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伏羲文化发展出路的几点建议

关于伏羲文化发展出路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伏羲文化的产业开发体现在:一是旅游业带动的发展战略。要实现地区联合,天水和陇南联合,重视伏羲诞生地仇池山的共同开发保护。开发与伏羲文化有关的旅游产品,比如发展天水的麻织业,最好由民间一家一户手工制作,建立家庭作坊,打造天水麻纺织品。伏羲文化集中在天水和陇南,是这两地的共同文化资源。要热爱伏羲文化,但不能狂热迷信,以为这是拯救人心的唯一药方。

三、关于伏羲文化发展出路的几点建议

(一)开辟学术研究和文化普及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在中华文化经过数千年发展面临走向世界的当代,伏羲文化研究首先需要正本清源,即搞清楚其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是本来的内容,哪些是后人臆想出来的,哪些是优秀的,哪些是低劣的,这样我们才能走进这种文化,认清它的本来面目,这是当务之急。目前,学术界就伏羲其人的研究基本达成一致,即伏羲的籍贯里望,伏羲所处时间,伏羲的丰功伟业等,但是在伏羲阴阳学说这一核心问题上仍然难有定论甚至许多问题的认识存在天壤之别。作为古代文化研究,这是深层次内容,要做到在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和在论点积累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认识需要很长时间,需要学者的潜心研究。

学术界在学术上追根深究的同时,还需要对伏羲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说和宣传,澄清其中掺杂的迷信色彩,以矫正民众的错误视野;要将学术研究变成民众看得懂的语言,消除消极内容,宣传积极内容。学术研究的通俗表达也是不可忽视的文化产业,建议有关部门策划一批伏羲文化研究的重大项目,将其提升到产业开发的高度,以学术研究协助产业开发,真正利用好伏羲文化资源,推动伏羲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保护要注重整体协调,重视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塑造价值

伏羲阴阳学说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对中国文化起着引导作用,每一个时代都有关系易学的研究成果,而每个时代的理解都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今天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我们对伏羲文化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理、反思和考量,这需要学术大师致力其中探宝取珠,也需要学界人士的不懈探索。

在文化保护方面,政府要密切与学术界的联系,关注学术动向,提炼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做好文化保护工作。同时将考古遗址、山水文化、民俗风情统一协调,寻找内部的联系性,以形成浑圆一体的伏羲文化氛围,这才符合伏羲文化的真正内涵。最后,保护要注重精神价值提炼。《易经》一开篇就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是符合自然法则的天道,是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先祖们前行的精神旗帜。人都应该具备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自强是自然成长发展的法则,人作为自然之物,应该如此,而厚德载物则要求我们有所承载,有所包容,在承载和包容里更好地发展自我。两者缺一不可,自强是前提,厚德是结果,如果只有自强不息,没有厚德载物,那么这种自强不息也许使人走到某种不可知的绝对状态,最终因为无所依靠而丧失一切;同样如果只有厚德载物,那么,你的所载之物也许会空空无也,最终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总之,今天伏羲文化正以其固有的创造性和实践性,以其兼收并蓄的人文精神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感召着一批又一批龙的传人建功立业,塑造新的自我。政府的文化保护要立足长远利益,放眼未来发展,瞅准全面效益,切实为今人造福,为后人立德。

(三)开发要体现伏羲文化特色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文化体制改革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任务,甘肃要抓住这一机遇发展文化产业,坚持以扩大社会效益为导向,开发地方文化资源。伏羲文化的产业开发体现在:一是旅游业带动的发展战略。从发展旅游入手,以带动伏羲文化的传播。天水以及甘肃东部地区的考古发现非常丰富,要将其结合起来,互相印证,给游客提供人文熏陶和学习的机会。比如可以在天水打造全国最大的八卦迷宫,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活现伏羲八卦的阴阳变化效果。要实现地区联合,天水和陇南联合,重视伏羲诞生地仇池山的共同开发保护。注重开发有历史联系的景观,将诸葛亮在天水的活动联系起来,因为诸葛亮是把阴阳八卦理解得炉火纯青应用得得心应手的唯一一个杰出人物,而诸葛亮又有在天水活动的历史足迹,这项文化资源的内部联系不可小觑。开发与伏羲文化有关的旅游产品,比如发展天水的麻织业,最好由民间一家一户手工制作,建立家庭作坊,打造天水麻纺织品。建立仿古彩陶生产基地。手工艺产品要注意原创性,尽量体现土气古拙的风格,这样才能与人们寻根问祖的心理相吻合。二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版和新闻媒体以及其他文化创作部门,都要注重伏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伏羲文化集中在天水和陇南,是这两地的共同文化资源。在共同文化资源利用上,要摒弃各自为政的观念,打破地域,组团发展,两地可以合作开发伏羲文化资源,将大地湾考古发现、仇池山名胜、诸葛亮遗迹结合起来联合开发,将其统一在旅游产业之下,打造出全面反映伏羲文化旅游景观。

(四)理顺体制、机制,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

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是建设文化大省的途径;人事、收入分配、社保改革是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面向市场、自我发展是文化企业改革的目标;培育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结构调整、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

文化大省建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政府要按照《意见》要求,加大对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力度。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业发展。要营造出全方位多渠道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要,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氛围。同时要重视产业人才资源,更新人才观念,对人才的管理要强化市场意识,忽略行政意识,创造人才流动的环境,制定人才成长的灵活机制。

(五)用冷静理智平常之心看待伏羲文化资源

从伏羲文化的困境看出,在如何对待古文化资源,古文化资源到底有哪些价值方面仍然需要我们清晰辨别,区别对待。我们要认识到古文化资源固然有其动人感人之处,但古文化资源也不是万能的,它有正面价值,也有负面影响,有眼前利用价值,也有长远利用价值。要珍视伏羲文化,但期望值不能过高,尤其在产业开发方面,更不要把伏羲文化看成聚宝盆。要热爱伏羲文化,但不能狂热迷信,以为这是拯救人心的唯一药方。学者、政府、普通民众在研究保护开发利用过程中,要保持清醒头脑,有继承,有吸收,有摒弃,有净化,既尊重它的智慧之理,也要看清它的真相,以防止某些不健康不科学的思想贻害人们。

伏羲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利用是一个整体,各个环节都不可缺少,研究是发现真理,保护是传承智慧,开发是让它通过市场化运作传播出去,成为大众精神消费的产品,利用则是为了我们精神的充实和完整,这几方面互相促进,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其目的都是为了伏羲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发展和延续。对此,我们要看到,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资源,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在现代的重生将是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爱它懂它理解它的我们去做许多创造性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