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

必须考虑的两个问题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销蚀靶,必须考虑下面两个问题。靶丸中压缩失败就意味着不能使燃料达到能发生聚变的温度与密度,就不能引起聚变。为了防止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为了提高靶丸的增益,科学家们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激光驱动器与形形色色的靶丸。计算表明,中心壳层所受到的冲击和“尖锐脉冲”靶类似。

对于销蚀靶,必须考虑下面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销蚀靶在压缩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这不稳定性是由于挤压是在不同密度的流体之间发生的,如图所示,为一很简单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例子。若一层水浮在油上面,水的比重比油要大,在重力的作用下,水与油要发生挤压。若没有任何扰动的话,水与油可以保持平衡,两种液体的界面是平面;若略有扰动,油就会冲破界面向水中跑,压缩就告失败。靶丸中压缩失败就意味着不能使燃料达到能发生聚变的温度与密度,就不能引起聚变。为了防止不稳定的发生,科学家们需要在理论上以及靶丸的设计上想不少办法。

瑞利—泰勒不稳定示意图

第二个问题是:靶丸的增益问题,靶丸的增益Q定义为聚变放出能量Eout与驱动器(激光)提供给靶丸的能量EL之比。即Q=Eout/EL。人们要做人造小太阳就是为了给我们提供能量,必须希望有很高的增益,何况为了完成激光打靶,还有着很多其他能量的消耗。简单地来算一笔经济账,从靶丸放出的能量Eout必须通过热机转化成电能,其中ηte为热机(即热—电转换器)效率,这效率必然小于1,即送出热机的能量W必然小于送进热机的能量Eout,否则成为永动机了(别忘了第一部分讲的海水永动机);从热机送出的能量W也不能全部拿来用了,别忘了发生激光还需要激光驱动器,没有能量给激光驱动器,又何来打靶的激光?因此还应该有一部分能量φW输入激光驱动器,其中φ为能量回收比。当然这部分能量也不可能全部转变成激光的能量,激光驱动器也有效率问题,以ηd表示激光驱动器的效率,这效率也不可能达到1。一个靶丸发生聚变能输出的能量为(1-φ)W。

靶丸的增益示意图

φ越小,反应堆输出的能量越大,显然,热机效率与激光驱动器的效率ηte、ηd越大越好,但这受一定的客观规律制约,不可能无限增大,因而必须想法让靶丸的增益Q增大。

如何才能让靶丸的增益增大呢?第一要使核燃料尽量出现聚变反应,不浪费;第二尽量让核燃料的压缩过程为绝热压缩,压缩到能聚变的程度,不浪费激光能量;第三采取部分点火的方式,让部分的反应自动过渡到全部。

打个简单的比方吧,假如我们想点燃一堆煤,总不能让煤块散落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必须第一步将它们聚得比较紧的程度,聚得比较合适,煤就不会浪费,要是还有一些散落,这些煤就不会燃烧,就浪费了。把煤聚在一起,就相当是激光把靶的外壳气化成等离子体,让气层的反冲力压缩核燃料的过程,希望尽量把核燃料都压缩成可以发生聚变的程度。另一方面,只要把煤聚在一起足够紧密就行了,也就是说,只要紧密得点燃一块煤就能引起旁边的煤燃烧就行了,用不着在压缩煤堆时还去提高煤的温度,提高一些煤的温度,并不能让煤燃烧,徒然浪费能量;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设计激光打靶时,希望压缩过程是绝热的原因,这样能节约激光的能量。要想点燃这堆煤,日常生活的经验总是先点燃一小块煤,不会傻到想用一大把火柴全都掷进煤堆,想同时让煤堆都燃烧吧?这也太浪费火柴了。要知道火柴就是激光驱动器的能量,因此为了提高增益,少浪费驱动器能量,要设计激光打靶时先让小部分燃料点火,让小部分点火成功后用自己的能量去点燃周围的燃料。

