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教师形成自我教学风格的路径

中学教师形成自我教学风格的路径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就简要阐述了作者近40年来“自我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每一位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渐成熟,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经历了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过程。积极意义的模仿,着眼于对别人教学艺术经验的吸取,并使之成为发展自己教学艺术、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多方面营养。有的教师自我认识比较客观、符合实际;有的教师自我评价或高或低,不甚准确。

吴信峰

【摘 要】“模仿性教学、独立性教学、创造性教学、有风格教学”是每个教师“教学自我”的几个方面,也是一条正确的发展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成功的教育工作者都在艰难蜕变。本文就简要阐述了作者近40年来“自我教学风格”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教学自我 教师成长

每一位教师从开始教学,到逐渐成熟,最后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都经历了一个艰苦而长期的教学艺术实践过程。我虽然经历了近40年的教学实践磨炼,仍不能说形成了满意的“教学自我”。但不管怎么说自己现在的“教学自我”却是真实的,拙笔供大家借鉴或者说“消遣”也行。

一、模仿性教学的发展阶段

我入行“老九”是1974年,而真正成为一名教师是1980年,之后的两年教学中可以说几乎没有“教学自我”,因为我总是在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别人的教学语言和教学风度,经常搬用别人成功的教学经验,甚至举例、手势、语调等也打上了别人教学影响的烙印。

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就是凭借模仿登上讲台的。其中一位老教师告诉我,要受学生的欢迎,有两个绝招:一是上课不带教本,教学内容能倒背如流;一是讲一种物质、一个概念或一个理论,能旁征博引,讲它几个小时都能滔滔不绝。我很感激他的帮助,认真一一照办。第一节课我讲的是“摩尔”(当时的教材还不叫“物质的量”),经过反复的整理和强记,我背好了正文,也背好了参考书中的说明和注解。上课不带书本,也不带备课笔记,利用我在“文革”中参加“批判队”时练就的台上功夫,讲得清通自如;加上旁征博引,放纵恣肆,一个概念竟讲了3节课。那时,我认为“博学强记”“讲深、讲透、讲全”便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总之,那时我是属于地地道道的“讲派”。可见通过必要的模仿,一位初登讲台的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堂教学常规、熟悉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适应教学的基本需要,也是必需的。但模仿是教学的起点,起点一定要高才有发展前途。

所谓“师乎其上,得乎其中;师乎其中,得乎其下”,如果起点处即“师乎其下”,那么何以有“得”?所以,初执教鞭者切忌盲目模仿,以免误入歧途。要注意选择那些卓有成效的教学风格作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要注意与自己的教学个性“潜质”相一致。深入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模仿此人而不是模仿彼人之教学?为什么以此种方式模仿而不是以彼种方式模仿?为什么从此处入手模仿而不是从彼处入手模仿?这样选择本身即已显示了个人无意识(或下意识、潜意识)的风格倾向性。或者说在模仿教学阶段,虽然教师的教学没有摆脱所模仿的他人教学风格的影子,但是已然潜藏着个人教学风格发展的种子,甚或已在不知不觉间萌生出幼稚嫩弱的新芽。

我的模仿教学既有积极意义的模仿,又有消极意义的模仿。积极意义的模仿,着眼于对别人教学艺术经验的吸取,并使之成为发展自己教学艺术、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多方面营养。鲁迅就曾讲过批判地吸取别人优秀成果,如食用牛羊,弃其蹄毛,留其精粹,而决不会类乎牛羊的话。也如蜜蜂酿蜜一样,花粉的状态虽然消失了,但精华却保存着,并转化、再造为另一种物质——蜜。而消极意义的模仿,只是简单地照抄照搬,满足于转借和移植,则易出现公式化、形式化倾向,从而使教师的教学个性受到淹没或销蚀,甚至出现自我迷失的境况。

世界著名画家梵·高开始学画时,专意模仿别人的风格,他的画看上去就像修拉·图卢兹——洛特雷克和高更作品的蹩脚翻版,梵·高还自鸣得意,以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的弟弟,很有眼光的画店商人泰奥对他说:“你真的以为你能变成一个乔治·修拉吗?你没有认识到有史以来只有一个洛特雷克吗?只有一个高更……谢天谢地!你想模仿他们,太愚蠢了”。后来,梵·高采取将各家之长融合到一张画中的方法,他的弟弟仍然不喜欢,说:“我们可以给这张画起个名字,叫《摘要》,我们可以给这张画贴上所有的标签。那棵树是货真价实的高更。角落里的姑娘毫无疑问是图卢兹——洛特雷克。我敢说小溪上的月光是西斯来,色彩,莫奈,树叶,毕沙罗,空气,修拉,还有当中的人物,马奈”。这种摘要式的绘画唯独没有梵·高自己。这当然是失败的。梵·高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决心离开巴黎到非洲去,去寻找自己的色彩,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情感。终于成为有独创性的大画家。这给我思考模仿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以有益的启示。应该说,在教学之初的积极模仿是必要的,但不能停留在这个阶段水平上。我特别注意对独立进行教学的要求与对别人教学的消极模仿之间的相互斗争,以此促使我的教学向独立性教学过渡。

