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城市建设的两个问题的分析

关于城市建设的两个问题的分析

时间:2022-02-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部分是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现状的印象和看法。显然这些前卫的后现代作品并不能超越中国独有的、刻有历史印记的传统建筑以及空间格局。这说明无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人们对于这些拥有文化积淀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形式都有着集体的认同感。第二部分是关于未来城市公共空间重建要素的调查。
问卷分析_观城论市: 城市化背景下场所认同的危机与重建策略研究

第一部分是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现状的印象和看法。

通过对207份有效问卷结果的分析得出,有56%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没有十分明显的标志物的情况下不能分辨出不同的城市”;有67%的人认为“遍布高速路、立交桥、摩天大楼的城市不适合大众的生活”;认为“城市中许多地方都建起了造型奇特怪诞的建筑”,69人感觉很不错,占总数的33%(见图5-119);认为“城市在控制和支配着人们的行为”的占76%;“在迅速变化的生活环境中没有主人翁的感觉”的占81%;在回答“城市环境的变化对自身的精神产生了何种影响”中,觉得没有任何影响的仅有19人,占总数的9%,而其余的91%则有孤独感、无归属感、认同感,或是不安全感、不信任感、群体意识弱化等多样化的感受(见图5-120);觉得“身边没有适合人们日常生活休闲放松的公共空间”的占83%;对于“认识同一小区或同一办公楼里的人数的百分比”,有86%的人选择10%及以下、有28%的人选择20%~40%;在回答“能否清楚辨别方向和位置”的问题中,有93人选择了“儿时生活的地方”,占总数的45%,有67人选择了“没有方向感”,占总数的32%,然而没有方向感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很难回忆起以往的生活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可能是因为环境格局的混乱所造成的方向感混乱(见图5-121);对于“儿时的生活环境和现在的生活环境,哪个寄予了更多的情感”的回答中,有91%的人选择了“儿时的环境”。

图5-119 “城市中造型奇特怪诞的建筑给人精神上的感觉”的问卷分析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20 “城市环境的快速变化对人精神上的影响”的问卷分析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21 “能否清楚辨别方向和位置”的问卷分析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此外,在选择“哪种类型的建筑更能代表北京的特色”和“哪种空间让人觉得更亲切”这两个关于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的问题时,10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故宫、天坛和四合院。此外,在回答“认为北京哪里最具有地方和文化特色”时,大多数人选择的是传统的建筑形式:故宫、天安门、天坛、北京胡同、四合院。对于那些近年来持续升温的后现代建筑形式,虽然建设所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都非同寻常,但是人们对它的关注大多源于猎奇的心理,并不能使中国的公民产生精神上的共鸣,当对它的新鲜感退去后,能够在心底永久不忘的仍是那些能象征中国文化的建筑和空间形态。显然这些前卫的后现代作品并不能超越中国独有的、刻有历史印记的传统建筑以及空间格局。这说明无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职业,人们对于这些拥有文化积淀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形式都有着集体的认同感。

第二部分是关于未来城市公共空间重建要素的调查。

市民对城市的需求取向:

在关于“设计师应该更关注人们的基本生活还是关注城市的美观”的问卷回答中,87%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们的生活比城市的美观更重要;在关于“如果城市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多种类型的空间”的回答中,91%的人觉得很开心。由此可见,普通大众更关注和看重自身的日常生活空间和基本的使用需求的满足,因此回归市民的日常生活空间,有助于多数市民的基本生活,这是使其产生共同情感依赖的有效手法。在关于“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延续传统文化和当地的特色,是否会增加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亲切感”的回答中,9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会”,这说明大多数市民对于能代表中国风格、能凸显当地文化特色的空间环境给予了更多的情感。

公众参与的角度:

在关于“居住或办公空间的建设中,设计师和开发商是否会征询使用者的意见”的回答中,77%的被访者认为不会征求市民的意见,而对于“如果想发表意见,有无市民反映问题的便利渠道”一题,100%的人选择了“没有”,这说明在设计的征询和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方法在中国还停留在口号和形式上,并没有得到具体的实施;在关于“是否愿意参与到环境的设计和提供一些建议和想法”的回答中,87%的人选择了“愿意”,这说明公众参与城市社区营造的意愿非常迫切和强烈,如果在设计的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更多的公众真正参与进来,那么在设计方案的制定上将会更多地体现公民的需求,从而弥补设计师将个人的喜好强加到设计中去的缺陷。

城市公共空间具体设计操作的角度:

在关于“如果减少私人汽车的数量,是否有助于提高城市空间质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回答中,有81%的人认为有帮助,这说明大多数市民认识到了私人小汽车对于生活、交通的负面效果,因此转向以公共交通为主、步行和自行车为辅的交通模式是未来中国城市有效运行的新途径,西方大多数国家在此问题上已经顺利地转型,因此要在认清我国自身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的经验策略。在关于“是否有必要让人们记住曾经发生在某场地上的、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的回答中,76%的人觉得有必要。使人们记住这样的事件,一方面是通过语言的传播(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此类属于被动接受型,时效性较强,会随着事件发生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销声匿迹;而另一方面则是将发生的事件通过设计移植和象征的手法具化到该场地上,这种做法属于主动参与型,并且不受时间推移的限制,只要人们乐意,可以随时到空间中感受和体验特殊事件带给人们的震撼。在关于“对于一处只能看、不能进入和使用的空间,是否对它产生深刻的记忆和亲切感”的回答中,有94%的人认为不会记忆深刻,也不会产生亲切感,这说明只有使用者进入并参与到空间中而且能够在其中同空间产生行为和心理上的互动,才会使其对空间产生深刻的记忆和情感。在关于“除了视觉外,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是否能够增加人们对城市的情感”的回答中,有90%的人认为有帮助,由此可以得出人们认识城市并不是仅依赖眼睛所看到的,可以说五感的共同感知增加了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情感。在对于“使用者是否会因为沿街建筑的外立面设计的丰富多变而放慢脚步而停留”一题的回答中,90%的人们选择了愿意。在关于“选择在何种形式的公共空间停留”的问题上,97%的人选择了凹角处。凹角即内侧凹进去的空间,也称为阴角,这种空间创造出能把人拥在怀里的温暖完整的形态,此种形式形成的空间封闭性强,令人感到安心亲切。可以说,设计的成功与否可以通过使用者的多少来衡量,丰富多样的设计形式是留住使用者最好的方法。在关于“在城市中融入和农业有关的景观”的调查中,113个被调查者感觉“很亲切”,占总数的55%(见图5-122)。在关于“希望生活的地方”的选择中,有138人希望生活在“乡野”(见图5-123),占总数的67%。乡村的优势表现在自然的景观、宜人的空间尺度、风土人情的强化、街坊邻里的关系、自身的认同和归属感等方面,这说明无论是在环境的认知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都体现了人们对乡村环境的留恋。因此,在城市空间营造中应该向乡村学习,更加关注人们使用和情感方面的需求。

图5-122 “城市中融入和农业有关的景观”的调查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图5-123 “人们期望生活的地方”的问卷分析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