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已经成熟,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他在教学上是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山东省平邑兴蒙学校的谢萍老师的教学风格轻松有趣,其方式方法灵活多变。谢萍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并产生浓厚的兴趣。谢萍老师之所以能从万千教育工作者中脱颖而出,缘于她的讲学抓住了学生的心。

第一节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雨果认为:“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他还认为:“没有风格,你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荣誉、真正的桂冠。”可见,艺术作品必须具备独树一帜的风格,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和不朽的艺术魅力。而每一个成熟的艺术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我国历史上京剧中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闻名中外,但他们各有音韵,风格迥异。如梅兰芳的雍容富丽、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苟慧生的俏丽清新、尚小云的刚劲洒脱、马连良的潇洒华丽、谭富英的朴实清脆、杨宝森的悲凉醇厚、吴啸伯的严谨工整等,莫不各有千秋,自成一家。不难看出,艺术魅力的存在往往是和风格联系在一起的。风格早已进入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从风格学的角度看教学,教学这种艺术性活动就有了斑斓绚丽的风格色彩。雕塑家罗丹曾说,有风格的艺术作品才是美的作品。其实,我们也可以说,有风格的教学才真正达到了审美的高境界。

所谓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稳定状态的标志。有风格的课堂教学才是美的课堂,因为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达到高度成功时才具备的重要标志。而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已经成熟,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他在教学上是否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教师的教学风格要稳定,因为变换的风格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应不断摸索以形成适应自己的风格,并稳定下来,不要忽而这样,忽而那样,花样百出,弄得学生手忙脚乱。

但要注意的是,风格并不等于教学的方式、方法,风格的稳定,并不等于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僵化。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厌倦,甚至产生疲劳,影响美感,即使是一些优秀教师的好的教学模式也应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相应的改变教法,推陈出新,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在导语、结语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都应该具有多样化。

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教学具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其特点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语言、体态语等的结合日臻完善,成为一种艺术化的东西;教学行为已经内化,教学风格转化为随意性。这时的教学就达到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教学中做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教学过程的开展有序和谐。

经典案例

山东省平邑兴蒙学校的谢萍老师的教学风格轻松有趣,其方式方法灵活多变。如教学《景山公园》一课时,谢萍老师开门见山:“让我们跟着文中的小朋友去神游景山公园,欣赏一下那里的美景吧。”

教学《大海的歌》时,谢萍老师则采用提问的形式:“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有谁乘过大海轮?谁能讲讲大海的美丽景色?”让学生联系以往的生活经历,产生美好的遐想。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谢萍则采用渲染情境的方法,用低沉的语调再现1976年1月11日首都人民扶老携幼送别总理灵车的情景,让学生在“悲”中体味美感。

谢萍老师还喜欢适时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作,在创作中体验美。如一次习作训练,她发现学校走廊上的一棵盆景树突然病了,叶子枯黄,细枝条无精打采地垂着,而办公室里的那盆却葱绿得很,于是组织学生观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谢萍老师则告诉学生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学生的兴趣更浓了,非要调查个水落石出。经过一周的调查,大家认为这棵树是他们自己害死的,是在无意中害死了小树。这时,谢萍老师便请同学创作《一棵小树的死》一文,在深刻的体验中,同学们受到了美的教育,也明白了应该关爱身边的生命,不要漠视它们的存在。

在教学《春》后,谢萍老师结合学生们爱看古诗、读古诗的特点,请同学们写赞美春天的诗并上讲台诵读。

于是,“细雨蒙蒙雾重重,鸟语声声隐此中。东风拂面不觉寒,春光一现有几何?……一恍神州春来到,去年燕子今出巢。天南地北种青草,闲时喜听春雨闹。……冬雪残去春风来,万顷天空一片蓝。虽说柳枝未出芽,其实春气早已到”等纷纷出炉。

虽然这些同学的诗作在遣词上、意境上都显得相当稚嫩,但学生看到自己写的诗还是很满意。因为他们在创作中体验到了快乐,体验到了美。

谢萍老师还认为:富有音乐感的节奏性语言能给人以愉悦感,教师的语言应该富有节奏感。如在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谢萍老师用极低沉的语调叙述了其开头一部分;在人们哭泣着追赶灵车时,老师的语调则变成了急促。

谢萍老师的教学语言常常随着内心情感的变化而引起口头语言快慢、强弱、断续有致的不同变化,其语气语调刚柔、抑扬有机结合,节奏分明,时快而清晰,时慢而紧凑,时高而不躁,时低而不咽,疏密相间,张弛适宜。