二、独立性教学的发展阶段

进入这一阶段,我基本上摆脱了模仿的束缚,能够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诸如备课、上课、布置与评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常规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驾驭课堂教学的秩序和调控课堂氛围;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及特点,教学措施富有针对性和对象感;能将别人成功的经验通过吸收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使自己在教学上的主观追求与独立意向比较鲜明,开始树立自己的教学形象。

由模仿到独立,我的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学的自信得以确立和强化,我已认为教学是一件自己能够做、也能做得好的一种工作,但是真要想做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在此,我发现和体会到处在这个教学阶段上的教师很多,初看上去大家的教学情况差不多,似乎在同一水平线上,但是我通过进一步分析,却发现其中依然有不少差异。有的教师历经磨炼,经验丰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有的教师注重学习,理论扎实,教学观念、教学技艺更趋先进。有的教师比较满足现状,感觉良好;有的教师进取心强烈,常有危机感。有的教师自我认识比较客观、符合实际;有的教师自我评价或高或低,不甚准确。

独立性教学阶段是从模仿性教学到创造性教学的过渡阶段,但是它在每个教师那里存在的时间却是不同的。有的很短时间就由此进入创造性教学阶段,而我却因在这一阶段获得了一些成绩满足现状,使自己在独立性教学这段整个教学发展的高原期上停滞了近4年。

1986年在北师大的进修学习使我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进入独立教学阶段,自觉不自觉地建立了的自己的教学形象,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学生真正满意的,还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形象进行审视,即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在学生心目中占据怎样的位置?与自己的教学理想有何差距?哪方面潜质尚未得到充分发展?准备怎样改善、修正或重塑自己的个人教学形象。独立性教学阶段形成的教学形象,是自我全面素质的展现,也是教学风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只是由普通的教学形象到卓特的教学风格之间,尚须自己作不懈的努力,完成自我的超越。科恩就曾指出:“一个人看待自己和别人,总是同时从现实的、可能的、想象的、希望的、应该的和表现的几个角度来看。与此相应,当前的(现实的)、可能的、想象的、希望的、应该的和‘扮演’的即表演的‘自我’形象各有不同,这就是一个人认为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人;他觉得什么样的‘自我’对他是可能的;他想象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理想的、应该的‘自我’形象是什么样的;他给周围人‘看到’、表现成什么样的‘自我’”。对于自己来讲,清醒的自我意识始终都会是自我形象塑造的监控者。

独立性教学阶段,是走向创造性教学的必经阶段,这一个阶段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创造性教学便不会悬置在虚空之中。有追求的教师毕竟不会永远满足于常规性独立教学,而会产生“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追求。

我国著名作家王蒙曾多次谈道:“我面临着一个艰巨的任务:寻找我自己,在茫茫的生活海洋、时间和空间的海洋、文学与艺术的海洋之中,寻找我的位置,我的支持点,我的主题,我的题材,我的形式和风格”。如果说教师只有摆脱对别人教学的模仿、完成对模仿本身的超越,才能进入独立性教学阶段的话,那么教师只有不满足于常规性独立教学,完成对自我的超越,才能进入创造性教学。

三、创造性教学的发展阶段

在独立性教学的基础上,我的创造性在教学中不断表现出来,突出表现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效果的优化、教学效率的提高上。创造性的教学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所必需的。一次任何形式的教学,是不是具有创造性,关键的因素在教师。创造性教学是教师充分发挥教学创造性的结果。

我特别欣赏日本著名创造学家恩田彰的观点:“进行创造性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有创造性、有求知欲、能够形成创造性的班集体、能够营造宽容、理解的温暖气氛、有和学生一起学习的态度、能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善于对创造性进行评价等”。他进而说,“创造性教学的本质是要前进到教师事先预料不到的地方”。单靠传统的常规教学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那些停留在独立性教学水平上的教师也是不能胜任创造性教学的。

在创造性教学阶段,我的教学个性已较明显地体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独创的风格特点,给人的感觉永远是新鲜的。歌德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题材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得大家承认压根儿想不到会在这个题材里发现那么多的东西”。莫奈画的伦敦雾是紫红色的。他的画开始在伦敦的画展中出现时,很多人嗤之以鼻,发出疑问:雾,怎能画成紫红色呢?但是,在铁的事实面前,他们终于认输了,而莫奈才是正确的。一个教师也只有怀着开拓的精神,经过长期努力,不断实践,积极探索,扬长避短,推陈出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走自己的路”,才能形成自己独创的教学风格。

