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主观策略探微

历史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主观策略探微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学者对历史教师教学风格如何形成展开相关研究。在此,笔者从历史教师的主观角度出发对此试作探讨,以抛砖引玉。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激情昂扬和活泼幽默兼具的独特教学风格广为人知,其高超的教学技艺令业内人士深深折服,无比钦佩。这为普通历史教师的模仿学习提供了诸多的良好样板。该气质的教师教学风格倾向为活泼幽默型。当然,历史教师在教学风格形成上还应综合考虑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年龄特征

历史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主观策略探微

张天明

(绵阳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

摘 要:历史新课程改革呼唤着广大历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历史教师的主观角度来看,要形成自身风格,历史教师应该作出如下努力:在模仿他人的基础上创新超越,在认清自我的前提下优势突破,在学、行、思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

关键词:历史教师;教学风格;主观策略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地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一种独具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其最大特点在于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个性。而充分发挥了自己个性的教师,必能充分地发展自己的教学素养,并在教学中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具有自我风格的教师是最有魅力、最为成功的教师。历史新课程改革呼唤着广大历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到目前为止,未见有学者对历史教师教学风格如何形成展开相关研究。在此,笔者从历史教师的主观角度出发对此试作探讨,以抛砖引玉。

一、在模仿他人的基础上创新超越

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基本上是一个经“模仿—独立—创新”而最终形成教学个性特色的过程。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没有一个模仿学习的进程,仅靠独创几乎是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即使能够形成也往往以大量的时间和巨大的痛苦为代价。人类的伟大就在于能够尽量用最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模仿他人则是一条成功的捷径。因为它为人们直接提供了他人通过长期摸索得来的宝贵经验。实践也证明,但凡优秀的教师最初都是从模仿学习他人开始的。著名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激情昂扬和活泼幽默兼具的独特教学风格广为人知,其高超的教学技艺令业内人士深深折服,无比钦佩。当有人询问李老师的成功经验时,李老师微笑着说:“成功经验谈不上。如果说我后来教学上有了很大进步,那是得益于当初认真学习和模仿了陈隆涛、时宗本、孔繁刚、王君等老师的教学。”

如何模仿?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两点:第一,模仿历史教学名家的高质量教学。模仿是间接的拜师学艺,名师出高徒。名师的优质课具有更多的优质元素,更值得他人学习。沈为慧等老师在2010年的上海历史年会后感叹,李惠军、郭富斌两位特级教师的课精彩绝伦,我们普通教师就应该学习和模仿这样高质量的课。目前,我国历史教学界涌现出一大批历史教学技艺高超的名家,如江苏的王雄、北京的纪连海、安徽的赵剑锋、陕西的苏争艳、广东的夏辉辉、上海的彭禹、浙江的陈亚利、湖南的胡军哲,等等。这为普通历史教师的模仿学习提供了诸多的良好样板。第二,同类风格模仿。历史教师应着重找出与自己个性、经验相近的历史名师进行模仿。因为同类型历史教师在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式上有更多的共通之处,借鉴“同类”,更容易成功。

但是,模仿只是形成风格的前期阶段,历史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进一步创新。在模仿的过程中,历史教师应批判地看待所模仿的对象,切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新的理论,借鉴其长处,吸取其精华,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实践,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上海中学的孔繁刚老师曾认真学习老一代特级教师包启昌先生的“一节课一个中心”的思想与风格,但他并不是照搬包老师的模式,而是走出了一条“大容量、深思维、高密度”和“志砖道、游焚艺、识龄情”的独特教学模式。李惠军老师崇尚“学贵自辟”,在学习、模仿时宗本、孔繁刚等老师的过程中,努力借鉴,寻求自我,尝试创新,一次一次地获得了“顿悟”,产生了“灵感”。在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中,他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和教学效果日臻成熟。这些都是先模仿后创新的典型成功范例,值得广大历史教师细细体味和深入学习。

