮他想办法。”

成年以后,李先生在回顾办学经历时说:“要谈教育的事,先要谈自己受着的教育”,而对母亲,他更充满感恩。在《我的母》一文中,李先生重提拿破仑名言:“小儿的命运是母亲造成的,我的心志、我的勤勉、我的自治,没有一件不是母亲教我的”时,这样说:“这话仿佛是替我说的。”我有这样的母亲,我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母亲,不仅孕育新的生命,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不仅实现生命成长,更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母亲的爱里有人生的经历,有做人的经验,有做事的态度,家庭生活里培养起来的情感、习惯,在孩子成年之后,将折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奠基人生的作用。诚然,李先生是幸运的,他有一位好母亲,在他幼年时,养他教他,在他成年后帮他助他,在他成功时提点他;李先生是智慧的,他能从童年的成长中,领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并上升为对教育的理解与实践;李先生是高尚的,他能把母亲给他的爱化为大爱,让更多的贫儿能用知识改变命运。卓越,是李先生人生价值的追求!爱,是李先生的教育之路原点!

从李先生的故事中,我们清楚地发现教育对儿童的一生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在其成年后反映在生活方式、职业状态等各方面。一个人爱的境界有大小之别,“小爱”表现在爱自己的家人,“大爱”则表现在爱别人的孩子。李廷翰先生的办学,希望儿童能重历自己曾经的幸福,不再重复自己曾经的遗憾,让所有人在幸福的教育过程中,享受成长的快乐,感动学校的美好!成为一位好校长,成就一所好学校,是李先生回报社会的崇高行动。

——杨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