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于冰柱的问题

关于冰柱的问题

时间:2022-1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要形成冰柱,一定要同时存在两个温度:使冰雪融化的温度——高于零度,使水结冰的温度——低于零度。当然,我们这里谈的不是“由于室内温度较高导致屋顶积雪融化,形成冰柱”的情况。这是因为60℃的正弦值要比20℃的正弦值大2.5倍。然而,这两个原因都是出自于同一个天文学现象:地球自转轴与绕日公转平面的倾角。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一天内的明显温差,也使自然界变得丰富多彩。


您有没有思考过,我们经常见到的从屋檐上垂下来的冰柱是怎么形成的?

在什么样的天气会形成冰柱呢:在冰雪开始消融的时候、还是在严寒的时候?如果说是在冰雪开始消融的时候,为什么水会在零度以上的温度里结冰呢?假如说冰柱是在严冬形成的,屋檐上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您看到了吧,问题可不是最初想象得那么简单。如果要形成冰柱,一定要同时存在两个温度:使冰雪融化的温度——高于零度,使水结冰的温度——低于零度。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的:屋顶斜坡上的积雪会融化,是因为阳光的照射使雪的温度高于零度,而水滴流到屋檐的时候又会结成冰,是因为那里的温度低于零度。当然,我们这里谈的不是“由于室内温度较高导致屋顶积雪融化,形成冰柱”的情况。

请您想象一下这样一幅景象:晴朗的天气,阳光普照着大地,温度只有-1℃~-2℃。但是斜射在地面上的阳光不足以使积雪融化。但是在对着太阳那面的屋顶斜坡上,阳光并不是像照在地面上那样斜着照上去的,而是要直一些,以一个更接近于直角的角度照上去的。我们知道,光线与被照射平面的夹角越大,光照强度就越大,加热程度也就越大。光线的照射作用与光照角的正弦成正比。屋顶上积雪接收到的太阳光热量,要比同样面积的地平面上的积雪所接收到的热量高出2.5倍。这是因为60℃的正弦值要比20℃的正弦值大2.5倍。这就是屋顶斜坡会被阳光晒得更热,从而使上面的积雪能够融化的原因。融化的雪水会顺着屋檐一滴一滴流下来,但是屋檐下面的温度却低于零度,水滴由于蒸发作用而变冷,最后凝结成冰。下一个水滴又流到这个冰滴上,又结成冰,然后是第三滴、第四滴……逐渐形成一个小冰溜。当下一次出现这种天气时,这些冰溜就会变得更长,最后形成冰柱,就像在地下洞穴中钟乳石一样越来越长。之所以在小板棚以及其他不取暖的场所的屋檐下能够形成冰柱,就是这个原因。

我们眼前发生的很多更大的现象,也是这个原因引起的:要知道,不同气候带以及一年中不同季节的巨大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但不是完全出于这个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白昼的持续时间不同,白昼的持续时间是指太阳可以照暖地球的时间段。然而,这两个原因都是出自于同一个天文学现象:地球自转轴与绕日公转平面的倾角。)也是光照角度造成的。无论是在冬季、还是在夏季,太阳与我们之间的距离基本上是一样的,太阳至两极和赤道的距离也是一样的(距离虽然有所不同,但是相差很小,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在赤道附近的地面上,阳光照射角度却比在两极要大,而且这个照射角度在夏季又比在冬季大。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一天内的明显温差,也使自然界变得丰富多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