二、在认清自我的前提下优势突破

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教师自己的个性心理特征、品德修养、知识结构、思维特点、审美情趣、成长经历以及外在的文化环境等。历史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必须对自己的主观条件和外在的客观条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应根据心理学理论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等对以上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综合评价,找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在所有这些因素中,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即气质、性格,对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影响最大。不同性格、气质的教师往往在教学风格上各具特点,其潜在的教学风格取向也不尽相同。如多血质的教师往往活泼热情、诙谐幽默,表达生动形象、妙趣横生、扣人心弦。他们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该类型的教师在教学中容易过分延伸,课堂气氛容易过分活跃。该气质的教师教学风格倾向为活泼幽默型。胆汁质的教师情感丰富而炽烈,教学上气势磅礴、抑扬顿挫、慷慨激昂,极具感染力,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但该类型的教师往往脾气暴躁,情绪不易控制。其教学风格倾向为激情昂扬型。黏液质的教师性情随和、慢条斯理,教学上长于理论分析,善于启发诱导,言语表达逻辑性强,但容易缺乏激情,鲜有灵光闪现。其教学风格倾向为理智思维型。抑郁质的历史教师内柔外秀、亲和力强,在课堂教学中细致周密,声调柔和、娓娓动听,常使学生感到如诉心曲的吸引力,但这样的教师容易优柔寡断、悲观消极。其教学风格倾向为秀婉抒情型。当然,以上分类并非绝对,很多人是复合型的,只是偏向于某一方面而已。

历史教师应从自己的个性心理等出发,分析和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并着重在自己优势的方面进行训练。如一名历史教师分析和基本确认自己是胆汁质之后,就应该多采用历史演讲法、讲解法、陈述导入法等教学方法,多选择一些易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等情感和激励学生拼搏奋斗的历史素材,精心设计好讲解稿或演讲词,声情并茂、慷慨激昂地展开训练,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激情昂扬型的教学风格。黏液质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加理论分析,条分缕析地讲解历史,采用启发式、讨论法、自主演练法、纲要图示法等教学法,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较多地参与教学,使自己朝着理智思维型教师方向发展。在发挥自身优势的过程中,历史教师也应该尽量弥补自己由于性格和经验缺憾带来的教学上的不足。如多血质的历史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任意延伸,应避免课堂气氛过分活跃;胆汁质的历史教师应该注意控制自己情绪,让学生多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抑郁质的历史教师解决问题时应尽量干练,表现得乐观向上,等等。当然,历史教师在教学风格形成上还应综合考虑到自身的知识储备、年龄特征、人生经历、兴趣爱好以及外在的文化环境、教学条件、学生情况等其他因素。

三、在学、行、思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

教师的知识和理论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历史教师所需的知识主要有历史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历史教学法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多方渗透,在历史教学各个环节都表现出新的教学特点,从而最终促成教师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的形成。学习和获取知识、理论最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北京二中的李建红老师就认为读书是为师之道。郭富斌老师明确提出“教师阅读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阅读到达哪里,教学就到达哪里,阅读的高度就是教学的高度”的观点。郭老师教学技艺炉火纯青,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丝丝入扣,将历史教师的理性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其一节课(《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所开列的参考书目达就共61种之多。足见郭老师阅读之丰富,也间接地向我们展示了郭老师教学风格形成的一大路径:广泛且深入地阅读。当然,历史教师学习的方式不仅仅是阅读,还可以是请教他人;学习的内容不仅是历史、教育等相关知识理论,还应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

学习只是为教学风格形成提供知识理论准备,教学风格真正形成必须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才能完成。一方面,学习所获得的知识、理论、方法只有在不断实践运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渐为历史教师所吸收,内化为历史教师的个性教学素质;另一方面,历史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虽可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积累大量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也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反过来给历史教师的学习提供了许多新的学习课题。因此,历史教师要形成自身教学风格,不但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勤学苦练,多实践,常实践。在这一方面,李惠军老师堪称楷模,他即使在山东担任中学校长期间,也依然兼任历史课,每周6节,以此来磨炼自己。

不管是历史教学的相关理论学习,还是历史教学的实践探索,都必须与教师的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历史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现实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所学内容,找出为我所用的部分。历史教学实践与先进理论的脱节是历史教学实践的最大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就是教学反思。因为历史教学反思既以历史课堂教学为视界促使理论向实践的渗透,又以理论为引领推动历史课堂教学达到理论的跃升,从而促进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交融。李慧军老师就曾指出,在历史教学中要善于以不断的反思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教学灵感和教学驾驭能力。他还进一步认为,可以通过叙事和案例形式来追忆自己的教学过程,述说自己的教学思考,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评判自己的教学效益。

由此可见,学习、实践、反思是历史教师风格形成的三大必备要素。历史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将这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思考,在反思和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和反思的基础上实践,如此不断地探索,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姚丹旭. 我思 我行 故我在——李惠军老师专业发展历程探微[D]. 华东师范大学,2008.

[2] 夏辉辉.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溢满于水[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4).

[3] 任世江. 评郭富斌的教学实录——《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J]. 历史教学,2010(23).

[4] 李惠军. 困学苦旅[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