为了防止瑞利—泰勒不稳定性,为了提高靶丸的增益,科学家们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激光驱动器与形形色色的靶丸。

为了避免压缩时不稳定性的发生,常常把驱动器设计成多束激光束,能均匀地照射在靶丸表面上。如果激光束不能均匀地照射在靶丸表面上,则会造成向心爆聚的不对称,不对称性直接导致销蚀层等离子体中的不稳定性。另外,制备这样的销蚀靶在技术上要求很高。不但因为氘氚燃料球的尺寸很小,通常直径为几百微米;为了避免在涂敷时氘氚燃料泄漏,涂敷工艺温度必须小于100摄氏度。而且为了防止内爆过程中的界面不稳定性,涂层密度和厚度的不均匀性须小于3%,涂层表面的粗糙度(即表面峰谷间距)须小于100纳米(即10-9米)。

各国科学家曾设计了多种销蚀靶,现在把几种靶丸作一比较。每个图分上下两部分,上图的扇形是靶丸的一部分,黑色表示固态的D-T(氘—氚)燃料,阴影部分为轻材料所作的靶壳,气体(GAS)是一种填充物,一般用惰性气体。下图为相应的激光脉冲,横坐标为脉冲持续时间,纵坐标为脉冲强度。如第一图,最高强度为每平方厘米1015~ 1016瓦,激光持续时间为30纳秒。

几种销蚀靶的设计

第一种设计称为“尖锐脉冲靶”,以其需要一个尖锐的激光脉冲而命名,是1969年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纳科尔斯等提出的。驱动器的激光开始比较平滑,最后来一个尖锐的脉冲,开始的较平滑的激光目的是让销蚀层将DT(氘氚)燃料绝热地压缩到很高的密度(10000倍固体密度),然后用一个尖锐的高脉冲将燃料点火。由于开始的冷压缩是理想的,实际上不可避免地激光的能量要用来加热外壳层部分,因此其增益并不理想,通常小于100。而且,尖锐的脉冲需要很强的激光驱动器,这个方案最后被人们放弃。

第二种设计称为“薄壳靶”,是1978年前苏联阿法纳斯耶娃等人设计的。它避免了对激光器发一个尖锐脉冲的要求,激光驱动器能量也比较低;靶丸增益可以达到300~1000,比第一种要好。这个设计的缺点是靶壳太薄,靶丸半径与厚度之比在60~100,这样薄的靶壳,在内爆时非常容易发生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而且实际上也很难达到理想的增益。

第三种设计称为“脉冲靶”,是1977年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佛瑞里提出的。是与高效率的CO2激光器相配合的。激光的能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时间范围内,形成1~2纳秒(10-9秒)的脉冲。高强度的激光产生了丰富的高能电子(电子温度Te≥50千电子伏),外壳被设计成几个电子自由程的厚度,当外壳层被加热后飞散,反冲效应使余下的壳层向内冲击。计算表明,中心壳层所受到的冲击和“尖锐脉冲”靶类似。“脉冲靶”的缺点是内壳层燃料对脉冲的对称性要求很严,换句话说,对内爆的不对称性过分敏感。另外,脉冲作用在外壳层,在外壳层中没有DT燃料,也是一个缺点。

第四种设计称为“双壳层靶”,是1977年林德提出,被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简称LLNL)看好为高增益的靶设计。主要燃料在外壳层,与内壳层的点火部分处在不同的物理状态下,使得压缩过程中主要燃料处在冷绝热状态,因此获得比较高的增益。要求的激光脉冲也比较平坦,提高了激光等离子体耦合效率。这样的靶丸在制作上比较困难,很难保证内壳层能够放在外壳层的中心。

我国在靶丸的制作、靶物理研究方面,也正在蓬勃开展,建立了很多理论模型,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在激光驱动器“神光装置”和“星光装置”上进行了激光与靶耦合、辐射场与高温高压等离子体特性、内爆动力学和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热核点火和增益等物理规律的系统研究,获得了对靶物理规律较系统和深入的认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