教学风格的逐步彰显,是教师富有个性的教学创造不断积累的结果。以“生动、自如,富有创造活力,具有课堂教学魅力”的教学风格著称的武汉特级教师胡明通,就是一位在教学艺术领域里不断创新的教师,她严格要求自己灵活地、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她规定自己每一节课都要有一点不同一般的突破。这“一点不同一般的突破”就是独创。正因为胡老师每一堂课都有“一点不同一般的突破”,所以她就能拾级而上,步步见效,随着教学经验的日益丰富,她的教学风格也就日趋鲜明、完善,终于形成了她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确实,缺乏独立人格,唯书唯上,人云亦云,见风使舵,随流从众,不敢独立思考,不敢直抒己见,为了保持与别人一致而不惜磨平自己的个性棱角,这样的教师绝不可能创造出任何特色的。

在创造性教学阶段,我更多地体验到创造的幸福和欢乐。同时,苦闷、痛苦也会常常成为这一阶段的不速之客。这都是处于模仿性教学阶段和独立性教学阶段的教师所无法体验到或很少体验到的。创造的幸福和欢乐是人生高峰体验之一,它是对进入创造性教学阶段而获得成功的教师所给予的最好的精神奖赏。

吴咏慧在《哈佛琐记》中有一段感人的记述:学期结束,罗尔斯教授讲完最后一堂课,谦称课堂所谈全属个人偏见,希望大家能做独立思考,自己下判断。语毕,走下讲台。全体学生立即鼓掌,向他致谢。罗尔斯教授本来就有点内向害羞,频频挥手,快步走出讲堂。可是在他走出后许久,掌声依然不衰。冬天拍手是件苦差事,我的双手又红又痛,问了旁边的美国同学到底还要拍多久,他答说:“让罗尔斯教授在遥远的地方还可以听到为止”。我们可以想象那位在遥远的地方还能听到学生们热烈掌声的罗尔斯教授,当时的幸福感是怎样一下子达到人生体验高峰的。

至于围绕着教学创造所产生的苦闷和痛苦,则一如妇女的怀胎反应和分娩阵痛,随着创造的新生命的诞生,就会转化为巨大的幸福和欢乐。这一阶段中,我努力的在使自己成为教学艺术的自觉追求者,不断地突破别人,也不断地突破自己。当独创性成为教学过程中呈稳定状态的标志时,我已感受到自己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即已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有风格教学。

四、有风格教学的发展阶段

进入这一阶段,我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有了独特的稳定的表现,使教学带上了浓厚的个性色彩,处处闪烁着创造的火花。教学内容和形式独特而较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学成为真正塑造人们灵魂的艺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处于一种美的艺术陶醉与享受之中。风格之中那种属于个人所独有的东西已开始内化了,表现为风格由不随意性转化为随意性,即教师在教学之中越来越少刻意追求的痕迹,即欲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教学的风格特色得到学生的欣赏、同事的赞同,并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这都说明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风格已趋成熟,正在迈向“戴有风格桂冠的教学艺术家”。(说这话令见笑了)

席勒曾说,最理想的风格就是具有“最高度的独特性”。老舍也说:“风格是各种花的特有的光彩与香味。”因为每个教师都有与众不同的师承、教育、个性、学识、习惯以及生活际遇等,这种主体自身的独特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的独特性。所以我们才说,教学风格就是教师本身。并且,教学风格一旦形成,就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表现出其本质特色——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本人觉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独特的内容处理

对于整个教学内容,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师,其处理方式也不会相同。所以,教学内容的不同处理,既是针对教学对象的差异采取的相应措施,更是教师教学风格独特性的表现。如有的善于归纳概括,有的长于演绎分析;有的善于变零为整,总体把握;有的长于化整为零,重点讲授……各具特点,各有千秋。

2.独特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工作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师不同的个性,就决定了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之一,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既包括教师对现有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又有对新型教学方法的创造。

3.独特的表达方式

有的语言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富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有的语言优美动听、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鼓动性;有的语言词汇华丽,有的语言朴素纯实;有的语言庄重典雅,有的语言幽默诙谐。这些表现殊异的教学风格特色,都是教师智慧的花朵、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以上每个教学的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发展阶段的顺序不能颠倒,并且从一个阶段发展到下一阶段,都需有必要的主客观条件。所谓“处于发展中的事物,其特色的品质是逐步提高的,即在纵向的时间联系中呈现为由低品格向高品格发展的过程。社会领域中的这种合乎规律的发展,要靠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在这种顺序的发展过程中,教学的模仿性因素越来越少,而独创性因素越来越多。由独创性因素的一定量的积累,才可能引起质变,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