案例分析

谢萍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生的个性等特点,谢萍老师或开门见山,烛照幽微,真诚坦率;或讽喻旁敲,温情含蓄,启发等待;或侃侃而谈,如叙家常;或庄,或谐,或抑,或扬,使每个学生都如沐春风。谢萍老师之所以能从万千教育工作者中脱颖而出,缘于她的讲学抓住了学生的心。她知道学生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她懂得迎合学生的口味。

心理教育学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一件再华丽的衣服,如果长年累月地穿着,也会让人看腻了的。一盘再可口的菜,如果顿顿吃它,最终必然会让人倒胃口。教学中的某一方法再灵,用久了、用多了,也就灵不起来了。教师最忌讳的是教法单一不变,顿顿一个“菜谱”,搞“大一统”“一言堂”,一个单“吃药”。

一个聪明的教师,应该学会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维的状态下,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我表现,这样便会充分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课堂产生创造性学习的良好氛围。

学习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轻松事。因此,要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师应该带上甜美的微笑走进教室,让微笑感染每一个学生,带给他们一个好心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用微笑来代替语言。比如,对于发言较好的学生,微笑是对他的赞赏;对于想发言而又不敢说的学生,微笑是对他的鼓励;对于发言不够好的同学,微笑是对他的安慰。

教师要富有亲和力,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才会“听其教”,因此首先教师要能让学生喜欢。很多情况表明,学生都不喜欢整天板着面孔的老师。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通过微笑传递,学生就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进而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

心理学家艾勤比思列举了这样一个公式:感情的全部表达=7%的言词+38%的声调+55%的面部表情。教师和蔼可亲的微笑、温和的声调,会给课堂带来和谐、融洽、愉快的气氛。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一些微笑,与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可以让学生找回自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彻底地融入课堂教学的情景中,从而产生积极有效的教学效果。

经典案例

早读课上。

“班主任来了!”“班主任来了!”随着几个同学的尖叫声,热闹的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我快步走到教室门口,用严厉的眼神扫视了所有同学,只想把那些还未进入“状态”的同学疏而不漏地抓出来批评一顿。情况好极了,全班同学因早有警报都肃然端坐,顿时,我的心里升腾起一种成就感。然而一种异样的感觉也突然涌上我的心头,隐隐约约觉得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那句“班主任来了”仿佛“狼来了”一样惊响于我耳际。

第二天,我批改学生周记,在小丽的周记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就是有点严肃。您知道吗,我们好喜欢看您笑啊!因为您笑起来好美,我们多想每天都看到您笑!”

面对这篇周记,我的心是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了。是啊!谁不爱笑呢?为什么在学生面前要摆出一副严肃的面孔?我成了什么?我到底是谁?是专门挑产品毛病的检货员吗?是整天关注罪犯一举一动的警察吗?是在骄傲地观赏着自己的战利品——一只面对心惊肉跳的老鼠的猫吗?我是48位学生的班主任啊!我要同他们共处三年,为什么要把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搞得那么紧张呢?

为了改变这一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又详细地阅读了学生们过去的资料,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中不乏出众的人才。

于是,我精心地设计了一次活动。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根据学生的资料挑选了一部分同学召开了一个班委会工作会,请他们为我们班的全学期工作计划出谋划策。会议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进行着,气氛的活跃超出我的意料。最后,我提议本学期的班级工作计划全由班委会自己去议定。而且还特别强调,要以活跃班级文化生活为前提,把学校提出的工作要求与我们班的预期目标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制订一个全班同学都乐意参与的人人满意的班级工作计划。

两天后,班长把他们拟订的班级工作计划草案递交给了我,我粗粗地浏览了一遍,感觉是个不错的计划。

同学们很聪明,充分把我的意见体现在具体的工作计划中,尤其是安排了几次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更令我暗暗高兴。

在与学生们的一起唱、一起跳、一起娱乐中,我和学生的情感距离拉近了。此时,我又想起了小丽周记中的那句话:“我们好喜欢看您笑啊!因为您笑起来好美,我们多想每天都看到您笑!”我终于拆除了构筑在我与学生之间的那堵墙。

案例分析

认识到自己的举动和科学的教育原则、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悖时,教师应该当机立断,毅然决然地进行反思,努力拆除完全是因为自身的教育不当而构筑的“城墙”。学生们每天在教室里守着各种各样的规范和纪律,已经很压抑了,他们放弃了很多的自主、独立和天真,如果我们还要为这个圈加一把锁,那对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健康、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每个教师的任务和职责。只有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体意识,一个班集体才会充满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